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庆华  刘雅馨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4509-4510
至今,乙型肝炎仍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它是嗜肝HBV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据专家估计,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HBV,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3.5亿人,每年有75万人死于HBV感染引起的疾病.在我国,HBV流行也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2.
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控制乙肝流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乙肝疫苗的广泛应用,使在世界范围内控制乙肝流行成为可能,但是现行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为免疫原的疫苗尚有计多问题值研究。本文讨论了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及阻断措施和尚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观察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我们将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均阳性的118名孕妇的婴儿随机分组,一组是单纯疫苗组,按0、1、6个月注射三针乙肝疫苗(5μg);另一组是孕妇临产前3个月,每月注射一次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每次100IU,婴儿出生后使用乙肝疫苗的同时,加注100IUHBIG。全程免疫后7个月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HBsAg和抗-HBc。3次随访结果显示,单独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组,婴儿抗-HBs阳性率为75.39%,无应答率为6.15%,HBsAg阳性率18.46%,保护率为76.92%;联合免疫组,抗-HBs阳性率为90.57%,无应答率为3.77%,HBsAg阳性率5.66%,保护率为92.92%。提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具有良好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HBIG联合乙肝疫苗可明显提高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4.
5.
乙肝是临床常见的传染病,除血液传播外,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常见的传播途径。因此,预防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非常重要。现结合临床资料对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及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 HBs Ag阳性占据人口的十分之一之强 ,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 [1 ]。乙肝很容易发展为慢性和肝硬化等产生不良的后果 ,少数病例可以发展成为原发性肝癌 [2 ]。目前为止 ,乙肝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乙肝的感染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而预防工作除了对一般人群的预防外 ,还需要对尚未出生和出生不久的婴儿的预防。故首先需要了解该地区母婴垂直传播的情况 ,遂结合平时工作对日照及周边地区的乙型肝炎在母婴中的垂直传播情况进行了调查 ,以期对该地区的预防工作提供建议。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对婚前体检及育龄…  相似文献   

7.
刘慧芳  董雨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8):1051-1052
目的:探讨孕晚期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 IG)对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杭州市拱墅区近郊农村乙肝病毒携带家庭高发人群进行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情况调研。阻断组:18例HBsAg(+)孕晚期(7、8、9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 IG)400 IU/月肌注。非阻断组:20例HBsAg(+)孕妇自然孕产。生后两组婴儿均按正规乙肝疫苗接种。1岁后做肝功、乙肝抗体检测、对比调研。结果:阻断组: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成功率83.9%,失败率16.1%。非阻断组: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成功率42.9%,失败率51.8%。阻断组与非阻断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肝病毒携带者孕晚期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嗜肝细胞DNA病毒的一种,是由核心及外壳两部分构成的病毒颗粒,病毒基因组DNA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转录,合成其核心颗粒后,被转运到肝细胞浆内,在通过内质网和细胞膜时合成其外壳部分,并以“发芽”过程释出肝  相似文献   

9.
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以下简称学术会议)最近在北京召开。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主任委员庄辉院士表示,近年来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趋势和特征有所改变。首先是传播途径有所不同,由于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的普遍开展,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比例下降,而病源性传播、性行为传播及肠道外传播(如静脉注射毒品等)则明显增多。其次,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的患者增多。  相似文献   

10.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母婴垂直感染状况,指导母乳喂养。方法检测378例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及初生婴儿血液以及产妇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亲HBsAg(+)、HBeAg(+)、抗-HBc(+)者婴儿感染HBV占8.97%(258/2875),母亲HBsAg(+)、抗-HBe(+)、抗-HBc(+)者婴儿感染HBV占1.17%(36/2875);母亲HBsAg(+)、抗-HBc(+)者婴儿感染HBV占0.35%(10/2875)。结论①“大三阳”、“小三阳”及HBsAg(+)、抗-HBc(+)产妇都有可能发生垂直传播,使婴儿感染HBV,对这部分孕产妇和婴儿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减少HBV在母婴之间的传播;②对HBVM全部阴性的孕妇应加强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80名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HBV感染的10年观察结果。80名婴儿在6个月时HBsAg阳性率为51.34%,HBV感染率为52.5%,75%婴儿呈HBsAg持续携带状态。出生后6个月时HBsAg阴性的婴儿至10年时HBsAg阳性率为19.3%,HBV感染率为46.7%,80名婴儿在10年中HBsAg累积阳性率为65.1%,HBV总感染率为77.7%,表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除母婴传播外,水平传播也不容忽视,强调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及乙肝高发区普遍对新生儿进行预防免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乙肝疫苗与乙肝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比较不同方法的阻断效果,探索最佳的乙肝母婴阻断方式.方法 采取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在孕妇中筛选乙肝病毒感染者.将乙肝病毒感染母亲所生的婴儿随机分组,一组使用乙肝疫苗与乙肝特异免疫球蛋白,另一组只使用乙肝疫苗,两组都有孕末期使用乙肝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者.在儿童出生时、1岁和2岁分别检测乙肝病毒相关标志物.在3岁时对2岁检测出的HBsAg阳性者进一步做HBV-DNA检测,以确定感染者.结果 128例儿童完成了实验,乙肝抗体阳转率达97.66%,乙肝病毒感染率为3.13%.孕末期使用乙肝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儿童乙肝感染率为3.57%,而没有使用的感染率为3%.新生儿单纯使用乙肝疫苗组乙肝感染率为4.23%,使用乙肝疫苗与乙肝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组的感染率为1.75%.结论 在母亲孕期完全没有必要使用乙肝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感染乙肝母亲所生婴儿出生后使用乙肝疫苗与乙肝特异球蛋白有更好的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关于乙肝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持续时间和是否需要加强 ,仍然是目前血源乙肝疫苗及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过程中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现将我们对 1992年 1月至 1994年 1月出生的新生儿免疫接种后 7年持续观察其免疫效果的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对 1992年 1月至 1994年 1月在我院分娩、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 12 8例 ,随机分为 2组 ,按 0、1、6月程序即出生后 2 4h时内 ,出生 1个月 ,出生 6个月各注射 1次 ,甲组接种血源乙肝疫苗 30 μg× 3次 ,乙组接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 15 μg× 3次 ,并多次采血对其效果进行测试。1.2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接种对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方法] 根据上海市卫生局文件实施日期为分组界限,对2007年3月后HBsAg单阳性和HBeAg双阳性孕妇所产患儿注射乙肝疫苗10 μg,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U(设为10 μg联合疫苗组)(3月前为注射5 μg疫苗,设为5μg单用疫苗组).均按0-1-6方案接种.观察不同剂量疫苗组在脐带血及出生后3、7、12月HBsAg、HbsAb阳性率. [结果] 5 μg单用疫苗组HBsAg阳性率在脐带血及出生后3、7月和12月与10 μg联合疫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HbsAb阳性率在脐带血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3、7、12月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剂量为10 μg,同时不同部位注射免疫球蛋白100 U比接种5 μg疫苗获得更好的保护性效果,对HBsAg阳性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HCV)母婴传播已成为HCV非经血传播途径中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HCV母婴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对丙型肝炎预防及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在普通孕产妇群体中的感染情况和母婴传播的情况。方法 血中抗-HCV采用ELISA法检测,HGVRNA采用RT-PCR法检测。结果 在848名普通孕产妇中,抗-HGV阳性者46名,阳性率为5.42%;在46名抗-HGV阳性孕产妇中,HGVRNA阳性者5名,符合率为10.86%,在5名HGVRNA阳性孕产妇中,其新生儿HGVRNA阳性者2名,传播率为40%。结论 HGV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防与消灭乙型肝炎,日本近10年来采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合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之间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使婴幼儿中乙型肝炎携带者人数大为减少,预期不远的将来可以消除乙型肝炎携带状态。  相似文献   

18.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产前阻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乙型肝炎疫苗于1992年就已纳入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系统,并于2002年1月由国务院颁文对儿童全面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十多年来,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取得了大城市中5岁儿童乙肝病毒(HBV)携带率下降至1%以下的可喜成就。然而,不少边远地区新生儿的乙肝疫苗的普种率尚末达到国家计划要求,易感人群的普查和接种尚未有计划地开展,  相似文献   

19.
联合免疫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联合免疫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0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在妊娠28、32、36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分娩后检查脐血、初乳乙肝二对半及初乳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婴儿出生后24h内及第4周注射HBIG,并按0、1、6的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出生2个月取静脉血测乙肝二对半。结果:100例婴儿中92例获得保护性抗体HBsAb,保护率92.00%(92/100)。孕妇血清前S1抗原(PreS1)阳性与阴性者相比较乳汁HBsAg、HBeAg、HBV-DNA阳性率明显升高(分别P<0.01,P<0.001,P<0.001),婴儿保护率明显降低(78.79%∶98.51%,P<0.05)。血清HBeAg阳性与阴性者相比较乳汁HBsAg、HBeAg、HBV-DNA阳性率、脐血HBeAg阳性率明显升高(均为P<0.001),婴儿保护率明显降低(77.27%∶96.15%,P<0.05)。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组婴儿感染率、保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免疫有助于减少母婴垂直传播,提高婴儿的免疫成功率。血清PreS1、HBeAg阳性孕妇的婴儿保护率低。联合免疫后阴道分娩、母乳喂养不增加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流行情况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WHO的最新估计,截止到1999年底,全世界HIV感染者中,1480万为妇女,120万是15岁以下儿童;1999年新感染者中,230万是妇女,57万是儿童。估计到2000年,将有约600万孕妇和500万至1000万儿童感染HIV,其中绝大多数儿童在分娩前后通过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