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小分子化合物4- 甲基-3- 硝基- 苯甲酸的药物毒性作用、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以及在小鼠体内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 甲基-3- 硝基- 苯甲酸给药剂量按等比数列排列,从而测定它在小鼠体内的半数致死量;体外采用趋化实验检测4- 甲基-3- 硝基- 苯甲酸对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SSMC- 7721、恶性黑色素瘤细胞LiBr 及胃癌细胞MGC-803 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体内实验,将BL6-B16细胞接种到C57小鼠,经灌胃给药后,观察4- 甲基-3- 硝基- 苯甲酸对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以生理盐水作对照,同时以体重变化为指标衡量4- 甲基-3- 硝基- 苯甲酸的毒性作用。结果:4- 甲基-3- 硝基- 苯甲酸在小鼠体内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771.73mg/kg;趋化实验表明4- 甲基-3- 硝基- 苯甲酸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细胞运动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最适浓度为2.0 μ M;4- 甲基-3- 硝基- 苯甲酸抑制小鼠黑色素移植瘤生长,肿瘤体积(P<0.05)和重量(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4- 甲基-3- 硝基- 苯甲酸对小鼠体重变化无影响。结论:4- 甲基-3- 硝基苯甲酸有望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药。   相似文献   

2.
CYFRA21-1、CA15-3水平的测定在乳腺癌术后监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血清中CYFRA21-1,CA15-3水平的检测对乳腺癌术后监测价值。方法 随访28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56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定期检测患者血清中CYFRA21-1,CA15-3水平。结果 CYFRA21-1,CA15-3检测阳性率远处转移者高于局部复发者;2种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个标志物检测阳性率,复发转移患者中18例完全缓解者治疗后CYFRA21-1,CA15-3检测值及阳性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7例患者CYFRA21-1,CA15-3联合检测阳性结果时间较临床确诊时间早3周-9个月,结论 定期检测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清CYFRA21-1,CA15-3水平,对监测其肿瘤复发转移及判断疗效方面有重要价值,2种标志物的联合检测优于单个标志物检测。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国外研究表明不论以何种方式用烟草特有亚硝胺4-(甲基亚硝胺)-1-(3-吡啶)-1-丁酮[4-(methylnitrosamino)-1-(3-pyridyl)-1-butanone,NNK]处理小鼠均能特异地诱发小鼠肺癌,且多为肺腺癌,NNK是公认的吸烟者患肺癌的一个病因。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测定吸烟者尿中NNK的代谢产物4-(甲基亚硝胺)-1-(3-吡啶)-1-丁醇[4-(methylnitrosamino)-1-(3-pyridyl)-1-butanol,NNAL]及其解毒产物4-(甲基亚硝胺)-1-(3-吡啶-N-氧化物)-1-丁醇E4-(methylnitrosamino)-1-(3-pyridyl—N—oxide)一1一butanol,NNAL-Gluc]的含量及NNAL,Gluc/NNAL比值来了解NNK特异的致肺癌性。方法 用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和气相色谱-双极质谱联用仪(GC—Ms/MS)对10例吸烟肺癌患者、8例健康吸烟者和4例健康不吸烟者的24h尿样进行分析。结果 不吸烟者的尿中未测到NNAL和NNAL-Gluc,健康吸烟者尿中平均NNAL-Gluc/NNAL比值为4.95,吸烟肺癌患者为0.5。结论 建立了在吸烟者尿中测定NNK代谢产物NNAL及NNAL-Gluc的方法。初步研究显示健康吸烟者对NNK的解毒能力明显大于吸烟肺癌患者,为在吸烟人群中筛选肺癌高危人群提供了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008-2013年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的变化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提取2008-2013年河南省林州市肿瘤登记处的食管癌发病数据,分性别、年龄别计算发病率和标准化人口年龄结构调整的发病率。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近几年食管癌发病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对数线性回归计算年平均变化百分比。结果:2008-2013年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共新发病例5460例,粗发病率为85.98/10万;中国人口标准化发病率(中标率)为71.60/10万,世界人口标准化发病率(世标率)为72.46/10万。2008-2013年,该地区食管癌发病率平均每年降低1.98%[年平均变化率(AAPC)为-1.98%,95%CI为-3.43%~ -0.51%] ,其中女性较男性下降明显。调整人口结构后,食管癌中标率平均每年以5.21%的幅度下降(AAPC为-5.21%,95%CI为-7.76%~ -2.60%),世标率平均每年以5.23%的幅度下降(AAPC为-5.23%,95%CI为-8.12%~ -2.25%)。结论 :食管癌是河南省林州市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通过长期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及筛查技术的普遍开展,该地区食管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藏药金腰草中6,7,3’-三甲氧基-3,5,4’-三羟基黄酮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凋亡诱导效应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透射电镜、细胞周期分析法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K562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Bcl-2、Fa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6,7,3'-三甲氧基.3,5,4’-三羟基黄酮可以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呈观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细胞周期分析显示S期细胞数明显增多,出现S期阻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梯状条带;6,7,3’-三甲氧基-3,5,4’-三羟基黄酮作用72h后,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由36.10%下降到27.78%,Fas蛋白阳性表达率由11.33%上升到32.76%。结论6,7,3’-三甲氧基-3,5,4’-三羟基黄酮对K562细胞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其诱导凋亡可能与下调Bcl-2和E调Fas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phosphatidyhnositol 3-kinase,PI3-K)LY29400212-(4-吗啉基)-8-苯基-4氢-1-幕并吡喃-4-酮]作用于胆管癌细胞系QBC939,探讨抑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对胆管癌化疗的增敏作用。方法:MTT法检测单独使用5-FU,MMC,celecoxib,联合磷酸化抑制奔ILY294002.体外对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的抑制作用;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QBC939凋亡抑制率。结果:运用LY294002后能明显增加5-FU,MMC,celecoxib对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体外培养细胞的抑制作用,并且能提高其凋亡率。结论:LY294002能有效提高化疗药物5-FU,MMC,celecoxib体外对QBC939细胞抑制作用的敏感性;抑制PI3K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对胆管癌肿瘤的治疗中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BRCA1基因CpG岛内各个CpGs位点甲基化与转录水平的关系,探讨甲基化所致转录抑制作用的特异性CpG位点,以阐明DNA甲基化的作用方式。方法 以Rice等研究数据为材料,用方差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再分析。结果 BRCA1基因CpG岛 8~ 44、-189~-19、-379~-258、-37~-19和-80~-19区段内CpGs的甲基化与基因转录抑制有关,这些区段内CpGs位点的甲基化数目越多,基因转录水平越低。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80~-19区段的甲基化与转录抑制关系密切。并以-29CpG位点甲基化引起的转录抑制作用最强。结论 CpG岛甲基化引起的转录抑制与CpGs位点有关,具有位点的特异性。而甲基化的程度与转录抑制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卡波西肉瘤病毒(KSHV)编码的kshv-miR-K12-1-5p进行靶基因的预测和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未来对kshv-miR-K12-1-5p靶基因的研究提供可行的方向。方法:利用数据库PubMed、miRTarBase、TargetScanHuman Custom、miRDB等对kshv-miR-K12-1-5p靶基因进行查询和预测,之后对这些靶基因进行GO和KEGG的富集分析,蛋白互作网络的分析,并对互作网络的关键模块和关键基因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库miRTarBase查询到经过验证的靶基因有,NF-Kappa-B抑制因子α(NFKBIA)和细胞转录因子MAF(MAF);通过PubMed查询到经过验证的靶基因有抑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6(SOCS6)。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得到8个靶基因,它们是:PPIH,POLR2B,HNRNPU,MAGOHB,DNAJC8,HNRNPC,RBM22,HNRNPA3。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KSHV编码的kshv-miR-K12-1-5p靶基因进行预测,得到一些kshv-miR-K12-1-5p可能作用的靶点,为未来研究者提供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内皮素-1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素-1是一种血管收缩因子,近期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分泌内皮素-1,促使这些细胞增殖、迁移,抑制其凋亡,并通过促进VEGF分泌,协同作用于肿瘤血管生成。因此,内皮素-1被认为是一种新型血管生长因子,抑制内皮素-1的治疗可以在抗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女性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么鸿雁  吕柯  施侣元 《中国肿瘤》2002,11(9):508-510
[目的]探讨我国女性人群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利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1990年-2001年关于女性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共19篇。[结果]女性肺癌与各危险因素的OR分别为吸烟2.81(2.05-3.85)、被动吸烟1.37(0.88-2.12)、室内油烟2.98(1.91-4.66)、经常参加烹调1.65(1.15-2.37)、生活用煤1.27(0.85-1.89)、室内煤烟污染1.84(0.94-3.59)、精神因素3.67(2.25-6.00)、呼吸系统疾病史2.24(1.79-2.80)、肺癌家族史2.51(1.96-3.21),而蔬菜摄入多0.76(0.75-1.00)和水果摄入多0.59(0.33-1.06),为保护因素。[结论]在制订预防女性肺癌的措施中,要针对肺癌病因的复杂性,除了强调医学因素的措施之外,还要重视从社会学的角度,在社会结构、个人角色、社会文化三个层面上,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提出预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是否具有诱导人食管癌细胞Eta-109发生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方法,应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DNA琼脂糖凝胶电泳、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及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检测凋亡峰及DNALadder。结果 MTT法测得细胞抑制率具有显著的时间及浓度依赖性;透射电镜下可见到凋亡典型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周期的G期阻滞及凋亡峰;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清晰的DNA梯状电泳。结论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能够明显的抑制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EGFR基因敏感性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序贯进行放化疗-靶向-放化疗和靶向-放化疗-靶向治疗,回顾性地观察两种综合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相关副作用。方法:共纳入EGFR基因敏感性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6例:26例患者接受放化疗-靶向-放化疗模式,20例患者接受靶向-放化疗-靶向治疗模式。两组患者在各自的一线治疗失败后都序贯进行二线治疗,获取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1(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1,PFS1);二线治疗失败后序贯三线治疗,获取PFS2;三线治疗后最终随访至患者死亡,得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比较两组治疗模式的PFS1、PFS2、OS及治疗相关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KPS、吸烟状况、EGFR突变状态、初始转移部位等临床特征上无显着性差异。接受靶向-放化疗-靶向治疗患者组的中位PFS1长于放化疗-靶向-放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个月 vs 5.3个月,P=0.077);前者的中位PFS2也稍长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个月 vs 5.0个月,P =0.646)。中位OS方面,两组患者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1.3个月 vs 21.0个月,P =0.506)。靶向-放化疗-靶向组治疗发生治疗相关副作用相对较轻,但两组间腹泻、皮疹和3-4度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靶向-放化疗-靶向序贯治疗模式组的PFS1、PFS2和OS均具有优于放化疗-靶向-放化疗模式组的趋势,且治疗相关副作用也具有较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卵巢癌在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最高,腹膜转移-肠梗阻-死亡是晚期卵巢癌主要转归模式。中医药维持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确切,但理论基础尚需进一步完善。本文溯本求源,在三焦-膜腠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体会,提出卵巢癌-腹膜转移的三焦定位,及三焦功能失调在卵巢癌发生及转移中的作用,并提出疏利三焦气机、和调脏腑气血,清化伏毒是中医维持治疗卵巢癌的主要策略,从三焦-膜腠系统角度丰富了卵巢癌中医理论,为卵巢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V—ATPase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在病理分类、分级中的差异性;检测相应癌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其与V—ATPase表达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V—ATPase耐药性及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免疫荧光法检测V—ATPase在92例NSCLC中的表达,激光共聚焦观察其定位,统计学分析差异性;用MTT法检测相应癌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其与V—ATPase表达的相关性。结果:V—ATPase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膜上和胞质中,鳞癌阳性率71.43%、腺癌阳性率83.72%,两者表达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0);鳞癌Ⅱ阳性率58.33%、Ⅱ-Ⅲ阳性率84.00%,差异性显著(P=0.014);腺癌中高分化阳性率76.7%、低分化为100.0%,差异性显著(P=0.012)。环磷酰氨、吉西他滨、阿霉素、紫杉醇、顺铂化疗药在NSCLC组织中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与其相应组织V—ATPase表达相关性检验,P值均〈0.05,相关系数rs分别为-0.697、-0.654、-0.598、-0.216、-0.604,其中鳞癌中rS分别是-0.584、-0.512、-0.544、-0.269、-0.306,腺癌分别为-0.742、-0.607、-0.63、-0.349、-0.707。结论:V—ATPase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表达的高低与病理分类、分级有关,并很可能与NSCLC化疗药物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IMRT和常规放射治疗前后腮腺功能变化以及随访中腮腺功能恢复程度。方法将35例鼻咽癌患者,分为IMRT组(26)例,年龄17-67岁,中位年龄41岁;男19例,女7例,鼻咽部GTV为6600-7230cGy,30-32次,6-7周。常规放射治疗组9例,年龄38-66岁,中位年龄47岁;男6例,女3例。鼻咽部DT7200cGy,36次,7-8周。计算腮腺分泌功能指标-最大酸反应泌^99mTcTcO4-率(Ex)。结果不论常规放疗或适形调强放疗,放疗结束时腮腺功能急性放射性损伤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P=0.604。随访6个月以上,发现在IMRT组中腮腺功能损伤恢复情况大大好于常规放疗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采用IMRT将腮腺剂量控制在26Gy以下,明显有利于腮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汕头市妇女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主要亚型,及其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致病特点及风险分析。方法: 收集2015~2018年在汕头市中心医院同时进行HPV分型检测和薄层液基细胞学(LCT)检查的病例37 700例,及其中3 924例进行宫颈活检的病例。HPV分型检测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试剂盒,包含15种高危HPV,即HPV-16、-18、-31、-33、-35、-39、-45、-5l、-52、-53、-56、-58、-59、-66和-68;6种低危型HPV,即HPV-6、-11、-42、-43、-44、CP8304。细胞学检查按照伯塞斯达系统(TBS)分级(2014版)标准进行分类,分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ASC-US)、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鳞状细胞癌(SCC)。使用SPSS 19.0软件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频数分布进行统计,风险评估采用卡方检验2×2列表。结果: 37 700位LCT检查病例中HPV-52总感染率为3.55%(1 338/37 700),HPV-52单一感染882例,HPV-52多重感染(指两种及以上HPV亚型感染)456例,其中包含两重感染313例,三重及以上感染143例,HPV-52多重感染最常见的3种亚型分别是HPV-58/52(12.46%,39/313)、HPV-53/52(11.18%,35/313)、HPV-16/52(11.18%,35/313)。HPV-52多重感染患者LCT筛查结果出现ASC-US及以上病变尤其是HSIL中,最多见型别为HPV-16/52。宫颈活检结果风险分析显示,与HPV-52单一感染比较,HPV-52/16多重感染患HSIL/SCC风险增加(P < 0.01,OR=8.27),并且增加HSIL发展到SCC的发病风险(P=0.01,OR=12.65)。与包含HPV-52但不包含HPV-16的多重感染比较,HPV-52/16多重感染增加患HSIL或者SCC风险(P < 0.01,OR=3.36),并且增加HSIL发展为SCC的风险(P=0.03,OR=1.29)。结论: HPV-52是汕头市妇女最常见的HPV感染宫颈亚型,但患者主要发生HSIL病变,当合并HPV-16感染时增加癌前病变及癌变风险。  相似文献   

17.
膀胱癌肉瘤(附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膀胱癌肉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9月收治的3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复习.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临床表现以无痛性肉眼血尿或尿频为主要症状,B超或CT示膀胱占位.膀胱镜检示膀胱肿瘤1例2例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患者行膀胱全切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例术后辅以化疗、术后病理检查可见肿瘤由上皮和间质两种恶性成分组成,均诊断为膀胱癌肉瘤,1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K(-)、LCA(-)、CD20(-)、CD45RBo(-)、NSE(-)、Myo(++)、CgA(-)、Syn(-)、Vim(-)、Des(-);1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Vim(++)、CK(++)、Des(-)、Actin(-)、CD68(++)、S-100(-)、MyoD1(-)、Myo-genin(-)、SMA(-),1例术后随访30个月死于肺、肝转移,1倒术后随访8个月死于肺转移,另1例则失访、结论:膀胱癌肉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的恶性肿痛,生物学行为独特,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进展迅速,预后差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尽早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紫杉醇和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病人分成两组,NP组36例,NVB25mg/m^2,静滴d1,d8,DDP80-100mg/m^2,静滴d1-3;TP组38例,Paclitael 135-175mg/m^2,静滴,d1,DDP80-100mg/m^2,静滴d1-3;21-28d为一周期。结果 NP组总有效率(ORR)58.3%,TP组总有效率(ORR)63.1%。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反应,浅表静脉炎,周围神经炎。结论 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毒副反应各有不同,化疗方案的选择以个体对毒副作用的耐受性为主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9.
4-1BB(CDl37)和4-1BB配体(4—1BBL)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TNFR)超家族成员,在树突状细胞(DC)及部分T细胞上表达。4-1BB和4-1BBL相互作用,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激发未成熟DC的分化成熟,并且通过TRAF2和MAPK途径,使未成熟Dc介导初始型T细胞活化进而向Thl型细胞转化,从而产生有效的记忆性CTL和效应性CTL。深人探讨4-1BB和4-1BBL的作用机制,可能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共刺激信号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含人B7-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RCCMV-B7-1,脂质体介导DNA转移法将人B7-1基因转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建立新的细胞株SMMC-B7-1,PCR及逆转录PCR(RT-PCR),流式细胞仪检测,四唑卤(MTT)比色试验体外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的LAK细胞(LAK-C),对两种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PCR,RT-PCR法证实SMMC-B7-1细胞稳定表达B7基因,LAK细胞对SMMC-B7-1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SMMC772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7基因可以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并表达有活性的B7分子,明显增强IL-2激活的LAK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