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病人脑血流指标及微循环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7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病人为A组,75例糖尿病无脑血管病变病人为B组,75名健康同龄者为C组,然后检测及比较3组的脑血流指标及微循环状态相关指标,并比较A组大血管病变与微血管病变病人脑血流指标及微循环状态相关指标。结果 A组脑血流指标及微循环状态相关指标均差于B组及C组,B组则差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大血管病变病人脑血流指标及微循环状态相关指标较差,与微血管病变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病人的脑血流指标及微循环状态相对较差,且大血管病变与微血管病变病人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故对此类病人进行上述方面的监测与改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该院11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微血管病变分为A组(n=54,有微血管病变)、B组(n=60,无微血管病变)。随机选取同期5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A组、B组分别在确诊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C组体检时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并分析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结果A组HbA1c水平、HbA1c阳性率高于B组、C组,且B组高于C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存在明显HbA1c异常升高现象,且HbA1c阳性率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健康人,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呈正相关,临床可经检测HbA1c判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观察及研究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动脉弹性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于该院进行诊治的21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为A组,21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B组,2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C组,同期恶毒21名健康人员为D组,然后将四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动脉弹性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血脂水平及动脉弹性相关指标均明显差于B组、C组及D组,B组及C组则差于D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动脉弹性均处于较差的状态,因此尤其应重视两病并发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观察及研究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动脉弹性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于该院进行诊治的21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为A组,21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B组,2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C组,同期恶毒21名健康人员为D组,然后将四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动脉弹性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血脂水平及动脉弹性相关指标均明显差于B组、C组及D组,B组及C组则差于D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动脉弹性均处于较差的状态,因此尤其应重视两病并发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与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相关性。 方法 将176例受试者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合并有微血管病变组组(A组,n=58例)、无、未合并微血管病变组(B组,n=64例)和与正常对照组(C组,,n=54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TSP-1水平及相关临床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 结果 A组及、B组的血清TSP-1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的血清TSP-1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相关分析示,血清TSP-1水平与FBG、HbA1Cc、hs-C-RP呈正相关(P〈0.01),与HOMA-β指数及FINSns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HbA1Cc、FPG、HOMA-β及FINSns是血清TSP-1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TSP-1在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其可能参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病理生理过程,检测血清TSP-1的水平对预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建  班博 《山东医药》2008,48(38):37-38
将28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组(A组)、无微血管病变组(B组),检测其22个相关临床指标,如病程、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C肽等,并对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β2-微球蛋白、收缩压、年龄、病程、血尿素氮与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仅β2微球蛋白、空腹C肽及病程与微血管病变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提示β2-微球蛋白、空腹C肽及病程是T2DM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特征.方法将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严重胰岛素抵抗组(A组,62例)和无严重胰岛素抵抗组(B组,55例),行双侧下肢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检测,同时观察性别、年龄、病程及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变化情况,并与48例健康人群(C组)比较.结果(1)A、B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01);A、B组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及病变严重程度明显高于C组,尤以A组明显(P<0.01).(2)A、B组下肢血管超声特征主要表现为病变血管管腔狭窄,狭窄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频谱增宽,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明显,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使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彩超检查可直观反映下肢血管病变,在糖尿病血管病变诊断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在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T2DM血管病变患者(A组,19例)、T2DM患者(B组,18例)及健康对照组(C组,16例)患者血清PECAM-1水平,高效液相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检测血糖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并比较.结果 A组、B组血清PECAM-1、血糖水平均高于C组(均P<0.01),A组血清PECAM-1、血糖水平均高于B组.A组中血清PECAM-1与HbAlc呈正相关(r=0.686,P=0.001).B组中PECAM-1与血糖、HbA1c呈正相关(r=0.580,0.592;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PECAM-1高表达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促发因素之一,PECAM-1水平监测可预测患者血管病变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自由基产生和抗氧化能力改变在糖尿病及出现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探讨体内自由基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联系.方法 根据踝臂指数和B型超声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组60例;B组,糖尿病不伴下肢血管病变组40例.根据空腹血糖将A组分为两组,A1组31例血糖在7.0~15.0 mmoL/L之间,A2组29例血糖≥15.0 mmol/L,无酮症酸中毒及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各组患者肾功、肝功和心脏功能正常.25例健康成人做对照.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及符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分析不同组别患者血清中上述各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和B组患者血清中的ROS、MDA水平均高于健康成人组.A组患者血清中的ROS、MDA水平显著高于B组患者(JP<0.05);而GSH-Px、SOD水平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及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体内存在着氧化应激,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较糖尿病不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自由基水平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无血管病变组(A组)43例与DM并冠心病组(B组)41例及对照组(C组)40例的纤溶活性。方法测定124例患者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并对A组追踪观察上述指标2年。结果①PAI-1在A、B组都高于C组;B组高于A组;②tPA在A、B组都低于C组;B组低于A组,上述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①DM发生临床血管病变前即有纤溶异常,发生血管病变则改变更显著。②上述指标可作为反映DM血管病变的预测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及灌注加权磁共振成像(PWI),了解3种检查方法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TIA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A、B、C 3组,按双、单侧血管受累分为D、E组)的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及PW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TIA患者经上述3种方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87.88%、84.85%和51.52%,经比较脑血流灌注显像与PWI、脑葡萄糖代谢显像与PWI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01,0.004)。3种方法检出病变的阳性率与发病时间及血管受累情况有关。结论对于TIA的诊断,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较PWI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 000例研究,收集血清,并对血清中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糖以及血脂含量等各种元素指标进行检定,分析总结这些元素指标与慢性血管病变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 A组与B组的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要明显的高于健康人,而血脂以及血糖的含量指标也有着明显的异常现象,将A组、B组与C组相比较,3组对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化血清蛋白的测定,可以有效的为干预治疗提供合理的参考,使得慢性血管病变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148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无大血管病变组(A组)82例,大血管病变组(B组)66例,所有患者均测量baPWV、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B组的baPWV明显高于A组,且baPWV与IMT及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baPWV用于诊断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时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baPWV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与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2005年6月至2006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1例2型糖尿病非外周神经病变患者(A组)、77例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B组)及30名健康对照者(C组)纳入研究,测定3组血清IGF-Ⅱ.A、B组加测静脉空腹血糖、胰岛素等相关临床指标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 B组血清IGF-Ⅱ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和A组间血清IGF-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IGF-Ⅱ与神经传导速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IGF-Ⅱ是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主要相关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血清IGF-Ⅱ明显下降,且IGF-Ⅱ降低与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选择素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芳  王培娜 《山东医药》2007,47(34):11-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与L-选择素(CD62L)的关系。方法将T2DM患者分为合并大血管病变(A组)60例、无大血管病变(B组)65例,采用ELISA测定其血清CD62L、血糖、血脂等,并与5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组血清CD62L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CD62L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呈显著正相关,且收缩压、hsC-RP和CD62L与T2DM大血管病变呈独立正相关。结论早期检测CD62L对预防及诊断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的关系.方法:15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血糖状态分为3组,A组为正常血糖组,B组为空腹血糖受损组,C组为糖尿病组.所有患者均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并对斑块分型.结果:①C组单支血管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A组、B组,但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明显多于A组、B组(均P<0.01); C组左主干病变、弥漫性病变比例明显多于A、B组(P<0.05、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3组患者冠状动脉内共检出397个斑块,C组总斑块数目明显多于A组和B组(均P<0.01),软斑块比例明显高于A组、B组(P<0.05、P<0.01).A组与B组总斑块数目和软斑块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A、B、C组最大斑块直径狭窄百分数(MPA)分别为(68.98±12.94)%、(69.36±13.07)%、(75.57±11.81)%.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伴发糖尿病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更加严重,易损斑块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分布、相关因素及与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改变等其他微小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连续住院的10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磁共振研究。记录脑微出血的病灶数量、部位、有无腔隙性脑梗死灶、脑白质改变及其程度。依据有无脑微出血分为脑微出血组(62例)和无脑微出血组(44例)。结果脑微出血组患者病灶分布于皮质及皮质下(50.7%)、基底节及丘脑(34.1%)、脑干(9.0%)、小脑(6.2%);脑微出血组患者男性多,高血压及既往脑梗死发生率高(P<0.05);脑微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腔隙性脑梗死(OR=7.188,P<0.001)及脑白质病变(OR=19.847,P<0.001)。结论脑微出血是严重的易于出血的脑微小血管病变,对脑出血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DM)及DM伴大血管病变时的浓度变化。方法:84例2型DM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伴大血管病变组(A组)44例,不伴大血管病变组(B组)40例,另选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均检测血清hs-CRP值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A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及C组(均P<0·01),B组高于C组(P<0·01)。结论:hs-CRP对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Perilipin 1变化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就诊于丹阳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268例,根据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分为合并大血管病变组(A组,168例)和单纯T2DM组(B组,100例),另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C组,50名)。检测各组血清Perilipin 1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其他生化指标;采用超声检查所有T2DM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A组和B组患者血清Perilipin 1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1),A组患者血清Perilipin 1水平高于B组(P0.05)。血清Perilipin 1水平与年龄、HbA1c、FBG、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erilipin 1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Perilipin 1水平是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与糖、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伴有血管病变33例,无血管病变的32例。非糖尿病健康人30例,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指标,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B组)测定FPG、HbA1c、TC、LDL-C指标,较对照组(C组)显著升高(P<0.05)。2型糖尿病伴有血管病变组(A组)FPG、HbA1c、TC、LDL-C、Apo-B指标,较对照组(C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与无血管病变组(B组)比较FPG、HbA1c、LDL-C、TC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糖、脂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