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癫痫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癫痫的发生伴随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生及功能障碍,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的发生及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如何通过递质、酶代谢、钾离子通道、缝隙连接等参与癫痫的发病,可能有助于寻找新的抗癫痫药物治疗靶点.现就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以选择性的运动神经元丢失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不清。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在ALS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释放营养因子和清除突触间隙的谷氨酸,支持和保护运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其形态功能改变,以及它与运动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发生紊乱,导致了运动神经元的死亡,加速了ALS的疾病进展。本文就星形胶质细胞与ALS的发病机制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微小RNA(micro RNA,miRNA)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负性调节因子,调控主要的神经胶质细胞如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发病的作用。利用miRNA,尤其是神经胶质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miRNA来研究MS的发病机制,必将为该病的药物研发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miRNA对MS中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一、MS和MicroRNA  相似文献   

4.
星形胶质细胞与炎性脱髓鞘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髓鞘脱失后星形胶质细胞被迅速活化 ,通过形态、免疫显型和功能改变 ,发挥免疫调节 ,对胶质疤痕形成和神经组织修复具有双向作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炎性脱髓鞘疾病中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含量丰富,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营养、修复等多种重要作用。在CNS损伤或外源性物质作用时,星形胶质细胞发生活化。JAK-STAT3、核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TGF-β/Smad等多条信号通路共同作用,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内相应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探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机制,对深入理解CNS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这一领域研究仍有许多未知与不足。文中综述近年CNS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机制的研究进展,阐述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可能机制,以期对该领域研究做归纳总结并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新的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探讨EAE大鼠的发病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的Wistar大鼠EAE的过程中,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EAE大鼠症状高峰期时星形胶质细胞开始激活,恢复期时激活达到高峰,而且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未见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结论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与EAE大鼠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光敏感通道蛋白Channelrhodopsin2(ChR2)选择性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对其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 离体培养SD大鼠乳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采用慢病毒载体Lenti-GFAP-ChR2-YFP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以470 nm波长的蓝光特定模式进行光刺激激活ChR2通道,观察在光刺激0、3、6、12、24 h后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成功将光敏感通道蛋白ChR2表达在星形胶质细胞中; 经光刺激3、6、12、24 h后星形胶质细胞均表现出S期细胞比例增加,且以12及24 h较为显著。结论 激活光敏感通道ChR2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光基因技术可运用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殖的研究,它时空精准的特性使星形胶质细胞作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靶点具有更高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抗髓磷脂T细胞和抗原提呈胶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炎性损伤免疫瀑布式反应中关键的一步。星形胶质细胞作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胶质细胞,在MS的发生、发展、维持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在本综述中,就星形胶质细胞作为脑内的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其在EAE的免疫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做一综述。从而论证使用药物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抗原递呈等免疫过程将是治疗MS的一种可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 是分子量为50-52kD的酸性蛋白,是星形胶质细胞的主要成分 之一,富含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以中间微丝蛋白和可溶性蛋白 两种形式存在于胶质细胞的胞浆中,是星形胶质细胞的骨架蛋 白。GFAP在星形胶质细胞受到刺激引起反应时,其表达发生 变化,因此GFAP能够用来特异性地标记星形胶质细胞、并被 认为是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 内GFAP的增高,可能起保护神经元的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在 损伤区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以促进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化后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变化。方法分离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活化组、抑制组,以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并用EGFR抑制剂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干预活化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化学、RT-PCR分别观察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EGFR mRNA表达变化。结果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不仅GFAP表达增高,EGFR表达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应用EGFR抑制剂Genistein干预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被抑制,GFAP表达下降,与活化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形胶质细胞活化后,EGFR表达明显上调;抑制EGFR表达,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11.
星形胶质细胞(AST)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细胞.当CNS受到损伤时,AST从静止状态下活化,形成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如损伤严重将形成胶质疤.本文就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理作用,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的定义、机制、作用以及在脑缺血中的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星形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PD)的发病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星形胶质细胞可能通过分泌神经元所需的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以及合成单胺类代谢酶等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在刺激因子作用下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能通过释放炎症因子、氧自由基、影响谷氨酸和自由铁的代谢等促进P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视神经是视觉传入中枢的唯一通路,主要细胞成分包括神经节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AS)是一种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视神经)的神经胶质细胞,生理状况下起着支持神经细胞、清除代谢产物的功能。由于影响因素的差异,AS活化可以分为具有神经毒性的A1型AS活化和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A2型AS活化。因此管理AS活化途径对视神经损伤后减少视神经元凋亡以及促进神经轴突再生有着潜在的价值。本文将从AS的基本生理功能出发,围绕这2种不同类型的AS活化,对其活化机制、诱导因素以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以期为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单侧坐骨神经切断后腰脊髓腹角胶质细胞和运动神经元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HE染色和Tunnel法,观察坐骨神经切断后1,6,12,24 h及3,7和14 d腰脊髓腹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OX-42标记的小胶质细胞及运动神经元的变化.结果:坐骨神经切断侧腰脊髓腹角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早于小胶质细胞;后期运动神经元发生凋亡,HE染色显示凋亡细胞周围为反应性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包绕.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坐骨神经切断后切断侧腰脊髓腹角活化的胶质细胞与凋亡的运动神经元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单侧坐骨神经切断后腰脊髓腹角胶质细胞和运动神经元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HE染色和Tunnel法,观察坐骨神经切断后1,6,12,24h及3,7和14d腰脊髓腹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OX-42标记的小胶质细胞及运动神经元的变化。结果:坐骨神经切断侧腰脊髓腹角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早于小胶质细胞;后期运动神经元发生凋亡,HE染色显示凋亡细胞周围为反应性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包绕。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坐骨神经切断后切断侧腰脊髓腹角活化的胶质细胞与凋亡的运动神经元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董雯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2017,12(11):1000-1004
目的 利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筛查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中起关键作用的信号通路,并对 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过程中可能参与的关键基因进行分析。 方法 从美国基因表达汇编(gene e xpression o mnibus,GEO)数据库中选取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 达谱芯片(Affymetrix Gene Chip Mouse Genome 430 2.0 Arrays)数据8张。小鼠分为脑缺血再灌注组 (脑缺血1 h再灌注24 h)和假手术组,每组4只。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信号通路分析,筛选核心 信号通路,分析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基因。 结果 共筛查出1966个在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有1210个基因表达 上调,756个基因表达下调。信号通路分析得到154个差异表达的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脑 缺血再灌注后参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键信号通路主要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凋亡(apoptosis)、细胞周期(cell cycle)和p53信号通路。对信号通路 中差异基因的分析发现,Flnc 和Ccnd1基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中有大量基因表达异常。通过对差异基因的分析,筛选出脑缺 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潜在的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 Ast)是哺乳动物大脑中含量最多的神经胶质细胞,它在维持血脑屏障、调节局部血流量、抗氧化和代谢支持以及神经回路的形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可以通过各种分泌信号控制突触的形成、成熟和修剪。近年来,在突触缺陷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疾病中也可以发现星形胶质细胞的身影,了解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回路发育和功能的调控,有助于对这一系列健康疾病问题提供新的治疗手段。神经回路的形成主要包括三个过程,首先,轴突和树突之间形成未成熟突触;其二,突触成熟,沉默突触转化为活性突触;其三,敲除和修剪过量及不合格突触。星形胶质细胞可以控制突触形成、成熟和消除的每个阶段以支持神经回路的发生和维护。现将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回路形成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神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类细胞,对神经元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形成髓鞘和修复等多种功能。星形胶质细胞作为神经胶质细胞中的一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其在创伤性脑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病变中具有重要作用。文中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介绍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病理过程及其中潜在的细胞及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9.
星形胶质细胞与癫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支持成分,参与多种生理、病理功能。星形胶质细胞具有对各种神经损害产生强烈反应的特性。在病理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内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对疾病的神经损害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1星形胶质细胞解剖、生理星形胶质细胞起源于外胚层,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星形胶质细胞发出突起附着在毛细血管壁上或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将中枢神经系统与中胚层组织分开。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胶质细胞充填于神经元胞体及其突起之间,并将突触结…  相似文献   

20.
视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受到损伤微环境的调控。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作为损伤微环境的一员,对视神经损伤后再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视神经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调节轴突再生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就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对视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