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常温体外循环手术中血浆乳酸水平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儿常温体外循环手术中不同时段血浆乳酸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两组:常温组(A组)17例和低温组(B组)7例。两组在体外循环(CPB)前、主动脉阻断后5min、停CPB前,分别采动脉血样检测血浆乳酸的水平。结果两组在主动脉阻断后5min和停CPB前的血浆乳酸水平均较CPB前明显升高(P均<0.05);A组在主动脉阻断后5min和停CPB前的血浆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5);A组停CPB前血浆乳酸水平较主动脉阻断后5min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常温转流要较低温转流更符合生理、血浆乳酸水平检测,有助于随时调整转流管理策略,使组织灌注在较佳状态,减少转流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应用胰岛素调控心脏瓣膜术中血糖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非糖尿病患者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胰岛素持续输注调控血糖水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成人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组和对照组。胰岛素组从麻醉诱导后开始持续输注胰岛素至手术结束时,比较心脏瓣膜手术中从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CPB)前、CPB主动脉阻断后10 min、二次灌注停搏液后10 min、复温后10 min、主动脉开放后10 min、停CPB后10 min、手术结束时血糖值和血乳酸值,观察变化趋势; 同时对术后两组患者血糖和乳酸水平变化进行观察。结果①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 术后房颤发生率降低(36.7%vs 53.3%,P〈0.05); 术后感染发生率降低(6.7%vs 20%,P〈0.05); ②胰岛素组术中维持血糖水平在6.1~8.3 mmol/L,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显著降低(P〈0.01),CPB中血糖峰值降低(7.85±1.57)vs(9.72±3.09)mmol/L,(P〈0.05)。③两组随着手术时间延长血乳酸水平均明显升高,并发生高乳酸血症。胰岛素组与对照组相比血乳酸水平降低(P〈0.05)。④术后两组均未控制血糖,胰岛素组术后ICU1 h和24 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血乳酸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非糖尿病患者心脏瓣膜手术围术期血糖升高对预后不利。应用胰岛素输注方案控制术中血糖,可以维持血糖在6.1~8.3 mmol/L。控制心脏瓣膜手术中血糖对控制术中血乳酸水平和术后血糖有利,有利于降低术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改善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3.
张建海  任哲  梁诚之  翁贤武  林培锋 《浙江医学》2009,31(6):762-764,773
目的探讨微创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房室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微创不停跳组不阻断升主动脉,在微创常温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停跳组在常规方法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2、6、12、24、48h取外周静脉血测定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并观察手术时间、CPB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多巴胺和硝普钠的用量、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引流量,用血量等。结果微创不停跳组的手术时间、CPB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停跳组明显缩短,术后进ICU时的多巴胺用量较停跳组少,术后引流量、用血量较停跳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6、12、24h,停跳组CK-MB和cTnI较微创不停跳组显著升高,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微创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损伤相对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适用于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矫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逆行灌注心脏不停搏在主动脉窦瘤破裂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例根据心肌保护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逆行灌注心脏不停搏)和对照组(中低温心脏停搏手术),观察两组病例手术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引流量、多巴胺使用量、ICU停留时间、住院天数、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病例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引流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多巴胺用量、ICU停留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术后未发生低心排综合征,对照组发生率为7.7%.结论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搏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安全有效,且有较好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肺转流(CPB)搏动灌注(PP)、常温对妊娠期CPB手术的孕妇及其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CPB下心脏手术的妊娠期妇女33例。灌注方式有连续性非搏动灌注(NP)组和PP组,最低温度以35℃为分界,<35℃为低温组,≥35℃为常温组。为了评价温度和灌注方式对患者的共同作用,将NP与低温设为A组,NP与常温设为B组,PP与低温设为C组,PP与常温设为D组。结果 对于温度和灌注方式对患者的共同作用,A、B、C、D四组对母体结局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灌注方式的主效应对母体术后24 h血红蛋白、24 h凝血酶原时间(PT)和术后24 h最高乳酸(Lac)值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P组患者术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比NP组高9.83 g/L(95%CI:0.80~18.86);术后24 h PT比NP组少2.25 s(95%CI:0.45~4.05);术后24 h最高Lac值水平比NP组低1.96 mmol/L(95%CI:0.25~3.66)。最低温度的主效应对母体住院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改良超滤与零平衡超滤对高风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高风险心脏瓣膜病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改良超滤组(MUF组)和零平衡超滤组(ZUF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超滤时间、超滤总量、术中输血量,观察体外循环(CPB)前、CPB后,改良超滤结束后氧分压(PO_2)与二氧化碳分压(PCO_2)、红细胞比容(H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术后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一周左心室射血分数、多巴胺用量与持续时间、术后24 h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的变化。结果 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MUF组超滤时间和滤液总量少于ZUF组(P0.05),术中需要输入悬浮红细胞的量少于ZUF组(P0.05);MUF组患者超滤结束后PO_2与Hct显著高于ZUF组,PCO_2两组间无差异;TNF-α与IL-6在CPB结束与超滤结束后ZUF组低于MUF组(P0.05);MUF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多巴胺用量与多巴胺使用时间上均短于ZUF组(P0.05)。结论虽然零平衡超滤可以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但改良超滤较零平衡超滤更适用于高风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可以明显增加术后PO_2与Hct水平、减少术中输血量,缩短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多巴胺用量与多巴胺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温度对冷晶体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冷晶体停搏液在不同体外循环温度情况下对学龄前儿童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将40例学龄前儿童分为浅低温组(20例)和常温组(20例),分别在浅低温和常温体外循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均采用冷晶体液间断灌注保护心肌,观察心脏诱导停跳时间,术中心电活动情况,体外循环前后心肌酶谱变化等指标。结果:常温组心脏诱导停跳时间延长,术中出现心电活动的概率和体外循环后肌酶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值均高于浅低温组。结论:在学龄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浅低温体外循环时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与评价低温室颤法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4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随机分为冷心脏停搏液组(n=13)和低温室颤组(n=11),分别行心内直视畸形纠治术,观察心肺转流(CPB)时间、辅助通气时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多巴胺使用率、循环指标、血气分析指标、ICU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 冷心脏停搏液法的术中CPB时间、辅助通气时间、多巴胺使用量多于低温室颤组;心律失常率、循环指标、血气分析指标、ICU恢复时间等两组无差异。结论 低温室颤法不存在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良好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9.
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阳世雄  曾建业  韦涌初  黄思光 《广西医学》2008,30(12):1846-1847
目的 探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4例,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组(Ⅰ组)34例,传统冷晶体停跣液间断灌注组(Ⅱ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和多巴胺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在年龄、心胸比率、心功能及手术类型方面基本类同.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多巴胺用量及使用时间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手术顺利,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2年,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临床应用效果好,且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比冷晶体停跳液间断灌注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对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脑损伤标志物和乳酸的影响,为CPB心脏手术患者脑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浅低温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SMI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麻醉诱导后,S组静脉滴注SMI(0.6ml/kg加至250ml生理盐水),C组同时间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转机前滴注完毕。分别于转机前(T0)、停机后1h(T1)、6h(T2)、24h(T3)由颈内静脉球部抽取静脉血,测定乳酸(Lacjv)、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S-100β的浓度,记录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转机前血清Lacjv和NSE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血清Lacjv和NSE水平随停机时间延长而升高,于T2时点达高峰,T3时点有所下降(P<0.01或P<0.05),S组两指标均恢复至T0水平(P>0.05);S组停机后各时点血清Lacjv和NSE上升幅度均低于C组(P<0.01或P<0.05),两组血清S-100β均未测得。结论 CPB前静脉滴注SMI可以减少心脏手术围术期颈静脉球部血乳酸和NSE的上升幅度,对CPB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脑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浅低温心脏跳动中瓣膜置换手术对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体外循环(CPB)人工瓣膜置换手术的空腹血糖受损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停跳组与不停跳组,停跳组在中度低温心脏停跳下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不停跳组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中完成手术.分别于手术前、麻醉诱导后、CPB开始后30 min、停CPB时、CPB后2 h和术后第1、3、5天共8时间点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和麻醉诱导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跳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TNF-α水平在CPB开始后30 min至术后第3天较CPB前升高(P<0.05),不停跳组CPB开始后30 min至术后第1天较CPB前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在CPB开始后30 min至术后第3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胰岛素水平在CPB开始后30 min至术后第1天较CPB前显著升高(P<0.05),不停跳组浓度较停跳组低(P<0.05).结论 在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使用心脏不停跳技术可以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助于缓解胰岛素抵抗,维护葡萄糖代谢的稳态.  相似文献   

12.
体外循环搏动灌注对脑氧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搏动灌注对患者脑氧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12月间在CPB下手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P组)20例和非搏动灌注组(NP组)20例。主动脉阻断期间P组应用人工心肺机自身的滚压泵通过转速改变形成搏动血流进行灌注,NP组采用常规平流灌注。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诱导后(T1)、主动脉阻断后10 min(T2)、主动脉开放前(T3)、停机后25 min(T4)经桡动脉及颈静脉球部采血行血气分析,测定颈静脉球部氧饱和度(SjvO2)及动脉乳酸。观察手术期间尿量。计算脑动静脉氧含量差(AjvDO2)、氧摄取率(CERO2)。结果 P组与NP组比较显示:主动脉开放前P组SjvO2明显高于NP组(P0.05),而AjvDO2、CERO2水平则明显低于NP组(P0.05),术中乳酸明显较低(P0.05);单位时间尿量明显多于NP组(P0.05)。结论 CPB心脏手术采用搏动灌注的脑氧代谢和肾保护作用优于平流灌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直视手术在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5例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根据所接受的心肌保护方法分为浅低温不停跳组29例和低温停跳组26例,分别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及低温停跳心内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心功能、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失血量、术中最低温度、术后多巴胺使用量、呼吸机支持时间、CCU停留时间和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CCU停留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停跳组转机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均短于停跳组(P〈0.05),术中最低温度高于停跳组(P〈0.001),多巴胺使用量少于停跳组(P〈0.01)。结论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直视下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心脏跳动下手术对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房间隔缺损(ASD),肺动脉瓣狭窄(PS)和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体外循环(CPB)浅低温(31—34℃)、心脏跳动状态下施术;对照组在冷晶体停跳、中度低温(28—30℃)CPB下手术。分别在术前、术后2、6、24h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心肌钙蛋白I(cTnI)含量;分别在心内操作开始和结束时剪取小块右房组织,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同时观察术中CPB时间和阻断时间)。结果不停跳组CPB时间较停跳组短(P<0.01),腔静脉阻断时间长于停跳组主动脉阻断时间(P<0.05)。不停跳组术后LDH、AST活性低于停跳组,SOD活性高于停跳组,MDA、cTnI含量低于停跳组。心内操作完毕后不停跳组较停跳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小,线粒体肿胀轻。结论 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肌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中经肺动脉灌注低温组胺酸-酮戊二酸-色氨酸灌注液(HTK)对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30例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灌注组和对照组。灌注组体外循环期间肺动脉灌注低温HTK,对照组常规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取右下肺组织活检,观察病理变化。检测围手术期动脉血气分析及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监护室(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2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组呼吸机辅助时间、住ICU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返回ICU后0、12、24和48 h,灌注组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前,灌注组血浆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返回ICU后0、12、24和48 h灌注组血浆TNF-α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灌注组体外循环术后肺泡轻度水肿,肺泡内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对照组体外循环术后肺泡水肿,肺泡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改良肺动脉灌注低温HTK可以明显减轻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肺内炎症反应和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张壮 《中国医疗前沿》2011,(17):31+50-31,50
目的探讨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2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术进行快通道麻醉和对照组行常规麻醉,两组各10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CPB时间、阻断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快通道组与常规组在手术时间、CPB时间、阻断时间三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快通道组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及支气管痉挛三项指标比较,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HR、CVP、MAP三项术前术中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拔管时间、在CICU时间,两组比较P〈0.01。结论快通道麻醉应用于dqL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效果理想,并且可以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微小化新生儿及小婴儿心肺转流(CPB)管路的长度和直径,探讨该技术对术中悬浮红细胞的用量及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新生儿及小婴儿(定义为年龄3个月或体重5 kg的婴儿)病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n=238)采用微小化管路,对照组(n=120)采用普通婴儿型管路。比较两组术中悬浮红细胞用量、术中及术后血细胞比容(HCT)、术后血乳酸、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CPB开始前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主动脉阻断后10 min、CPB中及CPB结束后HC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组悬浮红细胞用量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术后血乳酸较对照组降低(P 0.05)。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小化CPB管路能减少新生儿及小婴儿心脏手术中悬浮红细胞的用量,提高术中及术后HCT,降低术后血乳酸水平,达到节约用血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常温与低温体外循环(CPB)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进行比较。[方法]80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温(膀胱温度37℃)组和低温(膀胱温度28℃)组,其他麻醉和CPB方法一致。将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药用量、清醒时间、输液输血量及血糖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芬太尼、潘库溴胺用量相近,而咪唑安定的用量在低温组明显多于常温组(P<0.05)。常温组自动复跳例数明显多于低温组,低心排综合征发生例数明显少于低温组(P<0.05)。从CPB开始直至入ICU3h两组血糖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且在CPB中、CPB停机时、手术结束时、入ICU3h低温组的血糖高于常温组(P<0.05)。胰岛素用量低温组多于常温组(P<0.05)。[结论]常温CPB简便易行,CPB时间短,对心脏无不良影响;且对周身器官干扰小,恢复快,避免了低温对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常温心脏不停跳与浅低温心脏停跳手术两组患者的血乳酸值及临床效果,分析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技术对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房间隔缺损患者50例,心功能(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常温不停跳组(A组,n=25)和浅低温停跳组(B组,n=25)。采集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5min(T1)、体外循环(CPB)中间时间点(T2)、CPB停机后10min(T3)、ICU 1h(T4)、ICU 6h(T5)、ICU 24h(T6)动脉血,检测乳酸(Lac)含量并进行分析。并记录两组患者体外循环(CPB)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尿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①T1时点两组La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T2、T3、T4、T5时点,A组Lac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T6时点两组Lac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另外A组体外循环(CPB)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尿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较B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A组有缩短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温不停跳体外循环技术在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中对人体内环境影响小、且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周涛  何巍  谢晓勇 《广东医学》2012,33(9):1231-1234
目的研究浅低温心脏跳动中瓣膜置换手术对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体外循环(CPB)人工瓣膜置换手术的空腹血糖受损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停跳组与不停跳组,停跳组在中度低温心脏停跳下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不停跳组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中完成手术。分别于手术前、麻醉诱导后、CPB开始后30 min、停CPB时、CPB后2 h和术后第1、3、5天共8时间点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和麻醉诱导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跳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TNF-α水平在CPB开始后30min至术后第3天较CPB前升高(P<0.05),不停跳组CPB开始后30 min至术后第1天较CPB前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在CPB开始后30 min至术后第3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胰岛素水平在CPB开始后30 min至术后第1天较CPB前显著升高(P<0.05),不停跳组浓度较停跳组低(P<0.05)。结论在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使用心脏不停跳技术可以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助于缓解胰岛素抵抗,维护葡萄糖代谢的稳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