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万古霉素的应用情况,分析其用药和理性.方法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2010年住院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29份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10年我院共29例住院患者应用了万古霉素,全部为治疗用药,平均用药6.48 d,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我院万古霉素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万古霉素治疗窗窄,临床上使用万古霉素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临床用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患者由于多脏器病变而需使用多种药物,又因多脏器功能逐渐减退和老年人本身的生理特点,对药物的作用、毒性的敏感性比一般成年人明显增高,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多。据报道,老年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是中、青年人的2~3倍。故用药的护理也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作为护理人员,应更多地掌握和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处置方法,从而配合医生和指导老年患者将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探讨我院入住呼吸内科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47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联合用药及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选病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4.5%,使用频度最高的是为头孢菌素类,以二联用药居多.结论 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还是要严格把握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老干部病房住院的220例老年患者(年龄65岁以上)使用抗菌药物的护理情况分析,认识到由于老年人患病病种较多,应用药物的品种也较多,因此其副作用发生率大大增加。在临床护理当中应当强调用药前后和治疗当中药物的监控,严格掌握适应症,不乱用和滥用抗生素,应当根据病原学诊断或临床诊断,选用合理有效的抗生素,以免因乱用、滥用抗菌药物而延误诊断或导致药物毒副反应,两重感染,产生耐药菌株和浪费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各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6月全部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病历426份,从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临床品种选择、联合用药、用药频度及药物利用指数等各项数据进行调查统计,结合同期住院病原菌分布,综合分析抗菌药使用情况。结果:住院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58.36%;以单一用药为主,占67.65%,联合用药主要集中在二联;DDDs排序前10位中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其限制使用品种应用频次最高;多数药物DUI值﹤1.0,基本合理;依据病原学结果临床选药主要为经验用药,针对性较差。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符合卫生部要求,但对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使用原则、不良反应等方面掌握不全面,存在滥用现象,需加强培训、事前干预及用药督导,严控临床经验用药习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在老年分裂症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方法:对98例住院老年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期间,采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了调查。结果:在老年患者中药物不良反应率达61.2%。结论:老年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选择和使用慎重。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1],老年患者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主要患者群.由于老年人体内各脏器生理储备能力减弱,对药物的应激反应也变得脆弱,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安全范同变小,加之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故容易发生中毒或不良反应.上海市[2]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对该市金山区3352名老年人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在过去1年内91.56%的老年人曾服用过药物,在接受调查时30天内曾服药的老年人占78.16%.此外,由于老年患者的文化水平偏低,更容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和中毒事件的发生.因此,社区医师要关注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问题,就必须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入手,了解老年人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从而指导社区老年患者正确用药、合理用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和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及合作单位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 118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不合理使用的原因。结果:共有3 700例(89.8%)患者使用了抗生素,不合理用药872例(23.6%),原因包括用药时间过长、用药指征不明、用药剂量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药物联用不合理、药物不良反应忽视、药物使用溶媒选择不合理、药物避光不规范等。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较高,且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应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积极干预,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住院患者抗茵药物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1月份部分出院患者病历476份,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65%,联合用药率为42.23%,病原菌送检率为12.42%.结论:临床药师需进一步加强抗菌素药物应用指导,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情况,以期降低老年患者的用药风险.方法 选取2019年1 ~12月北京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年龄≥65岁)为研究对象,以Beers标准(2019版)、STOPP标准(2014版)以及中国老年人PIM判断标准(2017版)为依据,再结合我院的实际用药情况,分析评价我院老年住院患...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患病用药易产生不良反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体内药物动力学特点,文中从七个方面浅述了老年病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提出了合理用药,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共病及多重用药的现状分析及应用策略。方法:抽选2018年2~7月期间就诊于温州市中医院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共330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情况,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管理对策,并抽取实施后(2018年9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330例老年患者,调查患者治疗满意度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结果:调查发现,65岁以上老年患者随年龄不断增大,患病种类、用药品种和用药数量也逐渐增加,85岁以上老年患者患病种类、用药品种和用药数量显著高于85岁以下患者(P0.05);实施后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共病和多重用药情况,根据患者特点制定实施管理对策,能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治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医院多种药物共同服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应合理用药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10月的196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的对象。2020年1—5月未采用干预方法,设为干预前;2020年6—10月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设为干预后。采用调查问卷形式统计住院患者多种药物共同服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护理干预方法前后口服用药安全性认知程度。结果:196例住院患者中共发生38例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39%,其中头晕头痛不良反应最多,发生率达到9.18%,其次分别为发烧、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10%、3.57%、1.02%。干预后老年住院患者服药方法、服药时间、服药误区、不良反应了解等口服用药安全性知晓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头晕头痛、发烧、腹泻、恶心呕吐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多种药物共同服用不良反应,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多种药物共同服用时对患者口服用药安全性的知识了解程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心血管药物治疗是否合理。方法:利用调查表回顾性调查本院2008年度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结果:53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男380例,女150例),年龄(70±9.6)岁使用率最高的药物为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1)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结论:我院老年心血管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情况,并探讨其合理性,为我院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2015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及构成比各科室使用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100例病例,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处方点评分析。结果 2015年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中用药金额最高的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金额及使用病例数最多的均为神经内科;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100份病例中有60例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溶媒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疗程不合理及适应症不适宜四个方面。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较为稳定,但使用的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国老年人的生理、用药特点等情况,从老年人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点和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的分析等方面对老年人如何合理用药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了老年人常用药物要注意的情况和合理用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性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老年门诊和病房住院的抑郁性障碍患者32例,包括老年抑郁症、焦虑、躯体形式障碍及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结果: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性障碍疗效好,副反应小。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适合于老年人的药物,安全性高,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门诊220例处方的用药情况以及风险问题,为促进带状疱疹老年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药剂科的处方统计系统,对我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门诊带状疱疹患者所有处方的用药信息进行评价,分析出门诊中老年患者处方用药情况及药物利用情况。结论:老年人群因为年龄的增加,机体对中药的吸收、转化和排泄功能也在逐步下降,对药物处置能力和药物反应度都会有相应的降低,因此在中药处方的使用中更需严谨认真,更加需要药师做好药学服务,保障老年人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上报的557份老年人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ADR所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30.8%),消化系统(15.6%)及神经系统(14.7%)。共涉及179种药物,诱发ADR的药物主要是抗菌药物、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用药。472例(占84.7%)ADR由静脉给药途径所致。结论:老年人ADR发生率高,需要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以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而导致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收集,运用ExcEL对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原患疾病、抗感染药物类别、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上报ADR101例,其中是抗菌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有85例,占84.16%。统计此85例抗菌药不良反应,女性比例较大。651.8%。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6.5%。ADR的临床表现,过敏反应最多,占78.8%,其次是神经系统损坏。结论: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时对高敏体质患者和老年患者应重点监护,做好ADR监测工作,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做到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