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黏膜上皮反复受损导致胃黏膜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常伴有肠上皮化生(IM)及异型增生(Dys),而IM及Dys被公认为是胃癌前病变(PLGC)。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尚无明显疗效,而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为指导,通过调理脏腑功能,不仅能明显改善CAG癌前病变临床症状,且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其黏膜病变能够逆转。鉴于此,中医药治疗本病,以期阻断和逆转萎缩向癌变的进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中医诸多证型中以脾胃气虚,兼 相似文献
2.
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追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预后以及与胃癌的关系。方法:收集分析1988年-1997年我院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CAG患者36例相关资料,进行5-10年的定期胃镜检查及追踪分析。结果:A组CAG伴中或重度肠上皮花生(IM)病变加重率11.1%,癌变率0;B组CAG伴IM及中或重度不典型增生(ATP)病变加重率16.7%,癌变率5.6%。结论:经中医药治疗CAG是可以逆转的,但ATP较CAG、IM难以治疗而且更易癌变,因此对CAG采取长期追踪观察是必要的、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化瘀消萎生肌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化瘀消萎生肌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予胃复春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幽门杆菌(HP)检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的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消萎生肌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理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笔者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粘膜病理改变的特点,采取中医宏观辨证与西医微观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确立了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的治疗法则,治疗本病36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因其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WHO将其列为癌前病变[1]。根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基本病机的分析,我们以健脾和胃、益气活血为法则,运用中医药对7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组方进行治疗,4w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9.8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中西药联合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行中医辨证治疗8周,2月后观察临床症状、复查胃镜下的变化,并设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结果:治愈2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37例,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我们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肝脾及血瘀关系密切,脾虚气滞,肝胃不和,瘀血阻络是其基本病机,治疗应从肝脾胃血瘀入手,使得肝郁得以舒展,脾气得以健运,胃气得以和降,瘀血得以通畅则胃病自除,根据这一理论,应用和胃膏治疗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施红等运用运脾调气、清热化瘀法则 ,以院内制剂胃痞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2 0 4例 ,并设香砂养胃丸治疗 30例作对照 ,疗程 3个月 ,结果 2者临床症状和胃镜及病理检查的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胃痞冲剂疗效明显为优。安徽省天长市中医医院周忠义将 6 2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1例采用自拟清幽生肌汤治疗 ,对照组 31例予雷尼替丁、阿莫西灵、甲硝唑 ,治疗 4周后检查 ,6个月后复查。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93.5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 77.4 2 % (P <0 .0 5 ) ;治疗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87.1 0 % ,根除率 92 .5 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 4 .5 2 %、80 .0 0 % (P <0 .0 5 ) ;治疗组溃疡复发率 9.5 2 % ,对照组复发率 2 5 .0 0 % ,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医院陈耘等对幽门螺旋杆菌粘膜阳性的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人 1 72例 ,按顺序分为 2组 (具可比性 ) ,治疗组 86例予以庆大霉素缓释片瑞贝克 ,对照组予普通的庆大霉素片剂 ,2周为 1疗程 ,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2组消化性溃疡有效率均为 1 0 0 % ,表明二者疗效相仿 ;2组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有效率分别为 90 .5 7%、5 9.6 5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12.
13.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其特征为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数量减少、功能降低)。在CAG基础上伴有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称为癌前病变,与胃癌发生有明显的关系,故积极治疗CAG是阻断其向胃癌发展的有效手段。由于CAG的病程较长,采用西药治疗短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长期使用会出现很多毒副作用,且疗效较差,病情易反复。与西医学相比,中医药治疗CAG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但能解除患者的痛苦与不适,提高生存质量,还对CAG伴有的肠腺化及异型增生有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胃黏膜萎缩或伴肠化、不典型增生为病理特点,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痞胀、疼痛;常伴食欲不振、嘈杂、嗳气、反酸、恶心口苦等~([1])。西医认为其病因包括感染、胆汁反流、胃黏膜微循环障碍~([2])、血管活性因子改变、黏膜营养因子缺乏、遗传、免疫等。治疗以根除HP、改善胃动力、维生素治疗、胃黏膜营养因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丹参、叶酸、维生素B12药物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猴头菌片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在丹参、叶酸与维生素B12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猴头菌片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石荣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8):1928-1929
目的 观察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经胃镜及病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以养胃汤、维酶素片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及病检,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复查两组总有较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 CAG自愿者32例,服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每次6 g,3 次/d,6个月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酒及辛辣食物,并停用其他治疗胃病的药物,服药前后查血细胞和肝肾功能,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复查,临床总有效率93.8%,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服药后血细胞、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CAG疗效满意,未发现不良反应,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自拟慢性胃炎汤治疗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 8例中痊愈 5例 ,显效 11例 ,好转 9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为 89 3 % ,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我们认为慢性胃炎汤是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较为安全有效的方剂。 相似文献
20.
<正>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已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1]。近年来通过众多中医药学者不懈努力,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层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其广度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