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丹参对病毒性心肌炎血液动力学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丹参对病毒性心肌炎血液动力学的改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430022)李佩玲,黄显湘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疗效肯定,但后遗症和复发者亦非少见。本科近年来加用中药丹参注射液及复方丹参片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与单用西药治疗组从血液动力学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局部地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特点。方法对和龙市头道镇地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全部住院患儿进行调查,患儿均做心肌炎相关检查;随机抽取非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对照;并进行医学统计学处理,探讨其发病特点。结果患儿易死于急性期,出院后有少数患儿病情进一步发展并导致死亡。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常可在短时间内发生严重心力衰竭以及合并其他综合征,若抢救治疗不当,常可危及患儿生命。  相似文献   

3.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73,自引:2,他引:73  
座谈内容  1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问题  2 各项指标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3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型及各型临床特征  4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学诊断  5 病毒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  6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进展及几个具体问题张乾忠 教授  张乾忠教授 :目前在儿科临床上被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VMC)的病例较多 ,各级医院的儿科医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感到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尚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我国“小儿VMC的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虽然几经修订 ,但基本上仍属于临床诊断 ,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 ,掌握和执行起来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临床观察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毒性心肌炎30例为观察组,采用黄芪10~20ml加入5%葡萄糖液200m1中静滴,2周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并与20例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做比较。结果黄芪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以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黄龙口服液治疗小鼠柯萨奇B2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黄龙”口服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对32只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32只,死亡16只,病死率为50%;对照组40只,死亡36只,冱死率为90%。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通过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机制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及发展。如近期已发现参与病毒侵入所需的受体及其信号转手途径,与病毒感染相关的宿主细胞基因异常与自身免疫反应激活的途径,以及心肌细胞修复时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等。这些机制的发现对于进一步探索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新方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52例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有关检查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重症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收集1996年2月~2001年12月临床诊断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12岁。分析归纳了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严重者可同时并发其他脏器损害,少数患者可遗留心室扩大,随后发展成扩张型心肌病;血清心肌酶增高持续时间长和不伴有酶峰变化。虽然病毒学检查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规方法,但阳性率低,目前诊断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仍然依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心肌受损的客观表现。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注重临床资料,提高对客观指标的分析判断水平是临床医生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病毒性心肌炎给机体造成的损害受到高度关注,其发病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突破.诸多学者主张将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程分为病毒复制期、免疫反应期及炎症性扩张型心肌病期.因此,该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复习,从以上三期阐述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7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儿童医院(200092)张雯,许怀琪,李璧如本文总结我院监护室收治17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现将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7例,诊断根据九省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协作组标准。其中男性9例,...  相似文献   

10.
细胞因子sFas、IL-6、TNF-α与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Fas,IL-6和TNF-α在心肌炎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sFas,IL-6和TNF-α的生物学特性,与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关性,特别探讨了它们在病毒性心肌炎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重症心肌炎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特殊表现,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易误诊。现将我院1999~2004年收治的36例重症心肌炎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重症心肌炎的诊断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Q-T离散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Q-T离散度(QTd)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2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症状消除后及29例健康对照儿童的QTd进行测量。结果 病例组急性期QTd、QTcd、QTmax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大。19例治疗前后的QTd比较,显示临床表现消失后的QTd和QTcd值明显降低。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的QTd改变确实存在,且与其心肌损害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黄龙口服液治疗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黄龙”口服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对32只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32只,死亡16只,病死率为50%;对照组40只,死亡36只,病死率为90%(χ2=14.18,P<0.01)。治疗组平均死亡时间为22±4天,对照组为5±2天(t=23.02,P<0.01)。电镜观察结果发现治疗组心肌细胞变性、溶解和坏死改变较对照组轻,存活时间长者的心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更接近正常。提示,“黄龙”口服液对小鼠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中常见病,但至今缺乏特殊疗法。有关激素应用意见不一,为探讨激素等常用治疗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价值,将我院自1972年1月~1982年6月的住院病儿中资料比较完整的78例次的病毒性心肌炎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15.
血活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用血活素 (哈尔滨高科技集团天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980 42 9)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5 3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  10 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男女比例基本相同 ,年龄 2~ 14a ,平均为 8a ,根据 1994年第 6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病学术会议重新修订的诊断标准[1 ] ,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30例和疑似心肌炎 2 3例作为治疗组 ,另 5 3例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型及分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具有可比性。二、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血…  相似文献   

16.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一般是病因治疗及促进受损心肌细胞恢复。本文对31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9年12月-2003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61例,男33例,女28例:年龄8.5-13(10±1.32岁)岁,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随机组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平均年龄和病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核因子-κB与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因子-κB是一个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并在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生长、分化、凋亡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生理进程。在适当情况下抑制核因子-κB的活化,可望为病毒性心肌炎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院儿科在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收治病毒性心肌炎30例,按九省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协作组拟定标准,其中7例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经用激素、大剂量Vit C、1.6二磷酸果糖、心律平等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玉丹荣心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观察玉丹荣心丸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毒性心肌炎61例常规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和能量合剂。随机将其分成A组31例为玉丹荣心丸治疗组,B组3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治疗并观察随诊8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结束后记录患儿体征、心肌酶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变化,所得数据采用X^2检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结论 玉丹荣心丸治疗儿童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笔者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