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本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出现骨折的患者中随机选择30例进行研究,再次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记录患者再次术前、术后自理生活能力评估(ADL)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再次PKP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再次术后24 h、3个月的ADL和VAS评分较之再次术前差异均显著,(均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出现骨折的患者再次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术后常规复查X线及CT,提示骨折复位均满意;疼痛立即缓解3例,24h缓解5例,24h后缓解4例。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够缓解术后疼痛,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二次PVP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初次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疼痛无明显好转的原因及再次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到2008年3月,本院收治了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初次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患者,其中男3例,女6例,平均(72.3±7.4)岁,椎体压缩程度34%-56%,初次PVP骨水泥填充剂量(3.3±1.2)ml,3例有骨水泥非椎管内渗漏。术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为(8.12±1.40),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抗骨质疏松及止痛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再次行C臂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继续抗骨质疏松治疗,定期X光片复查及VAS评分。结果患者平均骨水泥填充剂量(2.1±1.0)ml,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2.7±0.9)。所有患者经9-18个月随访,平均(12±3.5)个月,患椎所引起的症状完全缓解的有5例,部分改善的有4例,症状改善率为100%。结论对于初次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疼痛无明显好转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再次PVP手术有明显的临床疗效,部分微骨折未得到良好的骨水泥填充使骨折未得到充分固定是初次PVP失效的可能原因,骨水泥均匀填充可以提高PVP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18个椎体进行PVP治疗。均采用椎弓根入路穿刺进入椎体,在C形臂X线机全程透视下向椎体内加压注射骨水泥。结果椎弓根穿刺成功率100%,骨水泥注射剂量3~7ml,骨水泥均匀充填椎体10个,部分充填椎体者8个,成形术后椎体前部高度恢复6例,15例手术后局部疼痛均缓解,缓解起效时间在注射骨水泥后10min至3d。注射后骨水泥不同程度泄露者共2例。结论PVP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而安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高年龄、身体状况较差、不能接受大型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采用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性骨折48例,其中女37例,男11例,年龄56-85岁,,平均72.4岁,中胸段骨折12例,下胸段骨折3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和CT检查,确认伤椎后壁完整后行经椎弓根单边穿刺注入骨水泥,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48例病人均获得随访,时间6-18m,平均11.6m,结果胸腰部疼痛完全缓解44例,明显缓解4例,有效率100%。结论:经皮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用球囊扩张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8例.术前患椎明显疼痛,但无神经症状及体征,术前CT示椎体后壁均完整.结果 18例患者术后胸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X线检查显示病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后凸畸形纠正13~24度.结论 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有效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孙健  李沛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4):121-12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症状缓解较早,损伤椎体可以不同程度地获得椎体高度的恢复。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维持椎体稳定性,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5年11月至2009年11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95例114个椎体压缩骨折,胸椎53例、腰椎61例。均为新鲜骨折。PVP均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造影后,注入骨水泥3~6mL。术后随访观察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术后7d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并对30例患者术后应用国际通用疼痛目测分级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缓解明显29例,缓解不明显2例。术后2例患者骨水泥渗漏但没有表现任何不适。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0~2.20分,平均2.0分。术后未发生神经根、脊髓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维持椎体稳定性,足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自2005年1~10月收治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15例,共18个椎体.男9例,女6例;年龄59~76岁,平均65.7岁.全部患者均利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 术后2~12 h 13例疼痛完全缓解,1例明显好转,1例疼痛改善.随访10个月~1.5年,平均1.1年.所有患者疼痛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其缓解疼痛快、治疗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比较MRI与CT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敏感性及病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27例CT及MRI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脊柱转移瘤临床诊断敏感性、受累椎骨节数、椎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压缩骨折节数等。结果 MRI检查患者脊柱转移瘤临床敏感性明显高于CT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患者受累椎骨节数、椎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均明显高于CT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压缩骨折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脊柱转移瘤较CT检查临床检出敏感性高,对于病变情况有较好诊断阳性率,可作为临床首选影像学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检查特征,评估X线、CT、MRI在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2例脊柱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X线平片、螺旋CT扫描、MR检查。结果单纯屈曲压缩型21例,爆裂型28例,安全带型4例,骨折脱位型9例。颈椎15例,胸椎20例,腰椎27例。结论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首选方法,CT能正确地评价脊柱损伤的类型,了解椎管受累程度,判定脊柱稳定与否,而MRI在脊髓、韧带损伤等方面能显示其特异性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开放式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31例(计33个椎体),均行后路短节段三平面椎弓根内固定+伤椎磷酸钙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结果 31例均Ⅰ期手术成功,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无椎体高度丢失,无邻近节段退变.术后随访9~35个月(平均24.2个月),有2例(6.4%)出现伤椎椎体塌陷,其余患者术后CT显示,伤椎椎管减压充分,伤椎椎体高度维持良好,形态无塌陷,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畸形矫正失去率不明显.结论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伤椎椎体开放性磷酸钙骨水泥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孙建华 《中国医药科学》2013,(23):135-136,169
目的探讨采用MRI与CT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MRI及cT影像学方法对2010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7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各种病变例数、受累椎骨节数、压缩椎骨节数、椎管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结果MRI检查脊柱转移瘤的诊断敏感性与采用CT检查的结果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判断脊柱转移瘤患者中各种病变例数、受累椎骨节数及椎管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与CT检查的结果比较都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中的压缩椎骨节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诊断脊柱转移瘤患者的诊断阳性率高于CT诊断,该种诊断方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在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中MRI可以作为一种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的情况。方法对OVCF患者32例行PVP,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注入骨水泥。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其疗效及相邻椎体骨折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中骨水泥渗漏至椎间隙内5例,椎旁4例。32例患者中骨折38椎体,行PVP治疗22个椎体,行球囊扩张(PKP)治疗16个椎体。对伤椎术前高度与术后高度测量值、Cobb角进行比较,行PVP治疗者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行PKP治疗者有明显差异(P<0.05)。疼痛再发患者5例,其中3例经MRI证实手术相邻椎体发生新鲜骨折。结论对OVCF患者行PVP安全有效,但注入骨水泥后应力集中、骨水泥渗漏椎间隙等因素增加了术后相邻椎体再次发生骨折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雷新玮  祁吉  郭德安  王晖 《天津医药》2000,28(7):390-391
目的:评价在腰椎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的稳定性的判断中单纯平片检查是否充分。对象与方法:对35例腰椎平片诊为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的病人进行CT检查。分别根据Gehweiler及Scotte所描述的平片及CGT估价椎体骨折稳定性标准,来判断骨折的稳定与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片分析结果,35例中24例诊断为稳定性骨折,11例诊断为不稳定性骨折;CT分析结果诊断为稳定性骨折10例,不稳定性骨折25  相似文献   

17.
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4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后路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采用后侧入路,GSS撑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结果术后MRI、CT、X线复查:椎体高度恢复,椎管面积基本正常,脊柱矢状面生理曲度恢复。随访8-25个月,无断钉及骨不愈合。按Frankel分级术后神经功能,32例有1~3级恢复。结论GSS具有操作简便、复位效果好、植骨融合率高及固定可靠的优点,在脊柱内固定器械中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脱位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王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89-90
目的:比较CT与MRI在脊柱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5例脊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采用CT与MRI进行检查,并与最终手术等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MRI在韧带、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软组织、椎体挫伤方面的诊断均优于CT,而CT在椎弓骨折及骨折线方面优于MRI,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者在脊柱曲度变化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在韧带、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脊髓、椎体挫伤中的诊断价值要高于CT,但在无移位的骨折线方面次于CT,两者可互相补充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67例股骨疲劳性骨折CT、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股骨疲劳性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7例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对患者的CT、MRI影像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结果 67例患者CT扫描影像显示均有花边样或层状的骨膜增生;33例显示骨折线位于股骨后内侧,密度呈现水平低;有19例患者显示为成形的骨痂状,股骨骨髓质发生高密度硬化的有17例,局部有囊变;CT显示出清晰骨折线的有14例,显著骨折表现的有12例。67例患者经过MRI扫描后,显现骨折线信号低,表现为不等的片状或线状征像,一部分患者有关节腔积液。44例患者可见清晰骨折线及骨痂轮廓, T2WI显示低信号。59例患者有骨挫伤周围软组织水肿, T2WI显示高信号, T1WI显示低信号。结论通过对CT及MRI的影像学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能够对股骨疲劳性骨折做出正确、科学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胸腰段爆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45例患者均有椎体爆裂骨折,其中胸椎骨折14例,腰椎骨折25例,胸腰椎骨折6例。而胸腰椎骨折中,胸腰椎均爆裂骨折者2例,一节爆裂骨折另一节为单纯楔形压缩骨折者4例。45例患者中,以L1骨折最多见,有25例。骨折累及前中柱者20个椎节,累及前中后柱者27个椎节。结论 64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胸腰段爆裂骨折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