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门部胆管癌,是肝外胆管癌的主要类型,约占58%〔1〕。文献报道手术切除率为15%75%不等〔2〕。近年来由于影像诊断技术的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检出率增高。本文报告了作者自1991年6月至1997年12月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39例的经验。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9例,其中男22例,女17例,男∶女为1-29∶1。年龄45~82岁,平均64-5岁。2.临床表现:以进行性无痛性阻塞性黄疸表现者34例(87-18%),以胆道感染症状表现者5例(12-82%)。胆管阻塞2060天不等,平均42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肝外胆管癌切除术中如何合理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方法 分析自95年至2000年6月28例行手术治疗的肝外胆管癌资料,按手术技术的不同划分为两个组:未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组(95—98年)和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组(99—2002年6月),每个组各有14例。结果 经合理地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后,肝外胆管癌的切除主由未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组的21.5%提高到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组的64.3%。切除病例无1例术后死亡。结论 在胆管癌切除手术中肝门部外科技术的关键技术是游离肝门板并尽快实施胆道减压技术、脉络化解剖技术、血管外科技术及胆管空肠吻合技术。通过合理的有次序地使用这四大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肝外胆管癌的切除率。  相似文献   

3.
报告1994年6月-1996年2月手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8例,1例术后死于并发症,其余7例无并发症。术后平均生存16个月。认为积极的手术切除能改善预后,强调广泛的胆管切除和肝阂部的骨骼化及切除肿瘤邻近和涉及的肝组织。  相似文献   

4.
肝门部胆管癌103例外科治疗远期疗效的评析   总被引:73,自引:3,他引:73  
Zhou N  Huang Z  Feng Y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1):649-653
作者回顾总结了1986年1月~1996年1月十年间行手术治疗的103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和远期生存率等。103例肝门胆管癌行手术切除者66例,非切除者行胆管内外引流者37例,总手术切除率为64.1%。手术死亡率2.9%。手术切除组中行根治性切除者36例,姑息性切除者30例。根治性切除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6.7%、23.3%和13.3%,最长生存者至今已达8年。而姑息性切除者3年生存率仅为3.8%,无5年生存者。作者提出新的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分型法。发现肝门部胆管癌的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与肿瘤浸润及转移特征密切相关,分化程度越差其预后亦越差。  相似文献   

5.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前景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孝平 《腹部外科》2010,23(2):68-69
近年来,随着对肝门部胆管癌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影像学诊断技术及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已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但总体疗效仍不够满意,病人的5年生存率仅在26.3%~40%。目前,国内外对于肝门部胆管癌施行肝外胆管切除联合肝切除(全尾叶切除)、  相似文献   

6.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现状黄志强肝门部胆管是肝外胆管癌的好发部位,近10年来在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需待进一步解决[1]。1手术切除率肝门部胆管癌处于肝外胆管的特殊部位,一经诊断往往已属晚期,所以手术切除率较低。重庆西南医...  相似文献   

7.
正肝门部胆管癌又称Klatskin瘤(Klatskin tumor),是指位于胆囊管汇入肝总管处至二级胆管范围内肝外胆管癌,是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占所有胆管癌的60%左右。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唯一获治愈可能的治疗方法。文献报道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12个月,而获R0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46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为25%~40%~([1-2])。由于肝门部胆管癌解剖部位特殊,肿瘤易沿胆管轴向和管周组织横  相似文献   

8.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各种术式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35例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结果 手术切除13例(根治性切除9例,姑息性切除4例),总手术切除率为37.1%,其中1996年以后的23例中切除12例,手术切除率为52.2%;胆管内引流5例;外引流1例;剖腹探查6例。随访23例,随访率65.7%。切除术组13例,存活7-30个月,平均17.5个月,现仍存活4例,生存期分别为12,13,15和21个月;引流组存活2.5-24个月,平均9.2个月,1例已生存13个月;单纯剖腹探查术者多于术后3个月内死亡。结论 根治性切除和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是肝门部胆管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不能切除者,不应放弃手术探查,应争取行胆管内、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9.
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附10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8月-200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02例肝门部胆管癌中,58例(56.9%)行手术切除,其中27例(26.5%)行根治性切除,31例(30.4%)行姑息性切除;44例(43.1%)行胆管引流术,其中行胆肠吻合内引流术20例,胆管外引流术24例。根治性切除术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89%,51.85%,37.03%,22.22%;姑息性切除术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61%,6.45%,3.22%,0%;胆肠吻合内引流术组和胆管外引流术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是29.41%和23.80%,无生存2年者。结论手术切除,特别是根治性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肝切除范围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起源于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胆管上皮的肿瘤。由于其解剖部位特殊,且肿瘤具有沿胆管生长和向胆管外侵犯的生物学特性,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及长期生存率一直均较低。手术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附136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门部胆管癌在肝外胆管癌中预后较差,大多数病人于诊断确立3个月内死于肿瘤导致的严重合并症,其治疗是目前胆道外科面临的难题之一〔1〕。本文对我院自19771997年收治的136例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旨在为运用外科方法合理有效地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提供参考。临床资料全组136例,占同期肝外胆管癌的39-2%,其中男78例,女58例。年龄3176岁,平均55-4岁。5070岁,占69-1%(94例)。入院时黄疸占92-1%,腹痛、腹胀、乏力、纳差占58-3%。发病到来院就诊时间10天至1…  相似文献   

12.
姑息性胆汁转流治疗肝门胆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能切除的肝门胆管癌,其梗阻性黄疸采用姑息性内引流治疗,以达到改善生命质量的目的。1985-1995年肝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用姑息性内引流减黄治疗26例。用胆汁转流法,造成肝内胆管与胆囊间的内瘘,胆汁再经胆囊-空肠吻合口进入空肠。21例(80.77%)减黄效果明显,胆红素接近正常水平,瘙痒症状消失。1例黄疸消退一半。22例存活期2-38个月。4例死于严重并发症,病死率15.38%。认为肝门胆管癌阻  相似文献   

13.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经验和现代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肝门部胆管癌又称高位或近端胆管癌,是指位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胆管癌。1954年由Browns行第一例手术切除,Klatskin于1965年首次全面总结了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故又称Klatskin瘤。它占肝外胆道肿瘤总数的58%~75%,1990年全国调查1098例肝外胆管瘤,其中高位胆管癌占58.4%。我院1987—1997年10年间共收治88例胆管癌,其中48例为高位胆管瘤,占54.5%。肝门部胆管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深的黄值,其致死的主要原因不是肿瘤本身的破坏和远处转移,而是继发的梗阻和感染。80年代以前,因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加之发现该病时常常为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肝门区手术处理手段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诊治的86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单纯内引流术38例,姑息性切除术11例,采取联合尾状叶切除、受侵门静脉肝动脉切除重建、肝内胆管断端整形、肝门区淋巴结清扫等技术完成根治性切除37例。结果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由2002年的33.3%,提高到2007年的75.0%。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联合采用尾状叶切除、肝门部胆管断端整形、受侵门静脉切除重建及肝门区淋巴清扫等围肝门区处理手段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何振平教授众多资料证明,联合肝切除对于提高根治切除率至关重要。日本学者铃木研究,肝门部胆管癌从左右肝管汇合部到癌先端距离为12~98.Zmm,平均41.Zmm,从解剖学看,右肝管平均长7mm,左肝管平均长13mm,强调肝门部胆管癌治愈切除必须合并肝切除,并认为尾叶多有浸润,一般调查尾叶浸润率为44%。尾叶浸润形式:尾叶胆管上皮浸润54%,实质内浸润39%,胆管壁外浸润31%。有人认为40%一59%有尾叶胆管支与尾叶实质浸润,我们对尾叶合并切除,主要从们及硬度判断有侵犯者才切除,未常规切除。肝切除通常要作肝方叶切除,左半肝切除…  相似文献   

16.
Ⅲ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附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Ⅲ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35例Ⅲ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Ⅲa型16例,行肝门部胆管切除8例,行联合右半肝+右侧尾状叶切除7例,行联合右半肝+尾状叶切除、门静脉分叉部切除主干左支吻合1例。Ⅲb型19例,行肝门部胆管切除8例,行联合左半肝+左侧尾状叶切除9例,行联合左半肝+尾状叶切除、门静脉分叉部切除主干右支吻合1例.行联合左半肝+尾状叶切除、门静脉分叉部切除主干右支吻合、肝固有动脉分叉部切除主干右支吻合1例。结果本组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113个月。肝门部胆管切除病例术后病理根治性切除率为37.5%,联合肝叶切除病例术后病理根治性切除率73.7%,3例联合肝叶切除+血管切除病例均获术后病理根治性切除。肝门部胆管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联合肝叶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6%。3例联合肝叶切除+血管切除病例术后均无胆肠吻合口漏、肝断面坏死、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肝叶切除,必要时行受累分叉部血管切除重建,有益于提高Ⅲ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位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胆管,包括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和左右肝管黏膜上皮癌,约占肝外胆管癌的60%~70%。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生物学特征,肝门部胆管癌易早期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临近肝组织,故手术难度大且预后差,根治性切除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选择性胆管外引流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选择性胆管外引流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1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选择性胆管外引流后行手术治疗25例,其中右肝管引流12例,左肝管引流10例,左肝外叶胆管引流1例,右后叶胆管引流2例;腹腔广泛种植转移1例,左或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22例,扩大左肝切除1例,扩大右肝切除1例;术后胆漏3例,肺部及腹腔感染各1例,围手术期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其余24例病人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平均23个月,其中最长的1例已存活4年4个月.结论 选择性胆管外引流可以达到与全肝胆道外引流相似的改善肝功的目的 ,同时选择性胆管外引流也可以较安全的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选择性胆管外引流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1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选择性胆管外引流后行手术治疗25例,其中右肝管引流12例,左肝管引流10例,左肝外叶胆管引流1例,右后叶胆管引流2例;腹腔广泛种植转移1例,左或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22例,扩大左肝切除1例,扩大右肝切除1例;术后胆漏3例,肺部及腹腔感染各1例,围手术期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其余24例病人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平均23个月,其中最长的1例已存活4年4个月.结论 选择性胆管外引流可以达到与全肝胆道外引流相似的改善肝功的目的 ,同时选择性胆管外引流也可以较安全的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20.
肝门部胆管癌(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是指发生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总管和左右肝管的黏膜上皮癌,亦称高位胆管癌或上段胆管癌.1965年,Klatskin首先描述了胆管分叉部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故又将肝门部胆管癌称为Klatskin瘤.肝门部胆管癌隶属肝外胆管癌范畴,占肝外胆管癌的50%~75%.HCC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胆管癌治疗措施是早期确诊并行根治性切除,除此以外,姑息性减黄和综合治疗也起到了一定作用[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