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了解河南省某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治疗病人服药的依从性和耐药产生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抗病毒治疗(ART)和耐药检测提供指导。方法随机调查某地区经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的HIV感染者,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同时采血检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及耐药性结果。结果共调查该地区HIV感染者411人,男性192人,女性219人;平均年龄42.15岁。被检测者中91.48%为既往有偿献血感染。治疗组病人CD4 T细胞计数>200个/ml的例数占治疗组总例数的86.27%,治疗组中治疗有效(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比例(52.75%)高于未治疗组(19.74%)(P<0.000 1);未治疗组和治疗组分别有2例和38例发生高度耐药突变;治疗者中有32人近一个月有漏服药物史,漏服原因主要是遗忘、干农活不在家、副反应等。结论基本明确了调查地区HIV感染者治疗情况以及耐药情况,提示应加强耐药监测和对病人的治疗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安徽省既往有偿供血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合并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其对艾滋病疾病进展的影响. 方法 以招募的安徽省既往有偿供血员HIV阳性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弓形虫抗体.同时检测CD4T细胞和血浆病毒载量的水平. 结果 在招募的367例中,合并弓形虫感染者11例,感染率为3.0%,主要存在于CD 4T细胞数量低于200/mm3的感染者中.合并弓形虫感染者的CD 4T细胞数低于HIV单一感染者,而病毒载量则呈相反趋势. 结论 对晚期HIV感染者的管理,在监测CD 4T细胞的同时,应加强监测弓形虫的混合感染,以把握预防用药的合理时机,降低混合感染造成的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2012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病毒(HIV)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点,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HIV检测水平和HIV感染确诊后的导医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CDC VCT门诊点MSM的HIV检测和HIV感染确诊后导医情况等相关数据,并按月份整理。删除重复检测者和既往阳性者后,收集新确诊阳性者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测和抗病毒治疗情况。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HIV感染确诊后CD4细胞水平和开始抗病毒治疗(ART)的相关性。结果2012年,北京市CDC VCT门诊总共检测HIV和梅毒1639人次,其中52.9%(867/1639)是MSM,142例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中,4.9%(7/142)是现患梅毒,12.7%(18/142)是既往梅毒患者。90.1%(128/142)的新发现HIV感染者已进行了阳性告知,85.2%(121/142)检测了CD4细胞计数,48.8%(59/121)的CD4细胞计数350个/μL。在121名接受了CD4细胞检测的MSM中,15名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MSM开始了治疗;在40名CD4细胞计数为200~350个/μL的MSM中,有30人(75.0%)开始了治疗。结论 2012年,北京市MSM中新发现HIV感染的人数依然在增加,HIV阳性MSM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依然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胃黏膜中CD4~+T淋巴细胞群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探讨HIV感染后不同疾病阶段患者的胃黏膜病理改变.方法 选取HIV感染者36例,根据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临床症状,将研究对象分为HIV感染无症状者和AIDS患者两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T淋巴细胞在胃黏膜中的表达,以直线回归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随着疾病的进展,HIV感染者胃黏膜腺体萎缩和间质增生逐渐加重,而黏膜中浸润炎性细胞及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并普遍存在淋巴细胞噬黏膜腺体现象.HIV感染者血清病毒载量与胃黏膜内CD4~+T淋巴细胞呈负线性相关(r=-0.336,P=0.01),全血CD4~+T淋巴细胞与胃黏膜中CD4~+T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0.5762,P<0.01).结论 HIV感染后,患者胃黏膜组织出现多种病理改变,并随着病程阶段的进展而加重,胃黏膜中CD4~+T淋巴细胞群与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即是这种改变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或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的抗结核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应用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ESAT)-6和培养滤出蛋白(CFP)-10诱导的结核酶联免疫斑点法对云南地区100例明确诊断的HIV感染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淋巴细胞检测,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和CD3+CD8+T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水平.采用Mann-Whitney检验进行非参数统计分析.结果临床上无活动性结核感染证据的HIV感染者中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感染率高达67.6%.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532×106/L)和CD3+CD8+T淋巴细胞(473×106/L)绝对计数与单纯HIV感染者(406×106/L和504 × 106/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感染者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平均值为189 × 106/L,CD3+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平均值为293×106/L,均显著低于单纯HIV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组和HIV组(U=168.0,U=163.0;U=147.0,U=374.0;均P<0.01).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感染者的ESAT-6和CFP-10抗原特异性斑点形成细胞数(31/106细胞和82/106细胞)显著低于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92/106细胞和109/106细胞.U=507.0,U=529.5,均P<0.01).结论 我国无活动性结核临床证据的HIV感染人群中有较高的结核潜伏感染率,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感染者的总体细胞免疫应答功能及特异性抗结核免疫应答功能均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6.
赵磊  王念跃  张红梅 《山东医药》2011,51(36):97-99
目的探讨用血常规多项指标检测联合预测HIV感染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对61例HIV感染者全血样本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检测。结果 HI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计数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3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计数具有显著相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亚群CD4/CD3不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通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检测进行HIV感染者CD3、CD4、CD8计数预测具有一定可行性,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检测进行HIV感染者CD3CD4CD8计数预测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8─2013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HIV感染者/患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免疫状况、流行情况、发病现状及变化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采集的全血样本以三色荧光抗体标记,使用单平台流式细胞仪检测HIV感染者/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预估艾滋病患者所处的病程阶段。结果2008─2013年巴州地区HIV感染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3 781例,库尔勒市最多占67.02%;以维吾尔族为主、占72.20%,21岁~组和31岁~组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7.66%,36.82%,男性高于女性,已婚者占52.84%,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 mm31 065例、占28.17%,350~499/mm31 124例、占29.73%,200~349/mm31 048例、占27.72%,200/mm3544例、占14.38%。结论艾滋病的防治需要多部门合作,综合防治;建议在大力禁毒以防治艾滋病的同时,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入户宣传率,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的行为干预,巴州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已转入治疗管理阶段。  相似文献   

8.
欧强  周坚 《肝脏》2008,13(4):292-294
目的 了解中国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重叠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的流行情况,并探讨重叠感染TTV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HIVRNA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收集55例HIV-1感染者的血浆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TVDNA,流式细胞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bDNA方法检测HIVRNA。结果HIV感染者中TTVDNA检出率及TTVDNA滴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IV/TTV重叠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单纯HIV感染者。HIVRNA病毒载量高于单纯HIV感染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地区HIV感染者易重叠感染TTV,且滴度较高。重叠感染TTV可能导致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加快病毒复制,促进HIV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对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的影响.方法 应用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对云南省和上海地区193例明确诊断的HIV感染者的血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淋巴细胞检测,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中潜伏性结核发生率达30.6%.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为190×106/L,显著低于HIV合并潜伏性结核组的484×106/L(t=6.665,P<0.01).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106/L、200×106~500×106/L、<200×106/L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活动性结核组和潜伏性结核组构成比依次为1∶16.2、1∶1.3、5.6∶1.79例T-SPOT.TB阳性的病例中,共有20例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其中14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200×106/L,5例为200×106/L~500×106/L,1例>500×106/L.59例潜伏性结核患者中,52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L.结论 我国HIV感染人群中有较高的潜伏性结核发生率,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的总体细胞免疫应答功能严重受损,随着CD4ˉT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HIV患者合并的潜伏性结核更易进展为活动性结核.当CD4+T淋巴细胞<200×106/L时,对T-SPOT.TB检测结果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天津深蓝工作组"参与扩大艾滋病病毒(HIV)检测和治疗一体化服务的成果,明确社区组织参加艾滋病防治的作用,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天津深蓝工作组"干预覆盖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参加HIV检测和接受治疗的情况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深蓝工作组共参与检测MSM 9 482人,HIV初筛阳性率为3.17%(301/9 482);初筛阳性者中接受确证检测的比例为80.73%(243/301),确证阳性率为86.01%(209/243)。2011年发现的确证阳性者全部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405.35个/μL,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77.69%(94/121),≤50个/μL的比例为5.79%(7/121)。2009-2011年发现的HIV感染者和病人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的114例病人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99人(占86.84%)。结论天津深蓝工作组参与扩大HIV检测和治疗一体化服务工作,具有动员参加HIV检测人数多、初筛阳性者接受确证检测率高、阳性发现率高、确证阳性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符合治疗标准的接受治疗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