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强化大豆高支链氨基酸混合物(Ⅰ)是采用特殊工艺水解大豆蛋白后,添加少量个别氨基酸组成。其氨基酸组成的特点是,支链氨基酸含量高,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低,氨基酸模式类似HEP-Ⅱ肝病氨基酸组成。动物实验表明,该种氨基酸混合物能改善D-氨基半乳糖致大鼠肝性脑病症状,使血清支/芳比正常化,减少动物死亡数等。这些结果提示,强化大豆高支链氨基酸混合物(Ⅰ)对肝性脑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A 氨基酸 强化大豆高支链氨基酸混合物Ⅰ、治疗实验性肝性脑病的研究(郭俊生等)6(6):342  相似文献   

3.
大豆高支低芳氨基酸混合物是一种特殊组成的氨基酸混合物,共支链氨基酸含量高,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低,支/芳比大。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表明这种氨基酸混合物能纠正肝衰和肝硬化失代偿时血浆氨基酸谱系乱,减轻肝性脑病症状,提高血浆白蛋白含量,促进肝腹水消退,对肝功不全的治疗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高支链氨基酸和普通营养型氨基酸,对20例腹部手术患者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时血清氨基酸谱变化的影响。发现两种氨基酸混合液均可促进术后病人血清氨基酸谱的恢复,但前者作用更好,且术后早期输入高支链氨基酸比普通营养型氨基酸能更好地提高血清支链氨基酸浓度,有利于纠正负氮平衡,支链氨基酸中亮氨酸的作用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5.
感染时机体氨基酸代谢发生改变,现有的常用氨基酸溶液不适合这种状态.本文根据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和感染患者使用平衡氨基酸时血浆氨基酸的变化特征,设计出一种适合于感染时使用的氨基酸—新方-17S 氨基酸液.其特点是;1.增加支链氨基酸及精氨酸含量;2.降低苯丙氨酸、丝氨酸和脯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林建华  洪重  周斌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9(10):753-755,759
目的:观察不同亮氨酸浓度的氨基酸配方对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残肝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行70%肝切除术后,经胃造瘘管给予不同亮氨酸浓度的氨基酸配方(1 g/kg),分别为平衡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亮氨酸,7 d后检测残肝/体质量比、肝细胞Ki-67和PCNA阳性计数。结果:以平衡氨基酸组为对照,亮氨酸组的残肝/体质量比、Ki-67和PCNA阳性计数均有显著增加,且要高于支链氨基酸组(P<0.05);支链氨基酸组的Ki-67和PCNA阳性计数较平衡氨基酸组有显著增加(P<0.05),但残肝/体质量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亮氨酸有利于肝部分切除大鼠残肝的再生,其作用优于支链氨基酸。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初步探讨CHF后的血浆氨基酸谱的变化。方法:对48例心功能Ⅲ~Ⅳ级的CHF患者进行了营养状况的评价,并进行分组(营养正常组28例,营养不良组20例),同时分析了血浆氨基酸谱的变化。结果:本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1.7%,主要以风湿性心脏病(40%)和扩张型心肌病(20%)为主,营养不良组的血浆氨基酸谱呈普遍下降趋势,尤以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三种支链氨基酸为著,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21.7%、18.6%和23.0%。结论:严重的CHF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血浆氨基酸呈普遍下降趋势,尤以支链氨基酸为著  相似文献   

8.
胃癌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LKB 44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2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将其与国内正常成人值相比较,发现前者有明显改变。1.支链氨基酸及丙氨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01~0.05);2.组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0.001~<0.05);3.酪氨酸量轻度增加(P>0.05)。提示胃癌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可视为恶性肿瘤时氨基酸代谢紊乱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是生命活动中的一类重要物质,不但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还是能量代谢物质,为维持生命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肝脏是机体分解及转化氨基酸(除支链氨基酸外)的最主要器官,肝功能受损时,体内氨基酸与蛋白质的代谢发生改变。以支链氨基酸为主的复方氨基酸制剂广泛应用于肝硬化的临床治疗中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素促进蛋白质生物合成、建立正氮平衡,并能够纠正氨基酸失衡状态、降低血氨水平。本文就复方氨基酸制剂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27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在低热卡下输入葡萄糖、平衡氨基酸溶液及高支链氨基酸溶液后血浆氨基酸谱、急相蛋白及氮平衡的改变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支链氨基酸液可促使急相蛋白恢复正常;②高支链氨基酸液在术后3d就使血浆氨基酸谱正常化,而单用葡萄糖组血支链氨基酸、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红细胞膜反式脂肪酸(TFA)及血浆氨基酸含量与代谢综合症(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237例40~65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MS组(33例)与非MS组(NMS组,204例),统计和比较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基本健康指标(身高、体重、血压、腰围)以及实验室指标(血脂、血糖、血浆氨基酸含量及TFA构成).结果:MS患病率为13.92%(33/237);MS组的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以及生酮氨基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含量均明显高于NMS组,而生糖氨基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苏氨酸)含量明显低于NMS组;MS组的反式18:1脂肪酸(t18:1)及反式16:1脂肪酸(t16:1)构成均明显高于NMS组,反式/顺式16:1脂肪酸(t16:1/c16:1)比例明显降低,而反式/顺式18:1脂肪酸(t18:1/c18:1)比例明显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支链氨基酸及生酮氨基酸与MS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性,成糖氨基酸与MS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性,t18:1及t16:1均与MS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MS患者存在明显的TFA构成及氨基酸代谢异常,TFA构成降低、血浆支链与生酮氨基酸含量降低、血浆生糖氨基酸含量升高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冬虫夏草辅助治疗肺原性心脏病呼吸衰竭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冬虫夏草治疗慢性呼吸衰竭 (呼衰 )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 30例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 )呼衰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冬虫夏草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血浆氨基酸测定并比较其变化。结果 :应用冬虫夏草后除苯丙氨酸外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均增高 ,患者的支链氨基酸 /芳香族氨基酸 ( BCAA/AAA)比值明显上升。结论 :冬虫夏草是通过改变血浆氨基酸 ,使 BCAA/AAA比值上升 ,而对肺心病呼衰发挥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缺铁性贫血蛋白质营养状况的变化。对85名正常组,20名缺铁性贫血儿童血清前白蛋白及血浆中19种游离氨基酸水平玉测定。结果缺铁性贫血组儿童PAB明显下降,血浆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必需/总氨基酸、支链/非支链氨基酸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提示缺铁性贫血儿童常同时伴有蛋白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4.
创伤后血清氨基酸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0例较严重创伤患者,伤后1、3、5、7、9日,进行血清17种氨基酸浓度检测。以60名健康人血清氨基酸谱为对照。结果伤后第1日总氨基酸降低了33%。其中必需氨基酸降低了19.5%,非必需氨基酸降低了13.5%。后者恢复缓慢,是总氨基酸不能恢复平常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增加非必需氨基酸补给,将有利于创伤的恢复。枝链氨基酸伤后第1日明显下降,到第3日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并持续到第9日。作者认为这种现象,是机体一种保护状态。提出伤后1~3日,输注高枝链氨基酸溶液,可促进正氮平衡。  相似文献   

15.
大白鼠经800拉德γ线全身照射后,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血浆中25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其中脯氨酸、缬氨酸、精氨酸、亮氨酸、乙醇胺、蛋氨酸、牛磺酸、丙氨酸,羟脯氨酸和谷氨酰胺在照射后第一天升高非常明显(p<0.01);鸟氨酸、组氨酸、酪氨酸和天门冬酰胺升高明显(p<0.05);瓜氨酸在照射后第一天下降非常明显;谷氨酸几乎呈直线下降;磷酸丝氨酸变化不大。支链氯基酸与芳香氨基酸的克分子比值,除照射后第五天为2.5外,其余均为3.0。  相似文献   

16.
对15例中等以上手术后病人禁食,实验组9例,以高枝链氨基酸行完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对照组6例,给葡萄糖-生理盐水无氮输液。观察7天,结果表明:实验组在氮平衡、防止体重过多下降及机体康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作者用4种稳定性核素标记的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对正常人与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患者进行示踪动力学的研究。结果显示重型肝炎患者苯丙氨酸的血浆代谢库增大,而3种支链氯基酸的血浆库则减少。因此为了有效地纠正肝病时血浆氨基酸的不平衡,一方面需采用氨基酸制剂滴注疗法,另一方面还需采取措施减少支链氨基酸的降解。  相似文献   

18.
郭继进 《中原医刊》2011,(14):24-25
目的观察纳络酮联合支链氨基酸、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54例同时加用纳络酮、支链氨基酸和门冬氨酸乌氨酸治疗,对照组52例加用支链氨基酸和门冬氨酸乌氨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平均清醒时间、3d内清醒率、病死率。结果平均清醒时间:治疗组为(9±12)h,对照组为(31±14)h,前者优于后者(P〈0.05)。3d内清醒率:治疗组清醒46例(85.2%),对照组清醒28例(53.8%),前者优于后者(P〈0.05)。病死率:治疗组死亡4例(7.4%),对照组死亡18例(34.6%),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支链氨基酸、门冬氨酸鸟氨酸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郭平  黄杰   《四川医学》2011,32(7):991-993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分布特点及与氨基酸代谢关系,有助于临床医师根据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特性和氨基酸模式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PCR-反向点杂交和氨基酸模式分析对127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 DNA定量、HBV基因分型和支链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的测定。结果 127例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1.0×103~1.0×108IU/ml)与氨基酸的关系分别为支链氨基酸降低在HBV基因B型占81.3%,C型占96.6%,B/C混合型占60%;HBV DNA浓度平均对数值4.63占70.8%,6.73占92.1%,7.64占100%;而芳香族氨基酸升高在HBV基因B型占76.6%,C型占96.6%,B/C混合型占60%;HBV DNA浓度平均对数值4.63占74.2%,6.73占82.9%,7.64占100%。结论成都地区HBV基因类别与HBVDNA浓度对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疾病轻重和氨基酸模式的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