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难治病,常伴有胃粘膜异型增生或肠化,被称为“胃癌前期病变”。笔者自1995~1999年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上腹部疼痛、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镜病理检查提示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减少1/3以内者为轻度,减少1/3~2/3者为中度,减少2/3以上者为重度。在45病  相似文献   

2.
张新  王慕虹  罗伟 《河北中医》2000,22(4):269-269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具有发病缓慢、病势缠绵难愈等特点,且多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而被视作癌前期病变,给患者带来痛苦与生命威胁.1985~1998年,我们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百合汤出自清@陈念祖<时方妙用>、<时方歌括>两书,是陈氏采录之验方.方由百合30g,乌药10g组成.先师宋子衡老中医行医50余载,用此方治疗胃脘痛疗效卓著.笔者在临床中用百合汤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疗效满意. 例1:杨某,男,49岁,1998年8月初诊.上腹部胀满疼痛8年余,加重2月.病史:患者上腹部饱胀痞闷疼痛8年余,反复发作.服用多种中西药品治疗,不见好转.曾在上海某医院经胃镜检查,诊断为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诊见胃脘部痞闷疼痛,按之稍舒,痛连两胁,暖气频作,嘈杂欲饥,纳呆便溏,面色少华,精神郁闷,舌质淡红,苔薄白罩黄,脉弦细.曾服香燥理气之剂,初之见效,继之如故.余思此症脾虚肝郁,久之欲化热之象,百合汤加味主之.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临床上以上腹疼痛、胀痛、食欲不振为主症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1]。起病缓慢,病程长。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CAG列为癌前病变之一。中医认为本病与饮食不节、情志刺激及病久脾虚等导致气滞血瘀,湿热痰阻及脾胃虚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6.
临床观察发现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很少见 ,常见的类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同时存在 ,临床内镜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2年来笔者对经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患者 73例进行详细四诊观察及中医辨证 ,并进行中医治法方药初步研究 ,现就临床观察及中医辨证治法探讨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73例 ,均为本院中医门诊患者 ,诊断标准参照 1982年全国胃炎会议拟定的慢性胃炎诊断标准[1 ] 。 73例中男35例 ,女 38例 ;年龄 2 5~ 76岁 ,平均 5 7.45岁。确诊病程 6个月~…  相似文献   

7.
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脾胃湿热、肝肾郁热、肝脾不调、脾胃虚弱、肝胃阴虚)论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施治。治疗关键:一是治标(清热、解毒、除湿、理气、通络、导滞);二是固本(益气、助阳、养阴)。  相似文献   

8.
9.
萎缩性胃炎祖国医学虽无此病名,而究其临床症状属“胃脘痛”“胃痛”范畴。笔者运用中医学辨证施治谈谈治疗管见。1病因学及诊断要点从病因学来分,要归纳为胃阳虚与胃阴虚两型。而胃阳虚多见于浅表性胃炎,病在气分;胃阴虚多见于萎缩性胃炎,病在血分。从胃镜下和病理...  相似文献   

10.
辨证结合辨病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天龙 《江苏中医》1998,19(3):25-25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辨证论治配合专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2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72例中,门诊54例,住院18例;男43例,女29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1。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0年。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均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后确诊。轻度萎缩31例,中度萎缩32例,重度萎缩9例,其中伴肠上皮化生14例,不典型增生7例。合并消化性溃疡3例,胆汁返流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胃下垂6例,十二指肠球炎2例。临床以无食欲或减退,饭后饱胀,上腹部疼痛伴胀,暖气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围 ,多由浅表性胃炎缓慢发展而来。在临床上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 5 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 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均经胃镜检查确诊 ,并无合并症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中医药治疗组 32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37~ 6 1岁 ,平均 4 7.5岁 ;病史3~ 17年 ,平均 6 .5年。对照组 2 4例 ,其中男 18例 ,女6例 ,年龄 39~ 6 0岁 ,平均 4 9.1岁 ;病史 4~ 16年 ,平均 5 .9年。组织学特征 :治疗组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 2 5例 ,伴肠腺上皮化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 4例 ,…  相似文献   

13.
14.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辨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为特征的慢性胃病。中医可将其归纳于胃脘痛、嘈杂、痞满的范畴,笔者根据其临床表现辨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体会论述如下。1 分型施治1.1 胃阴虚型。症见:食少纳呆,少食即饱,胃中隐痛,痛无规律,胀闷嘈杂,烧灼口干,得食则减。舌体偏瘦,舌质红少津,舌苔少或花剥,脉细弱或细数。治则:益胃养阴生津,叶天士养胃汤加减。沙参、麦冬、石斛、五竹、乌梅、花粉、黄精、白芍、炙草,水煎服。1.2 脾胃气虚型。症见:食少腹胀,痞满胀痛,喜热喜按,得食则舒或嗳气,或泛吐清水,大便时溏,舌淡,边…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4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自1993年以来,按照中医理论辨证分型治疗萎缩性胃炎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1~30岁者17例,31~40岁者14例,41岁以上者9例;病程最长者20年,最短者2年,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按悉尼系统的胃镜分类法,轻度17例,中度16例,重度7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脾胃虚寒型15例,气阴两虚型19例,肝胃不和型6例。2治疗方法脾胃虚寒型:治以温中健脾法,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胃脘冷痛者加吴萸、良姜;四肢欠温,喜热畏寒,便溏,舌胖苔白者,加干姜…  相似文献   

17.
姚奇蔚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奇蔚教授、主任医师 ,从医六十余年 ,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颇有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笔者亲聆教导 ,获益颇丰 ,现将本人学习心得介绍如下 :1 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嘈杂、吞酸等范畴 ,姚老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多为胃阴不足 ,病位在胃。胃为阳土 ,喜润恶燥 ,病久多寒湿化热 ,燥热伤阴 ,或气郁日久化火伤阴。唐容川说 :“胃燥不能食 ,食少不能化 ,譬如釜中无水 ,不能熟物也。”引起胃阴不足的原因 :一为嗜食辛辣食物或过嗜烟酒 ,二为肝气郁结化火乘胃。临证常见胃阴不足、脾胃虚弱、脾胃湿热等证。胃阴…  相似文献   

18.
浅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慎 《新中医》2000,32(7):5-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变随年龄增大而有恶变的趋势 ,严重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目前尚无很理想的方法。笔者认为胃粘膜之所以出现萎缩的根本原因在于胃络瘀阻 ,故治疗本病重在从血瘀辨证。1 瘀阻胃络是萎缩性胃炎的根本原因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说 :“若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提示脏腑气血的通和畅达是人体健康的关键 ,一旦脏腑气血出现壅滞瘀阻 ,则导致病理反应 ,引起相关病症的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于胃部 ,其特征是胃的粘膜出现萎缩性改变 …  相似文献   

19.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体会金坛市中医院(213200)黄宁,何宇林萎缩性胃炎,是以胃脘疼痛为主,属中医胃痛范畴。目前确诊主要依靠胃镜及胃粘膜组织病检。辨证论治,坚持中药治疗,不仅能明显地改善症状,亦可以获得近期痊愈,现就此谈谈体会,不当之处,乞斧正。一...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自跃 《河北中医》2002,24(6):437-438
现代医学认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表现 ,主要是胃酸缺乏 ,黏膜萎缩 ,腺体减少或大部分消失。纤维胃镜显示 :胃黏膜呈灰色或灰绿色 ,黏膜层变厚 ,黏膜下血管分支清晰可见 ,在局限的萎缩区可见周围黏膜形成隆起 ,可发生息肉。胃液分析 :游离酸减少或缺乏 ,空腹胃液可见上皮细胞、白细胞、黏液及细菌。中医学虽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名 ,但从其临床症状归纳当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心下痞、呃逆、嘈杂等范畴。近年来 ,中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多分为脾胃虚寒、胃阴不足、气阴两虚、肝胃不和、肝郁气滞、湿热阻滞、气滞血瘀等类型。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