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洋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2):623-624
患者男性,50岁,主因"间断右下腹痛半年"入院,既往体健.结肠镜检查见回盲部溃疡型肿物,累及肠腔全周.病理示:腺癌.化验结果示:HGB 129 g/L、CEA 139.79 ng/mL、CA199>1200 U/mL、AFP 2.89 ng/mL.上腹部增强CT显示升结肠下段肠壁增厚,肿瘤直径约8.5 cm,并肠周淋巴结增大(图1A),肝右前叶上段占位性病变,直径约3.5 cm,中等环形强化,考虑转移瘤(图2A).胸部CT显示左肺多发小结节,不除外转移瘤(图3A),诊断为结肠癌伴肝脏转移、结肠癌伴肺转移.  相似文献   

2.
张英  胡艳丽  张旭  周际昌 《癌症进展》2007,5(3):304-305,297
1 病案资料 患者,女,39岁.主诉咳嗽、气短2个月于2005年3月9日入院.人院时严重刺激性咳嗽、气短,无血痰,无发热.体检:双颈各触及2~3枚肿大淋巴结,直径1~4cm,位于右锁骨上,质硬,固定.2005年3月9日胸部CT示右肺下叶基底段见2.7cm×2.9cm高密度肿块影,伴双肺广泛转移(图1).行支气管镜检并取活检,病理报告为腺癌.骨扫描提示多发骨转移(右肱骨、第11胸椎、第2腰椎、骶骨、髂骨).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CEA 375ng/ml.最后诊断:周围型右肺腺癌,双颈淋巴结转移,两肺广泛转移,多发骨转移.  相似文献   

3.
1病案摘要 患者女性,36岁。2008年9月20日因“肝癌术后6个月,复发伴双肺转移”入院。6个月前因“上腹部不适3天”就诊于当地医院,CT示:肝左叶约4.0cm×2.5cm肿块,AFP:360ng/ml,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77岁.右肾移行细胞癌术后26个月,双肺多发转移14个月.2006年12月,患者因排尿困难伴血尿1个月就诊,行肾盂造影见右肾盂肿物,手术切除右肾及部分输尿管.术后病理诊断为移行细胞癌Ⅰ级.术后身体恢复良好,未行其他治疗.2008年2月,患者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在外院就诊.胸部CT示双肺多发转移结节.此后给予多种免疫制剂、中药治疗,病情未缓解,且症状逐渐加重,咳嗽频繁,痰中血量增加,胸部CT示肺内肿块增大,右肺肿块为8.5 cm×6.0 cm,左肺肿块为5.0 cm×5.0 cm;未出现排尿异常.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4 0岁。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 15年 ,因上腹正中部阵发性绞痛及巩膜黄染而入院。腹部CT示肝左叶占位病变 ,AFP >10 0 0ng/ml。于 2 0 0 2年 7月 19日行肝左叶切除术。术中见左半肝为灰白色肿块占据 ,大小约 14cm× 12cm×10cm ,旁有多个子灶形成 ,门静脉左干有癌栓 ,肝门淋巴结无肿大。病理诊断不详。术后 1个月行肝介入治疗时发现肝右叶弥漫性转移 ,胸部CT、颅脑CT及全身骨扫描未发现异常。于 2 0 0 2年 9月 19日行原位肝移植术。病理诊断 :多结节性肝细胞肝癌中、低分化 ,继发坏死 ,脉管内可见癌栓。术后AFP降至 6 .0ng/ml。口…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3岁,2009年9月因"阴囊潮湿,反复不愈"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行阴囊表皮活检示:"湿疹样癌".2009年11月于天津市肿瘤医院行局部病灶+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左阴囊Paget病伴大汗腺癌)左阴囊仍可见Paget病残留,区域淋巴结可见转移15/17,分组如下:左闭孔4/4,软组织(+),髂内髂外动脉交角2/2,髂总3/3,左腹股沟区6/8. 后行左侧阴囊表皮病灶切除术. 2014年7月患者因胸骨疼痛,就诊于我院. 住院期间辅助检查:①实验室检查(表1 ). ②上腹部高清晰螺旋CT增强扫描: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转移瘤可能性大). 并于我院行"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化疗1个周期,后症状好转后出院. 2014年8月1日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查ECT示:"广泛骨病变(考虑骨转移)". 2014年8月11日于我院继续行"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1个周期,并定期行唑来膦酸抗骨转移治疗. 住院期间辅助检查:肝功能明显改善:ALT 15.3 U/L,AST 14.5 U/L,GGT 53.5 U/L. D-D二聚体定量较前也明显降低:608.22 ng/mlFEU. 肿瘤标志物也呈下降趋势:CEA 9.78 ng/ml,Ferritine 732.44 ng/ml,CA72-413.75 U/ml,CYFRA21-16.33 ng/ml. 2014年9月12日于我院行唑来膦酸抗骨转移治疗1疗程. 住院期间辅助检查: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趋于平稳. 腹部彩超回报:肝实质内可见多发不规则低回声团块,其中较大者约7.82 cm ×7.91 cm.  相似文献   

7.
肺癌皮肤转移较少见,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2.8%~3.5%.皮肤转移后其他脏器转移接踵而来.预后不良,存活时间多不超过半年.作者临床遇到2例,均经病理学确诊,现报道如下:例1,男性,67岁.因咳嗽,左侧胸痛伴低热1个月,以左侧胸腔积液原因待查,于1992年3月3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除左肺叩浊,呼吸音减低外,无其他异常体征.胸片示左胸积液,CT示左肺癌伴左膈角,肝、脾及胸膜转移,纤支镜检查见左下支气管开口粘膜充血,浸润,狭窄,活检为鳞癌.胸水CEA为20.6ng/ml.入院曾在左胸膜腔抽胸水后局部注入顺铂40mg,共3次,胸水一度减少.住院50天于左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以肝内囊性病为特点者(下称“囊性肝癌”)误诊误治率高.本文分析了自1988年11月至1991年10月所收治108例原发性肝癌中的4例囊性肝癌的诊治体会.1 临床资料 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35岁~68岁;病程3天~l月余;均有右上腹不适或疼痛;伴畏寒发烧1例,扪及右上腹肿物2例,腹水或黄疸各1例;AFP>400ng/ml例;BUS示肝占位1例;3例术前CT检查均示肝内囊性占位,1例术后CT检查示肝多发结节.2 诊断 术前诊为肝癌1例,肝囊腺瘤或癌难定1例,术前乃至术中误诊为“肝脓肿”和“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各1例.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2例,2例依临床、AFP、BUS 、CT综合诊断为囊性肝癌.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主要经血道转移至肺或经淋巴道向邻近脏器和淋巴结转移,经下腔静脉转移至心脏甚为少见,现将所见两例报告如下。 例1 患者男性,70岁。因腹胀,消瘦入院。体查: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腹水征阳性,肝肋缘下3cm,剑突下7cm,质硬,表面不平,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AFP1760ng/ml,CEA20ng/ml,ESR95mm/h,r-GTlslu,腹水为血性。ECG正  相似文献   

10.
1 病案摘要 患者,男性,45岁.因确诊原发性肝细胞癌4年余,右下肺转移癌切除术后近10月,发现脑转移近2周入院.患者既往有乙型肝炎"小三阳"病史,2004年9月15日B超及腹部CT显示肝占位(约1.4cm×1.3cm).胸片检查未见异常.胃镜检查胃隆起性糜烂性胃炎.2004年9月16日行多弹头射频消融(PRFA)+肝活检术,术后病理为肝细胞癌.2004年9月26日行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后定期复查未见明显异常.2007年2月查 AFP逐渐升高至98.6ng/ml,胸部CT显示右肺下叶团块状影,遂行右下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经多家三级甲等医院会诊,均提示:右肺下叶腺癌,累及胸膜下,结合病史考虑为肝癌转移.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1岁.因左侧腰部酸胀数日于2011年7月21日就诊.腹部CT显示:肝内多发转移灶,左肾下极一巨大占位为12 cm×16 cm,部分区域坏死,考虑左肾占位肝内多发转移.行左肾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腹膜后肿物直径为20 cm,肿物与腰大肌粘连明显,肾门处见数枚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诊断:左肾癌肉瘤伴坏死侵及被膜,未侵及肾盂;输尿管及血管断端(-).免疫组化:CK7(+)、Vimentin(+)、S-100(-)、Ki-67 指数为70%.术后3周患者左侧腰部疼痛,入院查体:左腹部巨大包块,肝大肋下平脐.胸部CT、全腹CT显示双肺、胸椎、肝脏、脾脏、胰腺转移.诊断:左肾癌肉瘤术后Ⅳ期.入院后第4天患者左下腹剧烈疼痛,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39岁.2013年12月因"无诱因咳嗽、咽痛进行性加重,痰中无血"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患者自述无吸烟史;自查发现左锁上多发质硬肿大淋巴结,最大约为1.5 cm.2014年3月CEA 9.55μg/L(正常范围0~5μg/L).胸部CT示:1)右肺下叶背段不规则肿物,考虑周围型肺癌,牵拉邻近胸膜;2)双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3)左锁上淋巴结.脑部CT示:颅脑CT未见确切异常.ECT示:未见明显骨转移影像.腹盆B超示:未见明显肿物.患者因担心并发症拒绝行肺部肿物穿刺取病理.遂行左锁上淋巴结针吸活检,细胞学示:找到肿瘤细胞(考虑腺癌).EGFR 20外显子766插入突变.ALK(-)、ROS1(-).发病即Ⅳ期,M1a期.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行PC方案化疗4个周期:培美曲塞500 mg/m2+卡铂AUC=5.CT评价疗效示:疾病稳定.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培美曲塞单药维持4个周期:培美曲塞500 mg/m2.CT评价疗效示:疾病进展.2014年12月行2次活检,右肺病灶穿刺活检,病理示:(右肺针吸)腺癌.二代测序结果示:EGFR 20外显子766插入突变.Ventana法检测ALK阴性.RT-PCR法检测ROS1阴性.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给予多西他赛60 mg/m2 d1 q21 d.化疗6个周期后CT评价疗效示:疾病进展(图1).2015年6月给予阿帕替尼500 mg qd.CT评价疗效示:部分缓解(图2).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2015年3月于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高密度影,纵隔多发小淋巴结.肺癌肿瘤系列(-),PPD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予抗生素及泼尼松等对症治疗后胸部CT无明显变化.2016年1月因查体发现双肺多发斑片状影近1年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明显胸闷胸痛、咳嗽咳痰及消瘦等表现,入院后行MR引导下右下肺病变穿刺活检,病理不排除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14.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2011年2月因"反复上腹部闷痛1个月入院",血常规、生化未见明显异常,乙肝"小三阳"病史10年。甲胎蛋白定量7818.1ng/ml。18F-FDG PET-CT检查示:肝内巨块状占位,呈高代谢,考虑"原发性肝癌,伴胰体部肿瘤侵犯可能;伴左肺尖、右肺内肿瘤转移"。诊断为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0岁.2006年12月因体检发现双肾占位伴左腰区隐痛酸胀来我院就诊.CT检查示:左肾上和右肾下实质性占位,大小分别为11.0 cm ×9.4 cm×8.5 cm和3.5 cm×4.3 cm×4.1 cm,肝右叶和左下肺见可疑转移灶.同位素肾小球滤过率(GFR)检查示:左肾20.39 ml/min,右肾25.40ml/min,总为45.79 ml/min.左肾肿瘤活检诊断为透明细胞癌.根据以上检查结果,临床确诊为双肾肾细胞癌、转移性肾细胞癌.考虑到手术风险较大,遂决定暂缓手术,先以索拉非尼400 mg,2次/d,持续治疗.治疗9 d后,患者出现双手肿痛、脱屑,对症治疗不能缓解,考虑减量治疗.第11~25天,索拉非尼减为1次/d,每次400 mg,患者手足皮肤症状缓解.第26~30天,将索拉非尼恢复至400 mg,2次/d,患者手足皮肤症状再次加重.第31天后,再次将索拉非尼减为400mg,1次/d,患者手足皮肤症状再次缓解,随后维持治疗.治疗2个月后,患者病情趋于稳定,一般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附睾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临床一卜较少见,远处转移足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现报道1例原发性附睾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双侧肺转移,化疗后取得完全缓解(CR). 患者,男,20岁.因胸闷、气促3周,胸部CT示双肺多发转移瘤伴左侧胸腔大量积液收入本科.入院查体:左肺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右侧阴囊内触及10cm× 5 cm×4 cm大小腊肠样实性肿物,光滑、质硬、无压痛,肿物与阴囊皮肤无黏连,透光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性,27岁,蒙古族。因胸闷、气短、痰中带血15天入院。在当地医院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多发结节性病灶,考虑双肺转移瘤收入内科。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唇未见紫绀,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较粗,心脏、腹部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示:双肺可见大小不等、边缘清楚...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医师,左侧睾丸肿大、隐痛3月,经消炎治疗无好转于1996年3月29日入院.入院查体:左侧睾丸肿大约8cm×7cm×7cm大小,质硬、轻压痛,胸片及胸部CT扫描示右肺下叶、左肺门及左肺下叶分别有1cm×1cm、1cm×1.5cm、2cm × 2.5cm大小的结节影,B超探查肝、胆、脾、双肾未见异常,血β-HCG2450mIu/mL(本院正常值<20mIu/mL),AFP15ng/mL.入院诊断:1).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胆汁中癌胚抗原含量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12例肝转移大肠癌患者的外周血、门静脉血、胆汁中癌胚抗原(CEA)的含量进行测定:12例肝转移者,外周血、门静脉血、胆汁中CEA含量分别为16.3ng/ml、24.1ug/ml和302.2ng/ml.对照组8例非肝转移大肠癌,其外周血、门静脉血、胆汁中CEA含量分别为10.9ng/ml、15.2ng/ml和14.8ng/ml.肝转移病人胆汁中CEA含量与肝转移灶的体积大小有密切关系:每1cm~3体积的肝转移灶CEA值为45.8ng/ml.肝转移病人的胆囊胆汁中CEA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及门分脉血水平.我们认为通过术前经皮抽取胆囊胆汁标本可以确诊较小的转移灶.同时胆汁CEA测定也可证实CT可疑的肝转移灶.  相似文献   

20.
病例1,患者,女性,36岁.因大便变细2月,右上腹不适半月入院.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变细,无便血,未予在意.半月来感右上腹不适,外院行B超检查示肝多发性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治而入我院.入院时查体:慢性病容,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右肋下7cm,剑突下6cm处可触及,质硬,表面不光滑,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脾肋下未触及.直肠指诊示直肠前壁距肛门6cm处可触及一3cm×2cm包块,质硬,表面呈结节状.结肠镜检查并取活检行病理学检查示直肠低分化腺癌.腹部CT检查示肝左右叶均有多发实质非均质占位性病变,甲胎球蛋白(AFP)<20ng/ml,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肝细胞性肝癌.诊断:1.直肠癌,2.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