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361例,按照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正常白蛋白尿组246例、微量白蛋白尿组83例、大量白蛋白尿组32例;另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5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T2D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骨钙素以及其他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骨钙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正常对照组血清骨钙素均显著低于各组别的T2DM患者(P均<0.05),正常白蛋白尿组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骨钙素为T2DM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子。T2DM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与UACR呈正相关,与HbA1c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钙素表达水平下调,是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子,其表达水平受UACR和HbA1c等指标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马英丽 《海南医学》2012,23(12):23-24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T2DM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尿蛋白排泄率不同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44例;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51例;C组(临床蛋白尿组)35例,另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全部纳入对象均行血清hs-CRP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各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hs-CRP水平随尿微量清蛋白的升高而升高。hs-CRP与TG、TC及Cr且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hs-CRP水平与DN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且hs-CRP水平随着DN进展而逐渐增高,是目前预测DN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hs-CRP水平检测对T2DM及DN患者血管病变及病情发展程度的诊断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1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测定160例T2DM患者(12DM组)及10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CRP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并根据有无微量白蛋白尿将T2DM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84例)及微量白蛋白尿组(76例),分析比较各组间CRP水平。结果T2DM组CRP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结论CRP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与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正常人30例、2型糖尿病组(单纯糖尿病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蛋白尿组30例)患者共120例研究对象的血清脂联素、hs-CRP水平,并分析其与HbA1c、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中微量白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两个亚组血清脂联素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hs-CRP与脂联素、HbA1c、尿微量白蛋白正相关(F=6.29,P<0.05)。【结论】脂联素、hs-CRP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关,检测血清二者水平可能对早期诊断和评估糖尿病肾病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38例健康对照组,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蛋白尿期;35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期;3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蛋白尿期的血清Adiponectin、hs-CRP和IL-6含量,并分析其与HbA1c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Adiponectin、hs-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中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2个亚组血清Adiponectin、hs-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1),hs-CRP与Adiponectin和HbA1c呈正相关(F=5.43,P<0.05)。结论Adiponectin、hs-CRP和IL-6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关,检测血清三者水平可能对早期诊断和评估糖尿病肾病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凡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2):241+24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DM)病人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化学免疫分析法测定27例正常人及65例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①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②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组(P<0.01)而显著低平临床白蛋白尿组(P<0.01)③合并高血压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者(P<0.01)。结论:在微量白蛋白尿阶段前已存在着内皮损伤并伴随肾脏损伤的加重而血浆Hcy水平升高,尤其在高血压组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99mTc-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m 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2型糖尿病(T2DM)及预后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100例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分为无白蛋白尿组(38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6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行核素肾动态显像获得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功能曲线,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无白蛋白尿组GF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GFR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肾功能曲线半排时间(T1/2)延长,20 min残留率(C20)增高。微量白蛋白尿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可以早期发现T2DM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铁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31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测定血hs-CRP、铁蛋白.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hs-CRP、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2型糖尿病组中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的hs-CRP、铁蛋白水平明显大于正常白蛋白组,且临床白蛋白尿组的hs-CRP、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结论 hs-CRP、铁蛋白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检测hs-CRP、铁蛋白的水平对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肾病微炎症反应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DN)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DN微炎症反应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观察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hs-CR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等指标,并根据UAER检测结果将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微量白蛋白尿组(MA)及临床白蛋白尿组(CP).结果:本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合并T2DM占58.33%(56/96).患者hs-CRP T2DM组明显高于非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组各组间及与非T2DM组比较,NA与非T2DM组间hs-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NA与MA及非T2DM组患者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P与MA相比,hs-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NIHSS T2DM组明显高于非T2DM组(P<0.01),并且死亡率T2DM组明显高于非T2DM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hs-CRP阳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hs-CR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DN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反应,这可能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其预后.hs-CRP或许可作为预测DN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骨密度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T2DM患者203例,测定研究组腰椎(L1-L4)、股骨颈的骨密度,并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设:T2DM正常白蛋白尿组(<30mg/24h)(1组)、T2DM微量白蛋白尿组(30-300mg/24h)(2组)、T2DM大量白蛋白尿组(≥300mg/24h)(3组),比较不同白蛋白尿组骨密度的差异,将T2DM患者尿白蛋白定量与骨密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股骨颈的骨密度较正常白蛋白尿组显著降低(p<0.05),腰椎的骨密度也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不同尿白蛋白排泄量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正常对照组49例和T2DM组144例进入该研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9例),微量蛋白尿组(50例),临床蛋白尿组(45例)。采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v Wf的浓度。结果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年龄、病程、BMI、Hb A1C、FPG、FINS、HOMA-IR、ACR和v 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2DM患者血清v Wf水平与T2DM病程、BMI、HOMA-IR、Hb A1C、ACR和Fg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紊乱是DN发病机制之一,血清v Wf水平可以成为DN早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与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探讨血清CysC在诊断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特别是在尿白蛋白正常而肾功能已下降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入组患者共124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定量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各组患者分别为69例、41例和14例。结果有23.4%的患者出现GFR下降[GFR<60 mL/(min.1.73 m2)],其在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4.5%(10/69)、19.5%(8/41)、78.6%(11/14)。血清CysC的倒数与肾动态显像GFR呈线性正相关(r=0.679,P<0.001),基于血清CysC的估算GFR与肾动态显像GFR也有良好的相关性(r=0.734,P<0.001),且随着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增加,血清CysC水平也逐渐升高;在正常白蛋白尿患者中,GFR<60 mL/(min.1.73 m2)患者平均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但两组间的平均Scr、24 h尿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患者、血清CysC ROC曲线最佳切点值为1.095 mg/L。结论在正常白蛋白尿的T2DM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已出现肾功能损害,以年龄大、女性患者居多,血清CysC升高(>1.095 mg/L)可能是正常白蛋白尿的女性T2DM患者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患者hs-CRP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8月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病房T2DM并高尿酸血症患者269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9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98例,临床蛋白尿组79例,比较各组间血清hs-CRP、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及肌酐(Cr)等水平。结果hs-CRP水平随着UAER增加而增加,与病程、体重指数、血压、甘油三脂、Cr、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结论炎症可能为T2DM并高尿酸血症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刘子菊 《吉林医学》2012,33(19):4076-4077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hs-CRP和MA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是人体炎性反应急性期炎症标志物,在T2DM合并感染患者中明显增高,MA是一种间接反映T2DM微血管变化程度的指标,hs-CRP与MA水平检测对T2DM血管病变及病情发展程度的诊断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史庆元 《吉林医学》2010,31(13):1748-1750
目的:探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和2型糖尿病组65例,根据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E-S。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sE-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临床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又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血清sE-S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结论:E-S作为一种黏附分子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过程,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预报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代谢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M1)、微量白蛋白尿组(DM2)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M3),且与40例正常人对照(NC)。尿24小时微量白蛋白(UAER)用放免法测定。结果:98例2型DM患者的hs-CRP和IL-6浓度比40例正常对照显著增加[(13.05±7.84)mg/Lvs(1.05±0.38)mg/L,P<0.05],[(17.65±7.93)ng/Lvs(6.02±2.45)ng/L,P<0.05]。且2型DM的DM1组、DM2组和DM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相比,依次显著增高(P<0.05和0.01),IL-6浓度也依次增高,分别为(P<0.05和0.01)。hs-CRP与IL-6呈高度正相关(r=0.753,P<0.01),也与UAER呈高度正相关(r=0.782,P<0.01)。结论:hs-CRP和IL-6浓度在2型DM患者中显著增加,且在并发DN的2型DM患者增加更显著,血清hs-CRP和IL-6浓度增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宋伟  钟小兰 《吉林医学》2011,(18):3664-3665
目的:明确血清铁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与血糖、尿白蛋白/肌酐、尿白蛋白排泄量、血脂等的相关规律,为降铁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组40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将糖尿病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1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19例与临床蛋白尿组(PR组)11例。采用放免法测定尿白蛋白、比色法测定尿肌酐、免疫比浊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量。结果:T2DM各组血清铁蛋白、尿白蛋白/肌酐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PR组高于MA组与NA组(P<0.05),MA组高于NA组(P<0.05)。PR组和MA组FBG均高于NA组(P<0.05)。血清铁蛋白与TC(=0.37,<0.01)、LDL(=0.41,<0.01)、尿白蛋白/肌酐(=0.32,<0.01)、血肌酐(=0.39,<0.01)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升高,并随尿白蛋白排泄量增加而升高,铁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不同程度蛋白尿患者的血清对足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1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14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11例),同时选取14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4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CR等临床指标。分别用各组受试者的血清处理小鼠足细胞48 h后,观察电镜下足细胞自噬形态、自噬蛋白LC3及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 3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各组ACR、FBG、Hb A1c、LDL-C、收缩压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P<0.01);T2DM各组A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T2DM各组自噬数目下降,LC3-Ⅱ表达量降低,Cleaved-caspase 3表达量增加;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LC3-Ⅱ表达量下降(P<0.05),Cleaved-caspase 3表达量增加(P<0.01);LC3-Ⅱ表达量水平与T2DM患者蛋白尿增加呈负相关(P<0.05)。结论:T2DM合并不同程度蛋白尿患者的血清能降低足细胞自噬,提示患者血清中含有相关因子调控自噬,进而损伤足细胞,促进蛋白尿产生。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tHCY浓度.结果①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t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3,P=0.024),正常白蛋白尿组血清tHCY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664);②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CCr、TG是糖尿病患者血清tHCY浓度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tHCY浓度和DM病程是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①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tHCY浓度升高,CCr是血清tHCY浓度的独立影响因素;②高HCY血症与2型DM早期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微量白蛋白尿组(<25 mg/L)2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5~200 mg/L)38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 >200 mg/L)44例,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进行CysC及Hcy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CysC及Hcy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两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血清CysC及Hcy联合检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