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新世界》2019,(19)
目的探讨控制血糖护理对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8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控制血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护理前的FVC指标为(1.23±0.35)V/L,FBG指标为(9.60±2.30)mmol/L,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4、0.089,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FVC指标为(1.66±0.45)V/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1,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FBG指标为(5.20±0.30)m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42,P0.05);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结论对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控制血糖护理干预措施的预后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方旭红 《糖尿病天地(学术刊)》2021,(12):40-41
目的:科学研究剖析慢阻肺结合2型糖尿病病人接受控制血糖护理的医学实际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对慢阻肺结合2型糖尿病病人126例进行剖析研究,分为三组,每一组42例,对三组愈后状况完成剖析.结果:AB两组无创呼吸机利用率、插管率、下呼吸道患病率比C组低,说明血糖值升高致使了慢阻肺结合2型糖尿病病人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该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2例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血糖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未应用血糖护理措施)与实验组(36例:应用血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1周后... 相似文献
4.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45例单纯ACI患者和45例ACI合并T_2DM的患者。结果ACI+T2DM组24h平均血糖值、血糖水平的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均显著高于ACI组(P<0.05);ACI+T2DM组再通良好率及预后良好率均显著低于ACI组(P<0.05);两组脑出血转化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ACI+T2DM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显著高于ACI组(P<0.05)。结论ACI合并T2DM时血糖波动更为明显,NIHSS评分更高,患者预后更差,血糖波动可能为影响ACI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对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8例,采用双盲法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A组采用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综合护理,B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2个月后观察效果,包括并发症发生率、呼吸功能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2.27%,低于B组的22.7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呼吸功能评分(0.32±0.05)分,低于B组(1.05±0.12)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在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血糖各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183 目的:明确血糖控制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的影响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方法:选取成功行PCI术的AMI合并T2DM患者97名,根据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n=52)和血糖控制不良组(n=45),治疗第7天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两组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并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6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vts,MACE)有无差异。结果:1、血糖控制良好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高于血糖控制不良组(69.5±22.7% VS 52.5±22.5%,P=0.005),血糖控制良好组阿司匹林反应低下的患者少于不良组(13 VS 21,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月内随访结果显示:与血糖控制良好组比较,血糖控制不良组更易发生MACE事件(3 VS 9,P=0.034);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糖控制不良和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低下是AMI合并T2DM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血糖控制水平影响AMI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同时血糖控制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对AMI合并T2DM患者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新世界》2020,(13)
目的探讨精细化营养护理对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4月在该科收治的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营养护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体重、餐后2 h血糖控制水平、营养指标的差异。结果营养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45,P0.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完成256次餐后2 h血糖测量,平均血糖水平为(8.8±1.7)mmol/L,对照组住院期间完成223次餐后2 h血糖测量,平均血糖水平(9.3±1.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0,P=0.001)。观察组出院时的PG-SGA评分为(6.4±4.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7,P=0.042)。结论精细化营养护理可以减少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的体重下降,提高血糖控制水平,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新世界》2017,(21)
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DM)合并肺结核(TB)患者给予不同降糖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24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结核基础治疗,将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62例患者设为口服降糖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的62例患者设为胰岛素降糖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FPG、2 h PG及Hb A1c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降糖组改善情况优于口服降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降糖组、口服降糖组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6%、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治疗组,血糖控制更好,肺结核治疗效果也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糖控制对肺结核治疗效果有帮助。结论应用胰岛素降糖比口服降糖更有效的提高DM合并TB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安全可靠,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9.
10.
林金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23(6):675-67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66例)和加强护理组(6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护理),观察半年后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护理半年后,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加强护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6.73±1.39) mmol/L比(5.42±0.79) mmol/L]、餐后2h血糖[(12.07±1.43) mmol/L比(8.26±1.68) mmol/L]及总胆固醇[(194.32±21.07) mg/dl比(167.18±14.29)mg/dl]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加强护理,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防治的关键,强化血糖控制是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及减少并发症的基础。动态血糖监测可显示全天血糖的动态变化趋势及个体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2007年10月~2008年9月,我们对糖尿病患者根据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控制血糖,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血糖控制及阿仑膦酸钠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阿伦膦酸钠(AL)组(服用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及对照组(服用钙尔奇D),每组各50例,并控制血糖,于0、12月检测同部位骨密度,按血糖控制是否达标分组,观察比较各组骨密度值变化的差别.结果 血糖达标组骨密度增幅较未达标组高,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L组中血糖控制达标亚组较其余组别骨密度增幅明显高,对照组中血糖控制未达标亚组较其余组别骨密度增幅明显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血糖控制达标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同时服用阿仑膦酸钠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对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82例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使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对照组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可高于正常范围,分析治疗前后血清CRP、WBC总数、ESR变化,肺功能变化和病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血清CRP、WBC总数、ESR,改善肺功能,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减少住院天数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格的血糖控制对AE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控制,肺功能改善,缩短病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血糖控制情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年1~4月间在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并接受PCI的91例患者,其中男性67例,女性24例;年龄40~82岁,术后均给予血糖干预,随访6个月后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将91例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及血糖控制不良两组,观察两组在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的差别。结果 91例患者中,血糖控制良好组为34例,平均HbA1c为6.09%±0.39%,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2.9%),再发心绞痛1例(2.9%),血糖控制不良组为57例,平均HbA1c为8.13%±1.55%,进行再次血运重建1例(1.8%),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例(3.5%),再发心绞痛7例(12.3%),心力衰竭3例(5.3%),两组MACE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例(22.8%)比2例(5.9%),P=0.035]。结论血糖控制水平理想与否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行护理干预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糖血脂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空腹、三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研究组,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均显著高于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9.4%,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3.9%,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护理干预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蒙古满洲里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时血糖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内蒙古满洲里市南区医院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脑梗死严重程度分轻、中、重度,同时按入院时的空腹血糖水平,将全部患者分为A(空腹血糖7.0~11.1mmol/L)、B(空腹血糖11.1~16.7mmol/L)、C(空腹血糖≥16.7mmol/L)三组,观察高血糖与病情严重程度、脑CT扫描梗死灶大小和急性期预后的关系。结果A、B两组患者之间的梗死灶大小、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所占人数及不同预后所占人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16.7mmol/L的患者,梗死灶大小、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所占人数及不同预后所占人数与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糖尿病并发脑卒中者临床症状的轻重及病情转归情况与患者血糖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血糖≥16.7mmol/L是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急性期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19,(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的血糖水平波动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3.9 mmol/L患者评定为血糖波动水平大,设为波动组,共68例;将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3.9 mmol/L的患者评定为血糖波动水平小,设为稳定组,共8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前,波动组和稳定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稳定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波动组(P0.05)。波动组患者的预后不良率(57.35%)显著高于稳定组(1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的血糖水平波动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会产生明显影响,同时也影响患者的预后;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对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口服益生菌对新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探索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辅助方案。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初期控制血糖方案均为“三短一长(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方案)”,确定胰岛素治疗方案后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组(益生菌组)和非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组(非益生菌组),益生菌组予胰岛素治疗的同时规律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非益生菌组仅给予胰岛素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糖代谢及脂代谢情况进行评估,比较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脂代谢的影响。结果 益生菌组和非益生菌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平均动脉压、体质指数、腰臀比、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糖代谢均较前改善,脂代谢改善不明显,其中益生菌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非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