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患者女 ,45岁 ,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上腹闷胀 ,活动后心悸 3个月 ,呈进行性加重。查体 :左上腹可触及肿大脾脏 ,中线达脐 ,质硬 ,无压痛。病人除脾大及贫血外无其他症状。病理检查 眼观 :脾脏大小 2 0cm× 16cm× 10cm ,暗红色 ,表面呈结节状 ,结节直径 3~ 8cm ,切面呈多结节状改变 ,直径 3~ 5cm。结节呈灰白暗红相间。镜检 :正常脾脏结构消失 ,病变由大小不等、互相吻合的血管性腔隙组成 ,不规则的管腔常以乳头状突起裂隙和囊状腔隙为特征。腔隙衬覆的内皮由短柱状细胞、上皮样细胞或梭形细胞组成 ,略呈结节状。细胞胞质丰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结合文献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2例LCA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镜及免疫组化标记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LCA组织学上由相互吻合的窦样腔隙构成,腔壁见乳头状结构,内衬单层内皮样细胞,高柱状或立方形,无异型,内皮细胞及组织细胞标记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LCA是一种罕见的脾血管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LCA与恶性肿瘤相关,应密切随访和严密观察有无继发内脏肿瘤.  相似文献   

3.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窦岸细胞瘤是1991年Falk首先提出的一种仅发生于脾脏的良性肿瘤Ⅲ。文献报道较少,国内迄今报道2例,国外已经报道44例,病人的发病年龄1~74岁,平均5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笔者于2002年10月遇到1例,现报道并复习文献如下。  相似文献   

4.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本质。方法对17例脾脏LCA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形态学等,并进行了多种抗原标记的免疫表型检测,以正常脾脏、淤血性脾肿大、脾海绵状血管瘤病例作为对照。结果(1)17例脾脏LCA有相似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即脾脏肿大伴单发或多发占位性病变。5例伴肝囊肿,1例伴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大体病理改变为脾脏体积不同程度增大,切面见单个或多个暗褐色结节,结节的直径为0.2~6.0cm不等。(3)镜下改变主要为病变由相互吻合的窦状腔隙组成,腔隙常形成乳头状突起或呈囊性扩张,其中可见两类细胞,一类是衬在腔隙内表面的体积较小的细胞,形似窦岸细胞;另一类是脱落于窦状腔隙内的大细胞,两类细胞均无明显异型性。(4)免疫表型检测:17例标本中的小细胞均呈CD31、多克隆第八因子相关抗原阳性,CD34阴性,1例呈CD8阳性,1例呈CD21阳性,均不表达组织细胞分化抗原;大细胞均表达各种组织细胞抗原,包括CD68(KP1和PG-M1)、CD163和溶菌酶等,各例中均有少数大细胞表达CD31抗原,但均不表达CD34,且相关抗原的表达模式与对照组的三类脾脏良性病变有所不同;大、小细胞均不表达S-100蛋白。结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病变,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局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致脾脏窦岸细胞增生,脾血窦扩张并相互吻合而形成的局部血管瘤样病变伴组织细胞反应。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以及CD31和组织细胞相关抗原的检测有助于该疾病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 L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6例脾脏LCA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D31、CD34、FⅧAg、CD68、ERG、CD4、AAT、Lysozyme、Ki-67等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特点、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6例脾脏LCA影像学检查示脾脏内单发或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镜下见肿瘤组织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隙组成,血管腔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也可形成乳头状突起突向管腔,管腔或乳头状突起衬覆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胞质丰富、粉染,无异型性,部分细胞体积较小,呈锯齿状,部分细胞质可见含铁血黄素颗粒。免疫表型:至少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血管源性标记16例(CD31、CD34、FⅧAg等);至少表达一种组织细胞源性标记16例(CD68、AAT、Lysozyme等);不表达上皮源性标记;Ki-67增殖指数5%~10%。15例患者行全脾切除术,1例患者行部分脾切除术,随访时间5~92个月,16例患者除2例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死亡,其余均生存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患患 男,50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1周于2006年12月入院。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15年,未曾治疗。体检:腹稍隆,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末扪及,肝区及双肾区无扣痛,肝功能检测:总蛋白59g/L。谷丙转氨酶及谷氨酰转肽酶升高。血甲胎蛋白(AFP)为52.44μg/L。  相似文献   

7.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LCA与内脏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2例LCA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镜及免疫组化标记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2例LCA组织学上由相互吻合的血管腔隙构成,瘤细胞呈柱状或立方形,无异型性,内皮细胞及组织细胞标记均呈阳性表达。其中1例伴胃未分化癌和食管平滑肌瘤,另1例伴头皮皮内痣。国外文献报道的病例中有1/3伴内脏恶性肿瘤。结论 LCA是一种罕见的脾血管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临床上可存在一种综合征,对LCA病例应进行仔细检查及密切随访,以除外内脏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8.
脾脏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4岁,因左上腹包块一年伴头晕、恶心、乏力一月入院。体检:T36.8℃,p80次/分。BP14/10kPa。左颈后,双颌下。左腋下,双腹股沟均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左胸第二肋间可闻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腹软,左肋缘下5cm可扪及肿大脾脏,质中等,无压痛,表面光滑。实验室检查:Hb10.3g/L,RBC 3.04×10~(12)/L,WBC 3.5×10~9/L,N0.457,L0.468,M 0.075。淋巴结活检示反应增生。心电图正常。胸片未见异常。腹部CT示脾占位病变伴脾肿大。多普勒超声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及主动脉办闭锁不全。术中见脾肿大15 cm×8 cm×6 cm,表面有0.5 cm×0.5 cm~1.5 cm×1.5 cm不等肿块,质硬。作脾切除后康复。病检示脾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9.
脾脏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继学  郑杰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3,12(2):111-111,113
1 临床资料 病例,男,38岁,因体检发现脾占位8+月,感左上腹部疼痛1+月入院。查体无特殊,体检时,彩超发现脾脏内异常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 SA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脾SA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脾SANT中男女各3例,发病年龄19~50岁,中位年龄31.5岁。患者无明显症状,由体检或其他手术发现。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眼观:肿瘤呈结节状,呈灰白色或灰红色,实性质中或质软,边界清楚,直径0.7~6.5 cm。镜检:多灶性肉芽肿样结节,结节由密集排列的裂隙样薄壁血管构成,内皮细胞肥胖。间质见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细胞。免疫表型:血管内皮细胞CD34(6/6)、CD31(6/6)、CD8(3/6)和FⅧRAg(4/6)均阳性;血管壁平滑肌和间质纤维细胞SMA阳性;IgG4阳性的浆细胞<10个/400 HPF;6例原位杂交检测EBER均阴性。结论脾SANT为罕见良性的肿瘤样病变,发病隐匿,无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仅能发现病变,未能做出准确的诊断,确诊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排除其他病变。  相似文献   

11.
近年对脾脏的研究日渐深入。早年涉及脾静脉窦窦壁内衬细胞即脾窦衬细胞(splenic sinusoidal lining cells,SLC)的功能特征问题时,曾发生过争议,一些研究者观察SLC具有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而另一些则认为属网状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0岁。因上腹部胀痛2个月于1998年3月21日入院。46年前曾患“黑热病”后治愈。否认肝炎病史。体温375℃,脉搏8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50/75mmHg,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脾肋缘下5cm,肝肋下未触及。B超示脾脏肋...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3岁。胸椎置换术后3年,双下肢进行性麻木无力9个月于197年9月15日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第7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双下肢麻木、乏力,行胸椎第6~8椎体切除,人工椎体置入,术后感觉及肌力均恢复正常。9个月前又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不...  相似文献   

14.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患者女 ,4 5岁。上腹胀痛伴发热 ,月经量多 ,鼻衄 3个月于 2 0 0 1年 3月 6日入院。体检 :消瘦 ,贫血貌 ,皮肤散在淤点紫癜 ,颈部、腋下及右滑车上淋巴结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肋下 2cm ,剑下 4cm。脾脏明显肿大 ,Ⅰ线 12cm ,Ⅱ线 14cm ,Ⅲ线 1cm。B超检查 :脾厚 7cm ,实质回声均匀 ,腹腔内未发现淋巴结明显肿大。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4 .1×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5 2 ,淋巴细胞 0 .4 4 ,血红蛋白 74g/L ,血小板 2 4×10 12 /L ,红细胞 2 7× 10 12 /L。临床免疫学检查 :CD385 4 % ,CD4 5 4 .2 % ,CD8正常。球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病理形态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脾脏SANT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nVision法,并对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脾脏SANT具有特征性血管瘤样结节.病理学检查:(1)眼观病灶呈灰白色结节,边界清楚.(2)镜下见有其特征性血管瘤样结节.免疫组化显示结节内内皮细胞异质性表达,即小叶状分布毛细血管免疫表型为CD34、CD31均(+),CD8(-),窦岸样细胞免疫表型为CD34(-),CD31、CD8均(+);小静脉样血管免疫表型为CD34、CD8均(-),CD31(+);结节内梭形细胞混合表达CD31、SMA和CD68;结节间梭形细胞混合表达SMA和CD68.结节周围梭形细胞呈vimentin、SMA阳性反应,desmin和NSE均(-).术后随访,患者病变均复发和转移.结论 该病是一种罕见的脾脏良性病变,可能是一种增生性病变,与血管瘤出血坏死机化关系密切.需要与脾脏交界性或恶性肿瘤鉴别,鉴别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6.
在我院职工1675人进行体检中,发现肝血管瘤16例,低于国外健康人群检出率。其中单个瘤11例,多个5例,共23个血管瘤,分于左半肝7个,右半肝11个,左、右半肝5个。瘤体直径最小0.8cm,最大5.5cm。诊断主要靠B型超声,鉴别诊断目的是排除肝癌。经5年观察未见血管瘤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脾T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T cell lymphoma,HST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6例HSTCL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应用EBER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的感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间歇性高热(3周~2个月)、脾肿大、三系下降;均无免疫抑制状态;3例肝肿大伴肝酶增高,4例伴胸腹腔内淋巴结轻度增大,脾脏平均最大径22 cm。镜下均为明显扩张充血的髓窦索,3例散在单个或小簇状分布、略多形性的中~大异型淋巴样细胞,3例为弥漫分布、较一致的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均可见组织细胞吞噬红细胞现象。1例累及脾门淋巴结,肿瘤浸润在淋巴窦内。免疫表型:6例CD3、CD56均阳性,5例CD4/CD8均阴性,3例Granzyme B、TIA-1、Perforin阳性,2例CD30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40%~80%。EBER原位杂交检测均阴性(5/5)。4例行骨髓活检,其中3例骨髓累及,2例间质浸润,1例血窦浸润。5例患者术后辅以化疗,4例于术后22天~33个月死亡。结论 HSTCL肿瘤分布于脾脏红髓,表达细胞毒标记和CD56,与EB病毒感染无相关性;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检测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伴发右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例脾脏SANT伴发右肾透明细胞癌常规HE染色,同时对SANT行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讨论及相关分析.结果 脾脏SANT 病理学检查示病灶呈灰白色结节,边界不清,镜下见多发性血管瘤样结节,结节中央可见裂隙样或窦样血管腔,血管腔隙之间为梭形细胞和卵圆形细胞,结节间为硬化的胶原纤维,梭形细胞较少,多灶性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较多含铁血黄素沉着,免疫组化表达有一定特征性.右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3级,临床分期2期.结论 脾脏SAN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有特征性临床病理表现,伴发恶性肿瘤时需加以鉴别,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脾脏肿瘤在临床上少见,约占全身肿瘤的0.03%。近年来.随着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脾脏肿瘤病例报道越来越多。我院自1995年8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9例,均经手术治疗个病理诊断确诊,现将其诊断与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63岁。因高血压3个月,左肾区疼痛伴肉眼血尿10余天,恶心、呕吐半天于2006年7月18日入院。体检:左肾区叩痛,血压210/100mmHg(1mmHg=0.133kPa)。B超检查:左肾近下极见5.7cm×5.2cm多囊性肿物;左肾门区见3.5cm×3.5cm实性肿物,突人肾盂内;右肾上腺见3.0cm×2.8cm圆形均质回声结节,包裹在肾上腺内。临床诊断为左肾多发性肿瘤,右肾上腺肿瘤。遂行左肾全切及右肾上腺肿瘤摘除术。手术中血压无波动,手术后血压135/75mm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