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听骨链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听骨链的CT曲面重建(CPR)方法,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5耳(122例)行颞骨轴位高分辨率CT检查,对听骨链行CPR。50例(80耳)为正常听骨链,72例(85耳)为病变组。主要扫描参数:准直0.5mm,螺距0.875,重建间隔0.2~0.3mm,重建矩阵1024×1024。结果(1)正常听骨链组:1幅图像上清晰显示3个听骨及其关节。(2)临床应用:39例颞骨外伤中,听骨链异常的18例;锤砧关节半脱位及脱位各5例,砧镫关节半脱位及脱位分别为5例及6例,锤骨柄骨折1例。16例外耳发育不良中,骨性外耳道闭锁13例,膜性3例。骨性外耳道闭锁最常见的伴随听骨畸形是锤骨柄发育不全(10例),中耳腔变窄、听骨缺如3例,锤砧融合伴砧骨长突缺如1例。不伴随先天性外耳发育不良的听骨畸形2例,1例为双耳砧骨长突缺如,另1例为砧骨长突发育不全伴砧镫关节不连。慢性中耳乳突炎15例,6例合并胆脂瘤者听骨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鼓室硬化症1例。结论听骨链的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是诊断传导性耳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率CT显示听小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单侧密集骨重建技术对听小骨细微结构的显示能力及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5人,81只耳的资料,全部病例行HRCT扫描,后进行单侧局部密集骨重建,观察轴冠位的正常及异常HRCT图像对听小骨(包括砧骨豆状突,砧镫关节,镫骨前后脚、脚板)的显示情况。结果:慢性中耳乳突炎31只,外耳道先天性闭锁伴中耳发育畸形2只,颞骨骨折波及中耳1只。HRCT密集骨重建,轴冠位结合扫描,能清晰显示听小骨炎症的微小破坏,骨折等病变;结合中耳仿真内镜可清晰地显示发育畸形的听小骨。结论:HRCT能清晰,准确地显示听小骨细微结构。优于传统的CT图像,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手术所见,探讨中耳先天性胆脂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15耳)中耳先天性胆脂瘤患者的HRCT和MRI表现及术中所见。结果病例分为2组,第1组胆脂瘤局限于鼓室;第2组胆脂瘤受累范围较广,可以由鼓室向后累及鼓窦或乳突,或向前累及颞下颌关节。第1组11例(11耳),颞骨CT见鼓室内砧镫关节周围软组织影,呈球状或片状,11耳盾板均正常,7例合并听骨链畸形;其中3例进行了MRI扫描,由于病灶较小,2例MRI未发现病灶,1例虽然可以发现病灶,但是DWI未见高信号。第2组4例(4耳),3例颞骨CT示鼓室、和/或鼓窦内软组织影,1例示鼓室内病变向前累及颞下颌关节,3例合并听小骨畸形,其中2例进行了MRI扫描,均发现病灶并可见DWI高信号。结论中耳先天性胆脂瘤CT主要表现为鼓室内砧镫关节周围软组织影,可合并听骨链畸形,当病灶较小时MRI不能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对外耳及中耳先天性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HRCT检查诊断为外耳及中耳先天性畸形病人34例,评价中耳及外耳畸形的类别.结果 34例先天性耳畸形病人中,单纯外耳畸形11例,单纯中耳畸形7例,外耳畸形合并中耳畸形16例.外耳、中耳畸形的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外耳、中耳畸形单侧、同时发生常见;外耳畸形中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常见;中耳畸形中听骨链异常常见,单纯中耳畸形中常见镫骨畸形.结论 HRCT可清晰显示外耳及中耳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提高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诊断外中耳畸形的水平。资料与方法对22例(24耳)经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病例,术前采用螺旋CT高分辨扫描,将原始扫描数据密集重组后进行多平面重组(MPR)(轴面、冠状面、斜轴面、斜冠状面)、曲面重组(CPR)及仿真内镜容积重组(VR)成像,与手术所见进行详细对照观察。结果手术治疗24耳,外耳道狭窄1耳,骨性闭锁18耳,膜性闭锁3耳。鼓室腔狭小12耳。锤骨畸形或缺如23耳,其中1耳CT见细小锤骨,而手术为缺如。砧骨缺如4耳,砧骨畸形16耳,其中有2耳手术见砧骨长脚长、砧骨粗大,而CT表现基本正常。镫骨细小畸形6耳,其他畸形7耳,镫骨缺如5耳;砧锤关节融合畸形14耳,轻度变形1耳,缺如4耳;砧镫关节融合1耳,不连5耳,缺如7耳;卵圆窗骨性封闭8耳,上述CT所见均与手术相符。手术见3耳圆窗骨性封闭,其中1耳CT表现正常。手术有3耳未见咽鼓管开口,其中1耳CT表现正常。手术见面神经管前位8耳,其中1耳CT表现正常。结论螺旋CT高分辨扫描及其多种后处理成像综合观察,多数可以反映外中耳畸形情况,有利于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在外耳道闭锁中的临床直用.方法:外耳道闭锁病人15例(18只耳),先天性12例,后天性3例,平均年龄24岁选用显示骨算法重建行CT扫描,层厚1-2mm,横断面为常规切展方向,5例加扫冠状位.结果:①外耳道闭锁:骨性闭锁16耳(88.9%),膜性闭锁2耳(11.1%)。②中耳发育畸形:中耳破室腔挟小10耳(55.6%),听小骨畸形10耳(55.6%)。③乳突气化不良者8耳(44.4%),气化良好者10耳(55.6%)。④本组病例内耳结构未见明显异常.⑤鼓骨畸形10例(55.6%),面神经管垂直段前8耳(44.4%),结论:CT扫描可获得外耳、中耳及内耳的三维影像资抖,明确外耳道闭锁的程度及类型、鼓室及听小骨畸形的情况.面神经管垂直段的位置以硬内耳细微结构有无畸形等,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提高外耳道畸形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骨性外耳道发育不良是先天性外、中耳发育畸形的常见形式之一,CT表现较为复杂,目前认为骨性外耳道发育畸形分为以下3种类型:骨性外耳道闭锁、骨性外耳道狭窄和垂卣外耳道~([1-4]).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建(CPR)技术研究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中面神经管的异常。方法对15例(17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进行多层螺旋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图像后处理在Philips Mx8000工作站进行。结果17耳中,外耳道狭窄2耳,外耳道膜性闭锁2耳,骨性闭锁13耳。外耳道先天性胆脂瘤及耳后瘘管1耳。鼓室畸形3耳。听小骨先天畸形7耳。内耳畸形1耳。面神经管异常17耳。其中面神经管总长度变短11耳,面神经管走行异常5耳,面神经管位置异常9耳,面神经管管径变细1耳,面神经管分叉1耳。结论MSCT高分辨率扫描加CPR技术能清晰显示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中面神经管的异常,有利于临床医生术前详尽了解面神经管的行程,减少不必要的面神经意外损伤。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耳畸形和正常颞骨的螺旋CT三维成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先天性耳畸形和正常颞骨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螺旋高分辨CT扫描技术,对16例先天性,中耳畸形及40例正常耳行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三维表面成像,结果:16侧患耳畸形为:外耳道骨性闭锁,鼓室狭小,听小骨发育不育,面神经管异常等。小视野密集重建清晰显示了细微结构,多平面重建提供多位信息,三维表面成像立体直观地显示形态结构,结论:螺旋高分辨CT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有利于外,中、内耳正常结构的显示和先天畸形的诊断,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建议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0.
骨性外耳道发育不良是先天性外、中耳发育畸形的常见形式之一,CT表现较为复杂,目前认为骨性外耳道发育畸形分为以下3种类型:骨性外耳道闭锁、骨性外耳道狭窄和垂卣外耳道.  相似文献   

11.
333例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CT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分析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各种CT特征。材料与方法:对高分辨率CT确诊为外中耳畸形的333例404耳的病变部位和类型进行分析。结果:404耳中364耳外耳道闭锁,40耳外耳道狭窄,377耳有听小骨畸形,382耳鼓室狭窄,333耳面神经管乳突段前位。结论:颞骨高分辨CT可获得外、中、内耳畸形类型的影像资料,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外中耳先天畸形的高分辨CT(HRCT)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资料与方法 对临床诊断的外、中耳先天畸形35例行HRCT扫描,单纯横断位扫描5例,横断位加冠状位扫描30例。结果 (1)外耳畸形32例共42耳,其中外耳道骨性闭锁30耳,显示闭锁板为完全性26耳,不完全性4耳。膜性闭锁5耳。双侧分别为不同类型闭锁1例。外耳道狭窄7耳,其中狭窄合并对侧闭锁1例。合并畸形中,面神经管垂直段明显前移22耳,下颌髁状突明显后上移25耳,乙状窦前移4耳,均见于骨性外耳道闭锁。伴发的中耳畸形主要为小鼓室及不同程度的听骨发育不全或缺如。合并内耳发育不全1例。(2)单纯性中耳畸形3例共6耳,均表现为听小骨异常。合并小鼓室1例,耳咽管和鼓室窦畸形扩大1例。结论 HRCT能准确显示外中耳先天畸形的类型、程度以及合并畸形,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正确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颞骨外伤的高分辨力CT(HRCT)诊断和临床表现作了对照研究。颞骨外伤22例,右侧9例,左侧11例,两侧者2例,共计24块颓骨。受伤当日至2个月作CT 检查,层厚2mm,均作横断层面,其中10例并用冠状断面扫描。有21块颞骨显示骨折线,17块为纵行骨折,2块为横行骨折。纵行骨折者均有中~高度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横行骨折者有完全性耳聋。1例前庭骨折者有平衡功能障碍。10块颞骨有听骨链异常(41.2%),以砧骨扭转或移位为主的键骨砧骨关节分离为多数,还有蹬骨脚骨折。有持续性面神经麻痹的9块颞骨中,6块(66.7%)见有面神经管损伤,多发于膝状神经节附近。  相似文献   

14.
面神经管螺旋CT多平面和曲面重建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和曲面重建成像对面神经管显示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具尸体头颅标本、2个颅骨标本及43例患者进行颞骨螺旋高分辨CT扫描,层厚1.0mm、间距0.2mm、螺距为1。然后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及斜面的多平面重建(MPR)和面神经管全程的曲面重建成像,对尸体标本解剖面神经管,并与其断面图像对比。结果 CT图像所见与标本解剖一致,40侧正常耳的面神经管迷路段、水平段在轴面扫描图像上显示最优,面神经管垂直段在矢状面及斜面重建图像上显示最优,曲面重建能显示面神经管连续的全程。中耳乳突炎25耳中,面神经管水平段及垂直段有破坏者分别为6耳及5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16耳中,面神经管异常达10耳;外伤后面瘫的5耳中,3耳见有面神经管骨折。面神经管在螺旋CT多平面和曲面重建图像上的表现与临床手术所见相符。结论 螺旋CT多平面和曲面重建成像技术有利于面神经管的显示及其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应用高分辨力CT 装置检查了50例颞骨病变,以估价CT 对中耳疾病的诊断价值。中耳疾病包括炎症、创伤和粘连等病变。CT 装置为Pfizer0200 FS,改进硬件,增加信息量,缩小象素大小,这样虽然密度分辨率有所下降,但提高了空间分辨率,而有利于颞骨细节显示。层厚用2毫米,层数直至颞骨全部显示。根据内耳道和外耳道显示情况,分为高位和低  相似文献   

16.
洪锦科  高盛宏  张俊  周锦川 《人民军医》2004,47(10):591-593
面神经损伤多由医源性或外伤性(颞骨穿透伤或颞骨骨折)等引起。医源性损伤可见于中耳(易损伤前庭窗上方和面神经)、乳突(易损伤水平段)、中颅凹(易损伤迷路段)及腮腺手术等。据资料统计,中耳乳突手术所致面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3%。1974年3月~2003年8月,我院做中耳乳突手术306例,其中发生面神经损伤5例(1.6%),经及时处理后均痊愈。  相似文献   

17.
李玉华  朱铭  王静蕾  邱海嵊  杨军 《放射学实践》2006,21(12):1270-1272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先天性耳聋颞骨畸形的发生率及特点,为临床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175例听力筛查结果提示听力障碍的婴儿及其他5岁以下先天性耳聋的儿童。采用颞骨螺旋CT扫描,然后进行冠状面MPR重组。结果:CT共检出颞骨畸形61例,其中,外耳畸形24例(36耳),中耳畸形16例(20耳),内耳畸形34例(60耳),其中13例为合并畸形;单纯鼓室积液20例(32耳);其余94例颞骨无异常。约35%患者颞骨有畸形,55%患儿颞骨结构正常。结论:颞骨高分辨CT横断面螺旋扫描和冠状面MPR重组,能很好显示儿童先天性耳聋的颞骨解剖异常,鼓室积液可能是造成婴幼儿听力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颞骨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颞骨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颞骨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0例均经过CT检查,其中5例作过MRI检查。结果 5例仅见颞骨病变,其余5例同时累及其他脏器。CT发现10例都累及外耳道和乳突,8例并纱及岩部和鳞部,7例累及中耳、听小骨及内耳骨迷路破坏各2例。CT显示10例颞骨病变区均呈大块溶骨性破坏,轮廓不整,8例边缘清楚无硬化,伴大的软组织肿块,有明显强化;MRI发现5例都累及外耳道和乳突。4例并累及岩部及鳞部。3例累及中耳,1例内耳膜迷路破坏,MRI显示5例颞骨病变在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中3例呈明显强化。结论 CT可清晰显示颞骨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骨质改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MRI能清楚显示病变范围,帮助选择最佳治疗方案;2种影像检查方法结合对颞骨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断、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 ,11岁。左侧颞部渐进性增大肿块 2月余 ,并伴有左侧耳鸣 ,无眩晕、头痛及呕吐。查体 :左侧颞部见5 .0cm× 2 .5cm× 3.0cm半球形肿块 ,皮温不高 ,不红 ,边界清 ,质地较硬 ,无波动感及缺损 ,轻压痛 ;双侧外耳道无分泌物 ,听力正常。CT扫描示 :左颞骨鳞部靠近乳突处板障内见一5 .5cm× 3.0cm× 3.5cm大小高密度灶 ,呈膨胀性生长 ,CT值4 0HU ,肿块密度大致均匀 ,骨窗见其内有短条状及小片状骨密度间嵴 ,颞骨内外板变薄 ,有小部分缺损 ,左乳突小房受压(图 1、2 )。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CT诊断 :左颞骨良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19例(20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行MSCT检查,将所得原始数据传到工作站进行三维重组.结果 外耳道骨性闭锁18耳(90%),膜性闭锁2耳(10%);乳突气房气化良好14耳(70%),气化较差6耳(30%);鼓室发育异常5耳(25%);听小骨畸形11耳(55%);面神经管异常8耳(40%);卵圆窗闭锁5耳(25%);圆窗狭窄1耳(5%);伴内耳畸形3耳(15%).结论 MSCT可明确外耳道闭锁类型、乳突气化情况和鼓室、听小骨、面神经管、卵圆窗、圆窗及内耳结构发育情况,能为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临床分型、手术适应证的确定及术式选择提供必要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