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均脾平扫,4例结合增强扫描。结果:15例外伤性脾破裂,12例经手术证实,脾包膜下血肿8例,脾内血肿3例,脾撕裂伤1例,多发性脾撕裂伤3例,合并周围组织损伤3例。结论:CT对脾脏破裂能作出.明确诊断和分型,同时可发现脾周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48例成人闭合性钝性脾破裂的CT、B超表现与外科手术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8例中完全性脾破裂39例,中心破裂6例,3例包膜下破裂.48例均行CT检查, 46例确诊, 诊断符合率98.5%; 其中19例同时行B超检查, B超确诊17例, 诊断符合率89.4%.其CT表现为脾内血肿、脾撕裂伤、包膜下血肿、脾周血肿及腹腔积血,同时发现25例合并肝、肾、肋骨、脊柱等损伤. 结论 CT作为一种非损伤性检查手段,能迅速、准确评估脾损伤程度及出血的部位、大小以及腹腔伴随性损伤.肋骨及运动性伪影是CT诊断脾破裂过程中的主要误、漏诊原因,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减少运动性伪影造成的误漏诊;CT能为临床选择非手术病例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3.
钝性脾损伤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CT在钝性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钝性脾损伤病人进行CT检查并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完全性破裂28例,中心破裂5例,包膜下破裂3例.CT表现为脾内血肿,脾撕裂,包膜下血肿,脾周血肿及腹腔积血.同时发现肝、肾、胃、十二指肠、腰椎、肋骨等多发性损伤.31例手术,5例保守治疗.结论CT扫描能正确估计钝性脾损伤的损伤范围和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脾外伤的CT诊断与分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脾外伤的诊断与分型以及对临床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00例脾外伤的临床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CTG针脾外伤分为3型:Ⅰ型(包膜下积血(包膜下积血)18例;Ⅱ型(脾实质破裂)36例,其中局限性破裂30例,广泛性破裂6例;Ⅲ型(混合型)46例,其中局限性实质破裂伴包膜下积血25例,广泛性实质破裂伴包膜下积血21例。结论:CT能明确作出脾外伤的诊断与分型,为临床是否做手  相似文献   

5.
CT平扫诊断钝性伤脾破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CT平扫诊断钝性伤脾破裂的标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钝性脾破裂患者(其中55例手 术,5例临床证实)的CT片及临床资料,放射科医生双盲读片分析。结果60例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经CT平扫发现脾 实质密度不均匀(包括脾实质血肿、脾包膜下血肿、脾撕裂等)、脾包膜中断或呈“葱皮”样改变共39例(65%),“哨兵血块 征”54例(90%),腹腔积血46例(76.7%),脾肿大34例(56.7%),脾附近软组织挫伤、骨骼骨折17例(28.3%)。结论CT 平扫诊断钝性脾破裂的直接征象是脾包膜中断或呈“葱皮”样改变,其余皆为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6.
急性外伤性脾破裂CT、DSA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外伤性脾破裂CT、DSA影像的对照分析,探讨诊断急性脾破裂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方法 57例外伤性脾破裂均行CT、DSA检查,并作介入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及随访复查。结果 CT在脾实质的裂伤、脾内血肿、脾包膜下血肿、脾包膜破裂及腹内脏器合并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尤其在脾局限性裂伤的显示上明显优于DSA,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X^2=10.71,P〈0.005);DSA在脾实质内小片挫伤,尤其是弥漫性小片脾实质挫伤、脾内动脉瘤的部位和形态、介入治疗后栓塞部位的显示较CT更具优势,在脾内小片状挫伤的显示上优于CT,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X^2=12.57,P〈0.005)。结论 CT与DSA在诊断中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在CT确诊脾破裂后。患者生命体征较稳定时,尽量考虑作DSA检查,为可能的介入性栓塞治疗创造条件,降低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B超诊断外伤性脾包膜下破裂并积血1例黎锐川3贵航集团贵阳医院,脾包膜下破裂,症状不明显,诊断不易肯定,最近我院发现1例,报告如下:贵阳市小河168信箱550009患者冉XX,男,32岁,因外伤后卫月余左上腹疼痛15夫,于1993年10月25日入院。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脾破裂的超声分型及其临床参考价值。方法超声检查脾脏损伤情况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做对比分析,综合评价脾脏的损伤程度;把脾损伤的超声表现同术后大体标本做对照,确定脾损伤的超声分型。结果根据外伤性脾破裂超声表现可分为包膜内脾损伤,包膜破裂性脾损伤两类,根据损伤位置的深浅、程度与损伤的回声情况可分为包膜下积血或包膜下血肿、浅表性裂伤、深部挫裂伤、多发性挫裂伤、脾内血肿、脾蒂损伤六型。结论超声诊断脾破裂是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之一,脾损伤的超声分型及损伤程度评估对其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 (附3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莉  唐庆放  沈涛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11):1169-1171
目的探讨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35例外伤性脾破裂,其中32例经手术证实.35例均做CT平扫,4例加做增强,平均年龄为42岁,男女比例为52.结果脾包膜下血肿19例,脾内血肿8例,脾撕裂伤6例,多发性脾撕裂伤2例.结论CT对脾脏破裂能做出明确诊断和分型,也可同时发现脾脏周围器官的损伤,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CT增强延时扫描在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目的:探讨CT增强延时扫描对肾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例肾损伤病人行螺旋CT普通扫描、增强扫描和增强延时扫描。结果:CT普通扫描显示肾轮廓不规则5例,肾包膜下血肿3例,肾周积血2例。CT增强扫描和延时扫描不仅显示普通扫描所见,而且显示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肾收集系统损伤导致尿外瘘2例,肾皮质穿通伤伴局限性肾包膜下陈旧积血1例,肾皮质裂伤1例,肾积水破裂导致腹腔积液1例。结论:CT增强延时扫描在肾损伤,尤其是收集系统损伤的诊断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与手术对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认为早期外伤性脾破裂CT表现以脾实质内不规则不均质高低混杂密度影最多见,膈下肝前新月形低密度影是脾破裂腹腔积血最常见的CT征象,CT检查能明确脾脏损伤的部位及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脾脏外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脾脏外伤CT平扫的表现,对脾脏损伤进行CT分类;结果:腹腔积血和脾周血块是脾外伤主要表现;结论:CT平扫诊断脾脏损伤是一种敏感、可靠的方法,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CT平扫诊断外伤性脾损伤的诊断正确率为9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脾创伤急诊CT扫描的影像表现,评价其对脾创伤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1996—2003年在我院行CT检查并确诊为脾创伤的60例患者,分析其CI、表现并与手术和临床相对照。结果:本组共有23例行剖腹探查手术,2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其余37例行保守治疗,临床均支持脾创伤诊断,诊断正确率达95%。脾周凝血块、脾被膜下积血、脾内血肿、脾内裂隙及腹腔积血是诊断脾创伤有价值的征象。结论:急诊CT对于脾创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正确诊断脾创伤、评价其损伤程度、确定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迟发性脾破裂的CT诊断(附1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CT特点,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1例病人伤后至就诊时间为2-14天,CT先按常规平扫,其中9例加做了9例加做了强化检查。4例经手术治疗,7例保守治疗并追踪随访。结果:(1)实质血肿5例,其3例为界限清楚的低密度“血湖”影,2例呈不规则低密度“裂隙”影。(2)包膜下血肿3例,呈边界清楚光滑的“新月形”或“半月形”低密度区。(3)混合血肿2例,表现为实质血肿与包膜下血肿并存。(4)脾挫裂伤1例,表现为弥漫性低密度区内有斑片状高密度出血影。结论: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螺旋CT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5月至2008年10月36例明确诊断为脾破裂的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T平扫发现脾破裂20例,脾包膜下破裂出血10例,3例CT平扫阴性经作增强扫描证实,3例为迟缓性出血。结论CT扫描有利于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及时诊断,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脾破裂的介入性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采用介入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Ⅲ级以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经脾动脉行明胶海绵颗粒部分性栓塞止血。右下腹麦氏点经皮穿刺放置导管引流腹腔积液。结果: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对33例脾破裂患者一次性止血栓塞成功,引流通畅,技术成功率100%,有效率97%。17例行腹腔积血回输,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经PSE及腹腔引流术治疗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脏破裂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53例外伤性脾脏破裂患者行螺旋CT检查,其中35例平扫加增强三期扫描,13例直接增强扫描,5例平扫;并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诊断脾脏破裂根据Gay分级:Ⅰ级:局限性包膜破裂及小的包膜下血肿,8例,非手术保守治疗;Ⅱ级:小的外周撕裂,实质内血肿<3cm,15例,其中3例选择性脾脏手术切除,12例非手术保守治疗;Ⅲ级:撕裂延伸至脾门及实质,血肿直径>3cm,25例,其中20例选择性脾脏手术切除,1例全脾手术切除,4例非手术保守治疗;Ⅳ级:脾脏粉碎及血管破裂,5例,全脾手术切除.结论 外伤性脾脏破裂CT表现具有特征性,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都较高,对临床分级及确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得到合理的临床治疗,可作为脾脏外伤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的CT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并提高对肝癌自发破裂伴腹腔内出血(血腹)的CT诊断,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手术证实的肝癌自发破裂临床的影像资料。分析各种病理情况的影像特征及其与肝癌破裂的关系。包括肝硬化表现,腹水,肿瘤在肝内位置,肿瘤凸出肝外程度和中心坏死情况,结果:8例患者CT扫描发现12个癌灶,其中1例CT仅见血腹而未见肝癌病灶,手术探察发现肝边缘小肝癌破裂,继发肝包膜下和腹腔积血,CT诊断肝边小肝癌的精确性达85%,结论:CT诊断肝癌自发破裂有很高的精确度,对临床怀疑肝癌自发破裂造成血腹者,CT检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外伤性肝损伤的CT表现,旨在提高肝损伤的CT诊断水平。方法:对18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外伤性肝损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包膜下血肿3例,肝内血肿6例,肝挫裂伤9例;病灶肝右叶多见,13例,左右叶分布3例,左叶分布2例。CT表现以肝实质内圆形、类圆形、片状低密度影或等低、高低混杂密度影最多见,也可有肝内不规则裂隙状、片状低密度影,其间夹杂斑点斑片状高密度影,及肝包膜下梭形、弧带状磨玻璃样低密度影或等低混杂密度影,部分患者有合并腹腔积血或其他脏器损伤的表现。结论:外伤性肝损伤CT表现较具特征性,对判定有无肝损伤、损伤范围、类型及有无腹腔积血、有无周围其他脏器合并伤方面有重要价值,是目前外伤性肝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俞建光  张斌 《人民军医》1996,(11):26-26
1982~1995年我们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02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73例,女29例。年龄4~76岁,平均33.57±14.69岁。真性脾破裂96例,占94.1%,其中延迟性脾破裂21例,占20.6%。假性脾破裂(包膜下出血)6例,占5.9%。真性脾破裂均行手术治疗,假性脾破裂行非手术治疗。102例全部治愈。1.2致伤因素交通事故47例,占46.1%,其中汽车致伤38例,占373%;殴打伤30例,占29.4%;摔伤18例,占17.6%;其它7例,占6.9%。1.3伤情发生休克66例(64.71%),腹腔积血100~6000ml,平均1949.5±1242.4ml。多发伤56例(5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