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RSTM系统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和评估SRS^TM系统手术对腰椎滑脱症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腰椎滑脱症进行减压,SRS^TM系统复位内固定和cage椎间融合。结果:16例均获随访4~10个月,所有病例手术优良复位率92%,术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椎间融合良好,无l例发生断钉、螺钉松动、滑脱复发、加重及cage移位。结论:SRS^TM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使脊柱得到固定,提高了椎体融合率,是治疗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和评估SRSTM系统手术对腰椎滑脱症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6例腰椎滑脱症进行减压 ,SRSTM系统复位内固定和cage椎间融合。结果  16例均获随访 4~ 10个月 ,所有病例手术优良复位率 92 % ,术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椎间融合良好 ,无 1例发生断钉、螺钉松动、滑脱复发、加重及cage移位。结论 SRSTM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使脊柱得到固定 ,提高了椎体融合率 ,是治疗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方法 对腰椎滑脱症6例患者,采用SF及Steffee椎弓根内固定器,同时行椎间融合器(Cage)椎体融合治疗。其中,采用SF内固定器同时行Cage椎体后路融合4例,采用Steffee内固定器同时行Cage椎体后路融合2例。结果 本组6例患者随诊6~24个月,平均15个月。全部达解剖复位及椎体间达骨性融合,无再滑脱现象。结论 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的基础上采用椎体融合器(Cage)植入椎间隙实行椎体界面间固定,使椎间隙无塌陷,无植骨吸收,能增大和维持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间接扩大侧隐窝和恢复脊柱生理曲度,有利于植骨融合,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4.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波  涂强  徐国洲  栗华 《中外医疗》2010,29(11):7-8
目的探讨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开窗减压,应用GSS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32例随访6~36个月,临床优良率90%,6~18个月复查X线片均见椎体间骨性融合,复位无丢失,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结论GSS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复位效果好、植骨融合率高,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GSS固定系统加椎间融合器固定在治疗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 例腰椎前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松解、GSS系统复位加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术后随访4~24个月.结果:应用GSS系统加椎间融合器治疗后,病人术后椎体融合率、滑脱复位率、椎间隙高度均明显提高.明显降低了患者腰腿痛、椎管狭窄症状及椎体滑脱的复发率.结论:最大限度复位,坚强可靠的内固定和有效的椎体融合术是治疗椎体滑脱的关键.GSS系统为临床治疗腰椎滑脱提供了一条简便、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体间植骨,及同时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方法采用后开窗椎管减压,椎体自体骨植骨融合,同时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26例.Ⅰ度滑脱48例,Ⅱ度滑脱78例,术后腰围固定3个月.结果随访16~48个月,平均22.8个月,椎体间融合率为97.5%,JOA评术后改善率为92.5%,椎间高度平均由术前4mm恢复至11.2mm.结论应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方法,可以和维持椎间高度,提高融合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杨彦亭  王亮  甄相周 《中外医疗》2008,27(15):70-71
目的 观察腰推滑脱症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及椎间植骨融合术的疗效.方法 本组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将滑脱椎体提拉复位、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7例.从滑脱复位结果、融合的成功率,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5~41个月.按侯树勋等的评价标准,优良率94.6%,8例I度滑脱椎体患者和28例Ⅱ度椎体滑脱患者术后全部解剖复位,且全部融合.无滑脱复发.结论 使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复位率,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近半个世纪以来,腰椎滑脱症一直是脊柱外科治疗的一大难题,早期手术治疗方式主要以椎管减压,原位植骨融合为主,由于对滑脱椎体不能复位固定,其稳定性差,植骨融合率较低,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设计合理的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广泛应用,使腰椎滑脱症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从2000年9月起,在46例腰椎滑脱患者应用了Dick,steffee钢板和RF-Ⅱ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以及脊柱后外侧植骨融合,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陈建新  王春霞  李琪 《中外医疗》2010,29(13):98-98
目的本文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合并腰椎管狭窄、腰椎不稳等腰椎疾患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腰椎疾患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术后进行了Oswestry疗效评分和影响学观察。结果随访6~24个月,其中优良率、植骨融合率达92.1%,腰椎脊柱的的序列和椎管容积恢复率〉90%。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滑脱、腰突症合并椎管狭窄、腰椎不稳等腰椎疾患中疗效满意,植骨融合率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Mo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自2002年2月,2005年8月,我院对28例Ⅰ—Ⅱ度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Mo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26例随访平均2.6年(1—4.6年)。15例Ⅰ度滑脱和7例Ⅱ度滑脱完全复位,另4例Ⅱ度滑脱复位达90%,解剖复位率为91%;融合率按Lneke标准:A级65%,B级23%,C级12%;JOA评分优良率91%。结论Mo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固定牢固,适用于Ⅰ,Ⅱ度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探讨经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经后路椎体间植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经临床实践证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经后路椎体间植骨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及合并症的腰椎滑脱症患者106例,比较不同术式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手术疗效与并发症、滑脱椎体复位率与复位丢失率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最长、出血量最多,手术总体优良率为88.71%,3种术式间无差异。所有椎体间植骨组织骨融合良好,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12例后外侧植骨者平均复位丢失率11.24%,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三椎体与二椎体两种复位固定法治疗腰椎滑脱症进行比较。方法:对我科从1998年3月至20005年5月应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资料齐全者154例,应用三椎体复位固定法66例,二椎体复位固定法88例进行总结。结果:三椎体复位固定法66例其中Ⅰ度滑脱8例,7例复位好,1例复位差。Ⅱ度滑脱26例,23例复位好,3例差,Ⅲ度滑脱32例,28例复位好,4例复位差。二椎体复位固定法88例,其中Ⅰ度滑脱15例,12例复位好,3例复位差。Ⅱ度滑脱41例,27例复位好,14例复位差。Ⅲ度滑脱32例,16例复位好,16例复位差。结论:对于轻度及易复位性腰椎滑脱,从少固定椎体节段和节省患者费用方面讲,我们首选二椎体复位固定,对于Ⅲ度以上重度及难复位性腰椎滑脱,我们首选三椎体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腰椎滑脱内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使用经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腰椎滑脱病症,单节滑脱段97例,双节滑脱段3例,对100例患者分别使用三椎固定体固定法和二椎体固定法。结果:I 度和 II 度滑脱者两组的恢复情况相近,III度滑脱者使用三椎体固定法效果优于二椎体固定法。结论:III 度及以上重症滑脱患者,使用三椎体固定法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单枚Cage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Cage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28例,术后随访1.5-4.5年,平均3年,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8例均达骨性融合,其中椎体间骨性融合率1年86%,2.5年达100%。优良率88.2%。结论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系统结合单枚Cage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效果良好,可以得到较好的稳定性及满意的融合率,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及椎体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对 2 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 ,采用全椎板减压或椎板切开后移悬吊减压 ,RF- II或 MIMAMI脊柱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 ,椎间植骨融合或椎体间融合器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 6~ 68个月 ,平均 2 4个月 ,所有患者均获得了椎体间骨性融合 ,临床疗效优良率 92 .8% ,有效率 1 0 0 % ,骨融合率 1 0 0 %。结论 :腰椎滑脱症治疗中彻底减压、植骨融合、坚强内固定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特点,并观察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资料,用短节段后路内固定及后外侧融合术.结果 7例均为L5椎体滑脱,通过12-45个月随访,术后腰痛症状完全缓解, X线片示优良率86%,融合率为100%.结论 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均为严重创伤所致,易发生在L5,因合并伤早期易漏诊.经后路内固定、椎间及后外侧融合术有望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王晓东  洪曼杰  郭洲  冯振华 《广东医学》2007,28(7):1080-1082
目的 观察腰椎滑脱症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的疗效.方法 本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将滑脱椎体提拉复位、椎板减压、后路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4例.从滑脱复位结果、融合的成功率、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4~60个月.滑脱椎体复位率由术前的(36.45±15.12)%恢复至术后的(8.24±4.11)%,(P<0.05).32例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4.12%;参照"0~9分临床疗效评分系统"进行评定,总体优良率为88.24%;发生并发症共9例,术中2例(硬脊膜撕裂1例,定位错误1例);术后7例(脑脊液漏2例,单侧坐骨神经痛5例,术后3个月内症状消失);未出现植骨块向后方脱出进入椎管、假关节、再滑脱、内固定松脱或折断等并发症.结论 腰椎滑脱症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治疗后腰椎滑脱复位率、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退变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RF内固定系统及Cage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 联合应用RF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和椎间融合器(TFC)治疗腰椎滑脱症38例。结果 随访10~30个月,所有滑脱椎间均骨性融合,临床结果优:23例,良:10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86.8%。结论 应用RF椎弓根钉内固定加上Cage椎体间融合技术对腰椎前、后柱均起稳定作用,腰椎融合效果确切,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1)目的 探讨Dick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崩裂并滑脱症的临床效果。(2)方法 对27例腰峡椎峡部崩裂并滑脱症的病人行Dick钉内因骨税椎体及上下位椎体横突间植骨治疗。(3)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经150d~3年(平均480d)的随访,优良率达88.9%,滑脱椎体复位率达68.4%,(4)结论 应用Dick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崩裂并滑脱症效果较好,而且操作简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