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抑郁大鼠脑内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NR1mRNA、NR2BmRNA的表达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二级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抑郁组、治疗组、对照组,后3组采用慢性应激方法结合孤养法建立抑郁模型,治疗结束后,取脑组织,采用逆转录PCR(RT-PCR)实验方法,研究NR1mRNA、NR2BmRNA在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左前额皮质、海马的表达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结果抑郁组大鼠海马、前额皮质的NR1、NR2B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中药颐脑解郁方干预后可明显降低NR1mRNA、NR2BmRNA在脑内的表达。结论抑郁模型大鼠脑内NR1mRNA、NR2BmRNA表达升高,中药颐脑解郁方可使之明显下调,中药颐脑解郁方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下调NMDA受体(NMDAR)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研究补肾调气中药颐脑解郁方的抗脑出血后抑郁的机理。方法运用中药颐脑解郁方干预脑出血后抑郁大鼠模型,灌胃给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内bFGF、GFAP的表达变化。结果脑出血后抑郁模型bFGF的表达下降,GFAP表达上升。颐脑解郁方、盐酸氟西汀能增加脑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扣带皮质bFGF的表达,减少海马CA3区、扣带皮质GFAP的表达。结论通过调节脑内bFGF、GFAP的表达,中药颐脑解郁方可能存在促进神经元的修复与再生作用,从而改善抑郁症状,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颐脑解郁方对脑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去脑皮层血管结合孤养法及慢性应激造成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灌胃给药,取脑,进行免疫组化测试.结果颐脑解郁方能够明显增强模型大鼠脑皮层及海马内的GFAP、BDNF及bFGF的表达.结论颐脑解郁方通过增强模型大鼠脑内GFAP、BDNF及bFGF的表达,促进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功能,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应用磁共振波谱观察卒中后焦虑(PSA)大鼠脑代谢的变化情况和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颐脑解郁方组。采用右侧尾壳核注射胶原酶联合不确定空瓶饮水刺激造成PSA模型。假手术组在右侧尾壳核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颐脑解郁方组连续灌胃4周颐脑解郁方(4.19 g/kg),正常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蒸馏水(10 m L/kg)。在造模结束后(第1天)及灌胃4周后观察大鼠表征及行为学(高架十字迷宫)。最后行磁共振波谱成像扫描每只大鼠的双侧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并分别记录N-乙酰天冬氨酸(NAA)、含胆碱代合物(Cho)、肌醇(m I)、谷氨酸(Glu)与肌酸(Cr)的相对含量。结果 (1)表征变化: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饮食不积极,皮毛凌乱干枯无光泽,梳理毛发和探究行为较少,易激惹,可见攻击行为、撕咬鼠笼等行为。颐脑解郁方组较模型组大鼠修饰行为增加,攻击行为明显减少,毛发较前顺滑,但不及正常组。(2)高架十字迷宫:模型大鼠在开放臂的时间和次数较正常组和颐脑解郁方组降低(P0.05)。(3)磁共振波谱:模型大鼠右侧前额叶皮质NAA/Cr和Cho/Cr较正常组降低(P0.05,P0.01),Glu/Cr较正常组升高(P0.05);左侧前额叶皮质和双侧海马各代谢物变化不明显(P0.05)。颐脑解郁方组与模型组比较,NAA/Cr和Cho/Cr的水平升高(P0.05),Glu/Cr降低(P0.05)。结论颐脑解郁方可以调节PSA导致的脑代谢异常,改善卒中后大鼠的焦虑状态,其机制与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Glu的含量及修复受损神经元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磷脂酰肌醇(PI)通路探讨脑缺血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颐脑解郁方对其干预的作用机理.方法 复制脑缺血后抑郁状态大鼠模型后,用酶联免疫法测定PI通路上重要调节因子三磷酸肌醇(IP3)的含量;用蛋白印迹分析法测定PI通路上重要调节因子蛋白激酶C(PKC)的含量的变化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结果 模型组大鼠皮层及海马IP3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皮层及海马IP3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皮层IP3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中药组海马IP3含量有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及皮层PKCα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经药物治疗后,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海马及皮层PKCα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脑缺血后抑郁症的发病可能与PI通路有关;颐脑解郁方和盐酸氟西汀对PI通路有干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脑缺血后抑郁症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6.
解忧方对抑郁大鼠模型海马BDNF及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解忧方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解忧方对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干预作用。结果: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解忧方能明显上调其表达。结论:解忧方能上调节BDNF、TrkB的表达,营养神经元,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颐脑解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二级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抑郁组、治疗组、对照组.抑郁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慢性应激方法结合孤养法造成抑郁大鼠模型,治疗组每日灌服中药颐脑解郁方1次,连续给...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脑卒中后大鼠精神症状组群的改变探讨脑卒中后精神症状的演变趋势及益肾调气方药——颐脑解郁方对其早期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雄性 Wistar大鼠,经Open-Field行为学评分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多发脑梗(MCI)组、中药组、西药组、卒中后抑郁(PSD)组及血管性痴呆(VD)组.正常组常规饲养.假手术组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大鼠脑内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的表达,探讨FGF-2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线栓大脑中动脉(MCAO)法制作卒中SD大鼠模型,将成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孤养联合CMS来制作卒中后抑郁组,对照组为卒中大鼠,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额叶、海马组织中FGF-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两组间大鼠额叶组织中fgf-2 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的额叶组织中FGF-2蛋白和fgf-2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海马组织中FGF-2蛋白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大鼠额叶FGF-2表达水平下降是引起卒中后抑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探讨脑缺血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益肾调气方药——颐脑解郁方对其干预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100只,经敞箱实验(Open-Field)行为学评分,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20只。正常组常规饲养;假手术组行假手术后予常规饲养;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予以去脑皮层血管手术,术后7 d开始予21 d的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加孤养法复制脑缺血后抑郁状态大鼠模型。模型复制结束后,中药组予颐脑解郁方灌胃,西药组予盐酸氟西汀灌胃,每日1次,共6周。灌胃结束后以糖水消耗量、Open-Field及水迷宫进行行为学评估。行为学测定结束后用蛋白印迹分析法测定PI-3K/Akt通路上重要调节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前皮层和海马中PI-3K、Akt的含量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中药组和西药组PI-3K、Akt的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结论脑缺血后抑郁症的发病可能与PI-3K/Akt通路有关;颐脑解郁方和盐酸氟西汀对PI-3K/Akt通路有干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脑缺血后抑郁症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和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在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发病中的作用及行气调神针刺疗法对其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行气调神针刺组、西药组,每组各2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电凝结合应激和孤养的方法复制PSD模型。针刺组取"人中"、双侧"合谷"和双侧"太冲",针刺治疗6周,西药组予以盐酸氟西汀灌胃治疗6周。采用RT-PCR检测左前皮质及海马CREB mRNA和PDE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最终各组样本量为1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前皮质及海马CREB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PDE4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针刺组大鼠左前皮质及海马CREB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PDE4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结论行气调神针刺疗法治疗PSD的机制与上调脑组织CREB mRNA的表达和下调PDE4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脾虚模型脑内对学习记忆有促进作用的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和基因表达变化及归脾汤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和劳倦过度法建立脾虚大鼠模型,以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检测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AVP水平和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上述脑区AVP免疫阳性反应物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明显升高;模型组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AVPmRNA表达显著下降;治疗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脾虚模型脑内对学习记忆有促进作用的AVP水平和基因表达有变化,归脾汤可能通过调节AVP水平和基因表达而影响其学习记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亚型NR1在癫痫后学习记忆功能改变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制备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和慢性癫痫(chronic epilepsy,CEP)模型,采用交替电刺激Y迷宫试验动态观察大鼠癫痫后学习记忆功能变化.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REB和NR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磷酸化的CREB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 SE大鼠致痫成功后24 h交替电刺激Y迷宫试验错误次数增多(P<0.05),30 d恢复正常.CEP大鼠24 h和30 d错误次数均有所增加(P<0.05).同时伴有海马组织NR1 mRNA和CREB mRNA表达的下调(P<0.05)及磷酸化CREB蛋白水平表达量的下降(P<0.05).结论 海马组织NMDA受体和CREB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癫痫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醒脾开郁方对抑郁症大鼠模型的中枢单胺类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醒脾开郁方对抑郁症大鼠模型海马及皮层的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方法结合分养及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的方法造成大鼠抑郁模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观察大鼠海马及皮层单胺类递质和其代谢产物的变化,以探讨醒脾开郁方抗抑郁的机制.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及皮层5-羟色胺(5-HT)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海马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 、DOPAC/多巴胺(DA)、5-羟吲哚乙酸(5-HIAA)/5-羟色胺(5-HT)及皮层5-HIAA/5-HT均明显高于正常组.醒脾开郁方可明显升高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及皮层5-HT,降低海马DOPAC、HVA含量,并降低海马 DOPAC/DA 、5-HIAA/5-HT和皮层5-HIAA/5-HT.结论提示醒脾开郁方通过降低海马和皮层5-HT及DA的代谢,相对升高海马5-HT、DA及皮层5-HT含量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脾虚模型脑内神经肽Y基因表达变化及归脾汤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建立脾虚大鼠模型,检测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神经肽Y水平和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NPY免疫阳性反应物在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明显降低;给予归脾汤的治疗组上述脑区的NPY免疫阳性反应物明显增加。模型组NPYmRNA表达在下丘脑腹侧核、前额叶皮层明显降低;治疗组上述脑区的NPY 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脾虚模型学习记忆下降与脑内学习记忆有促进影响作用的神经肽Y水平和基因表达有变化,归脾汤对其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脂蛋白酯酶(LPL)基因mRNA在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前脑皮层、杏仁核、尾壳核和海马4个脑区中的表达,阐明其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择围产期Wistar大鼠,模型组24只,对照组21只,建立苯环已哌啶(PCP)处理的大鼠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验证动物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并检测其认知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PL基因mRNA在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前脑皮层、杏仁核、尾壳核和海马4个脑区中的表达。 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明显延长,为对照组的4.25倍(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前脑皮层和海马区LPL mRNA表达水平降低,分别下降了61.7%和89.0%(P<0.05)。 结论: LPL基因在大鼠前脑皮层和海马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并且可能与认知障碍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表达情况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给予21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每天腹腔注射氟西汀(10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行为学检测应用open-field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REB的表达情况.结果 应激后,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8.2 ±2.7)格、竖立次数(8.1±3.5)次、修饰次数(4.3±1.6)次]、糖水消耗百分比[(52.5 ±7.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1.3±5.8)%、(13.9 ±3.2)%、(10.6 ±2.4)%、(68.3 ±4.5)%;均P<0.01].应激后氟西汀组水平穿越格数[(15.3±7.7)格]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5);竖立次数[(8.2±5.6)次]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修饰次数[(6.2 ±1.5)次]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5);糖水消耗百分比(66.7 ±5.1)%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中,模型组大鼠海马CREB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海马CREB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大鼠(P<0.01).结论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CREB的表达降低并可以被氟西汀部分逆转.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和电刺激干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卒中组、小脑顶核电刺激(fastigialnucle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FNS)组、PSD组,进行行为学观察,并用Real-time PCR和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TNF-α、IL-1β及IL-6的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结果卒中组大鼠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及IL-6 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增加(P〈0.05);PSD大鼠海马组织TNF-α、IL-1β及IL-6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1);FNS大鼠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及IL-6 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降低(P〈0.01),抑郁症状得到改善(P〈0.01)。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能降低PSD大鼠海马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对PSD大鼠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