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毛果鱼藤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毛果鱼藤中分离出9个化合物,依次鉴定为β-香树脂醇(1)、顺式-10-十九碳烯酸(2)、豆甾-4-烯-3-酮(3)、羽扇-20-(29)—烯-3-酮(4)、白桦脂酸(5)、β-谷甾醇(6)、soyasapogenol B(7)、丁香酸(8)、N-苯甲酰基-L-苯丙氨醇(9)。结论除化合物1、6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莪术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探讨莪术活性成分对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乙酸乙酯试剂提取莪术、减压浓缩得到莪术提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分离,所得单体成分结合MS、~(13)C-NMR、~1H-NMR,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结构鉴定。MTT法和划痕实验检测莪术活性成分对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从莪术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倍半萜类单体化合物,鉴定为(5R,6R,7a S)-7a-羟基-5-异丙烯基-3,6-二甲基-6-乙烯基-5,6,7,7a-四氢-4H-苯并呋喃-2-酮(化合物1)。MTT法提示化合物1可抑制PC-9细胞的生长,细胞划痕实验发现化合物1作用的PC-9细胞的迁移能力相比于对照组降低。结论:从莪术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得到单体化合物(5R,6R,7aS)-7a-羟基-5-异丙烯基-3,6-二甲基-6-乙烯基-5,6,7,7a-四氢-4H-苯并呋喃-2-酮,且其对PC-9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槲寄生中多肽成分的结构鉴定与细胞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我国东北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Nakai)中分离鉴定了5种多肽,其中,3种是新成分,命名为槲寄生毒素B5、B7、B8,B7是目前分离鉴定的唯一含有四对二硫键的槲寄生毒素;1 种鉴定为槲寄生毒素C1,系首次从我国槲寄生中分得;还有一种命名为B4,与已知的B6的一级结构相同,但HPLC保留时间相差很大,应该是一个新肽。它们的一级结构分别为:B5 KSCCPSTTGR NIYNTCRFTG SSRETCAKLS GCKIISASTC PSDYPK:B8 KSCCPSTTGR NIYNACRFTG SSRETCAKLS GCKIISASTC PSDYPK;B7 KSCCRNTTGRN CYNTCRLPG TPRPVCASLC DCKIISGSKC PADYPR:C1 KSCCPNTTGR NIYNTCRFAG GSRERCAKLS GCKIISASTC PSDYP K;B4 KSCCPNTTGR NIYNTCRFAG ASRERCAKLS GCKIISASTC PSDYPK。它们对不同肿瘤细胞系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活性,槲寄生总肽对于人肺癌细胞A549、人宫颈癌细...更多胞Hela、人脑瘤细胞SF126的IC50值分别为:3.7、1.5、2.1μg/mL;B4 分别为1.3、1.3、1.6μg/mL;B7分别为:12、1.3、6.0μg/mL。而对于人胃癌细胞BGC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槲寄生中多肽成分的结构鉴定与细胞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东北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Nakai)中分离鉴定了5种多肽,其中,3种是新成分,命名为槲寄生毒素B5、B7、B8,B7是目前分离鉴定的唯一含有四对二硫键的槲寄生毒素;1种鉴定为槲寄生毒素C1,系首次从我国槲寄生中分得;还有一种命名为B4,与已知的B6的一级结构相同,但HPLC保留时间相差很大,应该是一个新肽.它们的一级结构分别为:B5 KSCCPSTTGR NIYNTCRFTG SSRETCAKLS GCKIISASTC PSDYPK;B8 KSCCPSTTGR NIYNACRFTG SSRETCAKLS GCKIISASTC PSDYPK;B7 KSCCRNTTGRN CYNTCRLPG TPRPVCASLC DCKIISGSKC PADYPR;C1KSCCPNTTGR NIYNTCRFAG GSRERCAKLS GCKIISASTC PSDYP K; B4 KSCCPNTTGR NIYNTCRFAG ASRERCAKLS GCKIISASTC PSDYPK.它们对不同肿瘤细胞系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活性,槲寄生总肽对于人肺癌细胞A549、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脑瘤细胞SF126的IC50值分别为:3.7、1.5、2.1μg/mL;B4分别为1.3、1.3、1.6μg/mL;B7分别为:12、1.3、6.0μg/mL.而对于人胃癌细胞BGC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生物色谱技术分离,鉴定和筛选中药活性成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认为用生物色谱技术研究生命科学是一个颇具魅力的新民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与生产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和手段,因而有着广阔美好的前景。文中介绍了这一方法的现状、发展趋势、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苦瓜中降血糖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侣丽红  赵余庆 《中药材》2004,27(12):922-923
对苦瓜70%乙醇提取物氯仿萃取部分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3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及标准品对照,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二十三烷酸,β-谷甾醇,苦瓜苷(β-谷甾醇-葡萄糖苷和5,25-豆甾二烯醇-3β-葡萄糖苷的等分子混合体),后者有显著降血糖活性;并对苦瓜苷13C-NMR光谱数据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8.
〔英〕/Pellati F…∥Phytochemistry.-2006,67(13).-1359~1364以生物检测为导向,从紫锥菊Echinacea pallida(Nutt.)Nutt.根中分离出2个聚乙炔化合物(1,3)和3个多烯成分(2,4,5),其中化合物3和4为新的天然产物,鉴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并用人胰腺癌细胞系MIAPaCa-2检测了它们的细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人参四逆汤的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柱分离技术,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人参四逆汤水溶液中,分得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人参皂苷-Rb1、-Rb21、-Rc、-Rd、-Re、-Rg1和尿嘧啶。结论 首次从人参四逆汤水溶液中分得这些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生物色谱技术分离、鉴定和筛选中药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用生物色谱技术研究生命科学是一个颇具魅力的新方向,也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与生产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和手段,因而有着广阔美好的前景。文中介绍了这一方法的现状、发展趋势、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徐鲁荣  李杉  吴军  张偲 《中药材》2007,30(6):660-662
从三叶鱼藤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得到五个鱼藤酮类化合物,分别为dehydrodeguelin,dehydrorote-non,12a-hydroxy rotenone,tephrosin,12-hydroxyrot-2′-enonic acid。以上化合物均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广东产毛鱼藤(Derris elliptica(Roxb.)Benth.计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樱黄(prunetin,1),芒柄花素(fomononetin 2),pseudoboptigen(3),3′-methoxydaidzein(4),染料木素(genistein5),大豆素(daidzein6),dihydrodaidzein(7),demetIlylvestitol(8)。结论:化合物1,2,5,6为首次从毛鱼藤中分得,化合物3,4,7,8为首次从鱼藤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三尖杉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离和鉴定药用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以期获得活性较好的菌株,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方法 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三尖杉内生真菌;利用形态学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以6种细菌为测试菌,选用菌饼法和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研究。 结果 从三尖杉的茎、叶、种皮中共分离出6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鉴定,其中产孢的52株初步鉴定属于3目,5科,9属。抗菌实验表明,有50株内生真菌对至少一种测试菌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81.97%。40株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至少一种测试菌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65.57%。 结论 三尖杉内生真菌丰富多样,其中广泛分布着有抗菌活性的菌株。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s of Poncirus trifoliata (P. trifoliata) (Ponciri Fructus, PF) extract and its constituents such as neohesperidin and poncirin on gastritis in rats and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The PF 70% ethanol extracts (1 g) showed approximately 11.38% of acid‐neutralizing capacities and cytotoxicity (IC50 = 85.39 µg/mL) against human AGS gastric cancer cells. In addition, neohesperidin exhibited antioxidant activity (IC50 = 22.31 µg/mL) in the 1,1‐diphenyl‐2‐picryldydrazyl (DPPH) radical‐scavenging assay. Neohesperidin (50 mg/kg) and poncirin (100 mg/kg)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55.0% and 60.0% of HCl/ethanol‐induced gastric lesions, respectively, and increased the mucus content. In pylorus ligated rats, neohesperidin (50 mg/k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volume of gastric secretion and gastric acid output, and increased the pH. From these results, it could be suggested that neohesperidin and poncirin isolated from PF may be useful for the treatment and/or protection of gastritis.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伊贝母中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和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伊贝母乙醇提取物的三氯甲烷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25R)-△5(6)-异螺甾-17α,3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d-三-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1),β-谷甾醇(2),月桂酸(3),反式桂皮酸(4),月桂酸甘油酯(5),胡萝卜苷(6),届-谷甾醇棕榈酸酯(7)。结论:化合物l、7为首次从贝母属中分离得到,4、5为首次从伊贝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淫羊藿叶的化学组成成分。方法:使用萃取、正相硅胶、溶剂法提取法、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Sephadex LH-20、反相ODS等多种分离纯化方法,来对淫羊藿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研究,综合应用磁共振成像、质谱等方法鉴定各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淫羊藿干燥叶的95%乙醇提取物(V/V)中共分离鉴定7个化合物,分别为4-羟基肉桂酸甲酯;4-羟基-3-异戊二烯基-苯甲酸;3,5,7,4'-四甲氧基黄酮;2,3,4,6,7-五甲氧基-菲;5,7,4'-三甲氧基-4-苯基香豆素;4-羟基-(2E)-2-壬烯酸;4,5,-二羟基-2,3,6-三甲氧基-9,10-二氢菲。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淫羊藿属分离得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藤茶水溶性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AGP-3组分,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的鉴定,为藤茶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DEAE-Sephadex A-25、Sephadex G-200和HPLC对藤茶多糖分离纯化,并通过IR、GC、1HNMR和13CNMR分析对藤茶多糖AGP-3组分的结构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 AGP-3重均分子量(Mw)为1.02×105 Da,含中性糖质量分数57.6%、糖醛酸32.3%、蛋白质3.5%.结论 藤茶多糖分离组分AGP-3为一种含蛋白质的复合多糖.  相似文献   

18.
杜仲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药用植物杜仲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和抗菌活性筛选。方法经显微形态观察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菌饼法和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从杜仲植物中分离获得62株内生真菌,有47个菌株至少对1种指示菌具有抗菌活性,40株的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指示菌具有抗菌活性,青霉属(Penicinium)的抗菌活性高且抗菌谱广。结论杜仲植物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有抗菌活性的菌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 Muell.-Arg进行鉴定,为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药材标本,对标本进行原植物鉴定、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果白背叶的性状及组织构造有一定特点。结论其结果可作为白背叶生药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植物内生真菌FS11(拟青霉属Penicilliopsis sp.)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在活性追踪下,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薄层层析以及重结晶等各种方法对粗品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和波谱技术(1H-NMR、13C-NMR、DEPT和HSQC),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稀释法对化合物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结果从FS11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获得5个化合物,分别为Gliotoxin①、Helvolic Acid②、2-苯甲基-3-[(1H-吲哚-3-基)甲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③、对羟基苯甲酸④和甘露醇⑤。结论化合物1和3是首次从FS11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3是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其中,化合物1对测试菌的抗菌活性最好,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78μg/ml(青霉素钠的MIC为0.78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