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104例DKG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应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实验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并应用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6. 37±0. 64) mmol/L、餐后2h血糖(9. 54±1. 56) mmol/L、尿酮转阴时间(31. 99±13. 64) h较对照组下降(P 0. 05); MDA(4. 09±1. 75) nmol/mL、GSH-Px(97. 34±4. 67) U/mL、SOD(32. 76±6. 43) U/L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0. 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 69%(P 0. 05)。结论 DKG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可有效纠正酮症酸中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随机分2组,37例/组。对照组予以胰岛素持续静滴,实验组予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比较2组胰岛素用量、餐后血糖达标时间、PH恢复时间、尿胴体转阴时间、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胰岛素用量、餐后血糖达标时间、pH恢复时间、尿胴体转阴时间、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治疗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价值.方法 甄选2019年6-12月该院60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予以患者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日常生活水平方面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4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主要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更有利于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避免发生低血糖,总体治疗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王某,一位17岁的高二男生,患Ⅰ型糖尿病8年。1个月前开始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由于学习紧张,自我监测血糖较少。一天下午,他突然感到乏力,晚餐前18:30测血糖12.0mmol/L,输注10单位短效胰岛素,比平时多2单位,但胃口很差,进食不足平时一半。睡前23:00测血糖升至20.0mmol/L,且感到明显口干、排尿增多、恶心想吐,乏力不适加重,他马上测定尿酮体,结果呈强阳性。  相似文献   

7.
使用胰岛素泵治疗DKA2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将46例DKA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酸中毒纠正时间(6.19±1.20)h、血糖控制时间(7.65±1.35)h和住院时间(6.70±1.14)d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早改善、降低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和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3月按照治疗的方式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胰岛素,对照组给予剂量较小的胰岛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血浆PH值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浆pH值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都比对照组的时间短。结论胰岛素泵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时能够促进血酮、血糖的恢复,并且较少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60例住院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组(CSLL组)和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组(CVLL组),对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尿酮体转阴时间、血酮体达标时间、血CO_2-CP恢复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CO_2-CP及血酮体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VLL相比,CSLL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整体护理效果观察。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4月该科住院的酮症酸中毒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42例研究组给予整体综合护理,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比较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也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AK)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实验组)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水平,二氧化碳结合力,胰岛素平均用量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二氧化碳结合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尿酮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平均胰岛素用量均显著短于或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比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干预分析。方法在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依照入院先后的不同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血糖控制指标并观察其治疗依从性,同时记录2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标与治疗总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血糖,提高其治疗总依从性,有利于其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应用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总结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该院诊治的6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3例,实验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则常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式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总结治疗期间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以及胰岛素应用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03%,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8.18%,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安全性高,控制血糖稳定的特点,结合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方法,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与研究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与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自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66例,将其随机划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数量为33例,给予对照组研究对象行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研究对象则予以胰岛素泵治疗,并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尿酮体变化情况、胰岛素的使用量以及血糖达标的时间等。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疗效较为显著,不仅转阴速度较快,而且还能控制低血糖与高血糖症状的发生几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与研究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与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自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66例,将其随机划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数量为33例,给予对照组研究对象行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研究对象则予以胰岛素泵治疗,并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尿酮体变化情况、胰岛素的使用量以及血糖达标的时间等。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疗效较为显著,不仅转阴速度较快,而且还能控制低血糖与高血糖症状的发生几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80例DKA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使用常规胰岛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则采用胰岛素泵,经过2周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PBG水平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尿酮转阴、pH值纠正、血糖达标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DKA胰岛素泵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缩短尿酮转阴、pH值纠正、血糖达标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Ⅱ组,39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后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Ⅱ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CSⅡ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治疗较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短期疗效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3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20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对照组,16例),分别观察两组血糖、血酮、尿酮和pH值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II组血糖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血酮、尿酮和pH值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SII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DKA。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Ⅱ组,39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后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Ⅱ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CSⅡ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治疗较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短期疗效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