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某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农民疾病负担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新农合减轻农民疾病负担的程度,探讨现存问题和解决办法,为相关部门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收集现有数据和现场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 结果 2006年度,昆明市参合率为90.96%,门诊减免受益率为24.36%,住院补偿受益率为4.65%,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实际补偿比均低于全省同期水平.参合后,家庭经济困难者的治疗方式并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近半教参合农民认为新农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痰病负担,但31.0%的家庭经济困难者认为该减轻程度很小(P<0.05). 结论 新农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痰病负担,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建议全面开展门诊减免,适度提高住院补偿比例,以切实解决贫困农民看病就医问题.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禄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禄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方案的实践性与可行性,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农民受益程度,以资在云南省范围内全面实施新农合制度时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禄丰县新农合制度补偿方案是“门诊按比例减免+住院费用按比例补偿”模式。2004年度,该县对门诊减免和住院补偿办法做了较大幅度调整。两个乡(镇)参合农民、医务人员与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补偿方案满意度评价分布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禄丰县现行新农合制度补偿度补偿方案基本可行,社会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建议调整门诊减免办法,单设门诊减免封顶线,提高乡(镇)卫生机构住院补偿比例。  相似文献   

3.
济宁市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至2006年12月底,已有任城、兖州等6个省级新农合试点县(市)和市中区、泗水、微山等6个市级试点县(区)。2007年在全市全面推行新农合工作,全市参合人口共计563.73万人,参合率为91.74%。2006年,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受益率为48.7%;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比为19.17%,[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武陟县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受益情况调查分析,掌握参合农民受益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政策提供建议.方法:以武陟县新农合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获取农民受益情况,并结合新农合制度的变化,对受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结果:住院受益率2006年-2009年逐年升高,2010年比2009年降低0.24%,住院实际补偿比维持在30%-40%之间.门诊补偿人次和受益率大幅度升高,2010年分别达到292059人次和112.35%,门诊实际补偿比由2006年的70.05%降低至2010年27.75%.随着补偿模式的改变、筹资标准和参合率的逐渐升高,受益面逐渐扩大,由于次均医疗费用的上涨,受益程度没有提高.结论:参合农民的住院和门诊受益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实际补偿比没有明显提高,补偿模式、筹资标准、参合率和次均医疗费用是受益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云南省贫困地区新农合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完善云南省新农合制度建设的建议,使贫困地区新农合工作得到健康持续发展。方法:运用问卷调查、个人深入访谈及小组座谈法,收集云南省永平、大关两县新农合参合、筹资和资金使用及参合农民受益等情况,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调查县农民参合率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参合得到保障,但仍存在因经济发展落后导致贫病恶性循环、门诊减免受益不均、贫困人群受益有限、住院补偿率低、受益面窄等问题。建议:加大门诊补偿,为贫困人群提供门诊保障,在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住院补偿水平,建立、完善并落实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做好与新农合接轨工作。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新农合2004~2008年农民医疗负担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筹资标准提高后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变化情况,探索一些规律,为建立长效筹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内容与方法对2004年至2008年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计信息报表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年度住院、门诊的受益率、次均费用、农民次均自付费用、实际补偿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随着新农合的开展参合农民住院、门诊的受益面和受益水平都逐年提高,但是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参合农民的住院和门诊的次均费用及农民次均自负费用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主要是监管力度相对较弱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其费用增长幅度较大,农民就医的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结论农民次均自负费用如果继续增长,将影响农民的参合积极性,并对新农合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取消县级医疗机构门诊现场减免;对县以上医疗机构建议实行同级监管,并加大监管力度,切实降低医疗费用和参合农民的医疗负担,保障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我省县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低于全国平均和西部地区较多,建议适当提高县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崇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补偿方案的运行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调整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偿方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现场调查等方法收集2004~2006年崇义县新农合的相关数据,并对农民的参合情况、基金运行情况、参合农民的受益情况、住院病人和医药费用的分布等进行纵向比较分析. [结果]崇义县2004~2006年3年的参合率均较高,达到77%以上;基金运行状况良好,基金结余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受益率逐年加大,而2005年和2006年补偿率较之2004年则有所下调;参合农民享受住院服务更多的集中于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住院人数及其医疗费用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崇义县现行的新农合制度补偿方案基本上切实可行,效果明显,值得借鉴和推广;此外,还应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引导农民到乡镇级医疗机构就医,以便合理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8.
常州市新北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4年启动以来,政府投入不断加大,农村居民参合率不断提高,新农合管理科学规范,门诊补偿加住院统筹的模式最大限度让参合人受益.农民得到了真实惠,政府树立了好形象.  相似文献   

9.
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贫困地区新农合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新农合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百色市2个试点县新农合的组织发动情况、农民参合情况、资金筹资和使用情况、参合农民受益情况等。[结果]新农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农民参合率为60.05%,各级财政筹资占筹资总额的37.35%,农民个人筹资占筹资总额的24.02%,补偿资金占筹资总额的54.36%,结余率为45.61%,参合农民总受益率为25.08%。[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新农合的发动和引导工作,完善筹资机制,及时调整补偿方案,让贫困地区农民充分获得基本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在山西运行10年来,农民参合率和受益率逐年提高,2013年全省统筹地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达到78%,减轻了农民就医经济负担,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的高度评价,已成为保障民生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禄劝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方案,为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有数据收集和现场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禄劝县2006年度新农合制度实施情况。结果该县规定的住院补偿比和实际补偿比均偏低,79.3%的受访医务人员认为应提高补偿比例(P=0.002)。结论调整新农合制度补偿方案,完善新农合基金筹集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北京市怀柔区新农合从2004-2011年的筹资和发展情况,探讨新农合制度对住院服务的影响.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总结怀柔区2004-2011年间新农合基金运行和支出的发展趋势,并与北京市全市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怀柔区农民的参合率和住院受益率分别从2004年的74.61%和4.46%,上升到2011年的97.13%和9.96%;人均筹资额和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从2010年的537.71元和9 094元,上升到2011年的790.5元和9 552元;但由于基金在2010年出现超支风险,2011年的补偿政策比较保守,虽然筹资额增长了47%,但实际补偿比仍维持与2010年同样在50%的水平,2011年基金使用率仅为86.01%.结论 新农合参合率和筹资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农民住院服务需求的释放,有利于提高参合农民对卫生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但新农合补偿政策的保守不利于参合农民受益水平的提高,在筹资额逐年增长的情况下,有必要经过医疗保险的精算制定合理的补偿政策,提高基金的使用率和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门诊补偿公平性的角度,评价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调查了江西省第一、二、三批共40个新农合试点县2006-008年的门诊补偿资料,以集中指数(CI)、不平等斜率指数(sII)作为评价指标。结果:2006--2008年,全省门诊补偿总受益率、乡村两级医疗机构门诊总受益率均略有下降,但主要表现在高收入农民门诊受益率下降,低收入农民门诊受益率却有较明显上升,且门诊补偿总受益率的cI接近于0,CI和sII指数也由正转负;全省及各级医疗机构的总次均门诊补偿费用均逐年上升,cI均接近于0,但CI和sII指数基本都由负转正。结论:全省农民门诊补偿公平性总体较好,但门诊补偿受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济状况较差试点县的门诊补偿强度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吉林省2010年新农合基金筹资和使用情况,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运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吉林省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吉林省新农合实行县级统筹,筹资水平和住院费用补偿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住院费用却高于全国水平,住院就医流向和补偿基金向县级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倾斜。结论政府要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提高筹资水平;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提高医疗水平和完善补偿方案;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引导参合农民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昆明市盘龙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农民需要住院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影响参合农民健康的指标。[方法]2007年1月,在昆明市抽取盘龙区部分参合农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130户、498名参合农民,需住院的39人,需住院率为7.84%。需住院率,0~10岁、11~20岁、21~40岁、41~60岁、≥61岁分别为2.60%、6.15%、7.65%、7.14%、20.83%(P〈0.01),未婚者、在婚者、离婚及丧偶者分别为5.18%、9.66%、15.00%(P〈0.05);患慢性病者、未患慢性病者分别为35.00%、6.69%(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需住院率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和是否患慢性病。[结论]盘龙区女性、患慢性病者、年龄较大的参合农民需住院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丹江口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情况纵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丹江口市2003-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利用2003-2007年丹江口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有关数据分析并纵向比较。结果:在前后5个运行周期内.丹江口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平均使用率77.7%士10.6%.其中95%-99%用于住院和门诊费用的补偿支出;从2004年到2007年,次均住院补偿费用和补偿比基本呈上升趋势。每千名参合农民住院补偿40人次以上,门诊补偿呈下降趋势,次均门诊补偿费用超过20元,补偿比在80%左右。2006年乡镇卫生院、县级和县以上医院住院补偿比分别为22.87%、38.37%、50.41%。结论:需要提取风险准备金和继续加强对体检的投入;增加对慢性病病人的门诊补偿等补偿项目;建立家庭账户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村卫生室的药品监督。  相似文献   

17.
某市参合农民两周患病率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参合农民2周患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结果2007年1月,昆明市9038名参合农民的2周患病率为8.8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2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为慢性病史、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将慢性病列为防治重点,并着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条件,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农民卫生服务需求特征,研究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新农合制度的设计。方法:选取新农合试点的太原市城区(迎泽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和尖草坪区)和农村(娄烦县),利用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收集农民卫生服务需要资料。比较城乡农民卫生服务需要特点,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城乡农民所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有显著差异;城乡农民卫生服务需要差别显著,娄烦县农民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城区农民(P〈O.001),两周患者平均卧床天数是城区农民的16.75倍。结论:贫困农村地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大、筹资能力低,为加强新农合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地市为单位进行基金统筹,同时,有差别地在贫困农村实施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特殊人群门诊利用”的制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比较不同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情况,收集江苏省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社会经济发展资料。方法采用SAS9.1软件分析不同地区基金补偿情况。结果表明:(1)江苏省平均补偿水平(29.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江苏省住院受益率(4.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住院补偿率为25.37%,补偿基金用于住院补偿比例平均为61.11%。结论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效果明显,但仍要进一步探索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补偿模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四川省2008--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参合农民住院及补偿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时策。方法将四川省2008--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数据进行汇总,并将相关统计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四川省2008—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使用率、住院率、住院总费用、住院补偿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及住院补偿比均不断提高;病员流向和补偿费用逐年向县级和县外医疗机构倾斜。结论参合农民受益程度提高,但住院率和住院费用呈过快上升趋势,需要完善政策以及加强监管,促进病人合理分流,控制住院率和住院费用不舍理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