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殷 《中国辐射卫生》2006,15(4):446-447
目的 评价苏州市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年剂量水平。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统一方法。结果 5年内人均年剂量当量水平逐年下降,由2001年的2.64mSv/a降至2005年的1.66mSv/a。医用X射线诊治、核医学及工业X射线探伤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较高。结论 进一步加强工业X射线探伤、介入操作者的管理与防护。  相似文献   

2.
朱旭  杜成 《中国辐射卫生》2013,22(6):692-694
目的 评价昆山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年剂量当量水平。方法 选择昆山市内所有从事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及工人,参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我市放射工作人员5年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53±0.02)mSv/a,医用X射线诊疗和X射线工业探伤类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当量水平较高。放射危害管理有待进一步合理化。结论 虽然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逐渐降低,但工业用X射线探伤的人均年剂量当量为最高,而从事医用X射线诊疗的人数近些年增长较快,因此今后我市放射管理和监测的重点工种为医用X射线诊疗和工业用X射线探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7年湛江市不同类型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外照射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进行定期监测。结果 2007年湛江市有效监测放射工作人员共378人次,集体剂量当量为340.6(人·mSv),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90 mSv/a,远低于标准规定的放射性职业照射年平均有效剂量限值。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较大,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98mSv/a,受照剂量较小的是工业X射线应用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34 mSv/a。不同级别医疗卫生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不同,受照剂量最大的为市级医院,其次为镇级医院,最小的是县级医院。结论 湛江市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较低。其中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是今后放射卫生防护的重点,尤其是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解不同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外照射剂量水平及动态变化,正确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结果 4年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6 042人次。集体剂量当量为11.90(人.Sv.a-1);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98mSv.a-1;其中从事X射线诊断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最高为2.14 mSv.a-1;从事其他射线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为1.95 mSv.a-1;最低的为从事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为1.21mSv.a-1结论 全区放射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水平除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中的四人年剂量当量超过国50mSv.a-1外,其他各类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均小于国家限值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2006~2009年周口市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作好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信息。方法 依据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方法进行。结果 4a间共监测放射诊疗工作人员2 083人次,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39mSv,集体剂量当量为2891.37人·mSv,从事医用诊断X射线、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治疗4类工作的年有效剂量分别为1.39,1.23,1.77,1.40mSv。结论 周口市绝大多数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剂量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和掌握河南省驻军放射工作者的职业照射剂量水平。方法 个人剂量应用热释光剂量法,定期测读。结果 共监测195人,集体剂量为403.10 mSv,人均年剂量1.27~2.43 mSv·a-1,其中以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较高。结论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是今后防护的重点,此外还应改善基层部队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7.
潘献慧  陈功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1):1005-1006
[目的]了解忻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用热释光剂量计连续监测41家单位、1227人。[结果]1989~2006年共检测放射工作人员1227人,集体剂量当量为5188.0人.mSv,人均年剂量当量为2.19~8.13 mSv/a;85.49%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当量小于5 mSv;工业X线探伤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当量较高,医用X射线诊断次之。[结论]忻州市大部分放射工作场所、防护设施及工作人员的防护水平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院放射工作人员所受电离辐射水平和防护措施效果。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3年~2012年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分析,比较不同工种放射性工作人员所受电离辐射水平差异。结果 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56 mSv/a,从2003到2010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2011、2012两年间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升高。在各个工种中,核医学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最高,为1.56 mSv/a,其次为介入治疗人员1.39 mSv/a,最低的为放射诊断人员0.26 mSv/a。结论 我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当量处于较低水平,核医学科和介入治疗应作为放射防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2003-2007年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法。结果 5年共监测20 997人次,受照剂量超过5 mSv的人员占2.0%,只有1人受照剂量超过20 mSv,人均年剂量当量0.66 mSv,实测集体剂量当量13.85人·Sv。核工业人均年剂量当量最大,为1.80mSv,其次是核医学和工业探伤,分别为0.58和0.45 mSv,其他工种受照剂量都较小;核工业对集体剂量的贡献最大,达9.14人·Sv,占66.0%,其次是X射线诊断,为2.18人·mSv,占15.7%。结论 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受照剂量基本呈逐年下降,同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区工业X射线探伤的防护现状及探伤从业人员接受照射情况。方法 对浦东新区使用的X射线探伤企业的基本情况、放射防护现状以及探伤从业人员2005年和2006年两年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等进行调查。结果 浦东新区从事X射线探伤72家单位的委托检测率91.7%,87个探伤室环境检测的合格率93.1%;90%以上的探伤从业人员年剂量当量小于1mSv。结论 我区工业X射线探伤作业场所的检测率、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率及从业人员体检率有待提高,应加强工业X射线探伤的职业卫生安全监督,提高探伤从业人员的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