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 《吉林医学》2011,(19):3858-3859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将确诊为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48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每组74例。两组均配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性溃疡愈合、Hp根除、腹痛缓解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雷贝拉唑组治疗溃疡总有效率为97.3%,奥美拉唑组治疗溃疡总有效率为95.9%;雷贝拉唑组Hp根除率为95.9%,奥美拉唑组Hp根除率为93.2%。两组治疗溃疡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和第2天腹痛缓解率雷贝拉唑组为81.1%和91.9%,奥美拉唑组为60.5%和7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均有较好的疗效,但雷贝拉唑组腹痛缓解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奥美拉唑新三联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69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鸿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8):153-154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新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主要症状缓解率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奥美拉唑新三联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69例患者资料.结果 溃疡愈合率85.5%,Hp根除率89.9%,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奥美拉唑新三联疗法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较好,症状缓解迅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陆杨春 《右江医学》1999,27(2):60-61
自80年代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ropylori,HP)以来,研究人员已发现HP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除给予制酸剂外尚需给予对HP感染有效的药物进行根除疗法,以促进溃疡愈合和防止溃疡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elieobacterpylori,HP)感染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HP感染消化性溃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50例和对照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50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溃疡愈合和HP根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愈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纽。结论以埃索关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林霉素、呋喃唑酮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林霉素、呋喃唑酮)和对照组(奥美拉唑、克林霉素、呋喃唑酮).每组51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性溃疡愈合、HP根除,复发率等情况,并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溃疡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疗溃疡总有效率为92.2%;观察组HP根除率为98.0%,对照组HP根除率为90.2%.两组治疗溃疡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为2.0%和1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对照组均为3.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林霉素、呋喃唑酮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有效率高,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以奥美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128例经胃镜、14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结论:两组溃疡愈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和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奥美拉唑为主的四联治疗是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林小兰  李珍  谢亨银 《广东医学》2012,33(6):844-846
目的观察以奥美拉唑及雷贝拉唑为主的两种三联疗法在根治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选择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5例,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均治疗1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并检测Hp,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两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8.2%和92.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4.1%和97.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27.44元和126.70元。观察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0.31和1.37,溃疡愈合率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0.29和1.30。对照组相对于观察组的Hp清除率及溃疡愈合率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3.08、31.02。结论从成本-效果角度分析,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效果优于雷贝拉唑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克拉霉毒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84例病人(男性54例,女性30例,年龄40±15a,均分Ⅲ组:Ⅰ组克拉霉毒0.25,po,bid×7d;Ⅱ组奥美拉唑20mg,po,bid×7d;Ⅲ组(联合药物治疗组)克拉霉素0.25,po,bid×7d,同时po克拉霉素0.25,bid×7d;结果:溃疡愈合率3组分别为:71%、76%、94%、P>0.05;对慢性胃炎的有效率,分别为64%、73%和91%。P>0.05;对HP根除率,分别为32%、39%和83%,P<0.01;结论:联合用药对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疗效与单独用药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对HP的根除则联合用药更为明显。其一周疗法有较理想的溃疡愈合率与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对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行根除Hp治疗,已达共识,国外报道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联用的四联疗法,可获得近100%的坳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本通过运用奥美拉唑、铋剂、克拉霉素和替硝唑对坳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并发出血患进行为期7d的四联疗法,与铋剂三联疗法对照组进行比较,对四联疗法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依从性及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小芹 《中原医刊》2005,32(13):44-45
目的 评价含有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三联超短程、短程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P)方案中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HP阳性、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儿,随机分为奥美拉唑超短程(5d)治疗组及短程(7d)对照组。两组患儿在治疗前1周内和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内镜及HP检查,并评估HP感染状况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在HP根除方面及溃疡愈合方面,两组间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含有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三联超短程(5d)、短程(7d)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及溃疡愈合率方面疗效接近,超短程疗法患儿更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复发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性溃疡愈合、Hp根除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溃疡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33%、11.67%,两组Hp根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高、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陈楚杰 《广东医学》1995,16(5):325-326
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联用治愈消化性溃疡46例普宁华侨医院(515300)陈楚杰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1],根除HP能促进溃疡愈合,有效地防止溃疡复发。我们...  相似文献   

13.
徐润锋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45-1047
目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以雷贝拉唑为主的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HP根除率更高,可以作为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根除HP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14.
黄国范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1423-1423
幽门螺杆菌(Hp)是公认的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对感染Hp的消化性溃疡行Hp根除法已达成共识,本文联合应用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和奥美拉唑,观察这种三联疗法根除Hp及溃疡的效果,旨在探寻疗程短、Hp根除率高、溃疡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质子泵抑制剂合用抗菌药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HP)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崇 ,但既往质子泵抑制剂合用阿莫西林二联疗法 ,因根除率波动大 ,近来已被三联疗法 (合用 2种抗菌药物 )所取代 ,我们选取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HP治疗研究。1 临床资料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并符合下列条件者①溃疡长径 3~ 2 5mm ,数目≤ 2个 ;②HP阳性 ;③治疗前 1个月未接受过抗HP治疗 ;④无溃疡并发症 ;⑤无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 ;⑥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共 61例病人符合上述条件进入本试验 ,其中男 5 0人 ,女 11人 ,平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在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的治疗中,HP根除率,即疗效、安全性及价格是否为大众所接受。方法:65例,经胃镜查实,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疗程14d,治疗结束1月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结果:HP根除率87.7%。胃炎好转变92.9%。胃炎愈合率83.3%,溃疡愈合率95.7%,溃疡有效率100%。副反应发生率4.6%。12岁患儿抗HP所需费用约为250.54元。结论:此方案不失为根除率高、安全、实用的一根除HP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戴英 《中外医疗》2011,30(27):133-133
目的 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新三联疗法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斯锞  欧阳钦 《四川医学》2000,21(1):20-22
目的 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在HP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地位。方法 共纳入65例病人,胃镜下证实有消化性溃疡及Hp感染,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四联疗法,奥美拉唑20mg+胶体次枸橼酸铋240mg+甲硝唑400mg+四环素500mg,每天2次,疗程1周。B组采用三联疗法,即从以上方案中去除奥美拉唑,其余不变。停药4周后复查,评价HP根除(组织学、RUT、^14C-尿素呼吸试验同时阴性)及溃疡愈合情况。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 (HP) ,预防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有HP感染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 79例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 3例 ,用地红霉素 1w、阿莫西林、奥美拉唑 2w治疗 ,对照组 36例 ,单用奥美拉唑 2w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追踪随访 2年。结果 治疗HP感染 1个月后查HP根除率 ,治疗组根除率为 95 3% ,对照组根除率为 75 % ,两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远期溃疡复发率及出血率为 4 8%、2 3% ,对照组溃疡复发和再出血率为 2 6 8%、2 3 5 %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 ,是预防消化溃疡再出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两种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就诊、有临床症状、行胃镜检查,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确诊的27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两种不同方案的正规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2个月后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结果:组1溃疡愈合率为94.2%(131/139),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5%(130/139):组2溃疡愈合率为93.5%(130/139),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5.0%(132/139);两组均显示,溃疡未愈合的为幽门螺杆菌未根除的胃溃疡或复合性溃疡。结论: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率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也高,两种方法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