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药内异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腹腔液TNF-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内异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及对模型大鼠腹腔液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种植内膜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中药内异消治疗观察,丹那唑治疗对照,应用ELESA方法测定各组腹腔液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腹腔液TNF-α含量显著高于假模型组,经过内异消、丹哪唑治疗后明显降低;治疗组异位病灶的大小显著小于模型组。结论:中药内异消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药物,通过降低大鼠腹腔液升高的TNF-α水平来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赤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腹腔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丹赤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及丹那唑对照组.采用ELISA法,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腹腔液中IL-8和TNF-α的水平.[结果] 丹赤大、中剂量组明显降低IL-8水平,丹赤大剂量组明显降低TNF-α的水平.[结论]丹赤胶囊通过降调参与子宫内膜的黏附种植-血管生成-侵润发展这3个阶段的细胞因子的水平及活性,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种植和进一步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 EM)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 - 8( IL - 8)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 E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 ( U)、小柴胡汤组 ( XCHT)、丹那唑组 ( D)和联合用药组 ( S) ,设假手术组( C)为对照。四周后观察各组异位子宫内膜体积和形态学的变化 ,计数腹腔液巨噬细胞 ,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IL - 8、TNF-α的含量。结果 XCHT组、D组和 S组异位内膜呈现不同程度萎缩 ,腺体明显减少 ,腹腔液巨噬细胞计数减少 ,XCHT组、D组及 S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 IL - 8、TNF-α含量降低 ,其中以 S组最为明显。结论 :小柴胡汤和丹那唑可以调节 EM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 ,使异位内膜萎缩 ,当二者联合用药时 ,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针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腹腔液TNF-α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组外,模型组、针刺组和丹哪唑组造模并行相应治疗,应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腹腔液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腹腔液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针刺、丹哪唑均可明显降低TNF-α(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通过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鼠腹腔液中的TNF-α水平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这可能是针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鼠腹腔液TNF-α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50只大鼠共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丹哪唑组,中药联合丹哪唑组。分别监测各组大鼠腹腔液TNF-α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模型组腹腔液TNF-α含量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中药组,丹哪唑组,中药联合丹哪唑组均明显降低(P〈0.05),尤以联合组数值变化最为显著。结论:中药联合丹哪唑通过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鼠腹腔液中的TNF-α水平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蔡氏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清及腹腔液中细胞因子IL-2,TNF-α的影响作用。进一步阐明蔡氏内异方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SD大鼠自体移植建立EM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腹腔液中IL-2,TNF-α的含量。结果:TNF-α在模型组大鼠腹腔液及血清中都明显高于正常组,中药干预组TNF则明显低于模型组。IL-2水平在模型组大鼠血清中低于正常组,而腹腔液中IL-2则明显高于正常组,中药干预组血清中IL-2水平升高,腹腔液中水平下降。结论:血清及腹腔液中细胞因子IL-2,TNF-α水平的不同改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有关,内异方通过调整IL-2,TNF-α的水平,改善全身和局部免疫水平,协调免疫平衡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妇安栓剂对兔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细胞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参照文献复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家兔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妇安栓剂(7.5、15、30g/kg)组和达那唑组15mg/kg组,每组6只。每天灌胃给药一次,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观察异位内膜组织生长情况,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放射免疫法测血浆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含量;ELISA法测血清、腹腔液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病理组织学检查异位内膜显微结构变化。结果:妇安栓剂各剂量组对家兔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状况具有明显保护作用;30和15g/kg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家兔血浆6-Keto-PGF1α和降低血浆TXB2的含量;明显降低血清和腹腔液中IL-8和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全血粘度(高切和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对异位内膜显微结构具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妇安栓剂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和活血化瘀作用,达到改善盆腔内环境和血液循环,抑制异位内膜增生,促进异位内膜结节的消化吸收、软化粘连,从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蠲痛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血清、腹腔液、异位内膜细胞间粘附因子(ICAM-1)的影响来阐述蠲痛饮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蠲痛饮高、中、低剂量组、丹那唑组、模型组、空白组等6组,给药实验组分别给予蠲痛饮高、中、低剂量和丹那唑灌胃,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蠲痛饮高、中、低剂量和丹那唑对EMS大鼠ICAM-1的影响.结果 丹那唑组和不同剂量蠲痛饮对大鼠异位组织体积大小和腹腔液ICAM-1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丹那唑和蠲痛饮高、中剂量降低EMS大鼠异位病灶ICAM-1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蠲痛饮可通过降低EMS大鼠腹腔液及异位内膜ICAM-1的水平,抑制异位组织的粘附而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发展,从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内异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检测血管生成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EM腹腔液的表达,观察中药内异消对EM大鼠上述两因子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E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内异消大、小剂量治疗组及丹哪唑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假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VEGF在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TNF-α腹腔液中的表达。结果 (1)模型对照组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TNF-α在腹腔液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模型组;(2)内异消大、小剂量治疗组及丹哪唑治疗组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及TNF-α在腹腔液的含量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VEGF、TNF-α在EM时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VEGF、TNF-α均为血管生成因子,其促血管生成作用是EM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内异消可通过调节TNF-α、VEGF的表达以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白细胞介素 8(IL 8)、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水平及中药内异方对其调节作用。方法 :根据CummingsAM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成非治疗组、内异方组、三苯氧胺组 ,另设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IL 8、IL 10含量。结果 :非治疗组外周血及腹腔液IL 8水平、腹腔巨噬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内异方组异位种植内膜组织重量、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非治疗组 ;非治疗组腹腔巨噬细胞在脂多糖刺激下产生的IL 10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内异方组。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因子IL 8、IL 10等的异常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内异方通过促进IL 10的分泌 ,从而抑制一系列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的合成 ,阻止了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位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自体子宫内膜移植建立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分别观察异位宁和达那唑对模型大鼠外周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雌二醇(E2)、孕酮(P)含量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表达的影响。结果:异位宁对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的下调或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宁高剂量组与达那唑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位宁具有调节免疫、内分泌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种植。  相似文献   

12.
小柴胡汤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COX-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内异症动物模型,将成模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小柴胡汤组、丹那唑组及联合用药组(小柴胡汤 丹那唑),分别给药进行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分析各用药组在位、异位内膜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结果小柴胡汤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异位内膜COX-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在位内膜,丹那唑组和对照组则正好相反,异位内膜COX-2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结论小柴胡汤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异位内膜COX-2的表达,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三棱丸(SLW)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血管生成作用及机制。方法:以SLW作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血管生成因子VEGF及TNF-α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异位组织中VEGF mRNA和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SLW能有效降低MVD,抑制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TNF-α蛋白和mRNA的水平。结论:SLW具有良好的抗EMS血管生成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血管生成因子VEGF,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莪妇康煎膏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孕三烯酮组、丹莪妇康煎膏高剂量组(6g/kg)及低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给药30天后,观察形态学改变,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孕酮(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腹腔液白介素-8(IL-8)含量。结果:各剂量丹莪妇康煎膏均能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丹莪妇康煎膏6g/kg大鼠血清E2、P及腹腔液IL-8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SOD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丹莪妇康煎膏低剂量组(3g/kg)血清SOD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大鼠血清E2、P及腹腔液IL-8含量也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莪妇康煎膏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瘤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病灶的作用,研究其对异位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100只,采用手术诱导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桂枝茯苓丸阳性对照组、消瘤丸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大鼠灌胃给药8周,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异位内膜的面积变化及对异位子宫内膜ER的影响。结果:消瘤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生长活动受抑制,异位子宫内膜面积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1);消瘤丸低、中、高剂量组治疗后异位子宫内膜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瘤丸低、中、高剂量组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ER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药物没有通过ER表达。结论:消瘤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对异位子宫内膜的抑制作用与异位内膜局部总的ER可能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祛瘀解毒法治疗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祛瘀解毒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方法临床研究:6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用祛瘀解毒方治疗)和对照组(为丹那唑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症状、体征、妊娠率及白细胞介素-1(IL-1)、IL-6及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变化。实验研究:60只大鼠分为治疗组(用祛瘀解毒方)、对照组(用丹那唑)与空白组,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观察异位内膜腺上皮、在位内膜腺上皮及子宫肌层组织学评分。结果临床研究表明:治疗后痛经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40±1.85和3.47±2.03;月经不调积分分别为1.67±2.04和3.73±1.72(P〈0.05),两组妊娠率分别为63.2%和23.5%(P〈0.05)。中药与丹那唑治疗后均显著降低IL-1、IL-6含量和EMAb的阳性率。实验研究表明中药与丹那唑均可增加异位内膜腺上皮、在位内膜腺上皮及子宫肌层组织学评分,说明可促进异位病灶细胞的Bax的表达;但中药对在位内膜及肌层组织无此作用。结论祛瘀解毒法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蕴毒症候,其作用机理与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促进异位病灶细胞凋亡有关。提示祛瘀解毒方是治疗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健脾安肠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结肠组织SP、VIP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黄灌胃与束缚配合的方法制备IBS-D大鼠。将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健脾安肠丸大剂量组、健脾安肠丸小剂量组和匹维溴铵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大便形状的评分值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而健脾安肠丸大剂量组和匹维溴铵组较模型组分值显著下降(P0.01,P0.05);大剂量、小剂量健脾安肠丸和匹维溴铵均能减少模型大鼠结肠SP、VIP含量,提高CGRP含量。结论:健脾安肠丸能有效地缓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其疗效可能与减少SP、VIP和增加CGRP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胃汤(YWD)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自体子宫内膜移植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达那唑对照组、反应停对照组、益胃汤高、中、低剂量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连续给药4周后,观察YWD对异位内膜形态学变化的影响,并用ELISA法检...  相似文献   

19.
温经异位康冲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温经异位康冲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痛经的作用。方法手术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观察形态学改变,配合子宫内膜抗体及雌二醇、孕酮、PGF2α水平检测;以及动物子宫活动、抗炎等试验。结果本品能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降低子宫内膜抗体及阳性率、血清雌二醇、孕酮及PGF2α(P<0.01)。病理学观察,异位子宫的内膜腺体及腺上皮明显萎缩,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与丹那唑相似,可抑制大鼠离体子宫和家兔在体子宫的收缩活动,降低子宫的收缩幅度、频率和张力,并能拮抗缩宫素和麦角新碱对离体及在体子宫的兴奋作用,其作用比月月舒和丹那唑强。对大鼠卵巢的生长及卵泡发育无明显影响。对蛋白诱发的大鼠足肿胀及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和正常大鼠的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冲剂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内异症动物模型,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分析各用药组在位、异位内膜Fas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小柴胡汤治疗组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Fas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位内膜,而在对照组中的表达却恰恰相反,丹那唑组中两者相差不明显.结论小柴胡汤冲剂治疗大鼠内异症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Fas蛋白的表达,促进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