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南省10个疟疾防治试点,几年对“四热”病人进行血检了94458人次,检出阳性3649例,阳性率3.86%,年均发病率71.9/10万,1997年发病率381.8/10万比1992年发病率1547.0/10万下降了53.34%或72.16%,在10个试点中除了群英与毛阳点外余各点均在不同程度下降。居民疟原虫调查共调查了23371人次,带虫率1.11%。 相似文献
2.
3.
广西曾经是我国的疟疾四大高发省份之一,2019年经国家考核消除疟疾。目前输入性疟疾成为广西疟疾的主要传染源,这种传染来源、传播媒介和易感人群的改变,将导致消除疟疾后整个输入性疟疾的发生和流行过程发生巨大的改变。广西的主要传疟按蚊发生了改变,因此,很有必要对目前广西主要传疟媒介中华按蚊的孳生环境及习性、各地的季节消长及其变动原因、传播疟疾媒介能量和作用等基础方面重新开展持续监测研究。本文综述了广西防控疟疾从1950年起对媒介按蚊分类、生态学、抗药性、防治经验等方面大量的成果的研究现状。分析当前防控输入性疟疾中媒介按蚊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及空白区域,探讨广西消除疟疾后的巩固阶段,对媒介按蚊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嗜人按蚊地理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2和1993年的6~9月,在海南省19个市、县,22个乡(镇)、农(林)场选89个居民点开展嗜人按蚊地理分布调查。结果除了在1990年8月曾发现嗜人按蚊的文昌县铺前镇南北沟一个点捕获嗜人按蚊30只(人房5只,牛诱25只)外,其余88个点,均未发现嗜人按蚊,表明该种蚊在海南省的分布很局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江门市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监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疟疾病人个案表确定病例性质和发病前所从事的职业。媒介监测以半通宵人诱法,然后将捕获的按蚊进行种群鉴定和解剖。结果1995~2004年江门市报告疟疾627例,年发病率在0·024/万~0·668/万之间;十年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人587例,平均每年检出58·7例,其中外来人口疟疾病占66·67%,本省居民占33·33%。通过职业分析,从事砍伐、打石和种养等职业患病率最高。近十年间日疟是江门市流行的唯一虫种,偶见输入性恶性疟。在10个病灶点进行传疟媒介调查,人诱捕获6种按蚊,未发现子孢子自然感染。用除虫菊酯浸泡蚊帐防治疟疾及传疟媒介获得良好效果,可作处理流动人口疟疾疫点的重要措施。结论江门市疟疾发病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目前疟疾流行以散发或输入为主,主要对病例的早治疗和疫点的早处理,以阻断疟疾在江门市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近10年疟疾监测及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的探讨广东省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监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疟疾病人个案表确定病例性质和发病前所从事的职业。媒介监测以半通宵人诱法,然后将捕获的按蚊进行种群鉴定和解剖。结果1996~2005年广东省共发现疟疾11852例,年发病率在0.020/万~0.370/万之间;10年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人11677例,平均每年检出1167.7例,其中外来人口疟疾病占47.46%,本省居民占52.54%。通过职业分析,从事打石、砍伐和种养等职业的患病率最高。近10年间日疟是广东省流行的唯一虫种,偶见输入性恶性疟。在10个病灶点进行传疟媒介调查,人诱捕获7种按蚊,未发现子孢子自然感染。用除虫菊酯浸泡蚊帐阻断媒介传播疟疾效果显著,可作为处理流动人口疟疾疫点的重要措施。结论广东省疟疾发病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目前疟疾流行以散发或输入为主,主要抓住病例的早治疗和疫点的早处理,阻断疟疾在广东省的传播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全省近5年疟疾流行态势,准确掌握防治,监测效果,为制定疟疾防治下一个五年计划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汇总“九五”期间各年全省疟疾防治,监测资料,分析对比不同媒介地区,不同监测对象发病率变化及防治效果。结果:九五期间疟疾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0.064/10万降到2000年的014/10万,未出现乡以上地方性的疟疾暴发流行,嗜人按蚊区发病率(0.276/10万),高于中华按蚊(0.016/10万)和微小按蚊区(0.148/10万),部分疟区疫情不稳定,波动幅度大,结论:九五疟防规划得到较好执行,措施得当,成效显,但仍需加强对疫情不稳定,波动幅度大的疟区,哮人按蚊疟区的防治监测工作,加强对疟疾疫情的管理,从而巩固灭疟成果。 相似文献
8.
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大量来自省内外(特别是外省)的流动人口进入儋县,广泛分布于约千余平方公里的丘陵区进行垦荒种植,人数多达4千余人,并发生了疟疾的流行,于1987和1988年分别血检了2450人和2020人,疟原虫率分别高达24.3%和7.6%,成为儋县疟疾高发人群。为了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于1996年~1997年对云南省澜沧江流域沿岸的多斑按蚊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该蚊地理分布广,种群数量占捕获按蚊总数的27.43%,夜间活动高峰出现于20:00至22:00之间,预期寿命较高,以人房周围栖息为主,兼野栖性,室外捕捉率与室内捕中率人有显著差异(P〉0.05),该蚊的季节消长与当地疟疾发病关系紧密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沧源县1999年1—6月疟疾流行情况。方法 发热病人血检,居民带虫率调查,媒介调查。结果1—6月疟疾病例55例,其中间日疟33例,占60.00%,恶性疟16例,占29.09%,未分型6例,占10.91%。可捕到微小按蚊。结论 沧源县是以微小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疟疾流行区,须加强监测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海南抗疟四十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南省历史上是著名的高疟区,抗疟前疟疾遍布全省农村,8种按蚊查获疟原虫自然感染,4种人疟原虫均有发现,居民原虫率山区74%,丘陵区34%,平原区12%。1959年开始全面抗疟,采取杀虫剂滞留喷洒灭蚊为主,经过30多年的防治,疟区已大面积缩小,疟疾发病率由1955年的1036.5/万降至1992年的11.5/万,成效卓著。目前疟疾分布局限于山区和一些近山丘陵区,以大劣按蚊为主要媒介,存在灶点和上山感染是其流行特征;次要媒介为微小按蚊,常可引起外来人群和新建居民点的点状暴发;平原区已无疟疾发生。全省每年约有4万疟疾病例,其中1/3病例为抗氯喹恶性疟,防治技术难题尚未完全解决,疟疾仍然是全省需要优先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进一步了解海南山区疟疾现现状及其前关规律,于1994-1995年对南桥乡进行疟疾带率及患病率的调查分析,结果两年带虫发病率分别为3.52%和3.53%,其中恶性疟发病率分别为0.96%和1.16%。年发病率〉5.0%的高发村庄所占比例两年平均为22.0%;发病率为1.1-5.0%(平均为2.69%)的村庄比例为45.8%;发病率为0.1-1.0%(平均为0.72%)的村庄比例为15.2%:发病 相似文献
14.
海南建省十年来疟疾防治工作回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8年海南建省时,由于开发建设和经济的改变,流动激增,疟疾发病有所回升,发病率296.5/10万,比建省前的1987年上升26.4%,死亡人数达到14例,形势十分严峻。通过(1)加强领导,增加投入;(2)办好试点,以点带面;(3)稳定抗疟队伍,扩大疟疾联防;(4)开展科研合作,提高防治水平,使我省疟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997年的疟疾发病率为47.6/10万,死亡人数为2例,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10个山区少数民族乡镇疟疾社会经济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继1992~1993年在和平、南桥、东方3个山区乡镇进行疟疾社会经济因素调查研究,取得初步结果之后,于1994年在另9个县、市的10个山区乡镇扩大调查。对海南高疟山区黎、苗族经济文化、疟疾知识、上山住宿行为、防蚊行为、求医行为和基层卫生组织状况等及其与疟疾的关系,取得了较全面的结果,将为修订海南疟疾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疟疾科研协作组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4,(2)
通过二十余年抗疟工作,现在湖南省的疟疾病流行程度已大为减轻。五十年代后期.我省有恶性、三日及间日疟,这次仅发现间日疟及个别三日疟。两年共查血33,889例,其中疟原虫阳性者1045例。共采集按蚊标本146,865只,中华按蚊占99.5%。 相似文献
17.
桂、琼、滇三地微小按蚊苹果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同工酶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桂、琼、滇三地微小按蚊两种同工酶谱进行比较,寻找简便、快速、敏感的生化分类指标。方法:选取三地单雌线雌蚊制成匀浆液,经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G-PAGE)后,分别进行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碱性磷酸酶(AKP)同工酶显色和比较分析。结果:MDH同工酶:三地微小按蚊均显Rm6、25、70、100四条区带,酶谱相同;AKP同工酶:桂、琼微小按蚊显Rm66、76、100三条区带,而滇微小按蚊出现Rm71、100两条区带,与前二者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三地微小按蚊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滇微小按蚊可能存在遗传分化,AKP同工酶具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半个世纪抗疟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海南岛半个世纪抗疟成就,为制定今后的抗疟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已收集的有关资料和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对半个世纪抗疟的成就提出初步评价。结果通过全岛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消灭了主要传疟媒介家栖、嗜吸人血的微小按蚊,可能由于大规模的土地和森林开垦和生态环境的改变使重要媒介野栖的大劣按蚊的分布和危害范围明显缩小,以及疟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和防蚊条件明显改善,导致了媒介能量或疟疾接受性和基本繁殖率稳定地、显著地降低,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海南岛的疟疾传播条件,致使疟疾患病率(疟原虫率)和发病率稳固地下降,分别比抗疟前下降了97%和99%以上;大劣按蚊在少数山麓地区导致的上山感染以及兼吸人牛血并偏野栖微小按蚊的广泛存在是主要的存在问题。结论海南岛半个世纪的抗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本上解除了疟疾的严重威胁,但疟疾还会持续存在,与疟疾的斗争还会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19.
1974年海南岛发现首例抗氯喹恶性疟,海南建省前1987年疟疾发病率为23.4,恶性疟占34.8%.病例数为5267例,流行区人口50余万。建省后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防治研究:(1)掌握了抗氯喹恶性疟流行病学的新特点,适时调整防治措施;(2)筛选出几种抗疟药联用新方案,用于临床治疗和现场防治;(3)在全省主要疟区推广控制抗氯喹恶性疟的“毛阳模式”。疟疾发病率自1989年起逐年下降,1996年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为5.30,恶性疟占24.3%,病例数为1026例,比1987年下降80%,流行区人口缩减了一半,防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