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ang ZW  Shi XE  Zhang YL  Zhou ZQ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3):1805-1810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梭形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5例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梭形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0~55岁,平均47岁.其中动脉瘤破裂出血4例,1例表现为后枕部阵发性头痛.所有患者均采用远外侧入路,翻开皮肌瓣后,先于枕部肌群内分离枕动脉,开颅后显露同侧小脑后下动脉尾襻,并于此处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重建小脑后下动脉血流,再行动脉瘤孤立术或切除术.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5例患者术后1例无神经功能缺失;3例有后组脑神经功能障碍;1例出现颅内血肿,二次手术后并发对侧肢体偏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检查,吻合口通畅,动脉瘤不显影.随访2~29个月,平均18个月,4例预后良好,1例对侧肢体轻偏瘫.结论 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搭桥+动脉瘤孤立或切除术是治疗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梭形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小脑后下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小脑后下动脉的显微解剖,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临床解剖资料.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20具(共40侧)人脑标本的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起始行径、直径、主要分支、穿动脉及分布,检查PICA与脑神经根的关系.结果 40侧标本共发出PICA 35支,平均管径(1.6±0.6)mm,距离椎基底动脉汇合点平均(16±5)mm.在35支PICA中28支PICA走行在第Ⅻ脑神经根之间,7支走行在第Ⅻ脑神经根下方,32支走行在第Ⅺ脑神经根之间.结论 PICA是椎基动脉系统重要的分支,变异多,走行与脑神经关系密切,熟悉解剖结构,在后颅窝手术中予以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微导管栓塞术的麻醉探讨孔庆仕微导管(Magic-BD2L)栓塞术使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患者无需开颅而得到治疗目的。本文应用神经安定镇痛麻醉(NLA)和SNP控制性降压行微导管栓塞术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麻醉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10年12月血管内栓塞治疗17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6例在出血2天内1、1例在出血3~10天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应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3例,弹簧圈栓塞14例。结果 17例中成功栓塞16例,其中10例100%栓塞,3例95%栓塞,3例90%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弹簧圈栓塞,次日死亡)。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12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能自理3例;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1例。16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无术后再出血,2例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一种微创、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球囊辅助下ONYX栓塞大型脑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破裂出血的病死率很高.达25%-60%,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出血及早期并发症。目前显微神经外科直接手术治疗大型(10~25mm)和巨大型(〉25mm)脑动脉瘤虽可治愈部分患者,但手术难度大.病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以往对此类颅内动脉瘤应用微弹簧圈如电解脱弹簧圈(GDC)等进行血管内治疗,由于瘤腔难以致密填塞、手术后弹簧圈被压缩和瘤内存在血栓等因素,因此疗效较差、复发率高。球囊辅助下ONYX可以致密填塞动脉瘤腔,保留载瘤动脉,重建损伤的动脉血管壁,因此对治疗大型和巨大型脑动脉瘤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经颅脑CT及全脑DSA确诊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17例,采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7例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均完全闭塞,无死亡病例。术后当天1例发生Wallenberg综合征,恢复良好;1例术后3个月出现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遗留轻度残疾;随访2~36个月,无再出血病例。术后6个月12例接受DSA复查,动脉瘤完全不显影,载瘤动脉未发生再通。结论应用弹簧圈栓塞夹层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疗效确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损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16例损伤性出血患者,其中肾脏出血5例,肝脏出血3例,剖宫产后出血4例,切口妊娠流产1例,宫颈癌放疗后出血1例,骨外伤术后出血2例。采用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插管进行靶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采用明胶海绵和(或)弹簧钢圈栓塞瘤腔及供血动脉。结果全部患者动脉造影均见假性动脉瘤,其中2例伴有动静脉瘘。栓塞成功率100%,栓塞后即刻造影示假性动脉瘤消失,止血成功率93.75%。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防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损伤性假性动脉瘤性出血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是可靠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
9.
脑动脉重建在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骨肿瘤动脉栓塞后组织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作者对26例巨大骨肿瘤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前活检和栓塞后不同部位切取的标本作了病理形态学对比研究观察。结果表明:(1)明胶海绵能栓塞骨肿瘤的供血动脉,起到减少术中肿瘤出血作用。(2)栓塞是肿瘤组织细胞退变、坏死的重要原因,起到阻止肿瘤生长,缩小肿瘤体积,有利于手术治疗和起到对某些骨肿瘤的终极治疗及姑息性治疗作用。(3)栓塞对肿瘤周围软组织、骨组织影响小,但仍应注意栓塞范围,避免重要组织的误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价值。方法收集46例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患者,对Redekop分型为Ⅱa型和Ⅲ型患者(A组)以Onyx胶联合弹簧圈进行栓塞,Redekop分型Ⅰ型和Ⅱb型患者(B组)以Onyx胶联合弹簧圈或单纯Onyx胶进行栓塞,以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OS)评分评估手术疗效。术后3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观察病灶有无复发。结果 A组患者术后GOS评分为(4.70±0.47)分;B组患者中,以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患者GOS评分[(4.75±0.45)分]明显高于单纯Onyx胶栓塞者[(4.33±0.49)分;t=2.159,P=0.042]。1例患者死亡,其余45例患者术后3个月后复查脑血管造影均未见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疗效好,以Onyx胶联合弹簧圈疗效优于单纯Onyx胶栓塞。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30岁,体重70 kg,孕39周,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7.5h,经外院急诊转入我院.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查体:HR 80次/分,BP 115/72 mm Hg,RR 14次/分,颈项强直,急诊全麻下行介入栓塞动脉瘤手术.入室后HR 110次/分,BP 135/90 mm Hg,RR 14次/分,SpO2 97%.开放两路静脉输液,面罩吸氧,静脉给予依托咪酯20 mg、顺式阿曲库铵5mg、丙泊酚10 mg、瑞芬太尼80 μg,快速诱导行口腔明视插入气管导管,连接麻醉机,VT控制在500 ml,RR 12次/分,氧流量0.8L/min,监测患HR 100次/分、BP 130/90 mm Hg、SpO2 100%.  相似文献   

13.
肝癌术后行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适应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预防性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肝切除术的2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35例,女性25例,年龄14~79岁,中位年龄50.5岁.其中术后行预防性TACE 104例,未行预防性TACE 156例.结果 全组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84.1%、70.5%,1、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2%、58.4%,TACE组与非TACE组1、2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45,P=0.405).肿瘤直径≥10 cm的62例患者中,TACE组与非TACE组1、2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25).有血管癌栓的38例患者中,TACE组与非TACE组1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2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结论 对于肿瘤直径≥10 cm、有血管癌栓的肝癌患者,术后行预防性TACE可减少或延缓术后肝内复发.  相似文献   

14.
经DSA行脑动脉瘤栓塞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简称DSA)行脑动脉瘤栓塞是近年来治疗脑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此术对麻醉有特殊要求 ,现将我院近几年脑动脉瘤经DSA下栓塞成功的麻醉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4 0例患者中 ,男性 1 0例 ,女性 30例 ,年龄 1 9~ 75岁 ,ASAⅡ~Ⅲ级 ,均为急诊手术 ,其中脑动脉瘤患者中有前交通支动脉瘤 1 5例 ,后交通支动脉瘤 2 1例 ,双侧后交通支动脉瘤 2例 ,脑血管畸形 2例。其中 6例术前已昏迷 ,6例病人患有高血压 ,5例病人心电图异常。麻醉方法  4 0例均选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 ,诱导用芬太尼 2~ 3μg/kg、阿曲库铵 0…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6岁.因右上腹疼痛5d,加剧0.5h于2012年10月9日入院.查体:血压160/90 mm Hg,贫血貌,心肺无异常.全腹压痛,上腹部饱满,稍有肌卫,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既往高血压史30余年,否认其他病史.化验:血WBC 13.8×109/L,N 0.893,RBC 2.71×1012/L,Hb89 g/L,HCT 0.26.CT示:右侧中上腹膜后血肿可能大(图1A);动脉造影见胰十二指肠动脉后弓夹层动脉瘤形成,大小约9 mm×8 mm,载瘤动脉柱状扩张(图1B),分别经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以微导丝段分别长约5 cm、2 cm及560~ 710 μm明胶海绵颗粒100 mg栓塞至载瘤动脉两端均闭塞(图1C).顺利康复,未行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6.
正病人, 女,58岁。突发头晕、头颈部疼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余,脑梗死病史2年余。体格检查:双瞳等大同圆,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颈强,四肢活动自如,肌力及肌张力正常,GCS 15(E4V5M6)。头颅CT检查显示出血主要集中于枕骨大孔区,合并第四脑室及小脑蚓部出血(图1a,1b)。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Hunt-Hess Ⅱ级,Fisher 4级,NIHSS 0分,高血压病Ⅲ级,极高危险型。急诊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  相似文献   

17.
胰腺切除后吻合口瘘是一严重并发症,但术后大出血也常是致命的,其中可由肝动脉假性动脉瘤所致。作者报道Kyushu大学外科于1992~1997年共施行81例胰头切除和胰空肠吻合术,其中10例发生引流处或胃肠道大出血,共计男4例、女6例,平均64岁(53~84岁),有壶腹痛5例、远端胆管癌2例和胰腺癌、胰腺浆液性囊脉瘤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各1例。均行择期性手术,计幽门保留胰十二指肠切除8例、Whipple胰十二指肠切除(伴部分肝切除)和十二指肠保留型胰头切除术各1例。在术后中位值27.5天(19~206天)发生大量动脉出血。在出血前,6例已有腹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血管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12—2018-01间伊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采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B组29例给予血管栓塞术治疗。结果 A组完全夹闭率为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复发率为0.00%,均分别优于B组的72.41%、27.59%和2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较血管栓塞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椎动脉阻断对小脑后下叶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目的 :研究双侧椎动脉阻断后对小脑后下叶组织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犬双侧C4、C5椎动脉 ,分别于术后1d、7d、2 8d观察行为、影像学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并对小脑后下叶毛细血管灌注作定量分析。结果 :术后 1d组动物出现轻度缺血性损害 ,7d组及 2 8d组均未见异常。结论 :双侧椎动脉血流阻断不会引起椎动脉供血区域慢性缺血性损害。椎动脉受压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并非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介入栓塞治疗未破裂动脉瘤合并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未破裂的动脉瘤合并脑动静脉畸形(BAVM)的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未破裂的动脉瘤合并BAVM患者的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根据Redekop分型,选择介入栓塞方式。对近端、远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以弹簧圈栓塞,对团内型动脉瘤以Onyx栓塞剂栓塞。术后1周以格拉斯哥转归评分(GOS)评估治疗效果。术后3~6个月行DSA复查病灶是否复发、有无颅内出血。结果 23例患者共36个病灶,其中BAVM合并团内型动脉瘤8个、近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16个、远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11个、无关血流动力型动脉瘤1个。以弹簧圈栓塞16个近端血流动力型和10个远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以Onyx栓塞剂栓塞8个团内型动脉瘤;1个远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因栓塞困难且动脉瘤形态规整未予栓塞,术后第6天患者死于颅内出血引起的脑疝;1个无关血流动力型动脉瘤因易于外科夹闭未予栓塞。23例中,BAVM完全栓塞7例,未完全栓塞16例。19例术后GOS评分为5分,3例为4分,1例死亡病例未评估。除1例死亡外,余22例DSA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无颅内出血。结论介入栓塞治疗未破裂的动脉瘤合并BAVM较为安全、有效,根据各病灶血流动力学特点制定治疗方案、尽量栓塞所有病灶并积极预防术后出血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