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73-75+79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影响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133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本院行根治手术的患者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术后3年内共有35例患者死亡,3年总生存率为73.68%。Cox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CEA水平(P=0.0023)、肿瘤分化(P=0.0020)和肿瘤分期(P=0.0080)与术后长期生存明显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CEA水平(P=0.0103)、肿瘤分化(P=0.0149)和肿瘤分期(P=0.0291)与术后长期生存明显相关。结论术前CEA水平、肿瘤分化和肿瘤分期是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影响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随访,采用合理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以改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2.
罗磊  邓坤  杨庆强   《四川医学》2024,45(6):628-633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261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Logistic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术后早期发生肝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术前CEA水平、脉管侵犯、病理N(pN)分期预测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肝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术前CEA水平(HR=2.611,95%CI 1.271~5.379,P=0.009)、脉管侵犯(HR=3.954,95%CI 1.778~8.772,P=0.001)、病理N(pN)分期(HR=7.476,95%CI 3.526~15.844,P<0.001)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CEA水平、病理N分期联合脉管侵犯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0.770~0.891),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3%和66.7%。结论 术前CEA水平、脉管侵犯及病理N(pN)分期≥N1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肝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可用来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肝转移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动力性肠梗阻分为两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文化程度、肿瘤位置、TNM分期、分化程度、术前是否有肠梗阻、腹部手术史、合并贫血、淋巴结转移、低蛋白血症、肿瘤直径、手术时间、吸烟酗酒史等资料。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统计学差异因素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8例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22.50%;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TNM分期、术前是否有肠梗阻、腹部手术史、术前是否合并贫血、是否淋巴结转移、术前是否有低蛋白血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48、7.681、8.119、10.904、9.395,P=0.000、0.003、0.006、0.005、0.001);Logistic回归分析TNM分期为Ⅲ期、术前有肠梗阻、有腹部手术史等是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3月间150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年内共60例患者出现肝转移,3年无肝转移生存率为60%。Cox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CEA水平(P=0.0005)、肿瘤分化(P=0.0121)和肿瘤分期(P=0.0001)与术后肝转移明显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CEA水平(P=0.0090)、肿瘤分化(P=0.0188)和肿瘤分期(P=0.0013)与术后肝转移明显相关。结论术前CEA水平、肿瘤分化和肿瘤分期是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随访,采用合理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以降低术后肝转移发生率,改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family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containing 3,NLRC3)与III期结直肠癌的预后及肿瘤免疫相关指标 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2年至2013年122例经手术根治切除的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相关资 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NLRC3与CD8+ T细胞的表达情况,利用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 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并检测其微卫星稳定性。采用χ2检验分析NLRC3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 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III期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在III期结直肠癌中,肿瘤组织CD8+ T细胞浸润 分期(χ2=27.79,P<0.01)、NLR值(χ2=6.35,P<0.05)、淋巴结转移分期(χ2=10.12,P<0.01)以及微卫星稳定性(χ2=6.05, P<0.05)与NLRC3的表达有关。NLRC3(OR=0.066,95% CI:0.020~0.218)、血管癌栓(OR=3.119,95% CI:1.547~6.286) 及NLR(OR=5.103,95% CI:2.465~10.563)对III期结直肠癌的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有影响(均P<0.05);另 外,NLRC3(OR=0.144,95% CI:0.055-0.377)、血管癌栓(OR=3.589,95% CI:1.859~6.932)及NLR(OR=2.939,95% CI: 1.509~5.723)对III期结直肠癌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同样有影响(均P<0.05)。结论:NLRC3,血管癌栓 和NLR是III期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NLRC3通过抑制系统性炎症、促进局部抗肿瘤免疫而使III期结直肠癌患者 具有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跟踪随访上述病例并分析相关临床病理学指标及术前CEA水平同复发的关系。结果CEA升高组的术后复发率较高(54.9%),与CEA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血清CEA水平、肿瘤分期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率阳性相关(P=0.003).结论术前血清CEA水平是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问题的独立指标,术前血清CEA水平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治疗计划是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赵咫龙  孙雨 《重庆医学》2018,(3):389-390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发生急性肺损伤(AL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612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10项因素与ALI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发生AL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OR=1.23,95%CI=1.02~3.01)、COPD(OR=2.60 95%CI=1.30~5.16)、气管插管时间(OR=1.74,95%CI=1.13~6.32)、血清清蛋白(ALB;OR=2.49,95%CI=1.86~7.22).结论 年龄、COPD、气管插管时间、ALB是影响结直肠癌手术后发生AL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右江医学》2020,(1):57-6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神经侵犯(PNI)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西京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49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NI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PNI在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发病年龄、肿瘤位置、肿瘤直径和远处转移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肿瘤PNI的独立风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2.194(1.375~3.501)、3.326(2.207~5.011);生存分析提示:PNI阳性预后较差(P=0.025)。结论结直肠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神经侵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徐静  高青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12):1490-1494
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中埃兹蛋白(Ezrin)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EBSCO平台系列数据库、OVID平台EBMR+Journals英文数据库、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及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研究文献通过设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定,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后采用Reman 5.0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符合条件的文献有14篇,其中结直肠癌患者1 383例,对照组29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结直肠癌组及正常对照组中Ezri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72,95%CI=10.56~23.41,P=0.000);(2)Ezr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OR=2.96,95%CI=1.69~5.19,P=0.000)、Dukes分期(OR=0.17,95%CI=0.08~0.37,P=0.000)、肿瘤浸润深度(OR=0.56,95%CI=0.36~0.85,P=0.007)、肿瘤分化程度(OR=0.37,95%CI=0.19~0.69,P=0.002)相关,与性别(OR=1.19,95%CI=0.89~1.58,P=0.240)、年龄(OR=1.15,95%CI=0.69~1.91,P=0.600)、肿瘤大小(OR=1.07,95%CI=0.66~1.73,P=0.790)无关。结论:Ezrin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高表达的Ezrin可能在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5~2002年间诊治的结直肠癌730例临床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血型、首发症状、肿瘤大小、组织类型、临床病理分期(Dukes分期)、肠壁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癌胚抗原(CEA)、肿瘤相关因子群(TSGF)等临床因素,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与肿瘤部位、大小、Dukes分期、肠壁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CEA等因素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Dukes分期及CEA与肝转移有关;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与Dukes分期(r=0.349,P=0.000)及CEA水平(r=0.306,P=0.000)呈正相关。结论:Dukes分期及CEA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Dukes分期越晚,肝转移的危险性亦越大。癌胚抗原(CEA)值离正常值越大,肝转移的危险性越大。性别、年龄、血型、首发症状、肿瘤大体类型、组织类型、肿瘤相关因子群(TSGF)等与肝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肝转移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6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同时性或异时性)和37例术后随访3年以上无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肿瘤大小、肿瘤浸润肠壁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术前血清CEA、AFP、CA199水平等指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其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及癌胚抗原与术后预后相关分析。  方法  收集恩施州中心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直肠癌患者200例;收集患者病理T、N、M分期、术前CEA值、病灶所在肠管位置、累及肠管长度(CT图像测量)、累及肠圈比例、肠周淋巴结是否阳性、环周切缘是否阳性、距离肛门距离、壁外血管是否受浸润,这几个指标为回顾性收集资料;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复发和转移2个结果,并记录发生复发、转移、死亡时间。研究方法:用Cox多因素相关分析上述几个指标与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2个结果相关分析,并找到预测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因素。总生存时间用Kaplan - Meier曲线描述复发和转移患者,并用Log-Rank检验其差异。  结果  与术后发生转移相关因素分别为N分期P = 0.001;HR = 11.22;95%CI(2.55,49.25)、术前CEA值P < 0.001,HR = 1.00;95%CI(1.002,1.006),这2个因素与术后发生远处转移有相关性;与术后发生局部复发相关的因素为T分期P = 0.036;;HR = 1.726;95%CI(1.03,2.87)、术前CEA值P = 0.034;HR = 1.00;95%CI(0.99,1.005)。  结论  T分期与术后局部复发有显著相关,N分期与术后远处转移有相助相关性。 术前T分期能预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术前N分期与CEA能预测直肠癌术后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核心蛋白1(UQCRC1)的表达及其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2例结直肠癌组织蜡块及37例癌旁组织蜡块,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UQCRC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血清CEA值的相关性.结果:UQCRC1在癌组织中表达下调率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与门脉血癌胚抗原 (CEA)水平 ,并预测结直肠癌转移情况。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放射显影法 ,对 34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时抽取外周血与门脉血作CEA检测。结果 :18例患者外周血CEA值低于门脉血 (P <0 .0 1) ,16例患者外周血CEA值高于门脉血 (P <0 .0 1)。全部患者术后随访 4~ 2 4个月 ,外周血CEA值低于门脉血的患者 ,结直肠癌转移率 2 2 .2 % ,低于外周血CEA值高于门脉血患者的 6 2 .5 % (P =0 .0 349)。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EA值高于门脉血者转移率高 ,术中检测结果能前瞻性预测结直肠癌的术后转移高危患者 ,对临床针对性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免疫状态与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以2012年9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74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包膜侵犯分为侵犯组(n=36)和未侵犯组(n=38),有无远处转移分为转移组(n=18例)和未转移组(n=56),选择NK细胞和T细胞亚群作为细胞免疫指标,探讨细胞免疫与甲状腺癌侵袭性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包膜侵犯(χ2=12.175,P=0.000)和远处转移(χ2=8.139,P=0.006)与细胞免疫指标异常相关,远处转移与是否合并桥本氏病相关(χ2=7.094,P=0.008);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远处转移与CD8+T细胞异常(χ2=5.429,P=0.020)相关,包膜侵犯与NK细胞异常(χ2=2.445,P=0.018)和CD4/CD8异常(χ2=8.079,P=0.002)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免疫异常是包膜侵犯[OR=5.701,95%CI(2.075~15.666),P=0.001]和远处转移[OR=5.063,95%CI(1.571~16.320),P=0.008]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CD8+异常是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OR=2.236,95%CI(1.084~4.613),P=0.029],CD4/CD8异常是包膜侵犯的危险因素[OR=2.802,95%CI(1.257~6.244),P=0.012]。结论 DTC患者免疫状态与肿瘤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当CD8+T细胞百分比降低和NK细胞、CD4/CD8异常时,易出现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研究乳腺钼靶显示微钙化的乳腺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为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寻找新的指标.方法 对315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应用钼靶摄影机常规摄取乳腺轴位、斜位片,判断有无微钙化,并与肿瘤类型、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ER、PR、C-erbB-2等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各临床指标与钼靶钙化的关系.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内癌组中微钙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浸润性导管癌组(P〈0.05).微钙化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以I期为对照,II期OR=1.822(95% CI 1.013~3.276),III期OR=3.646(95% CI 1.772~7.503),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OR=1.761(95%CI 1.124~2.760),P〈0.05].微钙化与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OR=1.710(95%CI 1.078~2.712),P〈0.05],与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OR =1.597(95%CI 1.023~2.494),P〈0.05].结论 钼靶微钙化阳性患者更倾向于临床分期晚、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ER、PR阳性表达,能否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TSGF、CEA、CA199联合检测在大肠癌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瑞莲  罗冰芬  邝慕珠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007-1008,1018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l99)联合检测在大肠癌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大肠恶性肿瘤患者93例,空腹静脉采血。TSGF采用生化比色定量法测定,CEA、CA199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全部数据用SPSS12·0软件处理。结果TSGF、CEA和CA199的敏感性分别为40·86%、35·48%和16·13%。三者相关分析发现TSGF与CEA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TSGF联合CEA检测敏感性为59·14%,TSGF联合CA199检测敏感性为48·39%,CEA联合CA199检测敏感性为45·16%,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64·52%,与单两者联合检测有统计学差别(P<0·05)。TSGF、CEA、CAl99与临床病理学之间关系TSGF的表达随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而增强,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CEA的表达随Dukes分期的升高或淋巴结转移而增高,差别亦有显著性(P<0·05)。发现CAl99的表达随Dukes分期的升高或远处转移而增高,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TSCF的表达与CEA成正相关(P=0·01),与CA199不相关(P=0·14),而CEA与CA199之间亦无相关性(P=0·65)。结论①TSGF在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其敏感性较CEA、CA199高。②联合检测TSGF、CEA及CAl99的表达不仅可以提高大肠癌的检测率,而且对大肠癌病理分期、预后判断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为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四川省肿瘤医院40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新发、原发结直肠癌患者和400例同期未患结直肠癌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的相关因素。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日静坐时间≥8h(OR=2.01,95%CI: 1.15~3.50)、食用腌泡菜≥3次/周(OR=2.19,95%CI: 1.48~3.23)、食用腊制食品≥2个月/年(OR=4.12,95%CI: 2.59~6.55)、经常食用脂肪及糖类食物(1~2种OR=1.97,95%CI: 1.03~3.76;3~5种OR=3.41,95%CI: 1.68~6.93)和结直肠癌家族史(OR=3.46,95%CI: 1.37~8.75)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而经常饮茶(OR=0.61, 95%CI: 0.40~0.94)、经常运动(OR=0.36,95%CI: 0.23~0.56)、食用豆类及豆制品≥3次/周(OR=0.46,95%CI: 0.28~0.75)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经常食用脂肪及糖类食物在结肠癌的发生中作用突出(1~2种OR=7.53,95%CI: 1.75~32.34;3~5种OR=10.57,95%CI: 2.38~46.95),未发现在直肠癌发生中起作用。结论 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应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干预,积极倡导群众适当运动,平衡膳食,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HICC)的危险因素及肿瘤标志物CA199、癌胚抗原 (CEA)等血清学指标检测HIC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我校华西医院确诊为HICC 58例患者(HICC组)及按性别、年龄匹配的同期单纯肝内胆管结石(IHDS)189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HICC发生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指标CA199、CE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等对HICC预测的准确度。结果 HICC 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仅体质量下降一项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胆肠吻合手术(P<0.001)、家族肿瘤病史(P=0.001)、以及发病早期行取石(P=0.003)。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OR=3.621,95%CI:1.333~9.834,P=0.012),肿瘤家族史(OR=16.830,95%CI:1.937~146.21,P=0.010),胆肠吻合史(OR=5.115,95%CI:1.733~15.098,P=0.003),CA199>100 IU/mL (OR=5.478,95%CI:2.539~11.820,P<0.001)为HICC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早期取石(OR=0.315,95%CI: 0.128~0.771,P=0.011)是其保护因素。诊断性分析表明CA199及CEA升高鉴别HICC与IHDS组诊断价值偏低,以CA199及CEA联合诊断(满足CA199>100 IU/mL或CEA>5 ng/mL即可),联合诊断检测HICC的曲线下面积为0.807,敏感性达71.05%、特异性为82.05%,准确性较高。 结论 胆肠吻合手术史、糖尿病、是否早期取石及结石取尽否是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独立危险因素。CA199及CEA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诊断HICC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