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我院自1999-10~2001-01为7例(7眼)外伤性无虹膜(或大部分缺损)并无晶状体(或因外伤摘除晶状体)患者行带虹膜的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随访3~18个月,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而且消除了畏光症状,并达到了美容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7眼,均为男性,年龄21~38岁,其中右眼4例,左眼3例。致伤原因:车祸致伤3眼,酒瓶爆炸伤1眼,砂轮击伤1眼,拳击致镜片划伤1眼,15年前冰冻摘除白内障致虹膜大部分撕脱1例。术前视力:眼前手动2眼,指数4眼,有1眼视力0.01。采用德国MORC…  相似文献   

2.
殷志武  丁艳红 《中国药业》2014,(23):112-113
目的探讨玻璃体注射贝伐单抗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医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等眼底病300例患者(390眼),给予玻璃体注射贝伐单抗1.5 mg治疗,每月注射1次,共注射2-3次。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果,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349眼(89.49%)视力明显提高,平均提高2行以上,患者的眼压正常,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26眼(6.67%)治疗前后视力稳定,治疗后无明显变化,但眼底情况好转,没有眼压升高等症状;15眼(3.85%)视力有所下降,有并发症出现,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结论玻璃体注射贝伐单抗治疗眼底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黄斑和视网膜水肿等症状明显减轻,且能有效促进玻璃体和视网膜下出血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后Tenon′s囊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32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39眼伴有DME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者给予后Tenon′s囊下注射曲安奈德30 mg 1次,2周后,采用532激光进行黄斑格栅光凝以及全视网膜光凝,再间隔2周后分析患者视力、眼底荧光造影、眼压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3~18个月,39眼中22眼(56.4%)视力稳定;13眼视力提高(33.3%),4眼视力下降(10.2%);荧光血管造影(FFA)眼底荧光造影检查,39眼中23眼黄斑水肿消退(59.0%),13眼部分消退(33.3%),另外有3眼无变化或者加重(7.7%)。39眼中除有2眼出现眼压升高症状,4眼出现晶状体混浊轻度加重外,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后Tenon′s囊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32激光治疗DME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助于黄斑水肿的消退以及视力的提高,并且有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干眼症患者病因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眼病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典型的症状为眼局部的刺激症、畏光、视物模糊或视力波动等,严重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视力丧失,影响工作和学习,降低生活质量。为了更有效地了解本病,对我院门诊确诊为干眼病的185例患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8岁。因双眼急性病毒性结膜炎收入院。入院查体:右眼视力1.2,左眼视力1.0,球结膜、睑结膜充血明显。眼底未见异常。给予无环鸟苷眼液滴双眼.约2min后,患者双眼出现视力模糊、假膜、结膜水肿、上下睑水肿。立即给予生理盐水结膜冲洗双眼5min,醋酸地塞米松5mg肌肉注射.盐酸赛庚定8mg口服;生理盐水5ml+盐酸肾上腺索0.0001mg滴双眼1次/15min。2h后假膜消失。球结膜、睑结膜充血、水肿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DL Tscp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眼难治性青光眼采用810nm波长激光,能量1.52.5W,行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随访观察并记录眼压、视力,眼部自觉症状以及并发症,随访时间为36mo以上。结果 52眼治疗前平均眼压(54.12±12.75)mm Hg,最后随访平均眼压(17.82±8.5)mm Hg,手术有效率96.1%,术后39眼视力无变化,7眼视力提高,6眼视力下降。术前有眼痛的患者,眼痛症状均消失或缓解,并发症少,程度轻,主要有色素膜炎,前房渗出等无眼球萎缩。结论经长期随访观察,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简单、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例1,男,47岁。双眼视力下降1月。自1988年4月自觉双下肢疼痛,经活检诊断为皮肌炎,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达三年,强地松总量3150mg,培他米松1188mg。1991年1月感左眼视物模糊,眼科检查:右眼视力4.9,左眼4.5,右眼晶体后囊下散在混浊小点,左晶体后囊不规则混浊,见彩色反光,给予白内停眼液点眼,但双眼视力仍进行性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996年以来用环扎术治疗视网膜脱离89眼进行分析,89眼出院时视网膜平复82眼,占92.13%,术前后视力变化情况显示术后视力提高或保持术前视力72眼,占80.89%,随访35眼中,视力提高23眼,占65.71%。着重对环扎材料硅胶块,带以及硅海绵的应用,巩膜环扎术的适应症以及环扎术的注意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眼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8例(10眼)眼缺血综合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10眼)眼缺血综合征患者中,男3例4眼,女5例6眼。年龄32~68岁,平均(52.0±4.3)岁。均行TCD检查,均可见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10眼都进行了治疗。其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2眼,视网膜新生血管有所控制,视力未提高;睫状体冷凝治疗3眼,疼痛症状有所缓解,视力无提高,1眼已无光感;3眼行扩血管、促进循环、促进积血吸收等治疗,1眼眼部积血部分吸收,视力提高0.1,2眼视力无提高。结论眼缺血起病隐匿,应予重视,做到早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口服氟桂利嗪致过敏性角膜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7岁,因患血管性头痛服用氟桂利嗪(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按医嘱每晚口服2粒(10mg)。首次服药后5h出现双眼红痛、异物感、流泪、视物不清,遂去眼科就诊。查:视力左4.8(0.6),右4.9(0.8),眼睑轻度红肿,双球结膜充血( ),角膜轻度粗糙不平,角膜呈弥漫性点状浸润,上皮下浑浊浸润。诊断:药物过敏性角膜炎。遂给马来那敏(扑尔敏)4mg,po,tid,GS 500ml加维生素C2.0g及地塞米松5 mg静脉滴注,qd;局部以0.5%可的松眼水滴眼,5次/d,涂四环素眼膏,bid。3d后症状明显减轻,双眼视力恢复正常,眼睑红肿消退,球结膜充血基本消失,角膜上皮少量细小点状浑浊,上皮下浸润完全吸收。继续服药及局部用药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虹膜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无晶状体联合虹膜缺如眼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7例17眼无虹膜、无晶状体及无玻璃体眼行虹膜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患者的主观症状、视力的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的畏光症状均有所改善,视力有所提高.结论 虹膜型人工晶状体对无虹膜无晶状体患者有良好的临床价值,但其材质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诊治水平,探讨对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外伤性前房积血采取双眼包扎、半卧位、交替两侧卧位,药物治疗及前房冲洗术。结果96眼外伤性前房积血经治疗后,48眼中11眼出现继发性前房积血,其中8眼进行了前房冲洗术。2眼视力≤0.03,4眼视力0.04—0.1之间,6眼视力0.12~0.5之间,36眼患者视力恢复≥0.6。结论原发性前房积血要比继发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效果好,而导致视力低下原因往往有其他眼内组织损伤,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玻璃体积血以及视网膜脱离等。掌握好手术时机是防止各种并发症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3.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并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的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发病急、致盲率高、伴有全身症状的常见眼病。临床表现为剧烈眼痛、偏头痛、视蒙、虹视,严重时出现视力急剧下降仅留眼前指数或光感,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采取快速降眼压、早日行小梁切除术,是减轻眼损害,促使视力恢复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力黑蒙抢救1例报告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蔡幼妹,陈淑患者女,52岁。18天前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数小时后双眼相继失明,经当地医院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后全身症状减轻,视力无好转,于1992年12月30日入院。全身检查正常。眼...  相似文献   

15.
刘霁  白鸿  夏立营 《中国药事》2012,26(8):902-905
目的 在对已批准注册缓解视疲劳保健食品叶黄素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人体试食功能试验,以探讨单一食用一定剂量叶黄素对视疲劳的缓解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120名视力易疲劳的受试者分为试食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每组各60人,试食组服用叶黄素片,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均为每日1次,每次1片(10 mg),服用时间为30d.进行下列检查:体征观察、安全性检查、眼科常规检查、眼部自觉症状检查、明视持久度测定、视力检查.结果 试食组视疲劳感明显减轻,明视持久度平均提高21.90%,总有效率为62.00%,症状积分减少2.66±1.44;对照组明视持久度平均提高0.25%,总有效率为14.00%,症状积分减少1.30±1.16.试食前后试食组自身比较及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试食组受试者视物模糊、眼干涩、眼胀、眼痛、畏光等症状有改善.结论 每日食用10 mg叶黄素对视力易疲劳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张学文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208-3208
目的:观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筛蝶窦囊肿的重要性,防止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我科1996年至今收治以突眼症状筛蝶窦囊肿9例,经鼻外入路和鼻内镜手术。结果:6例及时早期治疗症状消失,视力完全恢复。3例病程长,治疗后突眼症状消失,但视力未恢复或部分提高。结论:患者出现眼部症状,经眼科检查治疗无效时,尽快行CT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共同性斜视是眼肌的不平衡、在不能用视觉反射控制的情况下所表现的眼位倾斜。共同性斜视的斜视角在任何注视方向皆相等,其客观表现为没有双眼固视能力,其主观表现则为缺乏或全无融合能力,所以无双眼单视和立体感觉。共同性斜视有眼位倾斜及发生视力混淆及复视症状,为消除此等症状、其斜视眼的视力由大脑皮质之抑制作用加以消除,在抑制过程中斜视眼形成了异常网膜对应和弱视;故斜视患者症状的消失是  相似文献   

18.
缓解视疲劳视力疲劳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眼干涩、眼球或眼眶周围隐痛、眼球或鼻根及前额胀痛、复视等都是视力疲劳的常见表现,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呕吐、眩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影响工作和学习。引发视力疲劳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大家熟知的光线因素、用眼习惯等之外,处于产后哺乳期、病后恢复期、更年期综合征者,以及内分泌失调、糖尿病、动脉硬化、低血压、贫血等疾病患者都是视力疲劳的常见人群。保健食品能起到缓解视疲劳作用的途径也是各不相同的,国家食  相似文献   

19.
梅兆文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46-3747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12例(256眼)老年性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后视力、散光、角膜反应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裸眼或球镜矫正,近期视力0.2~0.8,平均0.5。远期视力0.5~1.2.平均0.7。后囊破裂3眼,术中处理后瞳孔均圆。葡萄膜反应158眼,用药后消失。角膜内皮水肿22眼,2周后恢复.后囊混浊72眼,程度较轻。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恢复好,角膜反应轻,术后、术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闪光视网膜电图(flicker electroretinogram,F--ERG)以及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icker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联合检查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术后视力评估的影响。方法:对47例(472,眼)视网膜脱离复住手术的患者(术前视力均小于0.1)在玻璃体切除内路复位术前3d内行F—VEP及F—ERG检查,并分析其与术后(取油后)6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关系。结果:F—ERG检查结果轻度异常18只眼,术后视力提高13只眼(72.2%),有29只眼F—ERG波形表现为中度异常或重度异常以及记录不到正常的a波和b波,在整复手术后3个月进行检查视力,其中有9Y,眼视力提高,提高率为31.O%。对以上患者进行了F—VEP检查27只眼检查结果为P100.N75峰值时和振幅轻度异常,在整复手术后3月进行视力检查有24只眼术后视力提高,提高率为88.9%,在F—VEP检查中有20只眼显示为P100及N75峰值时和振幅重度异常和记录不到波形,术后3个月进行视力检查有3只眼视力提高,提高率为15.0%。综合检查结果F—VEP及F—ERG均显示轻度异常的14只眼中术后3个月视力均提高,且术后视力均恢复至0.3以上。但是F—VEP及F—ERG检查均显示重度异常或记录不到波形的4只眼中术后3个月视力检查结果为2只眼下降,1只眼不变,1只提高。结论:视网膜脱离复住手术前联合检测F—VEP及F~ERG对术后视力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