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RRP)长期困扰着患者和医生,临床处理颇为棘手。通常认为RRP的发生部位是随机的,通过临床观察和回顾分析,发现RRP有特殊的发病部位,好发于鼻前庭鼻阈、软腾的鼻咽面、会厌喉面中央、喉室上下缘、声带下面、气管隆凸、支气管畸,这些部位具有共同的组织学特征,即位于鳞状上皮与纤毛上皮交界处。此外,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乳头状瘤亦好发于气管切口窦道和胸股气管中部(与气管套管末端接触处),这是由于气管套管损伤纤毛上皮后而代之以鳞状上皮化生方式愈合,形成医源性的鳞状一纤与上皮交界。乳头状瘤由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JORRP)气管切开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气管切开的拔管时机。方法:对31例接受气管切开术的JORR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JORRP的发病年龄、气管内播散的部位、疾病侵袭性、病变生长方式等临床表现。结果:31例JORRP患儿共行气管切开术32例次,3例次为手术后1个月拔除气管套管,气管内无乳头状瘤生长,其余29例次气管内均有不同程度的乳头状瘤生长;20例次拔管患儿中,拔管3个月以上者气管内未见乳头状瘤生长。结论:JORRP患儿应尽量避免气管切开,已行气管切开的患儿应及早拔管,避免乳头状瘤向气管内发展,拔管时机可选择在乳头状瘤生长较少时,可于手术结束后即刻拔除,或术后堵管24h后拔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JO-RRP)播散至气管后的治疗方法。方法:14例JO-RRP患儿均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应用气管内镜和喉显微切割钻治疗,手术间隔期内均未应用干扰素等药物治疗。结果:14例中,有8例经治疗3~6次后气管内乳头状瘤趋于局限,拔除气管套管,封闭气管造瘘口。随访6个月,气管内黏膜光滑,无乳头状瘤生长。6例尚未拔管,但肿瘤生长有明显减少的趋势。结论:应用喉显微切割钻治疗复发性气管内乳头状瘤,术野清楚,肿瘤切除彻底,并发症少,术后复发周期延长。  相似文献   

4.
气管内窥镜在治疗小儿复发性气管内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小儿复发性喉乳头状瘤播散至气管内的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气管内窥镜在全麻支撑喉镜下治疗小儿复发性气管内乳头状瘤 12例。结果 :12例中 ,3例随访 1年余未复发 ,已拔除气管套管 ;9例术后复发 ,但复发周期较既往应用气管镜手术明显延长 ,且病灶有逐渐局限、减少的趋势。结论 :应用气管内窥镜治疗气管内乳头状瘤 ,术野清楚 ,肿瘤摘除彻底 ,术后复发周期延长。  相似文献   

5.
文献报告干扰素有抗肿瘤和使喉乳头状瘤消退的作用。本文报告一个用干扰素治疗喉乳头状瘤的同时并发鳞状细胞癌的病例。病人是一个出生于1964年的男孩。在一岁前即确诊患幼年性喉乳头状瘤。由于呼吸道阻塞,需要行气管切开术。此后、病人一直带气管套管。虽多次经内窥镜手术摘除、冷冻和显微镜下烧灼、乳头状瘤继续向气管及左支气管蔓延。1974年用自体免疫及博来霉素治疗.仅暂时有效;1978~1979年用左唑咪治疗则没有任何效果。以后遂开始用人干扰素β肌注,每月做内窥镜检查,证明气管、支气管乳头状瘤消退,只是在停药时,乳头状瘤又复发。三个月后,又用人干扰素α肌注,持续4(1/2)月,  相似文献   

6.
喉乳头状瘤是喉部的一种非浸润性良性上皮瘤,易发生于呼吸道纤毛上皮和鳞状上皮交界处,临床上分为成人型和幼儿型。幼儿型一般为多发型,易复发;成人型一般为单发型,易恶变。小儿喉乳头状瘤80%发生于7岁以前,更多集中于4岁以下的小儿。病变最显著的特点是侵袭性和复发性,复发的原因主要与邻近区域潜在病毒感染及术中病灶残留有关,喉乳头状瘤尚缺乏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喉乳头状瘤(Laryngeal papiloma,LP)是指发生于喉部的良性上皮增生,常见症状为声嘶或失声,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其发病原因近年来病毒感染学说颇受重视,持此观点学者认为,喉乳头状瘤致病因子是乳头状瘤病毒[1]。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目前所采用的各种治疗方法均不十分满意,喉乳头状瘤术后容易  相似文献   

8.
幼年型喉乳头状瘤多发生在声带的前部,暴发型者则向声门上和声门下区扩展。这是一种生长在上皮上的良性肿瘤,80%发生于7岁以前,而暴发型者则多见于4岁以前。其组织形态学和其他部位的乳头状瘤一样,并在瘤细胞内可找到病毒包含体。因此,人们认为喉乳头状瘤也是由病毒引起的。此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多不满意。其临床过程有时甚为险恶,往往需要多次手术切除,有时需要行气管切开术,以维持呼吸道通畅。作者们曾见到一例在用干扰素治疗原位癌期间,病人双足底疣(已确定为病毒所致)完全消失。因之用干扰素来治疗7例幼年型喉乳头状瘤,看能否对此病的临床发展起作用。治疗方法:肌肉注射干扰素,每周三次,每次3×10~6国际单位(IU)。有3例,每周只注射  相似文献   

9.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属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其特点是上皮向基质内呈乳头状增生,高复发性、破坏性生长方式及易恶性变为其临床特性,手术切除是治疗NIP的最佳选择。以往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为鼻侧切开术、Caldwell-luc手术及鼻内径路肿瘤切除术,国内许庚、韩德民最早将鼻内镜手术技术应用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我科1999~2001年应用鼻内镜技术治疗NIP 1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儿童喉气管狭窄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19年来42例儿童后天性喉气管狭窄,年龄自15个月到14岁,平均8岁。主要病因有气管切开术后;喉气管外伤;复发性喉乳头状瘤术后;气管内插管等。全部病例狭窄严重,依靠气管切开呼吸。采用不同的喉气管重建术。结果40例病人经1 ̄18年随访,36例(90.0%)拔除气管套管,治愈。结论:①提高气管切开术技术,可以减少儿童喉气管狭窄发病率;②3岁以上儿童可以进行喉气管重建术;③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根据喉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治疗成人喉乳头状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治疗的18例喉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多发性喉乳头状瘤4例,单发喉乳头状瘤14例,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全麻,内镜支撑喉镜下应用7070号等离子射频刀切除肿瘤.结果 术中出血约1~10 ml,平均2 ml,术后无出血及其他并发症.随访6至3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16例患者未见复发;2例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8个月复发,再次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术后分别随访4个月和12个月,1例再次复发,另1例未见复发.结论 内镜支撑喉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治疗成人喉乳头状瘤具有出血少、损伤小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喉乳头状瘤(Laryngeal papilloma,LP)是发生在喉部的非浸润性良性上皮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复发率较高,有恶变倾向。本文对1993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53例喉乳头状瘤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喉乳头状瘤通常分为多发的青年型和单发的成人型二型。电子显微镜和组织学检查提示喉乳头状瘤病毒与青年型者发病有关,并从喉乳头状瘤标本鉴定出一种新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DNA(HPV 11型)。此病毒偶可见于成人,以高频度复发为其特点。由自发性或医原性散播,可侵入威胁生命、难以治疗的气管或支气管部位。本病治疗通常是用支气管镜下摘除及激光等,常需气管切开。白细胞干扰素治疗青年型喉乳头状瘤病已有报道,治疗后肿瘤缩小,但停药后复发。报告者概未作分子生物学监测。(本刊1983,7:228,文摘号234、235) 作者们报告1例54岁男性气管支气管乳头状瘤病。定期从支气管镜内摘除复发的气管乳头状瘤已有23年。6年前,乳头状瘤病发展至右肺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对小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juvenile onset recurrent respiratory papillomatosis,JRRP)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至2007年收治并基本完成治疗的JRRP患儿,将其分为气管切开组和常规手术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回访记录进行回顾分析与对照研究.结果 气管切开术组29例患儿带管时间为13.0~66.5个月,每例患儿肿瘤切除手术4~9次(中位数7次),拔管后2年以上无复发者27例,未拔管2例中气管切开后气管切口和支气管内肿瘤播散各1例,分别失访和死亡;未出现脱管、喉气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常规手术对照组57例,每例患儿肿瘤切除术9 ~32次(中位数18次).术后随访1年以上肿瘤无复发患儿53例;总气管内播散2例,行手术切除后2年内未见复发;支气管内播散的2例中1例失访,1例死亡;未见喉气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气管切开术组患儿嗓音评估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3.16,P<0.005);肿瘤气管内播散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26,P>0.05).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可减少JRRP肿瘤切除手术的次数,保全嗓音功能,且未增加肿瘤气管内播散率.对于高复发性JRRP或随诊困难的患儿,气管切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疗效优于反复手术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儿童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疾病侵袭性、病变生长方式和表面形态等临床表现,从临床角度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探讨CO2激光治疗的意义和经验.方法对北京同仁医院1993年9月~1998年12月以CO2激光治疗的60例儿童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儿4岁以内发病的50例,占83.3%,发病年龄高峰为2岁.2岁以下患儿疾病频繁复发率为72.0%,2岁及2岁以上为45.7%,差异有显著性(χ2=4.71,P<0.05).2岁以下患儿的疾病侵袭组发生率为88.0%,2岁及2岁以上为54.3%,差异有极显著性(χ2=7.66,P<0.01).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声带、室带、喉室、会厌喉面及声门下,而气管切开的患儿则易出现气管乳头状瘤的生长,且部位多为造瘘口和套管壁周围.喉乳头状瘤有4种不同的生长方式和表面形态,其对应的临床表现亦不同.18例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病程的延长以及患儿年龄的增长,复发频率逐渐降低;5例随访1年半以上未复发;33例还在继续治疗中;死亡3例;失访19例.手术并发症主要为远期并发症,喉瘢痕狭窄17例,气管瘢痕狭窄6例.结论儿童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临床表现与发病年龄、病变生长方式及是否气管切开有关,CO2激光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创伤小、可以避免气管切开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分析19年来42例儿童后天性喉气管狭窄,年龄自15个月到14岁,平均8岁。主要病因有气管切开术后;喉气管外伤;复发性喉乳头状瘤术后;气管内插管等。全部病例狭窄严重,依靠气管切开呼吸。采用不同的喉气管重建术。结果40例病人经1~18年随访,36例(90.0%)拔除气管套管,治愈。结论:①提高气管切开术技术,可以减少儿童喉气管狭窄发病率;②3岁以上儿童可以进行喉气管重建术;③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根据喉气管狭窄病变而定。  相似文献   

17.
喉切除术前急症气管切开术被认为与喉癌气管造口复发及生存期减短有关,但对此观点尚有争议。造口复发是气管切开术本身所致,还是因为需行急症气管切开术者常有声门下侵犯或为晚期癌容易造口复发?该文将肿瘤原发部位、声门下浸润、T和N分期及治疗方法等所有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纳入分析,着重探讨气管切开术与造口复发的关系。43例T。声门癌患者,伴有或不伴声门上区和/或声门下区侵犯,均行全喉切除术,有呼吸困难者术前行气管切开术,切缘受累、声门下或喉骨架破坏时,术后加放疗。患者均存活并随访25个月以上。术前急症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8.
喉癌的预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癌前病变(增生性喉炎、厚皮病、白斑、乳头状瘤病)的及时根治。作者1980~1986共治27例男性喉乳头状瘤病成人,入院后经直达喉镜、纤维喉镜、喉动态镜检查,以便确诊和判断肿瘤部位和范围,结果全部病例均局限于一侧声带,在气管内麻醉下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术中冰冻切片证实10例有Ⅰ期癌表现,4例乳头状瘤有Ⅲ级细胞分化不良(dysplasia),余13例确诊为乳头状瘤,可见成人喉乳头状瘤病的恶变倾向高,应及时手术根治。作者1980~1982年  相似文献   

19.
侵及上呼吸消化道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25例累及邻近结构如喉返神经、喉、气管及食管的甲状腺癌,占300例甲状腺癌总数的8.3%。除1例纤维肉瘤及1例透明细胞癌外,其余23例均为乳头状、滤泡型或二者的混合型癌。可根据受累情况分别切除喉返神经、自气管壁上切下肿瘤、切除喉、部分气管和食管。不超过1/4周径的气管缺损可用邻近组织修补,大的缺损可用胸大肌皮瓣内置不锈钢丝予以重建。颈段食管也可应用胸大肌皮瓣重建。切缘不够可补以术后放射治疗。累及邻近结构的甲状腺癌经恰当处理后可获长期生存,本组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0%、86.6%和83.3%。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与儿童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的关系,介绍避免气管切开和处理喉、气管乳头状瘤的经验。方法 1992年5月至1997年7月收治患儿62例。男32例,女30例。发病年龄1个月至8岁4个月,平均2岁2个月。除4例放弃继续治疗外,其他患儿共接受喉肿物摘除术、支撑镜下喉显微激光手术和/或支气管镜检查、气管内肿物摘除术163次。结果 21例气管切开并长期戴管的患儿中17例(80.9%)发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