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乙酰肝素酶(Hpa)mRN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直肠癌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40例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转移淋巴结、正常肠黏膜组织及6例直肠绒毛状腺瘤组织中Hpa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各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4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及6例直肠绒毛状腺瘤组织中Hpa mRNA的表达均阴性.40例直肠癌标本中27例Hpa mRNA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67.5%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直肠绒毛状腺瘤组织(均P<0.01);直肠癌直径≥5 cm者Hpa mR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直径<5 cm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远处转移者高于无远处转移者(P<0.05);Ⅲ/Ⅳ期者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者(P<0.05).Hpa mRNA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分化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 Hpa mRNA参与了直肠癌的生长、进展,并可能对直肠癌的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反映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素酶(HPA)mRNA表达与胃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胃腺癌组 织、相应癌旁组织及111例正常胃组织HPA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癌旁和胃癌组织HPA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33.3%和72.2%,3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癌及癌旁组织中HPA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40.7%。无淋巴结转移组癌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11.1%,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A mRNA高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转移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3.
胃癌组织中肝素酶mRNA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素酶mRNA在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肝素酶mRNA在47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胃癌组织中肝素酶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74.5% vs 19.1%, P<0.01). 肝素酶阳性表达率与胃癌患者的肿瘤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TNM分期有关,而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无关. 结论:肝素酶的高水平表达促进了胃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与胃癌预后不良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Caspase-3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Caspase-3mRNA在胃癌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探讨Caspase-3及其所介导的细胞凋亡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法和TUNEL染色法检测75例胃癌组织、68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aspase-3mRNA的表达和上述组织的凋亡指数。结果:Caspase-3mRNA在胃癌组织和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38.67%、20.59%)显著低于正常胃粘膜(60%);TUNEL染色证实,胃癌及非典型增生组织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正常胃粘膜(P<0.05),Caspase-3mRNA阳性组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由Caspase-3及其所介导的细胞凋亡与胃癌的发生和演进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和CD105在胃癌中的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和CD105在9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记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结果:90例胃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46例(51.11%),MVD平均值为(71.3±18.6),阴性表达44例(48.89%),MVD平均值为(40.1±11.8)。乙酰肝素酶阳性组MVD表达与阴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乙酰肝素酶可促进胃癌的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人胃癌组织p73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该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应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RT PCR)对胃癌及正常组织标本中p73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共收集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3月天津 2 5 4医院和西南医院手术切除标本 3 6例 ,均未经过放疗和化疗。每例包括原发癌肿和手术切缘的正常胃粘膜。经病理学检查证实肿瘤组织中癌细胞占 80 %以上 ,正常组织无癌细胞。标本放入 -80℃冰箱待检。1.2 引物 参照文献 [1]合成 1对p73基因的引物扩增其第 1~ 3外显子 ,扩增片段 166bp ,引物序列 :上游 5′ CG…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素酶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42例胃癌和26例非癌组织中肝素酶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肝素酶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肝素酶呈阳性表达26例(61.9%);非癌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1例(3.8%)。RT-PCR和FQ-PCR的检测结果均相同。胃癌TNM分期中Ⅲ、Ⅳ期肝素酶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肝素酶表达与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或远端转移呈相关性(P<0.05)。结论:肝素酶可能促进胃癌浸润和转移,在胃癌的转移途径中,参与淋巴道转移而非血道转移。肝素酶可作为预测胃癌复发、转移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uPA和uPAR mRNA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恶性程度,浸润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cDNA-mRNA斑点杂交技术定量,平行地检测了23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uPA mRNA表达水平,并综合分析了uPA和uPAR mRNA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生物学指征的相关意义。结果:uPA和uPAR mRNA表达水平在23例胃癌组织中,分别有18例uPA和19例uPAR高于相应癌旁组织;14例u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肝素酶基因(heparanase, HPA)及可能靶向其表达的microRNAs(miRNAs)的表达水平。方法 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根据miRNAs与HPA 3’非翻译区(3’-UTR)序列的结合情况,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可能靶向HPA的miRNAs,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这些miRNA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HP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高,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R-18b、miR-137、miR-502和miR-299-3p可能结合于HPA的3’-UTR上,抑制其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miR-18b、miR-137、miR-502和miR-299-3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都较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低。结论 HPA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miR-18b、miR-137、miR-502和miR-299-3p在胃癌组织中的低表达说明这些miRNAs可能靶向HPA从而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97例胃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1.9%,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静脉侵犯、淋巴管侵犯、远处转移、浆膜面受累和TNM分期等密切相关(均P<0.05);乙酰肝素酶阳性和阴性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60%、35.83%、33.44%和88.80%、67.57%、59.82%,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均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乙酰肝素酶基因表达对人卵巢癌细胞系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的基因表达,对卵巢癌细胞转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比较两株卵巢癌细胞HO-8910和HO8910-PM的体外侵袭能力强弱;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细胞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情况;用MTT观察细胞生长能力的变化。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癌细胞HO8910-PM细胞生长速度较快,而HO-8910细胞生长速度较慢。RP-PCR提示及原位杂交结果提示乙酰肝素酶在高转移性HO8910-PM细胞中表达强于转移性HO-8910细胞。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表明,卵巢癌细胞HO8910-PM体外侵袭力较强,其穿膜细胞数为20.1±0.312,而HO-8910细胞体外侵袭力较弱,其穿膜细胞数为11.3±0.024。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基因的表达,能促进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3.
胃癌中肿瘤/睾丸抗原的表达研究及NY-ESO-1蛋白的自身抗体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胃癌中11种CT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基因的表达分布及NY-ESO-1蛋白引发的自身体液免疫应答,为胃癌的特异性肿瘤疫苗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RT-PCR方法,检测101例胃癌患者肿瘤标本和对应正常胃黏膜中11种CT抗原基因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抗NY-ESO-1抗体.利用NY-ESO-1的单抗E978,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切片中NY-ESO-1抗原物质.结果:101例胃癌患者中,74.3%的患者至少表达1种检测的CT抗原基因.12例患者表达NY-ESO-1 mRNA,5例可以检测到NY-ESO-1抗原蛋白以及针对NY-ESO-1抗原的体液免疫反应.结论:胃癌中表达多种CT抗原基因,表达率较高的MAGE-3,SSX-4和NY-ESO-1/LAGE-1蛋白等可作为肿瘤疫苗的备选抗原,其中NY-ESO-1蛋白的免疫原性得到验证.CT抗原的多价肿瘤疫苗在胃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CD44v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HPAAS-ODN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RT-PCR检测HPA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观察细胞内CD44v6表达的变化。结果:脂质体介导转染HPAAS-ODN48h后MSGC-7901胃癌细胞内HPAmRNA表达下降MCD44v6阳性表达率转染前69.4%M转染不同浓度的AS-ODN后分别为56.5%,54.1%,46.5%和41.3%。转染后细胞CD44v6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HPAAS-ODN可以有效抑制胃癌细胞CD44v6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以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后乙酰肝素酶mRNA、Fas mRNA和Bcl-2 mRNA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脂质体介导转染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后,SGC7901胃癌细胞内乙酰肝素酶mRNA和Bcl-2 mRNA表达下降,FasmRNA表达上升,凋亡细胞比率由转染前的4.04%增加至转染后的16.00%。结论:转染后的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可有效地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粘膜癌前病变与cmet 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胃粘膜癌前病变中c-met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的情况,了解Hp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10例经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的病人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粘膜细胞中c-met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结果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中,c-met原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22.2%、44.1%、67.5%、61.9%。过量表达率分别为5.5%、26.4%、37.8%、38.1%。Hp感染者c-met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率明显较未感染者高,分别为63%及32%。在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中,Hp感染者与未感染者表达率分别为68.9%及30.5%(P<0.05)。结论随着病变的进展,c-met原癌基因的表达随之增加,Hp感染对c-met原癌基因蛋白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胃癌及癌前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胃癌及癌前组织中的活性表达。方法采用端粒酶反复扩增法(TRAP)检测了176例不同病变胃粘膜组织端粒酶活性,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57例、肠上皮化生(IM)18例、异型增生(Dys)8例及胃癌(GC)65例(包括3例早期胃癌)。结果CAG、IM、Dys及GC端粒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6%、38.5%、37.5%及92.3%,而正常组织(NT)未检出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以上各组(P<0.01~0.05)。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亦明显高于CAG、IM及Dys组(P<0.01);端粒酶阳性检出率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端粒酶不仅在胃癌组织中可以检测得到,而且在胃粘膜癌前病变或疾病中亦有表达。 相似文献
18.
缺氧状态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的过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 1 (MKP 1)在缺氧胃癌细胞系SGC790 1中的表达及对缺氧诱导因子 1(HIF 1)的影响。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KP 1在常氧及缺氧状态下胃癌细胞系SGC790 1中的表达 ;借助DNA重组技术构建MKP 1基因的正义真核表达载体 ;利用脂质体将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和空载体转入SGC790 1细胞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DualLuciferaseReporter,DLR)检测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并采用ELISA法检测SGC790 1细胞培养上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变化。结果 (1)半定量RT 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提示 ,MKP 1在胃癌细胞系SGC790 1中表达 ,缺氧时其表达上调 ;(2 )分别将MKP 1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和pcDNA3.1空载体瞬时转入SGC790 1细胞 ;转染 4 8h后 ,缺氧 12h磷酸化HIF 1α在正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细胞 (SGC790 1 MKP 1)中的表达低于空载体转染细胞 (SGC790 1 空载体 )和未转染细胞(SGC790 1)。 (3)报告基因试验显示常氧情况下 3、6和 12h荧光素酶活性在SGC790 1细胞、SGC790 1 空载体细胞和SGC790 1 MKP 1细胞中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缺氧情况下 ,SGC790 1 MKP 1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在 3、6和 12h均明显低于SGC790 1细胞和SGC790 1 空载体 (P <0 .0 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胃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5例胃癌、20例癌旁非瘤组织中Hpa、MMP-9的表达,比较胃癌和癌旁非瘤组织以及不同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胃癌患者Hpa、MMP-9的阳性表达,并对Hpa、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组织Hpa、MMP-9阳性表达率(60.0%、55.4%)均明显高于癌旁非瘤组织(15.0%、15.0%)(P均〈0.01);Hpa及MMP-9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胃癌组织中Hpa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31,P=0.000)。结论:Hpa、MMP-9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