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宜昌段水利工程梯级开发过程中的蚊类变动趋势,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环境的医学评估提供重要的背景资料。方法研究整理与分析本单位1959年以来所调查的库区蚊类记录,通过调查补充1971-2009年数据,用人工小时法调查蚊密度。结果三峡库区宜昌段不同时期蚊密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牛房蚊密度高于人房。1971-1980年蚊密度较前后临近时段达到最高值〔239.0只/(间·人工小时)〕。2001-2009年,三峡工程完成二、三期建设,全线竣工,该时段蚊密度降至历史最低点〔75.2只/(间·人工小时)〕。人房、牛房蚊种构成均有很大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与蚊虫的孳生环境改变有关,也决定了病媒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结论三峡库区宜昌段蚊密度目前已降至历史最低点,相关疾病发病率未见异常波动,库区水利工程兴建对其未呈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宜昌段鼠密度变化规律。方法对三峡库区宜昌段1997―2012年室内外鼠密度,构建灰色模型GM(1,1),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预测2013―2014年监测点鼠密度呈逐年轻微下降趋势,拟合模型结果满意,室内鼠密度分别为1.55%、1.45%;室外鼠密度分别为1.30%、1.29%。结论三峡库区宜昌段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鼠密度和鼠类构成也发生相应变化,要加强鼠密度监测,为防制媒介传染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榭港区2006-2011年鼠密度和种群变化状况。方法在大榭港区设立7个监测点,并利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和鼠种。结果共捕获鼠类1 026只,隶属2目2科5属7种,鼠密度从2006年的3.16%下降至2010年的0.1%以下,下降趋势明显。鼠类种群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2006-2008年鼠类优势种群为黑线姬鼠;2009年为小家鼠;2010-2011年为褐家鼠。结论大榭创建国际卫生港口期间所采取的防鼠措施非常有效,但仍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鼠类监测来巩固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监测蓄水后坝区重点人畜共患病,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监测1996-2005年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乙脑疫情;调查库区鼠类种群和病媒生物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结果三峡库区蓄水后各种动物随水位升高而上迁,库区蓄水前的鼠密度在1%以下,蓄水后库区鼠、蚊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4种宿主动物钩端螺旋体菌带菌率为0.16%,钩端螺旋体菌分属5个血清群7个血清型,检测小兽肺548份,肾综合征出血热带病毒率为0.36%;三峡库区没有发生钩端螺旋体病、乙脑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暴发流行,均以散发为主。结论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蓄水后坝区重点人畜共患病,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监测1996-2005年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乙脑疫情;调查库区鼠类种群和病媒生物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结果三峡库区蓄水后各种动物随水位升高而上迁,库区蓄水前的鼠密度在1%以下,蓄水后库区鼠、蚊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4种宿主动物钩端螺旋体菌带菌率为0.16%,钩端螺旋体菌分属5个血清群7个血清型,检测小兽肺548份,肾综合征出血热带病毒率为0.36%;三峡库区没有发生钩端螺旋体病、乙脑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暴发流行,均以散发为主。结论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峡宜昌地带鼠类种群数量变动及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10年的鼠情监测,发现长江三峡宜昌地带鼠类种群密度野外与室内的变动趋势不一致。野外鼠类密度高峰在1983~1984年,达11.54~24.49%,其他年份在4~7.5%之间波动;主要影响因素是非密度制约因素,但密度制约因素亦有一定影响。室内鼠类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不明显,但密度普遍较野外高(1984年除外)。室内优势种为黄胸鼠、褐家鼠和小家鼠,野外是黄毛鼠和黑线姬鼠,但存在交替更换现象。黑线姬鼠、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的孕鼠最高胎数分别为11、12、12、14和9。  相似文献   

7.
通过10年鼠情监测,发现长江三峡宜昌地带野外和室内鼠密度的变动趋势不一致.野外鼠类种群变动较大,1983年为11.54%,1984年为24.49%,其它年份为4.11~7.03%;室内鼠类种群变动规律不明显,但其密度普遍高于野鼠.野外和室内鼠种有互相流窜现象,但数量较少.室内优势鼠种是黄胸鼠,褐家鼠和小家鼠,野外优势鼠种是黄毛鼠和黑线姬鼠.室内外优势鼠种逐年交替更换,两者的繁殖情况和食性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宜昌段蓄水前后媒介生物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对策。方法用夹夜法和人工小时法分别调查室内外鼠、人房和畜圈蚊密度以及室内外鼠、蚊种类构成。结果三峡库区宜昌段蓄水前后鼠密度未发生明显变化(t=0.52,P〉0.05),鼠密度年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在鼠种构成上,蓄水前室内外分别以褐家鼠和鼩鼱类占优势,分别占71.07%和42.11%,蓄水后室内外均以黄胸鼠为主,分别占41.67%和42.86%;蓄水前后人房蚊密度未发生明显变化(t=1.29,P〉0.05),但畜圈蚊密度明显升高(t=5.01,P〈0.01)。在蚊种构成上,人房和畜圈在蓄水前分别以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为主,分别占38.50%和34.65%;蓄水后分别以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为主,分别占37.21%和23.18%。结论三峡库区宜昌段蓄水前后随着环境的改变,鼠种构成发生了变化,同时畜圈蚊密度明显升高,蚊种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提示要继续加强媒介生物监测,为切实有效地防制媒介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万州段1997-2003年鼠表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正积  张菊英  万时学  孟言浦  罗超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281-2282,2286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万州段的鼠密度变化情况,为库区的鼠传疾病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按照CDC的《三峡库区人群健康方案》进行.结果:室内的鼠室度有下降的趋势(x^2=31.32,P<0.0001),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和小家鼠.室外的鼠密度较室内为高(x^2=55.05,P<0.0000),而且鼠密度的波动较大,优势鼠种为四川短尾鼩,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结论:三峡库区万州段仍应加强鼠密度及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监测.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明黄河口湿地鼠类的群落结构及不同季节、不同生境种群数量和分布,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鼠类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捕鼠,运用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分析法探讨鼠类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结果 湿地中分布黑线姬鼠(Apodmus agrarius)、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和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3种,构成比分别为67.35%、20.00%和12.65%,黑线姬鼠为优势种群。时间分布上,全年鼠密度以秋季和春季较高,分别为10.07%和6.84%;夏季和冬季密度较低,分别为4.62%和2.43%;年总密度为5.99%。在空间分布上,湿地中心地带鼠密度较边沿地带低;夏季鼠类呈聚集性分布,春季、秋季和冬季均呈随机分布。结论 影响黄河口湿地鼠类种群全年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群的繁殖强度和食物的丰富度;鼠类种群分布具有特殊性;种群密度的季节变化是由种群特性、气候因素和生境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0年长江三峡水库消落区内不同季节、不同海拔高度蝇类种类和密度变化,为制定科学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在三峡库区上、中、下游选择4个典型消落区作为监测点,分别于退水后的6月份和蓄水前的9月份进行监测。在消落区中按10 m海拔高度差设置3个监测海拔梯度,每个海拔梯度中用3只诱蝇笼进行蝇类密度监测。结果 2010年共捕获89只苍蝇,隶属7蝇种,其中棕尾别麻蝇45只,占51%,为优势种;其次是市蝇24只,占27%;家蝇10只,占11%;丝光绿蝇7只,占8%;伏蝇、铜绿蝇和夏厕蝇各1只,各占1%。结论在三峡消落区范围内,存在着多种蝇类,均处于低密度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湖北段二期蓄水前后库区鼠类种群数量变动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长江三峡工程湖北段二期蓄水前后库区鼠密度变化情况。方法蓄水前后不同时期采用夹夜法调查库区鼠密度,同时在蓄水前开展大面积灭鼠工作。结果蓄水前库区鼠密度室内为4.07%,室外为3.17%;蓄水后库区鼠密度室内为3.17%,室外为2.35%。结论长江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前后库区鼠密度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2007-2008年三峡库区重庆段鼠疫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对三峡库区鼠疫宿主动物、媒介昆虫及鼠疫疫情的监测,为三峡库区及时发现和防控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用鼠笼法捕活鼠采其血清检测鼠疫F1抗体,梳检活鼠体表寄生蚤检查染蚤情况,主动搜索不明原因自毙动物及开展疫情监测等掌握鼠疫疫情情况。结果 2007-2008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平均鼠密度为1.49%,其中室内鼠密度为1.50%,室外为1.48%,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及四川短尾鼩为优势种类;鼠体平均染蚤率为4.03%;总蚤指数为0.13;检获鼠蚤有不等单蚤(占0.12%)、缓慢细蚤(占77.88%)、偏远古蚤(占14.39%)和印鼠客蚤(占7.61%);6549只活鼠鼠疫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大批的不明原因自毙动物及鼠疫病例。结论三峡库区重庆段尚未发现鼠疫疫情,但存在传播媒介和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宜昌市大型机场的病媒生物现状,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卫生先进机场提供依据和得力措施。方法对三峡机场所属范围进行“四害”种群及密度调查。结果三峡机场鼠害比较严重,粉块法平均鼠密度为43.42%。蚊类以库蚊(91%)为优势种,成蚊密度为5.00只/h。蝇类及蜚蠊密度较低。结论三峡机场总体环境较好,但应继续加强灭鼠及灭蚊工作,确保机场环境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5.
周勇  何成丹  邱占富 《职业与健康》2012,28(16):2025-2026,2029
目的分析三峡工程实验性蓄水前后开县库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了解当地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防止蓄水对三峡水质恶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三峡库区开县段2005—2010年居民生活饮用水监测资料,对蓄水前后水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三峡库区开县段水源水和出厂水合格率较低,其中不合格因素主要为感官性状(浑浊度)及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蓄水前后水源水及出厂水总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蓄水后淹没区出厂水合格率(44.90%)较非淹没区合格率(96.46%)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92,P0.01)。结论三峡库区开县段整体水质合格率较差,实验性蓄水前后整体水质没有明显变化,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蓄水对三峡水质恶化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攀枝花市2008--2012年鼠类监测结果分析,掌握鼠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等动态变化规律,为攀枝花市鼠类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每月1次,在居民区、特殊环境和农村自然村进行监测。结果攀枝花市2008--2012年年平均鼠密度为0.74%,以2009年最高为0.86%,2012年最低,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主要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占捕获总数的54.94%,其次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鼠类雌雄比为1.10:1;以特殊行业年平均鼠密度最高,达1.20%,占捕获总数的54.58%;鼠类活动高峰集中在6—8月,占捕获总数的40.29%。结论基本掌握了攀枝花市鼠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建议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重点在6—8月集中开展防鼠、灭鼠工作;继续加强对鼠类的长期监测,做到有的放矢,科学防控,以减少鼠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宜昌段蓄水前后蚊媒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对策。方法用夹夜法和人工小时法分别调查人房和畜圈蚊密度及蚊种类构成,收集分析1997-2008年监测点蚊类监测数据。结果三峡库区蓄水前后人房蚊密度未发生明显变化(t=1.29,P0.05),但畜圈蚊密度明显升高(t=5.01,P0.01),在蚊种构成上,人房和畜圈在蓄水前分别以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为主,蓄水后分别以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为主。结论三峡库区宜昌段蓄水前后随着环境的改变,畜圈蚊密度明显升高,蚊种构成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类型营区和不同生境鼠类种群和侵害特点,制定科学的鼠类防治措施。方法针对鼠害特点,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并利用夹夜法和粉迹法检测鼠害和灭鼠效果。结果 6个部队营区鼠密度水平为粉迹法5.98%和夹夜法2.71%;捕获鼠形动物78只,鉴定为2科4属6种,室内外鼠类群落构成以褐家鼠(47.4%)为优势种;室内以食堂、伙房鼠密度(8.83%)最高,室外飞行区鼠密度明显较宿舍和办公室四周为高;通过综合性鼠类防治措施,粉迹法和夹夜法考核灭效分别下降88.3%和93.4%。结论不同营区和营区不同生境鼠害存在明显差异,每年开展2次大面积灭鼠对防治鼠源性疾病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