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idatively modifi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S-100B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其中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7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以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静滴,1次/d,7d为1个疗程.分别在发病后d1、d3、d7、d14测定血浆Ox-LDL、S-100B变化;入院前和治疗1个月后行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及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d1Ox-LDL最高,经治疗后两组患者Ox-LDL逐渐下降,治疗组在d3、d7的Ox-LDL、S-100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周后Ox-LDL下降到相同的水平(P>0.05).两组患者S-100B在d.达到峰值,其后逐渐降低;治疗组d3的S-100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周后S-100B下降到相同的水平(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CSS及BI评分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Ox-LDL、S-100B水平,有益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依达拉奉,同时辅以尤瑞克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均14 d为1疗程,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40例给予依达拉奉针剂30 mg加入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30 min滴完,2次/d;丹红4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4~6 h滴完,2次/d,共14 d。并设对照组40例,给予抗血小板制剂、舒血宁、胞二磷胆碱,疗程14 d。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在48 h内的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0.9%氯化钠溶液100 ml,1次/d,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0 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 d;对照组使用同剂量、同疗程的奥扎格雷钠.进行疗效对比分析,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变.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抗血小板制剂、舒血宁、胞二磷胆碱;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疗程14 d。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依达拉奉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93例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1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10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依达拉奉,每次3 0mg,2次/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5)。结论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郭晓兵 《临床医学》2011,31(6):53-5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抗血小板降纤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 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 d。两组病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CSS中国卒中量表)。结果两组治疗后CSS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曾宇  付林  朱焰  李顺池  李雅萍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782-178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早期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96例首发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采用单盲法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及基础治疗加用依达拉奉治疗14d。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至治疗后90d。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于治疗前、治疗后d14、d28、d90,各评定1次,Barthel指数(BI)于治疗后d28、d90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前两组间C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CSS:18.52±6.43vs17.22±8.14,t=0.562,P=0.546>0.05),治疗后d14、d28、d90两组间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SS:9.25±5.37,6.28±5.56,4.33±2.85vs12.27±8.04,10.03±7.45,7.12±5.26,t=2.468,3.446,3.325,P均<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d28及治疗后d90的BI在依达拉奉组优于对照组,(BI:75.32±27.01,83.20±24.48vs64.05±21.08,72.04±23.85,t=3.426,2.188,P均<0.05),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用药后综合疗效分析依达拉奉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5%vs79.5%,基本控制率:32.6%vs20.5%,χ2=9.804,P=0.021<0.05)。结论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观察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和治疗1周后血清NSE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观察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结果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前血清NS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第3天时,患者血液中NSE浓度即明显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和血塞通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0.4 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2次/d,连用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依达拉奉和血塞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周劲松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530-2531
目的 比较应用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注射液与单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周口市川汇区中医院内科2007-06-2010-06期间住院治疗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组)62例和对照组(血塞通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的疗效.结果 两组的治疗结果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88.7%,对照组总有效率66.1%,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血塞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血塞通注射液效果更理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75岁)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7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3、5、7 d的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 d、3月时对2组进行GCS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的S-100β、NSE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3、5、7 d,观察组的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GC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 d、3月,2组GCS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从而起到减轻脑损伤、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总结其护理.[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观察组应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2.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7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均采用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抗血小板制剂、脑细胞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除外)、神经营养剂及舒血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彭光善  罗娇利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187-218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4组:局部亚低温组、依达拉奉组、局部亚低温+依达拉奉治疗组(联合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于入院时和治疗d14行头颅CT扫描,测定出血量和水肿量;并于治疗前、后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行CSS评分.[结果...  相似文献   

17.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66例)及对照组(57例).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和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结果 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达90.9%,显效率为75.6%,而对照组分别为77.2%和4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30 d依达拉奉组C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依达拉奉组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0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 mg(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加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奥扎格雷钠250 ml(含0.9%氯化钠溶液250 ml,奥扎格雷钠80 mg,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生产)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10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扎格雷钠250 ml(含0.9%氯化钠溶液250ml,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2次/d。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83%。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及依达拉奉干预后的变化,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院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A组)和银杏达莫组(B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用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d。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银杏达莫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1d、3d、7d和10d检测血清NSE和TNF-a含量。结果A组治疗后患者血清NSE和TNF-a含量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减少血清NSE和TNF.仪含量及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缺损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黄芪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ACM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黄芪,疗程14 d.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丙二醛(MDA)及谷氨酸(GLU)水平,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MDA水平明显降低,GLU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DEACMP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黄芪通过减低ACMP患者血清中自由基和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保护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