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按AO分型:A3型4例,B2型4例,B3型4例,C1型8例,C2型6例,C3型5例。均采用进口Orthofix单臂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进口Synthes桡骨远端钢板内固定8例,结合克氏针内固定23例。结果随访6~17个月,平均9.3个月。全部病例均骨愈合,腕关节功能评估(Gartland与Werley功能评分标准):优20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0.3%。未出现外固定针松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运用Orthofix单侧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可以有效的进行骨折的复位,维持腕关节正常位置,保护早期的功能锻炼;同时结合克氏针及钢板有限内固定,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修复关节面的平整,使骨折达到相对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8例,术后随访3~18个月,按Jaki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优4例,良3例,占86%(7/8),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可以用于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特别是严重的关节内粉碎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桡骨远端解剖型(T型)钢板,普通钢板加螺钉,骨外固定架,克氏针和或螺钉加石膏外固定。四种手术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结果:四种手术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式方法及随诊疗效差异显著。采用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方法固定牢靠,复位满意,可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恢复快等优点。普通钢板加螺钉治疗方法固定牢靠,复位满意,也可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缺点其本身厚度大置于桡骨远端背侧本组出现2例拇伸肌肌腱炎,对背侧移位难以整复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有一定的限制性。骨外固定架治疗方法固定相对牢靠,复位满意,缺点外固定器置于皮外影响生活,外固定针道易感染等并发症,需要长时间护理,本组出现2例针道感染。克氏针和或螺钉加石膏外固定治疗方法,对于简单的易整复的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相对牢靠,复位满意。缺点固定制动时间长,不能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克氏针出现松动,旋转,骨折再移位和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且对于相对复杂的整复困难的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及整复有很大的限制性。结论:采用桡骨远端解剖型(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良率达100%,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及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8例,其中9例单纯手法牵引复位后行外固定架固定,19例经皮钢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关节功能疗效按Gar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9例,良16例,可3例,全部病例均无针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架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合理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7岁,按AO/ASIF分类:A3型4例,B2型4例,B3型3例,C2型4例,C3型6例。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复位固定,术后4~6周拆除外固定支架,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随访6~12月,平均10.5月。按照Dienst评分标准,优13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可取得满意疗效,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有效维持复位,尤其适用于粉碎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以及开放性桡骨远端骨折。  相似文献   

6.
张文祥  陈宇  陈嘉  谭相齐 《临床医学》2011,31(11):68-69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10年11月应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5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51例获得4~24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优31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2.2%。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8年12月120例经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120例患者中,105例采用掌侧入路掌侧钢板固定,5例用联合入路掌侧钢板固定,10例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42个月,平均14个月。采用Dine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80例(66.67%),良25例(20.83%),优良率为87.5%。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及固定方式。骨缺损时应积极植骨,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试验组接受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复位后水肿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尺偏角平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天、第2周以及第4周患侧桡骨高度、尺偏角以及掌倾角,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结果 试验组水肿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尺偏角平均变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第4周桡骨高度、尺偏角以及掌倾角均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试验组腕关节功能评估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显著优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更有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用60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采用动力性外固定支架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结果:术后均随访1年,外固定支架组的复位评分及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组(P〈0.01或P〈0.05)。结论:治疗组的复位及功能的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骨折位置再失位程度也明显高于治疗组。是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效果。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6例。结果:患者均达骨性愈合。优11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达92%。结论:该方法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52例患者均先采用手法复位前臂石膏夹固定治疗,20例复位良好,维持石膏固定4-周,后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14例采用T型钢板固定,11例用经皮穿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7例不愿再次复位和手术,最终骨折畸形愈合。结果按贾氏疗效标准,优34例,良12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88.46%。结论:对桡骨远端复杂骨折治疗,应根据病人经济状况及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单纯使用克氏针或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临床实践中,仍存在桡骨短缩、骨折移位等固定后并发症,尤其在不稳定骨骺骨折情况下。克氏针主要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其骨骺骨折使用相对较少。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复位固定微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行固定治疗,在不切开情况下微创闭合复位骨折骨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案;观察组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闭合帮助复位固定骨骺骨折方案。固定后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分别于固定后9周及24个月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固定后中远期的临床疗效、腕关节功能恢复及X射线检查情况。结果与结论:固定后24个月随访按Cooney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对照组优良率77%,X射线评定优良率63%;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X射线评定优良率为9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骨骺骨折患者均获临床骨愈合,腕关节均功能恢复。提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闭合复位微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可应用克氏针辅助复位掌倾角及尺偏角,治疗简单,固定可靠,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骺畸形愈合并发症少,固定后基本生活学习功能恢复正常,疗效稳定满意,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跨外固定支架固定。  相似文献   

13.
T型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以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5例均采用T型钢板固定,其中6例因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骨。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远期疗效优良者24例,优良率96%。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尽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配合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对远期功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桡骨短缩程度和关节解剖复位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按AO分类为B或C型的103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评定临床效果。结果:随访6~18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功能优良率86.4%。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以钢板、外支架治疗的临床应用。为达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对各种类型的骨折菜用钢板、外支架或钢板、外支架联合运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1例,结果 56例随诊,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桡骨远端骨折涉及关节面,对骨折复位要求较高,采用钢板、外支架或钢板、外支架联合应用,可以起到骨折牢固固定,防止骨短缩,可以进行早期腕关节功能锻炼,以更好地恢复腕关节的功能活动,是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比较3种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45例,克氏针固定50例,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85例,随访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复查X线骨折均愈合,术后随访5个月至2年,平均14个月,根据Dienst评分标准,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优良率为48.8%,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60.0%,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6.5%,T型钢板固定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结论对于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及克氏针固定的方法,其简单有效,费用低,治疗满意度可;而对于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复位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行腕关节锻炼的优点,是最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63例桡骨远端骨折,按AO原则分类,根据不同类型骨折,治疗方法:手术组17例,骨折内固定分别选用T型钢板螺钉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非手术组46例,治疗方法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结果:63例全部随访3~18个月,手术组功能满意14N(82%),一般2例(12%),不满意1例(6%)。非手术组功能满意32例(70%),一般10例(22%),不满意4例(8%)。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治疗后骨折复位满意,配合功能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大恢复。减少骨折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6月,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跨关节固定术,必要时辅以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固定,治疗69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按照AO分型,其中A3型占16例,C2型31例,C3型22例。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4周。影像学方面,改良的sarmiento系统评估骨折复位优良率85.5%。采用Dienst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1.3%。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0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根据AO分型分为A、B、C共3种类型,分别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及切开复位“T”形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3种固定方法,比较3种固定方法的骨折复位评分及功能评分优良率。结果102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4.6个月。石膏固定组、外固定支架组与LCP组在A型骨折治疗中无显著差异(P〉0.05);B型骨折治疗方面,LCP组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而石膏固定组和外固定支架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复位评分和功能评分方面,LCP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其他2组,且外固定支架组显著优于石膏固定组(P〈0.05)。结论A型、B型稳定骨折首选手法为复位石膏外固定,不仅能获得良好疗效,还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粉碎性骨折(C3型骨折)、开放性骨折等可选择外固定支架技术,或者配合克氏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等技术即可取得满意效果;不稳定骨折、累及关节面骨折(B型、C型骨折)首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20.
背景: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成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尽管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是最佳的修复方法仍存争议。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影像学结果。方法:纳入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2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分配表分为两组,外固定组61例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钢板组61例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像学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包括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及关节面台阶等。结果与结论:外固定组随访时间12-26个月,钢板组随访时间12-28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发现钢板组患者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掌倾角恢复程度明显大于外固定组,而两组患者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关节面台阶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或掌侧锁定钢板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外固定治疗具有创伤较小、住院天数较短、并发症轻微、骨折愈合较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