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不同扫描方案检查所致婴幼儿眼晶状体吸收剂量估算方法,并寻求快速估算眼晶状体吸收剂量的实用方法。方法 通过设置7种临床标准扫描方案,对1岁年龄组仿真模体进行扫描,利用布放在模体不同位置的热释光探测器(TLD)测量剂量,最后测量结果分别用组织因子转换和个人剂量当量转换两种方法来估算眼晶状体吸收剂量,同时将眼晶状体吸收剂量与CT剂量指数(CTDI)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7种临床标准儿童扫描方案CT检查所致的婴幼儿眼晶状体吸收剂量分别为(9.96±0.69)mGy(头部轴向)、(7.01±0.42)mGy(头部螺旋)、(12.60±0.97)mGy(副鼻窦)、(12.97±0.42)mGy(内耳高分辨)、(0.63±0.03)mGy(颈部软组织)、(8.89±0.44)mGy(颈部颈椎)和(0.34±0.01)mGy(胸部常规),不同组之间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6.826,P<0.05)。不同扫描部位,CTDI值与眼晶状体吸收剂量之间均存在线性关系(r=0.986~0.999,P<0.05)。结论 采用儿童CT扫描条件,婴幼儿眼晶状体吸收剂量单次剂量范围一般不会超过阈剂量。另外,通过读取CTDI值,利用线性关系,可快速估算眼晶状体吸收剂量。  相似文献   

2.
CT扫描所致受检者器官剂量的体模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不同部位X射线CT扫描所致受检者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及其分布。方法 实测体模中重要组织器官的CT值,并转换成线性吸收系数与人体正常值进行比较;在体模中 布放光致辐射发光玻璃剂量计,分别模拟测量头部、胸部、腹部和盆腔CT扫描所致受检者主要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结果 实验用仿真人体模具有良好的组织等效性。头部扫描吸收剂量最大的器官是大脑,胸部扫描吸收剂量较大的器官是甲状腺、乳腺、肺和食道,腹部扫描吸收剂量较大的器官是肝、胃、结肠和肺,单次盆腔扫描体所致骨表面和结肠的吸收剂量可达50 mGy以上。结论 X射线CT扫描所致受检者的器官剂量及其分布随扫描部位的不同而异。盆腔扫描时结肠、红骨髓、性腺和膀胱等主要器官的吸收剂量较大,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估算1、5及10岁儿童胸部CT检查所受辐射剂量致肺癌、胃癌、肝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白血病的终生归因风险(LAR)。方法 在医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中选取儿童胸部CT检查图像,在CT工作站上读取感兴趣区域(ROI)的平均CT值和面积,根据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AAPM)推荐方法计算每个受检者的水当量直径,再结合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计算体型特异性评估剂量(SSDE),将SSDE转换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胸部CT检查时肺、胃、肝、甲状腺、乳腺和血液的平均器官剂量。以各器官剂量为基础,采用美国科学院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报告(BEIR)的癌症风险预测模型预测上述肿瘤的终生归因风险,其中白血病、肺癌、肝癌和胃癌是先经平均器官剂量计算出超额相对危险度后再计算肿瘤终生归因风险;甲状腺癌和女性乳腺癌是先计算出超额相对危险度再经平均器官剂量求得肿瘤终生归因风险。结果 由不同性别1、5及10岁儿童CT检查所受平均器官剂量可知,年龄对儿童CT检查SSDE值有显著影响(t=24.28,P<0.05),性别对儿童胸部CT检查SSDE值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1、5及10岁儿童胸部CT检查所受辐射剂量致肺癌、胃癌、肝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白血病的终生归因风险表明,肺癌和女性乳腺癌的终生归因风险较高,女性乳腺癌1、5及10岁组的LAR分别为10.9/10万人、30.8/10万人和34.5/10万人。结论 随着新技术的引进,儿童胸部CT检查受到的辐射剂量逐渐减小,但CT检查辐射剂量相对于普通放射诊断仍然不容忽视,其引起的癌症风险仍需持续关注并应在放射诊断的正当性判断中得到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热释光探测器(TLD)在CIRS 5岁仿真儿童模体内测量瓦里安千伏锥束CT(kV-CBCT)标准扫描参数下各重要器官剂量,并以此计算有效剂量。方法 挑选一致性在2%以内的TLD并退火。首先基于相同骨盆扫描模式分别用CT电离室和TLD测量CIRS骨盆仿真模体相同体积内的剂量和读数,二者比值即为TLD转换系数;将夹在组织等效插件中的TLD放入儿童模体器官内预留的插孔,在头部、胸部和骨盆3种标准扫描条件模式下,测量器官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 TLD转换系数是3.91 mGy/每读数;在头部、胸部和骨盆3种标准扫描条件下,得出全身有效剂量分别是0.63、6.85和19.3 mSv。结论 用CT电离室刻度过的TLD测量kV-CBCT给儿童仿真模体带来的辐射剂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本研究中骨盆扫描条件的有效剂量高于胸部和头部,即该条件预期产生的辐射危害较大,诱发继发性癌症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5.
单层与多层螺旋CT所致儿童受检者辐射剂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和评价儿童受检者在单层与多层螺旋CT扫描中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方法 测试21台CT机的头部和体部剂量指数,并结合0~1岁组、5岁组、10岁组儿童和成年人的头部和胸部常规扫描条件,计算CTDIw、CTDIvol、DLP值,再由DLP与有效剂量转换系数计算头部和胸部常规扫描所致各年龄组儿童和成年人的有效剂量。 结果 单位mAs的头部CTDI大于体部CTDI;在头部常规扫描中,0~1岁组、5岁组、10岁组儿童受到的有效剂量分别为2.2、1.3、1.1 mSv;在胸部常规扫描中,0~1岁组、5岁组、10岁组儿童受到的有效剂量分别为5.3、3.1、3.4 mSv;每单位mAs所致儿童有效剂量平均比成人高1.8倍;多层CT的儿童头部CTDIvol、DLP、有效剂量值均大于单层与双层CT,多层与双层CT的儿童胸部CTDIvol、DLP、有效剂量值均小于单层CT。 结论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在CT检查中可能受到更大辐射危害,应严格遵循儿童CT检查适应证,并合理选择CT扫描参数,尽可能降低儿童受到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在进行头颈部CT扫描血管成像时,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减少甲状腺的辐射剂量的作用及对图像噪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140例头颈部CT增强血管成像的病例,其中用固定管电流技术和 Z 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各70例,观察其成像质量,记录其客观噪声水平(由CT图像衰减值的标准差进行评估),并比较其单次扫描的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管电流mA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在扫描范围、扫描参数(管电压、螺距、准直器厚度等)、造影剂注射速率和注射部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固定管电流技术和 Z 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的图像质量相同,甲状腺图像噪声分别为10.14和13.64 HU。单次扫描的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mGy)分别为(43.22±1.42)和(35.99±1.31) mGy。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1514.45±5.56)和(1121.39±5.51)mGy·cm, 剂量长度乘积降低约25.95%。结论 Z 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能有效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剂量长度乘积,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特别是像甲状腺和眼晶体等射线敏感组织器官的辐射剂量降低,减少其辐射危害,但是图像噪声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估算2017年苏州市医用数字X射线摄影(DR)和CT所致全市公众有效剂量负担。方法 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和放射科信息系统(RIS),采集苏州市27家医疗机构2017年DR和CT诊疗频度数据。对于DR,使用剂量面积乘积测量仪测量受检者常见投照部位的剂量面积乘积(DAP),估算出有效剂量;对于CT,测量头部、胸部和腹部扫描时的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结合扫描参数,估算出有效剂量。根据各部位的扫描人次和有效剂量,估算苏州市DR和CT医疗照射所致公众剂量负担。结果 DR检查中,腹部前后位、骨盆前后位、头颅侧位和后前位、胸部侧位和后前位、胸椎侧位和后前位、腰椎侧位和后前位一次检查所致受检者有效剂量分别为0.565、0.280、0.016、0.012、0.111、0.060、0.100、0.102、0.307和0.152 mSv。CT检查中,头部、胸部、腹部一次检查所致受检者有效剂量分别为1.33、5.75和7.31 mSv。2017年苏州市DR和CT医疗照射所致公众剂量为9 593.07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898 mSv。结论 CT医疗照射对公众剂量的贡献量远大于DR照射的贡献量。苏州市DR和CT医疗照射所致公众剂量负担处于高水平,需要引起相关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儿童CT检查扫描条件选择及其所致辐射剂量的相关性,以期通过适当调节mAs、扫描长度等参数,降低儿童CT检查患者受照剂量。方法 比较江苏省7家医院不同年龄组(<1岁、1~5岁、6~10岁和11~15岁)儿童头颅、胸部、腹部多排螺旋CT检查主要扫描参数的差异。选用相同的检查参数在TM160剂量模体上测量CTDI100,计算DLP,并通过经验加权因子,估算出不同部位检查的有效剂量(E)。对mAs、扫描长度和DLP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两家典型医院由于选择扫描条件不同所导致的剂量差异。结果 儿童头颅、胸部、腹部CT检查所致患者的有效剂量均值分别为2.46、5.69、11.86 mSv,各部位检查DLP与mAs、扫描长度均呈正相关(r=0.81、0.81、0.92,P<0.05)。较高的mAs选择,致使本研究各年龄组儿童胸腹部CT检查有效剂量是德国Galanski等研究的1.2~3.0倍;B医院各年龄组腹部检查选择了较高的扫描长度,以致其所致有效剂量均高于本研究均值。结论 建议通过合理优化儿童不同部位CT检查mAs、扫描长度等扫描参数,降低受检者所受辐射风险。  相似文献   

9.
宁夏儿童头颅、胸部CT辐射剂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宁夏地区儿童头颅、胸部CT检查的辐射剂量水平,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CT辐射剂量优化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实地采集宁夏地区不同市、县、区不同规模医院1~2周内儿童(≤15岁)头颅、胸部CT的扫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患者有效剂量(E)值;并将CTDIvol、DLP的第75百分位数(P75)与其他国家推荐的DRL值进行比较;所有儿童分4个年龄组:<1岁、1~5岁、6~10岁、11~15岁。结果 走访调查39家医院,调查CT设备47台,采集头颅断层扫描1 134例,胸部平扫636例。头颅CTDIvol、DLP的P75分别为:<1岁:44.2 mGy、456.2 mGy·cm;1~5岁:57.2 mGy、659.6 mGy·cm;6~10岁:61.1 mGy、668.7 mGy·cm;11~15岁:63.6 mGy、849.3 mGy·cm。胸部CTDIvol、DLP的P75分别为:<1岁:5.0 mGy、89.2 mGy·cm;1~5岁:5.9 mGy、124.8 mGy·cm;6~10岁:6.0 mGy、167.9 mGy·cm;11~15岁:7.1 mGy、235.0 mGy·cm。结论 宁夏地区儿童胸部CT的辐射剂量与其他报道相近,但头颅CT的辐射剂量相对偏高,且各年龄段均存在偏高现象,尤以婴儿患者较著;应加强宁夏地区儿童头颅CT的辐射剂量优化与监管,增强儿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的剂量控制意识,提高对辐射相关风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儿童胸部CT扫描时腹部的屏蔽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用美国CIRS公司生产的5岁儿童体模代替儿童受检者,在腹部内布放热释光剂量计LiF(Mg,Cu,P),按儿童胸部CT扫描的通常程序对体模进行扫描,测量在无屏蔽、用铅衣覆盖和用铅衣包裹时腹腔内主要器官与组织的剂量。结果 儿童胸部CT扫描时,腹腔内部分器官的吸收剂量可达到数mGy。3种扫描之间,相同位置处的剂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0,P<0.05);正面覆盖和包裹屏蔽方式之间的剂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P<0.05 )。较之于无屏蔽措施,采用0.35 mm铅衣包裹腹部,可分别降低睾丸和结肠的剂量71.2%和42.3%,采用同样当量铅衣铺盖腹部剂量可降低55.9%和26.1%。结论 开展儿童胸部CT扫描时,使用铅防护衣可有效屏蔽腹部受照,对性腺和结肠的防护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包裹式的屏蔽措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姜树强  秦宇宏  李玲 《武警医学》2020,31(4):299-30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不同风险级别与代谢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584例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体检并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身高体重检测、血糖、血脂、血尿酸及甲状腺功能检测者进入研究,检测数据导入甲状腺风险评估平台,按评估情况分为三组:无结节组、低风险组、中高风险组。比较不同风险级别各组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 无结节组与低风险组相比甲状腺素(TT4)有统计学差异(H=4.936,P<0.05),年龄、血尿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有显著统计学差异(H=10.29,18.415,44.446,17.655,20.171,P<0.01);无结节组与中高风险组FT3有统计学差异(H=4.534,P<0.05);低风险组与中高风险组各项指标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不同风险级别甲状腺结节体检者血尿酸、甲状腺功能检测有差异,有助于对结节人群进行分级管理,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2.
碘对比剂(ICM)是CT检查和介入治疗首选显影剂,对甲状腺功能有一定影响,甚至是重要危险因素之一。ICM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机制复杂,其中离子碘对比剂(IICM)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研究得到认可,而非离子碘对比剂(NICM)虽明显减少了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但在临床应用范围日益增大情况下,相关研究显得难以深入,未达成共识,尚无可遵循的明确依据。该文就NICM对甲状腺疾病及其相关风险人群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该类患者早期评估和可能的干预提供参考,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发现甲状腺结节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总医院 2012 -06 至 2012 -08 行甲状腺结节手术的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的甲状腺结节钙化类型,以及和术中、术后病理结果之间关系。结果 58例中,良性病变3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7例。术前超声甲状腺结节钙化检出率39.7%,术后病理的钙化检出率为38%,术中冷冻的钙化检出率为17.2%。良性病变钙化检出率为16.1%,良性病变微钙化检出率6.4%;甲状腺乳头状癌钙化发生率66.7%,其中微钙化发生率为51.9%。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之间的钙化发生率、微钙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病变的单个结节钙化发生率为20%,恶性病变的单个结节钙化发生率为6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超声发现的甲状腺结节的微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Black thyroid     
A distinctive but very rare side effect of exposure to minocycline is black pigmentation of the thyroid gland. Until 2002, not more than 30 cases of black thyroid had been reported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We report on a 24-year-old woman with known antemortem ingestion of minocycline. The woman suffered from a depressive disorder with repeated suicide attempts and committed suicide by a gunshot to the head. At autopsy, the thyroid gland showed coal-black coloration. Upon histology, clumps of black-brown pigment were seen in the colloid, and a granular precipitate of this pigment was noted in the apical portions of the follicular epithelial cells. The diagnosis of minocycline-associated black thyroid was established. Forensic 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black thyroid may arise from the fact that hypothyroidism has been occasionally associated with minocycline-related black thyroid and that hypothyroidism ma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thus, in given case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suicide attempts). Under this assumption, the presence of black thyroid would represent more than just a morphological curiosity in specific case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99Tcm-MIBI甲状腺显像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甲状腺亲肿瘤显像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106例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中101例先进行了甲状腺结节常^99Tc^mO4^-显像;106例患者均静脉注射^99Tc^m-MIBI 370 MBq后进行15min早期和2h延迟显像,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13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的5例、93例良性结节中的23例^99Tc^m-MIBI显像阳性。^99Tc^m-MIBI显像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38.5%,特异性为75.3%,准确性为70.8%。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显像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0.49,P〉0.05)。结论^99Tc^m-MIBI显像不能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其临床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19.
Simple or true thyroid cysts are very rare. We only have found one case in which colorless and acellular transparent fluid has been found by means of the fine needle aspiration puncture (FNAP).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33 year old female who first presented with a rapidly growing thyroid nodule. The thyroid scintigraphy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a cold nodule and the ultrasonography showed a lesion having a cystic appearance. The FNAP was performed and was both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in this cas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