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99Tcm - MIBI心肌灌注门控 SPECT显像是一种可重复的测量左室射血分数 (L VEF)和左室容积 (L VV)的方法 ,然而 ,由于没有正常值作为诊断标准而限制了这种新的显像方法在临床的应用 ,故对此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经 Bayesian分析冠心病可能性很低的 2 14例患者进行了 99Tcm- MIBI负荷 -静息心肌灌注 SPECT显像和门控 SPECT检查。所有患者分为血压正常组 (n=98)、高血压无左室肥厚 (L VH)组 (n=80 )和高血压左室肥厚组 (n=36 ) ,左室肥厚由安静时心电图判定。门控 SPECT检查使用修正 Simpson规则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 VE…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飞行人员动态血压参数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探讨高血压飞行人员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因素,为防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 方法 因高血压住院的53名飞行人员,根据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分为高血压(hypertension,HT)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HT组),26名;HT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组(HT+ CAS组),27名.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病史询问、体检、血生化指标、动态血压检测及比较. 结果 HT+CAS组的年龄、高血压病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大于HT组(t=2.136~4.913,P<0.05);动态血压中HT+ CAS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night SBP,nSBP)、24 h脉压差(24 hour pulse pressure,24hPP)、昼间脉压差(day PP,dPP)及夜间脉压差(night PP,nPP)均高于HT组(t=2.154~3.315,P<0.05). 结论 年龄、高血压病程、血脂水平、脉压差、夜间收缩压的升高对高血压飞行人员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左室肥厚,血压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住院的4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生率50.86%,心肌供血不足发生率54.01%,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61.23%,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81.98%。左室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左室肥厚组(P<0.01);心肌缺血组发生心律失常较无心肌缺血组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原地区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高原地区低氧环境及左室肥厚,心肌缺血,血压水平等综合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刘辉  孙振学  李晓飞 《武警医学》2010,21(3):213-214,217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不同血压节律对左室结构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将5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杓型高血压(dipper hypertension, DHT)及非杓型高血压 (non-dipper hypertension, NDHT)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左室结构及舒张功能的特点.结果 NDHT组24 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DHT组明显增高(P<0.05); NDHT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均较DHT组显著增加,NDHT组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HT患者较DHT患者易导致左心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5.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在尚无临床心衰征象、静息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49例高血压病患者中,检测出伴有左室肥厚的28例病人在踏车极量运动时左心收缩功能的反应低于无左室肥厚组(21例)及年龄配对的血压正常对照组(23例)。提示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收缩期储备功能已受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患者,服用厄贝沙坦3个月,观察服药前后日间收缩压、舒张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24 h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并比较超声心动图参数,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服药3月后,患者的日间收缩压、舒张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24 h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IVST、LVPWT、LVEDd及LVMI也呈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厄贝沙坦能够降低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抑制心室重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观察动态血压监测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292例高血压患者用动态血压监测,结合心脏彩超观察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脉压及平均夜间收缩压。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左室肥厚与平均收缩压、平均脉压、平均夜间收缩压显著相关,与平均舒张压无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平均脉压、平均夜间收缩压对左室肥厚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影响高血压病左室重构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富兴 《武警医学》2001,12(7):390-39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引起左室重构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将患高血压病伴肥胖、经心脏B超证实有左室重构者42例,血压管理经24h血压监测,进行随访、追踪5 a,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收缩压持续升高伴肥胖者左室重构的系数为1.183,危险度为3.513;长期降压、减肥、运动、饮茶的危险度为负值.结论收缩压持续升高伴肥胖者是引起左室重构的主要危险因素;降压、减肥、运动、饮茶是抑制左室重构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氯沙坦和尼群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对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尼群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对132例老年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尼群地平组治疗,随访1年,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分别测定患者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Ⅳ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LVDd、ⅣST、LVPWT、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LVDd、ⅣST、LVPWT、LVM、LVMI,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尼群地平和氯沙坦均能有效控制血压、减轻左室肥厚,但氯沙坦比尼群地平逆转左室肥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并比较 2 4h平均脉压和诊所脉压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4 33名初诊的轻 -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所有入选病例测量非同日 3次诊所血压 ,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①根据 2 4h平均脉压水平分为 4组 ,即A组 :2 4hPP <4 0mmHg ;B组 :4 0mmHg≤ 2 4hPP <5 0mmHg ;C组 :5 0mmHg≤ 2 4hPP <6 0mmHg ;D组 :2 4hPP≥ 6 0mmHg。②根据诊所脉压水平分为 4组 ,即A组 :CPP <4 0mmHg ;B组 :4 0mmHg≤CPP <5 0mmHg ;C组 :5 0mmHg≤CPP <6 0mmHg ;D组 :CPP≥6 0mmHg。③根据左室重量指数 (leftventricularmassindex ,LVMI)分为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结果  2 4h收缩压、2 4h平均脉压、诊所收缩压和诊所脉压均与LVMI显著相关 (r =0 .339、0 .2 79、0 .2 2 1、0 .15 5 ,P <0 .0 1) ,并且 2 4h血压参数与LVMI的相关性明显强于诊所血压参数 ;收缩压和脉压均表现为左室肥厚组显著高于无左室肥厚组 (P <0 .0 0 1) ,而舒张压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左室结构正常组比较 ,向心性肥厚组的平均年龄最大 (5 3.3± 8.7比 4 8.1± 8.6 ,P <0 .0 0 1) ,而且高血压病史最长 (72 .4±10 7.8比 32 .1± 5 5 .2 ,P <0 .0 1)。结论 脉压升高是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及左室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hypertension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HLVH)患者24 h动态血压波动的特点,制定相关治疗措施.方法 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心脏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HLVH)35例、单纯高血压组(NHLVH)41例,采用动态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及性别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216例,根据颈动脉超声分为正常组、颈动脉硬化组和斑块组,斑块组又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同时测定血Hcy。结果正常组、颈动脉硬化组和斑块组血Hcy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中间产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血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女性患者(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Hcy与动脉硬化程度、斑块稳定性及性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MBPS)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及心脏重构的关系.方法 将明确诊断的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51例行动态血压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MBPS程度是否超过50 mmHg(1 mmHg=0.133 kPa)分为MBPS≥50 mmHg组(A组)和MBPS<50 mmHg组(B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HRV、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及室性心律失常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比值、LF值高于B组(P<0.01和P<0.05);A组LVH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MBPS程度加剧与HRV及心脏重构有密切关系,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与微炎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根据K/DOQI指南选取70例CKD3-5期患者为CKD组,并依据彩超结果将其分为IMT增厚组(1组)与IMT正常组(2组),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所有入选者的年龄、性别、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肾功能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IF水平,高频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KD患者血清MIF、hs—CRP明显升高,颈动脉IMT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患者各期比较,MIF、hs—CRP、I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患者血清MIF、hs—CRP水平较2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CKD患者血清MIF水平与hs—CRP、颈动脉IMT呈正相关(P〈0.01),与GFR呈负相关(P〈0.01)。结论CKD患者血清MIF水平明显升高,且MIF与hs—CRP、颈动脉IMT正相关,MIF可能在CKD患者微炎症及AS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魏玉杰  刘惠亮  张敏  田蕾 《武警医学》2010,21(12):1020-1022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106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脉搏波速度测定仪同时检测颈动脉-桡动脉(carotid-radial pulse wave velocity,C-RPWV)、颈动脉-股动脉(carotid-femoral carotid-radial ,C-FPWV)的脉搏波速度.给予以厄贝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根据患者的血压反应加用小剂量氢氯噻嗪,12周后超声复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脉搏波速度.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明显下降(P<0.05);IMT显著减少(P<0.01);C-RPWV、C-FPWV明显减慢(P<0.01).结论 厄贝沙坦除能有效降低血压外,还能改善动脉重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 HCY)、高敏C反应蛋白( h-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例;另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测血浆HCY、h-CRP及颈动脉IMT。结果相对于健康人群,高血压患者血浆HCY、h-CRP及颈动脉IMT值均明显升高,且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血浆HCY、h-CRP及颈动脉IMT高于无缺血性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将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分级分为3个亚组,发现HCY、h-CRP及颈动脉IMT值随着血压分级的升高而增加。相关分析表明,血浆h-CRP、颈动脉IMT和HCY三者间呈正相关。结论 HCY、IMT、h-CRP与高血压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入选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每组20例,并设立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11例,单支病变组16例,多支病变组21例,比较不同组间IMT水平的差异。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增厚(P〈0.01),且在冠心病不同严重程度组中颈动脉IMT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冠脉造影正常组与单支病变、多支病变组间IMT进行比较,结果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IMT水平,对老年冠心病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股动脉粥样硬化的异同点。方法:将205名受试者分为正常组(n=85)和冠心病组(n=120),进行颈动脉和股动脉超声检查,并对年龄、体重指数、血压、吸烟史、血脂、血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股动脉IMT及冠心病家族史、男性性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分析。结果:①股动脉IMT及血管弹性指标较颈动脉呈增高趋势;②冠心病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股动脉斑块发生率;③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血糖、家族史、颈动脉IMT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股动脉与颈动脉在血管IMT、血管僵硬度、动脉斑块发生率存在差异;颈动脉IMT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共103例(T2DM组),非糖尿病患者41例为对照组(NDM组)。测定两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胆固醇(LDL—C),并对T2DM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组患者的IMT、AASI、FPG、HCY及hs—CRP与NMD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lc有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糖尿病病程、FPG、HbAlc、SBP、PP、TC、LDL-C、HCY、hs—CRP等呈正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HbAlc、PP、HCY、hs—CRP等有独立的相关关系(偏回归系数r分别为0.413、0.362、0.279、0.301、0.322,均为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HbAlc、PP、HCY、hs—CRP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新型钙通道阻滞剂贝尼地平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伴蛋白尿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差别。方法将60例24h尿蛋白总量〈1g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贝尼地平组(A组)与培哚普利组(B组),分别给予贝尼地平与培哚普利治疗12月,比较A、B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尿蛋白(Pro)、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差别。结果①治疗前A、B两组SBP、DBP、Pro、Scr、GFR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A、B两组治疗后SBP、DBP、Scr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GFR均明显升高(P〈0.05);③治疗后AB两组间SBP、DBP、Scr、GF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贝尼地平与培哚普利比较,对老年高血压伴蛋白尿的患者,具有相似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