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许倩茹 《护理学杂志》2005,20(22):54-55
目的探讨益口漱口液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围术期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于术前1~3 d和术后第1~5天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加用益口漱口液漱口。结果观察组牙龈出血、伤口感染、口腔溃疡、口干、口臭、咽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益口漱口液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围术期患者口腔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体化救治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口腔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9例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实施口腔颌面损伤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体化救治护理干预,包括无缝隙护理、个体化口腔护理、功能锻炼,促进创口愈合,以加快口腔功能的恢复.结果 观察组口腔功能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实施一体化救治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口腔咬合关系、咀嚼功能,促进其口腔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许倩茹 《护理学杂志》2005,20(11):54-55
目的探讨益口漱口液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围术期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于术前1~3d和术后第1~5天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加用益口漱口液漱口。结果观察组牙龈出血、伤口感染、口腔溃疡、口干、口臭、咽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益口漱口液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围术期患者口腔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陈亮 《医学美学美容》2024,33(4):181-184
目的 分析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6月 收治的66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 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口腔清洁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 察组口腔清洁优良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低于对 照组的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予以患者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理 想,可有效提升口腔清洁程度,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口腔洁净护理对患者术后愈合进程及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 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口腔护理,观察组给予口腔洁净护理,比较两组简明疼痛调查表 (BPI)、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住院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干预后BPI、 Spiegel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洁 净护理在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疼痛和睡眠状况,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 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颈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8月至2008年10月,应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颈部静脉畸形患者116例临床资料.取平阳霉素8 mg(平阳霉素2 mg/ml)、地塞米松10 mg加2%利多卡因2.0 ml备用.根据患者年龄、瘤体大小、部位,抽取平阳霉素稀释液1.0~4.0 ml(含平阳霉素2~8 mg),儿童用量平阳霉素2~4 mg/次.将针头垂直刺人瘤体,或从瘤体边缘进针,回抽有血后,将药物缓慢注入瘤体内.7~10d可重复注射1次.观察患者临床体征、彩超及胸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16例患者分别注射1~5次,应用平阳霉素治疗剂量2~40 mg,地塞米松治疗剂量5~50 mg,瘤体消失,随访3~5年,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颈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疗程短、效果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口腔颌面颈部皮肤黏膜组织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有效的急诊急救方法对口腔颌面外伤及合并伤进行对症治疗,观察其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行急诊急救措施后对症治疗,分析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及患者愈合情况。结果随访期间,120例患者中,4例因出血量过多休克死亡,2例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无因口腔颌面部损伤后治疗不及时导致死亡患者,其余患者除口腔颌面部损伤外的合并伤均治愈。114例生存患者中,47例颌面软组织损伤患者经有效及时的清创修补缝合,切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良好,无瘢痕。67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中,根据有效手术治疗。35例患者完全治愈,无瘢痕、张口度及咬合位置良好;23例面部略有瘢痕,面部轻微畸形;9例患者治疗后瘢痕明显,张口度及咬合关系障碍,且伴有单侧鼻部通气障碍,需进一步治疗。临床疗效评估,治愈82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有效率92.11%(105/114)。结论对于口腔颌面创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者,需行对症急诊措施,解除危及生命因素后,有效正确的口腔颌面部治疗方法对提高患者愈合及功能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2月 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参照 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疼痛情况、生活质量、抑郁情况 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参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术后1、3、5 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及满意 度均高于参照组,SD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口 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增强手术疗效,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ERAS理念的营养干预在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 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7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 手术治疗并康复出院的58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 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进行营养筛查及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期 血清电解质、血清前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及术后手术伤口、肺部、移植皮瓣等感染情 况、以及康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伤口、肺部感染率低 于对照组,皮瓣成活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输液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 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的营养干预措施中,可改 善患者预后,减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皮瓣成活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口腔冲洗效果。方法将47例牙颌面畸形正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改良法行口腔冲洗,即将吸唾管放置口角低位处,用1.5%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冲洗,同时用棉签按先上后下、由后向前擦拭牙面及口腔黏膜。对照组23例行常规口腔冲洗。结果观察组冲洗后牙菌斑指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正颌术后患者采用改良口腔冲洗法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在改善患者口腔健康和颜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成功的手术必须 具备精确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旨在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术前评 估和手术规划,探究二者的关联性,通过回顾术前评估的关键元素,分析术前规划的关键步骤,并提出了 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旨在为改进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和比较帝视内镜(Disposcope,DS)和纤维支气管镜(FOB)用于口腔颌面骨折手术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口腔颌面骨折手术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DS组和FOB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取经鼻气管插管,DS组采用DS引导插管,FOB组采用FOB引导插管。记录插管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总成功率。记录术后24h患者声音嘶哑、咽痛、黏膜损伤、牙齿松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S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FOB组(P0.05)。两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24h声音嘶哑、咽痛、黏膜损伤、牙齿松动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S或FOB均有助于口腔颌面骨折手术患者经鼻气管插管,两者插管成功率和插管相关并发症相似,但使用DS插管时间较FOB缩短,且操作和维护方便,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牙颌面畸形正颌外科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金星  刘婕 《护理学杂志》2007,22(24):34-35
对36例牙颌面畸形患者采用正畸和外科手术的方法,矫治患者颌面形态并重建其口颌功能.术前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术后予呼吸道管理和口腔护理,结果术后均获得满意的疗效.提示科学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PD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同期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tomy,ST)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行肿瘤根治伴皮瓣转移修复并且做气管切开术的124例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用药、气管切开时的生命体征、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124例患者中41例行PDT(P组),83例行ST(S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S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S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ST相比,PDT具有更多优点,更加适合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股前外侧嵌合皮瓣及串联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7月39例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患者(嵌合皮瓣组)临床资料,以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串联游离皮瓣修复的35例患者(串联皮瓣组)作为对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肿瘤类型、肿瘤分期及缺损范围、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皮瓣制作及显微吻合时间、拔除胃管时间、开始经口进食时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参照口腔颌面肿瘤根治术后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后临床疗效评估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嵌合皮瓣组2例、串联皮瓣组4例皮瓣出现血管危象,串联皮瓣组1例皮瓣远心端出现部分坏死,串联皮瓣组3例出现口底颌下瘘和感染;其余患者皮瓣顺利成活,受区创面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嵌合皮瓣组手术时间、拔除胃管时间、开始经口进食时间均显著少于串联皮瓣组,皮瓣制作及显微吻合时间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5年。术后3个月,根据口腔颌面肿瘤根治术后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后临床疗效评估表,嵌合皮瓣组术后外形、患者满意度、工作状况、口腔闭合功能、咀嚼、语言表达、吞咽评分均显著高于串联皮瓣组(P0.05);饮食、张口度、口腔容纳水测试及咬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串联皮瓣相比,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能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同时有利于患者术后口腔闭合、咀嚼、语言、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张吉锋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04-205
目的:研究并探讨美学原则在口腔颌面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54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其中,28例(51.85%)为良性肿瘤,包括腮腺良性肿瘤、成釉细胞瘤、腮腺脉管畸形、颌骨囊肿、鳃裂囊肿等;26例(48.15%)为恶性肿瘤,包括恶性淋巴瘤、舌癌、唇癌、口底癌、上颌窦癌等。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均应用美学原则对手术方案进行设计与实施。结果:31例(57.41%)患者表示满意,22例(40.74%)患者基本满意,1例(1.85%)患者不甚满意,总满意率为98.15%,基本能帮助患者建立心理自信。结论:美学原则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中效果良好,患者治疗满意率高,对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鼻内镜实施口腔颌面外科手术100例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正常愈合。上颌窦牙根异物患者经过手术后异物顺利取出,上下颌骨囊肿患者也全部摘除。随访1~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鼻内镜下实施口腔颌面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作者在口腔颌面创伤救治过程中的体会,着重讨论口腔颌面外科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对美学的要求,并从美学原理的角度对口腔颌面软、硬组织外伤救冶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西帕依固龈液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口腔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西帕依固龈液在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1组(n=30)、对照2组(n=28)、实验组(n=32)分别采用常规生理盐水、口泰含漱液、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口腔擦洗和口腔冲洗。结果三组口腔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效果最好,对照2组次之,对照1组最差。结论西帕依固龈液作为口腔护理液可有效降低牙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口腔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槐华胜  张婕  许晓莲  冯晨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3):1453-1454
由于口腔颌面部拥有较多的血液循环系统,且手术切口多位于口内,患者多不能从口腔内进食,在很大程度上使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如语言、咀嚼等受到很大限制。使口腔自洁能力下降,易引起创口的感染[1]。所有如何进行术后口腔冲洗和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影响较大,笔者将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的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