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综述了六十年代以来生物传感器研制的进展。分酶电极和组织(动物组织、植物组织、感觉组织)传感器两大类,介绍其结构、特点以及在临床诊断和分析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有机磷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12):1702-1705
  相似文献   

4.
光纤化学及生物传感器在生物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生物体内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生化活性物质以及药物的分布和代谢等进行动态连续监测 ,一直是医学家、药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研究的目标。 80年代初Peterson等首先报告了用于测定生物体液pH的光纤化学传感器 (fiberopticchemicalsensor,FOCS) [1] ,开创了这一由光纤、光谱和计算机技术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传感新技术的先河 ;随着技术的进步 ,光纤生物传感器也得到迅猛发展。光纤化学传感器是指安装在光纤端部的试剂相装置 ,通常由被称作分子探针的化学试剂和其它辅助材料制成。分子探针光学性质 (光谱、…  相似文献   

5.
光学生物传感技术将生物分子相互作用转换为可量化的光信号,用以生物医药分析及健康科学等领域。无标记生物传感技术具有直接实时检测等优势,适宜进行高通量实时定量测量,可获得较高的灵敏度。本文介绍基于环形谐振器的若干光学无标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结构和应用。且应用于蛋白质、病毒、细菌制剂等药物时,不会对待测物分子产生结构性和功能性的改变。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SPR)传感器,它是进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的一种先进手段。与其他技术相比,它具有实时检测、无需标记、耗样量较少等优点,在药物筛选、Il缶床诊断、细胞膜模拟和生物大分子相互反应等领域中的新兴应用日益扩大。本文介绍了 SPR 的结构、原理、优点、应用及其新进展。随着联用技术和纳米技术的深入研究,SPR 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生物传感器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应用生物反应的新型传感器。目前,这类传感器已在药物分析、生物化学、临床药学以及细胞化学、免疫学等领域中获得应用。本文主要综述生物传感器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用于药物分析的生物传感器制备酶电极用于药物分析的酶电极,根据测定原理分为两类:一类为应用酶催化反应的酶电极,一类系应用酶与抑制剂特异反应的酶电极。关于这两类电极的反应原理及其制备笔者已作了报道。生物组织膜电极用于药物分析的生物组织膜电极,主要是有猪肾组织膜电极、木瓜组织膜电极、菠萝组织膜电极和黄瓜组织膜电极等。 SP+P_0 被测定药物S(底物)经生物催化剂B的催化反应生成对电极响应产物P和其他产物P_o。对电极响应的产物使电极产生响应,根据电极电位的变化即可求得药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多胺与细胞增殖、分化密切相关 ,在正常组织和体液中多胺的含量甚微 ,而在细胞生长活跃的组织众多胺的含量明显增加 ,特别是肿瘤组织中。因此 ,多胺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制备固定化酶膜 ,将其固定在氧电极上 ,制成多胺生物传感器 ,应用流动注射进样技术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选择最佳测试条件 ,以 0 .1mol/ L Na2 HPO4 -KH2 PO4 缓冲溶液作底液 ,当显示器所显示的电流值稳定后 ,注入 10 0 μl试样 ,电流值下降 ,记录差值 ,可测得多胺含量。结果显示 ,经正交设计的实验结果分析 ,多胺生物传感器的最佳测试条件为 :载液为 p H7.2 0 .1mol/ L Na2 HPO4 -KH2 PO4 缓冲液 ,测定温度为 3 0℃ ,载液流速为 0 .8ml/ min。多胺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线性范围为 0 .1mol/ L~ 0 .5 mol/ L,回归方程 :Y=1.5 + 5 3 B,r=0 .992 4,RSD=7.78% ,回收率为 96.63 %~ 10 9.91%。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优选赤芍中抗内毒素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方法 :将内毒素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疏水样品池中 ,测定赤芍3种方法提取物与内毒素的亲合力及其与内毒素混合孵育后内毒素亲合力的变化。结果 :水浸法提取物与内毒素具有较高的亲合力 ,以1∶40稀释后能够中和78 1 %的内毒素。结论 :赤芍水浸法能够提取到更多的抗内毒素有效成分 ,测定结果与鲎试剂法一致 ;与传统的鲎试剂法比较 ,生物传感器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直观、无干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化学及生物传感器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滨  陈坚 《药物分析杂志》1993,13(6):412-415
  相似文献   

11.
王广珠  臧恒昌 《齐鲁药事》2011,30(12):720-722
作为一种典型的导电聚合物,聚苯胺的研究与开发引起广泛关注,其应用领域日益扩大.本文在综述纳米聚苯胺的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纳米聚苯胺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价值,重点介绍了在药物和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引起更多人员的关注,促进导电聚合物应用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龙宇鹏  郑江 《中国药房》2008,19(18):1363-1366
目的:从传统抗炎中药中筛选具有拮抗细菌基因组DNA(Cytidine -phosphate -guanosine DNA,CpG DNA)活性的中药并对其进行活性物质含量的排序。方法:将CpG DN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素样品池以建立靶点,测定114种中药水煎液去鞣质后与CpG DNA的亲和力;选择亲和力较高的35种药物与定量CpG DNA (16.5μg.mL-1)于37℃混合孵育30min ,再测定其与CpG DNA的亲和力,以评价药物水提液中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114种中药中,半枝莲、薄荷、侧柏叶等35种中药与CpGDNA具有较高亲和力( >100RU) ;侧柏叶、地骨皮、大黄等19种中药与CpG DNA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结论:应用生物传感器跟踪检测技术筛选具有结合CpG DNA作用的中药具有可行性,筛选出的19种中药均含有非鞣质类能与CpG DN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3.
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指采用微细加工技术,在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制作出微通道网络结构和其他功能单元,把生物和化学等领域所涉及的样品制备、生物与化学反应、分离和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或基本集成在尽可能小的操作平台上,用以完成不同的生物或化学反应过程,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的技术。它不仅使生物样品与试剂的消耗降低至纳升(nl)甚至皮升(pl)级,而且使分析速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SOD酶生物传感器筛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超氧化物歧化酶传感器,建立清除氧自由基药物的体外筛选方法。方法将固定化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光纤氧传感器通过特定装置组装为酶传感器。以邻苯三酚的自氧化作为超氧阴离子的发生源,预置的固定化酶响应为内标,以已知有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Vit C为阳性对照,验证测定方法;通过对比加入样品前后邻苯三酚自氧化速度的变化情况考察样品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结果酶传感器检测限为7.0 U,使用寿命大于2周。以本传感器对15种样品进行了体外清除氧自由基活性实验,分别验证和发现了部分样品的清除活性。结论所研制的传感器信号稳定性较好,测定方法简便、快速,能直观地获得氧自由基清除的动力学信息,可用于大量药物的体外初筛实验。  相似文献   

15.
16.
续飞  秦红勇  侯沧 《齐鲁药事》2010,29(2):98-100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是在传感器中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被用作传感反应.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与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制造的微悬臂梁平台结合,可以设计出一种功能非常强大的生物传感器.介绍微悬臂梁的工作原理,微梁的读出技术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微悬臂梁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尹淑怡  王飞  李曹龙 《药学进展》2020,44(11):817-827
目前多种疾病的病理机制都与酶息息相关,酶抑制剂类药物的开发也呈指数增长。构建复合酶电极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能够对酶抑制剂类药物进行简单、快速的分析检测。此类传感器根据电极材料的不同特性选择合适的单一或复合材料固定化酶,制备生物识别受体元件,用以检测待测物的酶抑制活性。按照与人体疾病和药物机制联系较为紧密的几类靶标酶为分类,综述了近5年生物传感器在酶抑制剂类药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为后续筛选作为酶抑制剂的小分子先导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一氧化氮光学生物传感器研究供体药物体外释放的通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供体药物体外释放的通路。方法用自制NO光学生物传感器通过模拟硝普钠(SNP)释放NO的3种通路所需要的体外环境,测定了不同条件的生理溶液中SNP释放的NO。结果光照和巯基化合物是引起SNP体外释放NO的主要因素。在酸化的生理液中,NO在40.0~360.0μmol.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检测限为4.0μmol.L-1,日内精密度RSD=2.3%,日间精密度RSD=3.4%。干扰试验发现,L-Cys和L-GSH在中性环境下对CytC膜有干扰,但在酸性条件下无干扰。与经典方法Griess比色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所用生物传感器系统为NO供体药物的体外释放研究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组织芯片(tissue chip)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芯片技术,它分为多组织片,组织阵列和微组织阵列^[1]。笔者把这一技术应用到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进行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染色,以指导临床化疗。  相似文献   

20.
孙辉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1):184-185
抗体芯片(antibody microarray,抗体微阵列),是蛋白质芯片的一种,是检测生物样品中蛋白表达模式的新方法。这种新技术可以在一次实验中比较生物样品中成百上千的蛋白质的相对丰度,将极大促进蛋白质组目前的研究状况。抗体芯片可以分析样品之间的差异;确定相应蛋白质的性质;分析细胞提取物或者血清蛋白质混合物;还可以进行生物化学平行分析;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