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并与非糖尿病性消化性溃疡进行比对分析。方法针对该院从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同期的非糖尿病性消化性溃疡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症状、Hp感染率、胃镜特点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Hp感染率、胃镜特点和Hp根除率的表现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非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症状有差异,可以通过胃镜检查作为区分手段,针对Hp感染的患者,通过延长治疗时间可以提升根治率。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 1 993年 3月~ 1 996年 4月对 1 71例消化性溃疡中 8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 71例 ,均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 (治疗组 )和西药组 (对照组 )。治疗组 86例 ,男 51例 ,女 35例 ;年龄2 1~ 63岁 ,平均 35.2岁 ;胃溃疡 2 6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56例 ,复合性溃疡 4例 ;溃疡面积 0 .3cm×0 .5cm~ 1 .4cm× 1 .2 cm。对照组 85例 ,年龄、性别、病程、病型及病情程度均与治疗组相似。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方消溃汤治疗 ,该方主要由…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联合中药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在内镜下确诊为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242例,按入院的先后随机分为法莫替丁组、中药组.法莫替丁组94例,平均年龄42岁±4岁,GU80例,DU9例,复合溃疡5例;法莫替丁20mg,2次/d,用药6wk.中药组法莫替丁20mg,2次/d,用药6wk,中药汤散剂并服2wk.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率比较,中药组与法莫替丁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Hp转阴率比较,中药组与法莫替丁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该中药治疗PU,疗效佳,复发率低,且价格低廉,副作用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患者口服雷尼替丁、甲硝唑和丹参为主药与陈皮、甘草组成基本方,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1剂/d,与对照组56例单纯口服雷尼替丁、甲硝唑,治疗作比较.结果治疗组第1个疗程痊愈53例(94.6%),服药第2个疗程56例均痊愈;对照组第1个疗程痊愈32例(57.1%),服药第2个疗程痊愈44例(78.5%),好转10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陈皮、甘草组成基本方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以活血祛瘀,流肝和胃为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结郁者解之,积滞者行之,虚者补之;和雷尼替丁合用,中西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相得益彰,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自H2-受体阻滞剂应用以来疗效大大提高,但由于溃疡的病因复杂,仍易反复发作。笔者自1996年2月~1998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84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用洛赛克组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笔者从1996年2月~1998年7月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168例,结合临床表现、发病特点、胃镜检查、实验室检查,依据《实用内科学》标准[1]确诊。168例病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中…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20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其特点为慢性病程反复发作,呈周期性,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尤以出血多见,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9.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 ,笔者自 1 993~ 1 998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全部患者均经胃镜或胃肠钡餐检查确诊。每月单日来诊患者为治疗组 ,双日来诊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 62例中男 38例 ,女 2 4例 ;年龄 1 5~63岁 ;病程 1~ 5年 32例 ,>5~ 1 0年 2 2例 ,>1 0年8例 ;胃溃疡 1 8例 ,十二指肠溃疡 36例 ,复合性溃疡6例 ,食管溃疡 2例。中医辨证分型 :脾胃虚寒型 2 0例 ,肝郁气滞型 1 8例 ,瘀血型 1 6例 ,胃阴虚型 8例。对照组 45例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上与治疗组均相仿。…  相似文献   

10.
自1994年5月~1999年10月,笔者采用西药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硫糖铝片同自制中成药溃疡宁A片、B片治疗消化性溃疡2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00例来自本院内科住院和门诊患者,均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其中男122例,女78例;年龄8~76岁,平均42.5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6.5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6例,胃溃疡51例(其中胃窦部溃疡23例,胃角溃疡21例,胃体大弯溃疡4例,胃体小弯溃疡3例),复合性溃疡23例.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笔者自 1 997年起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 ( PU) 5 6例 ,并与单用西药组对照 ,其疗效明显提高 ,且副作用少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 1 2例选自本院门诊患者 ,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 ( Hp)检测均为阳性。以胃溃疡为主者 36例 ,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者 65例 ,复合型溃疡 1 1例。其中男 92例 ,女 2 0例 ;年龄 2 3~ 5 3岁 ;病程 6个月~ 1 2年。将全部病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中西药组 ) 5 6例 ,对照组 (西药组 ) 5 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1995年3月~2004年3月,笔者在全国消化道会议推荐治疗消化性溃疡方案之一(阿莫西林 甲硝唑 雷尼替丁)三联2周疗法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消化性溃疡1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84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6年 3月~ 1 999年 3月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 84例 ,并与西医疗法治疗的 68例患者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5 2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 ,经纤维胃镜确诊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随机分为治疗组 1 84例 ,男 98例 ,女 86例 ;年龄 1 6~ 68岁 ;溃疡面直径 0 .3~ 2 .0 cm,平均 0 .8cm;胃痛程度 3级1 2 4例 ,2级 60例。对照组 68例 ,男 36例 ,女 32例 ,年龄 1 6~ 64岁 ;溃疡面直径 0 .4~ 1 .5 cm,平均 0 .7cm;胃痛程度 3级 5 0例 ,2级 1 8例。两组年龄、性别、溃疡面大小…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23例梁贵山1989年4月~1994年5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5例,无经胃镜或X线钡餐造影确诊为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中酉医结合组(治疗组)和雷尼替丁组...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45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93年4月~1996年6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7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卫.卫一般资料:经X线钡餐或纤维胃镜检查确诊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组42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中男28例,女14例;胃溃疡2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复合型溃疡2例;年龄55~70岁,平均病程8.4年。对照组中男20例,女16例;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例,复合型溃疡1例;年龄55~71岁,平均病程8.2年。全部病例均有多种并发病,以并发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症、糖尿病等为多。中医辨证参照文献[l]。治…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多年来,医学界一直用H2受体阻滞剂(H2RA)等药物治疗PU,确使溃疡反复发作及难以愈合的现状得到改善,但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溃疡顽固难以愈合。笔者近4年来采用中西医药结合治疗76例难治性PU,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内科西药或中药严格治疗1年以上溃疡仍未愈合的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30例为门诊病例,46例为住院病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20~65岁;病程3~5年者…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将消化性溃疡病人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阿莫西林,雷尼替丁加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用阿莫西林,雷尼替丁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与阿莫西林,雷尼替丁治疗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