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振动感觉阈值能够有效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常与糖尿病常在中老年群体中并发,但高血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否有影响,尚不完全明确。该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合并高血压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采用大样本量,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TN+T2D)和单独2型糖尿病患者(T2D)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随机血糖和尿肌酐清除率)和振动感觉阈值进行分析,评估合并高血压对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结果 HTN+T2D患者一般资料和左右下肢振动感觉阈值与T2D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高血压或不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50例和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B组)7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25(OH)D3水平与四肢末梢神经传导功能。以周围神经病变为因变量,年龄、病程、血清25(OH)D3含量、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B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高于A组(P<0.05),空腹C肽低于A组(P<0.05)。Logistic逐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3、空腹C肽同周围神经病变呈负相关(P<0.05)、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与周围神经病变呈正相关(P<0.05)。结论 25(OH)D3的水平变化对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较大影响,糖尿病患者适度补充25(OH)D3可在某种程度上预防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水平与糖尿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老年T2DM患者101例均符合T2DM诊断的标准,依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分为A组为单纯糖尿病38例;B组为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63例。检查所有患者血清中25-(OH)D3的含量及四肢末梢神经传导功能。对比两组血清中25-(OH)D3含量、25-(OH)D3不足的状况;且将周围神经病变设置为因变量,其余的观察指标设定为自变量[糖尿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25-(OH)D3含量、肌酐水平、尿素含量及空腹状态下C肽水平]行回归分析。结果 B组糖尿病病程、Hb A1c、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年龄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A组;A组空腹C肽显著高于B组;两组其他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25-(OH)D3缺乏显著高于A组(P0.05),血清25-(OH)D3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b A1c、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正相关,25-(OH)D3、空腹C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负相关。结论维生素D3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起重要作用,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3可改善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早期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至该院就诊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与80例非糖尿病老年人群(常规组),对两组受检者均给予数字振动感觉阈值检查,并对比两组受检者的DPN发生率与VPT异常率。结果实验组周围神经病变35例,常规组周围神经病变6例,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VPT异常率分别为52.50%(42/80)与22.50%(18/40),(P0.05)。结论 VPT是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的早期筛查方案,可及时发现高风险人群,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便于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及时诊断,从而做好早期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清250H维生素D3(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研究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情况、临床表现,将糖尿病患者分为:5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通过分析患者的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250H维生素D3的相关性。结果 76.4%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缺乏维生素D3,38.0%的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缺乏维生素D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39.9±12.7)nmol、(53.6±17.3)nmol/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存在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氧化应激指标情况,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第306医院内分泌科同期住院的2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伴发周围神经病变(n=97)和未伴发周围神经病变(n=115)2组。应用SPSS 23.0对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显著高于未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空腹C肽、血红蛋白和总胆红素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血红蛋白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相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1.006,95%CI 1.003~1.010)、糖化血红蛋白(OR=1.403,95%CI 1.118~1.657)、血红蛋白(OR=0.976,95%CI0.958~0.994)是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氧化应激指标(总胆红素、血红蛋白)低于2型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且具有高龄、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及胰岛功能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病变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统计研究中将从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该院纳入以及诊治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各32例,即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将不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选为参照组,将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选为实验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结果经研究显示,实验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Matsuda指数、HOMA-IR、OGTT 120 min血糖水平、OGTT 120 min C肽水平、糖尿病病程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CEI、BMI、GE指数、Matsuda指数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年龄是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因素,OGTT 120分胰岛素水平是保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因素,空腹血糖、Matsuda指数、年龄是引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形成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且独立的相关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抵抗是诱发周围神经病变关键的危险因素,餐后胰岛素抵抗属于对周围神经病变进行保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影响糖尿病(DM)心率变异度(HRV)的相关因素。方法(1)对101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43名正常人进行HRV分析。(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DM患者的病程、年龄、性别、BMI、糖脂代谢指标、24小时尿白蛋白(24hUAlb)、DM周围神经病变(DPN)等对HRV的影响。结果(1)DM的HRV值均低于正常人(P〈0.01)。(2)DM的HRV下降与年龄、性别、FPG、24hUAlb及周围神经病变有关。结论女性、年龄大、FPG及合并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的DM患者,HRV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7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13C呼气试验,完善震动感觉阈值测定。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为DPN组(n=50)和无DPN组(n=50),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有DPN组Hp检出率大于无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是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在门诊及住院的33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美国生产的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A检测周围神经的震动阈值,用多元回归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A在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时,早期发现DPN的存在,检测结果显示病变呈对称性,下肢受累较上肢明显。结论应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可早期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DPN的存在,为早期诊断、预防糖尿病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采用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8年4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71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分为病变组与非病变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频率下感觉神经传导阈值。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具有一定疾病诊断效果,其中两组患者在不同频率下感觉神经传导阈值出现较大差异,病变组患者显著高于非病变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应用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病变诊断准确性,对于判断患者疾病发展趋势,早期诊断患者足部溃疡等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电生理检查,将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63例)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51例),抽取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比较2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分析25OHD3与2型糖尿病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较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维生素D3缺乏发生率分别是79.4%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25OHD3水平低于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分别为(40.1±12.7)nmol/L与(54.4±18.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病程负相关(P值分别为0.01和0.044)。结论低25OHD3水平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和HbA1c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电生理检查,将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63例)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51例),抽取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比较2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分析25OHD3与2型糖尿病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较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维生素D3缺乏发生率分别是79.4%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25OHD3水平低于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分别为(40.1±12.7)nmol/L与(54.4±18.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病程负相关(P值分别为0.01和0.044)。结论低25OHD3水平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和HbA1c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测试(QST)在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8~70岁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收集患者QST参数[热感觉阈值(WDT)、冷感觉阈值(CDT)], 以及热痛觉阈值(HPT)和冷痛觉阈值(CPT)结果, 测定患者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NCV)参数, 包括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腓肠神经传导速度、胫神经传导速度等。根据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 将患者分为非神经病变(NDPN)、小纤维神经病变(SFN)及混合纤维神经病变(MFN)组。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U或Kruskal-WallisH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 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QST参数和NCV之间的相关性,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QST参数诊断MFN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279例患者, 其中, NDPN组111例, SFN组116例, MFN组52例。与SFN组相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219例,其中T2DM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T2DM组)117例,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DPN组)102例,另选健康对照者(NC组)47名,检测各组血清Cys-C水平。结果 DPN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NC、T2DM组(P0.05),T2DM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肾小球滤过率相似的情况下,随着血清Cys-C水平升高,正中神经潜伏期呈逐渐延长趋势,运动传导波幅和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呈逐渐下降趋势。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程长,FPG、HbA1c和血清Cys-C水平升高,均可能增加T2DM患者DPN风险。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DPN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视网膜并发症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于该院内分泌科病房诊断明确的2型糖尿病患者380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DR)、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收集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BMI、血压、腰臀比等),测量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24 h尿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ACR及25-羟血清维生素D等指标,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DR、NPDR、PDR三组间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不同,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维生素D水平逐渐降低,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呈负相关,排除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得出,维生素D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因素。结论 25-羟维生素D对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蝶脉灵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1999~ 2 0 0 0年 ,我们采用糖尿病常规疗法加蝶脉灵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4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8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0例 ,其中糖尿病 1型 4例 ,2型 3 6例 ,均符合 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3 6~78岁 ;糖尿病病程 6~ 2 5年 ,并周围神经病变 2个月至 10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 (麻木、针刺感、灼热、感觉迟钝 ) 2 0例 ,四肢厥冷、肢痛 16例 ,皮肤蚁行感 4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定量感觉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定量感觉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 使用温度觉分析仪及振动觉分析仪,用“极限”(limits)法测定22例正常人及45例糖尿病患者肢体四个部位的温度觉、振动觉阈值,并同时检查感觉传导速度。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温度觉阈值、振动觉阈值显著地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糖尿病患者温度觉阈值异常率显著地大于振动觉阈值,提示小神经纤维受损比大神经纤维更常见;定量温度觉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敏感性高于定量振动觉检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糖尿病患者温度觉阈值、振动觉阈值与血糖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定量感觉检查(特别是定量温度觉检查)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是一种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T2DM患者动力性平衡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72例(T2DM组)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51名(NC组),收集人口学资料,检测糖尿病相关指标、25羟维生素D[25(OH)D],测定握力、踝肱指数(ABI)、定量震动感觉阈值、骨密度、动力性平衡指标[站起测试(CRT)、2.4 m行走测试、走直线步态测试(TGT)],比较两组差异,分析影响动力性平衡指标的相关因素。结果与NC组比较,T2DM组25(OH)D、握力、ABI、TGT正常的患者比例下降,CRT、2.4m行走测试时间延长,下肢震动感觉阈值增高(P0.05)。ABI0.9的T2DM患者2.4m行走测试时间长于ABI≥0.9的患者[(3.70±2.02)vs(3.10±1.12)s,P=0.04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25(OH)D、握力、ABI、下肢震动感觉阈值与CRT、2.4m行走测试均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5(OH)D(OR=0.916、1.150,P=0.003、0.002)是TGT的影响因素。结论下肢动脉病变、25(OH)D是除周围神经病变、肌力外影响T2DM患者动力性平衡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测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3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VPT水平进行分层,震动觉正常组200例、震动觉减退组100例、震动觉缺失组60例,比较3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评价VPT与各变量的相关性。结果 3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尿酸(URI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UREA与VPT呈正相关性(P<0.05),BMI、TG与VPT呈负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及糖尿病病程是VP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VPT测定值与年龄、病程、UREA、BMI、TG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