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椎板间隙扩大开窗减压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型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伟方  林焱 《临床医学》2004,24(7):49-50
自2001年1月-2003年8月共采用椎板间隙扩大开窗减压、硬脊膜前方推挤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3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半椎板切除联合椎管侧前方减压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 2 5例根据CT扫描和术前检查结果切除椎管卡压和神经症状较重的一侧骨折上位脊椎椎板下部 1/2和骨折脊椎椎板上 2 /3的半椎板及部分关节突 ,椎体后缘压迫骨块通过潜挖锤平或取出致压物解除脊髓前方压迫。结果 经平均 1年 7个月随访 ,患者脊柱均恢复正常序列 ,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至 92 .6 %( 85 .8%~ 96 .0 %) ,Cobb角降至平均 2 。( 0 。 ~ 6 。) ,脱位全部纠正 ;神经功能恢复 :术前A级 1例 ,恢复至B级 ;B级 2例 ,恢复至C级 1例 ,D级 1例 ;C级 2例 ,恢复至D级 1例 ;D级 13例 ,恢复至E级 11例。结论 保留骨折椎的一侧椎板下部、棘突及对侧椎板的完整性 ,通过较小的创伤 ,一次性清理椎管前后致压物 ,可在确保椎管减压同时尽最大可能保留脊柱的稳定结构 ,保持三柱结构连续性 ,棘突及一侧半椎板的保留还可提供更大的植骨床 ,使植骨融合后的脊柱更为稳定 ,手术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及结果。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植入,椎板减压,植骨术治疗2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研究。结果24例病例神经功能及椎体前后方高度均有明显恢复。结论后路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3054-3055
选取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骨折椎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跨伤椎的4钉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传统术式优势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固定效果也更为牢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峡部开窗椎管减压术与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8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实验组行经峡部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评价指标、住院时间、椎前缘高度比(RAVA)、Cobb角、椎管侵占率、疼痛、神经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管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29、14.82、3.04,P均<0.05)。两组术后3 d RAVA、Cobb角、椎管侵占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分别=14.52、21.37、37.91、17.25、11.76、22.19,P均<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7、0.61、0.75,P均>0.05)。两组术后7 d、术后1年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术后1年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分别=7.15、15.38、8.35、17.54、3.84,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χ2分别=6.38、4.97,P均<0.05),但两组术后1年ASIA评分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P>0.05)。结论后路手术方式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骨折复位、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疗效确切,其中经峡部开窗椎管减压术能不仅能达到椎板切除减压术相似的效果,且在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远期疼痛等方面效果更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RF钉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对椎管的间接减压作用。方法:采用RF钉治疗62例胸腰椎(T12~L3)爆裂型骨折患者,其中50例使用CT作术前及随访时骨折椎椎管前后经测量,计算间接减压的百分比。结果:术前平均椎管入侵41.6%,随访时为16.3%,平均间接减压为25.3%。62例中无迟发性脊髓神经受压发生。结论:后路间接减压效果与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早晚、RF型号及手术医师经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8.
报道了79例经后路腰椎椎板减压360度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说明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术中护士积极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自2000~2004年我们应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经后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们 1 997年 5月~ 1 999年 5月采用AF系统内固定 ,结合术中椎管造影、选择性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2 5例 ,结果 2 4例椎管减压充分 ,2 5例伤椎固定牢固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转率 75% ,收到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中男 2 0例 ,女 5例 ,年龄 2 2~ 51岁。 2 5例均经X线摄片和CT扫描。损伤脊椎 :T1 2 者 8例 ,L1 者 1 1例 ,L2 者 6例。 2 5例中Denis中柱均损伤 ,其中合并前柱损伤 1 5例 ,前柱后柱同时损伤 5例。 2 5例均有碎骨块突入椎管 ,椎管狭窄程度按Wolter分类[1 ] ,指数 1者 6例 ;指数 2者 1 4例 ;…  相似文献   

11.
背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可通过同一切口实现。目的:观察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并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合并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采用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治疗1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病例。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椎管均获得有效减压,均随访9个月以上。影像学显示植骨块融合良好,伤椎高度基本恢复,Cobb’s角由术前平均22°恢复到6°,Frankel分级恢复1级者6例,恢复2级者3例,无变化者3例。结果表明,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加侧前方减压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是集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一次完成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背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可通过同一切口实现。目的:观察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并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合并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采用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治疗1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病例。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椎管均获得有效减压,均随访9个月以上。影像学显示植骨块融合良好,伤椎高度基本恢复,Cobb’s角由术前平均22°恢复到6°,Frankel分级恢复1级者6例,恢复2级者3例,无变化者3例。结果表明,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加侧前方减压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是集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一次完成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经后路保留与不保留后柱稳定结构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9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保留后柱稳定结构手术组(A组)和不保留后柱稳定结构手术组(B组)各45例,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椎体前高、椎体后高、Cobb角及椎管狭窄率术后1个月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矫形丢失,但A组组内比较各项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B组椎体前高、Cobb角组内比较则丢失显著(P0.05),术后大部分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改善1~2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保留后柱稳定结构手术方式可有效维持胸腰椎新鲜爆裂骨折并神经损伤患者术后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用后路植骨融合减少并发症是国内外学者均认可的有效方法,使用中大多数为横突间植骨或椎间植骨,其植骨融合率不高,术后仍然存在丢失矫正角度的问题。拟验证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材料置入配合人工骨经椎弓根植入在预防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①实验对象:于2004-03/2007-02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骨科采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材料置入并用经椎弓根植入人工骨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2~岁,平均45岁。合并有骨质疏松688例。CT示椎体后壁不完整并有碎骨块压迫硬膜囊,椎管变窄20%~50%。经X射线片判定均有脊柱后凸畸形;术前Cobb角6°~30°,平均26°。术前伤椎前缘压缩率50%~70%,平均60%;后缘压缩10%~15%,平均11.5%。26例均为单一椎体损伤,损伤椎体:T1210例,L112例,L24例。②实验材料:椎弓根钉系统使用国产创伤钉系列,人工骨使用美国生物材料公司生产的Nova Bone,商品名固骼生,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完全生物降解,机械强度高等优点;其成骨速度快,应用在骨缺损上能即刻增加骨强度,短时间内可产生大量新生骨,促进骨愈合,是一种较好的植骨材料。③实验评估:CT与X射线片评估Cobb角和椎体压缩率改善状况,是否存在矫正角度丢失及Nova Bone吸收降解状况,有无不良反应。VAS评分标准评估脊柱活动度,腰背痛及下肢痛情况。结果:26例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椎体高度和形态得到明显恢复,Cobb角平均改善11.5°,椎体压缩率改善50%。Nova Bone比较均匀分布于伤椎骨缺损间隙中,无泄漏现象发生。经平均20.5个月随访,疼痛均消失,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骨性愈合,Nova Bone均完全降解,无Cobb角明显加大,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材料置入加经椎弓根植入人工骨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杆、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预防矫正丢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方法采用单纯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共48例。所有患者术前CT检查示椎管占位率均>50%,但无明显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通过影像学及社会功能来综合评估疗效。结果术后Cobb′s角平均降低17.9°,椎体高度平均接近正常的90.4%,椎管占位平均<10.9%。平均随访25(12~31)月,骨折愈合良好,所有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绝大多数患者恢复工作能力。结论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无明显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无需减压即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Cobb′s角和椎管容积,是临床治疗此类骨折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龙浩  肖杰  邹伟  吴陈  张洋  冯明星  符勇 《中国临床康复》2014,(52):8365-8370
背景:硫酸钙人工骨是一种椎体内植骨材料,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可有效纠正矢状位畸形和序列,维持椎体高度。目的:探讨硫酸钙人工骨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植骨组(n=21)和非植骨组(n=25),分别进行硫酸钙人工骨椎弓根植骨治疗与单纯椎体成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伤椎前缘高度、空壳现象发生率、内固定失效率等差异。结果与结论:46例患者术后均完成12个月随访,植骨组和非植骨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8.70个月和17.48个月。非植骨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明显长于植骨组(P=0.002),空壳现象和内固定失效发生率显著高于植骨组(P=0.036,P=0.038)。然而,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及不同时间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果表明硫酸钙人工骨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单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纯椎体成形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背景:随着椎弓根钉的发展,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能够提供坚强内固定使损伤脊柱获得多平面稳定,同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现已大量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治疗当中.目的:观察CD2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0-01/2008-01 南通市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72例,均采用CD2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于治疗前后、末次随访时拍摄腰椎正侧位X射线平片,观察置入后与随访时椎体前后缘的平均高度、植骨融合情况、脊柱后凸cobb角的变化;其中27例置入前、末次随访均行CT检查,评价椎管内占位情况;Frankel分级评价神经系统的恢复;腰痛末次随访按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结果与结论:7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8年,平均48个月.X射线观察置入后椎体的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复位分别为6.55,2.69 mm、25.7°,随访时矫正的丢失为2_29,1.74 mm、2.6°.CT随访的27例中原椎管占位率为10%~75%,末次随访时为5%~24%.在末次随访中20例存在蛋壳现象.有神经部分损伤的患者按Frankel分级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完全性脊髓损伤者有部分恢复.Oswestry评分结果:0%23例,2%29例,3%5例,6%5例,8%4例,10%1例,56%1例,57%1例,80%1例,87%2例.全部患者中发生钉棒松动1例,棒断裂1例,螺钉松动2例,螺钉断裂1例.提示CD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够很好地恢复椎体的高度、生理弧度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胸腰椎爆裂骨折120例前后路手术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手术治疗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入路手术65例,后入路手术55例。X射线片评定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CT评定椎管减压、椎管占位清除率,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脊髓神经功能评定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结果随访15~32月,平均18月,无神经损伤加重及内固定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前入路组较后入路组椎体压缩及后凸畸形程度重,术后伤椎复位无明显差异,随访两组Cobb角丢失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前入路手术组较后入路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椎管清除率优于后入路组,植骨融合率高于后入路组;两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其手术方式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损伤程度、椎管占位情况及是否伴有骨折脱位和脊髓神经症状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及“z”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严重胸腰椎体爆裂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或马尾损伤患者,采用左侧胸膜外-腹膜后入路对骨折椎体施行侧前方减压,椎体间自体骨植骨及“Z”型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7个月,全部患者椎间植骨均融合,脊柱序列正常,钢板、螺钉无松动;瘫痪3例无恢复,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前路减压植骨及“Z”型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背景:对于椎管内有骨块占位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单纯椎体成形术难以解除椎管内占位及纠正脊柱后凸畸形,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使其成为其应用的相对禁忌证,而传统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存在手术创伤大、螺钉松动及椎体高度丢失等问题。 目的:观察经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经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患者31例。内固定后通过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评估腰背部疼痛情况、ODI评分评估腰背部功能情况、SF-36健康调查评分表评估生活质量、胸腰椎正侧位片评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改善情况、Frankel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情况及并发症。 结果与结论:内固定置入过程均顺利完成,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4.5个月,伤椎均达满意复位,平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 Cobb 角得到明显改善,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腰背部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以上所有指标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1周和内固定后1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2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椎体前缘及椎间隙处少量骨水泥渗漏各1例,但均无临床症状。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无新发骨折。说明联合应用后路经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伤椎椎体成形,不仅能有效恢复并维持伤椎椎体高度及强度,重建脊柱稳定性,明显缓解腰背部疼痛,还可以使患者获得满意的腰背部功能,显著提高生存质量,是治疗伴椎管内占位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