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发生麻疹暴发流行,为了解高校学生麻疹抗体水平,我们以1988、1989年进入某高校的新生为对象,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在1个月内对88级161名,89级142各年龄16~20岁,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进行了麻疹抗体检测。按《全国计划免疫管理规程》中麻疹血凝抑制试验方法进行。每人采耳血0.3ml,分离血清,冷藏各检。血凝素由北京??生物所产,批号为88-2,效价1:128。猴血球由河南省防疫站提供,在试验前重新测定血凝素效价。麻疹血凝抑制抗体≥1:2者判定为阳性。同时,对88级新生用兰州生物所生产的冻干麻疹疫苗(批号为8802)进行麻疹苗再免疫,每人0.2ml,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县边远海岛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为麻疹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站于1986年12月对龙门乡沙镬岛渔村人群进行了麻疹血凝抑制抗体测定。本次调查186人,抗体滴度≥1:2的174人,占93.55%。其中学龄前儿童阳性率最低,仪68.18%(15/22),与各年  相似文献   

3.
渠县健康人群麻疹"百日咳"白喉 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渠县健康人群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抗体水平 ,于 1999年 9月对渠县 3个镇 (区 ) 2~ 4岁、6~ 8岁、13~ 15岁年龄组的健康人群 10 0人 ,分别采血 ,用血凝抑制 (HI)试验、微量凝集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麻疹HI抗体、百日咳凝集抗体、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麻疹 麻疹HI抗体阳性 (≥ 1 2 )率为 10 0 %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10 3 5(表 1)。2 百日咳 百日咳凝集抗体阳性 (≥ 1∶2 0 )率为10 0 % ,保护 (≥ 1∶ 32 0 )率为 76 % ,GMT为 1∶6 2 6 83。各年龄组间的保护率差异无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上海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状况,在上海市黄浦区和金山区对505名健康人采血,用血球疑集抑制(HI)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平行检测。结果HI试验的阳性率为99.0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26.00;ELISA试验则为93.66%和1∶1303.46。HI抗体滴度高者ELISA-IgG抗体滴度也高,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r)为0.58(P<0.0005)。但HI试验检测阴性5份,ELISA试验检测阴性32份,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4.4%。两种方法的特点是HI试验检测的是麻疹血凝素抗体,包括IgM和IgG抗体;ELISA试验检测的是麻疹病毒全抗体,包括血凝素、血溶素的IgG和核蛋白等。分析了ELISA试验检测≥7岁5个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低于HI试验的影响因素,以及金山区各年龄组麻疹抗体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客观评价我县预防接种质量及了解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我站于1997年底与2000年4月分别进行麻疹疫苗初免效果观察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测定,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麻疹疫苗初免效果观察 所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61142,效期1998年5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已有大中专学生中麻疹爆发流行的报导,为了解此类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麻疹疫苗(MV)再免疫效果,本文于1996年10~11月份进行了调查。l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选择菏泽某帅范专科学校新生103人,并以实验小学一年级新生幻人为对照。1.2方法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法检测两组血清中HI抗体后,对大专组接种MV,并于接种后30天再次检测HI抗体。以>1:2为阳性,猴血球和血凝素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提供。2结果2.l两组麻疹HI抗体分布两组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一1.16,P>0.25);HI抗体GMT差异具有显著性(U一7.66.*<0…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县正常人群百白破免疫水平,评价我县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方法:在同一人群中,检测百日咳、白喉、破伤风3种不同抗体。结果:百日咳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168.23,保护率为33.48%,白喉、破伤风抗体保护率分别为92.31%、80.77%。结论:高免疫水平与我县高接种率相一致;但百日咳保护率较低,应推广使用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我县麻疹流行规律及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县麻疹流行特征及免疫监测结果,做一初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流行病学统计资料均取自本站统计室。麻疹血清HI抗体滴度测定的对象为满8个月农村易感儿(测定麻苗免疫效果),和一般人群(测定人群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 1999年以来麻疹发病有所上升 ,甚至有小的爆发 ,现将实验室诊断结果分析如下。1 标本及其检测 临床麻疹疑似病例及各地区(市 )卫生防疫站为确定麻疹疫情采集的早期病人血标本和咽试子。IgM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捕获法 ,试剂购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病毒分离用B95a细胞 ,阳性标本送国家麻疹实验室进行型别鉴定。确诊依据是 ,病人血清IgM抗体阳性 ;咽拭子中分离到麻疹野病毒。2 结果  1999~ 2 0 0 1年共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2 30份 ,麻疹IgM抗体阳性 14 9份 ,阳性率6 4 78…  相似文献   

10.
为追索汕头市人群感染流行性出血热(EHF)情况,1995年我们收集在本站体检的健康人血清,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作EHF血清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l材料及方洁1.l血清标本1995年8至10月,在本站收集有关体检的健康人血清,冷存待检u1.2试剂来源血凝素及致敏血球系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所供,批号92—l,使用前测定血凝素效价为1:64。1.3实验方法使用!2X8孔V型微量血凝板,先将待检血清作1:10稀释后再倍比稀释,用4单位血凝素抗原(l:16稀释)作抑制试验。1.4结果判定以血清最高稀释度出现“一”抑制凝集为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制订麻疹消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1995年对武城县0~40岁的97名健康人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检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用随机的方法选择武城镇0~40岁正常人群作为监测对象.依据《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由德州市卫生防疫站检验科测定血清麻疹血凝抑制(HI)抗体,以≥1:2为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宣汉县农村健康人群百日咳、麻疹的免疫状况,及时为今后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7年8月在全县74个乡(镇)随机抽取627名健康者分4个组进行了麻疹、百日咳抗体水平检测。[结果]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其抗体阳性率为89.15%,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67,百日咳的抗体水平相对略低,其抗体阳性率为63.64%,GMT为1︰546,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预防接种对保持高抗体水平,降低麻疹、百日咳的发病率至关重要,但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3.
李国斌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794-1795
目的了解临武县城区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方法于2005年5—7月对临武县城区5个调查点的儿童分:6月龄、8月龄、10月龄、2岁、3岁、4岁6个年龄组采集指尖血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检测血清300份,麻疹IgG抗体阳性190份,阳性率63.33%,抗体滴度≥1:800的有153人,显性保护水平为51.00%。不同年龄组血清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1:800的人数及有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儿童人数百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月龄、8月龄儿童IgG抗体水平不足以保护儿童免受麻疹病毒的感染,建议在麻疹局部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无免疫史的6月龄、8月龄前儿童进行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1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中和抗体试验检测麻疹抗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中和抗体试验(NT)在麻疹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NT为"金标准",同时用德国Virion/Serion的定量ELISA试剂盒检测364份麻疹抗体滴度,将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NT的阳性率为57.69%,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48,ELISA的阳性率为42.86%,平均抗体活性值为48.57IU/L。定性结果发现,ELISA特异度为99.35%,其敏感度即阳性符合率为73.81%,且阳性符合率随着滴度增加呈现增高的趋势(z=-5.99,P<0.001)。Fisher精确概率法发现,滴度1∶2组、滴度1∶4组与其他各组阳性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度1∶8组与滴度≥1∶64组阳性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阳性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结果发现,ELISA抗体活性值与NT滴度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r=0.884,P<0.001。结论德国Virion/Serion的定量ELISA试剂盒在检测低滴度麻疹抗体时易出现假阴性,检测高滴度麻疹抗体时,两种方法敏感性接近;滴度临界值为1∶8~1∶16。该试剂可推荐用于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15.
江陵县用微量凝集试验对1987年、1989年和1990年健康人群血清383份进行副百日咳抗体水平检测,阳性率为55.6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99。1989年和1990年阳性率和 GMT 高于1987年。10岁以下儿童的阳性率(48.89%)及 GMT(1:5.08)最低,10~19岁达高峰。20岁后趋于恒定。研究结果表明,我县不但有副百日咳感染存在,且流行程度不亚于百日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监测河北省健康人群的麻疹Ig G抗体水平,了解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状况,为河北省制定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健康人群血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健康人群的麻疹Ig 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年龄组检测的556份血清标本中,515份麻疹Ig G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92.63%,波动为78.26%~100.00%;麻疹Ig 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布为464.95~2 119.62,平均为1 050.69。不同地区人群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分布为82.50%~100.00%,麻疹Ig G抗体GMT分布为655.03~1 647.75。结论河北省健康人群血清中的麻疹Ig G抗体处于较高水平,对麻疹的发生和感染具有较好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汕头市健康人群麻疹、百日咳、白喉的免疫状况,评价计免-冷链工作质量,为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对汕头市龙湖区和濠江区等两个区180名健康者进行麻疹、白喉和百日咳抗体水平监测。在2~4岁、6~8岁和13~15岁年龄组各随机抽取60名监测对象,用ELISE法检测麻疹抗体水平,凝集试验检测百日咳抗体水平.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白喉抗体水平。[结果]180个监测对象的麻疹、白喉和百日咳全程免疫史达90%以上。3个年龄组的麻疹、白喉的抗体保护率均达100%,百日咳的抗体阳性率在78.3%~98.3%.保护率仅为28.3%~43.3%。[结论]汕头市已建立对麻疹、百日咳和白喉较高的免疫屏障,免疫成功率亦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
汕头市部分人群麻疹、白喉、百日咳免疫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汕头市部分人群麻疹、白喉、百日咳免疫水平。方法 2003年在汕头市两个区随机抽取2~4、6~8、13~15岁3个年龄组健康人群共采集183份血液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间接血凝法(IHA)检测麻疹、白喉、百日咳抗体。结果 受检人群中的麻疹平均抗体阳性率为98.9%,GMRT为1327.40;白喉平均抗毒素为1,13HAU/ml,以2~4岁组最高(1.74HAU/ml),并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百日咳抗体阳性率为88.5%,但抗体保护率(33.9%)及GMRT(161.38)均较低。结论 汕头市2~15岁人群对麻疹形成较好的群体免疫屏障;百日咳抗体水平低,需规范接种,确保有效免疫;白喉抗体水平随人群年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监测2014年四川省通江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白喉抗毒素、百日咳凝聚抗体、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乙肝抗-HBs的阳性率,及时准确掌握全县健康人群免疫水平,评价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SWIM对通江县5个乡镇共计180名健康人群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为35.00%,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5.00%,白喉抗毒素阳性率为71.11%,百日咳凝聚抗体阳性率为44.44%,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阳性率为86.67%,乙肝抗-HBs阳性率为52.78%。结论 :麻疹抗体、风疹抗体、白喉抗毒素、百日咳凝聚抗体未达到国家"十二五"规划免疫标准,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乙肝抗-HBs水平达到国家"十二五"规划免疫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天台县人群麻疹免疫水平 ,并为预测麻疹疫情和为制订本地消除麻疹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 1999年 10月份进行一次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 随机选择了山区雷峰乡和平原白岳镇为调查单位 ,每个单位分 2~ 4岁、 6~ 8岁、 13~ 15岁、 2 5~ 39岁等四个年龄组 ,共调查 12 1人 ,用毛细吸管采末稍血0 3ml,检测麻疹血凝抑制抗体 (HI)。2 检测方法 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要求 ,采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试验方法 ,检测麻疹血凝抑制抗体 ,抗体效价≥ 1:2为阳性。结 果1 总体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