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莹 《航空航天医药》2002,13(2):110-11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少见而严重的血管疾病 ,起病急剧 ,发展快 ,危险性大。可引起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如不及时诊治 ,可因夹层动脉壁外膜破裂出血而致死。因此 ,通过护理观察 ,协助医生早期明确诊断 ,以期及早降低血压 ,是提高本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自 1998年 6月~1999年 11月收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3例 ,经治疗护理后 ,病情均获好转出院。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3例均为男性 ,年龄 36~ 5 2岁 ,其中 2例为原发性高血压 ,1例为马凡氏综合征 ,经核磁共振 (MRI)检查确诊。根据DeBakey分型分别为Ⅰ型 1例 ,Ⅱ型 1…  相似文献   

2.
覆膜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近几年开展的最新方法 ,我院应用该方法治疗DeBakey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3例 ,现将治疗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 1。经加强CT和MRI检查确诊为DeBakeyⅢ型后 ,经过精确测量 ,选择不同长度的进口支架型人工血管及导送器 ,操作在导管室X线监视下进行。3例患者均给予全麻 ,监测生命体征。首先经左例肱动脉穿刺插管至升主动脉造影 ,再次确定破口位置 ,在直视下进行右股动脉穿刺 ,将带支架型人工血管的导送器用肝素水排净气体后 ,沿导丝缓…  相似文献   

3.
罗良琴  刘惠  金素 《西南军医》2012,14(1):161-16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简称主动脉夹层)是因在内因或外力作用下主动脉内膜破裂,高压血流冲入血管壁的中层而形成血肿,血肿沿主动脉壁中层延伸剥离,是主动脉疾病中最常见的灾难性疾病。本病起病急剧,发病24h内死亡率高达40%。因此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观察和控制好血压以及做好疼痛护理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于卫 《人民军医》1994,(1):55-5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预后不良的内科急症。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该病的诊断率逐年提高。现将我们1977~1991年收治的1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12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9例,女3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17~74岁,平均44岁。按DeBakey分型[4],I型;2例,Ⅱ型2例,Ⅲ型7例。按临床病程分期,急性期1例(发病48h以内),亚急性期1例(发病在48h~2周),慢性期10例(发病2周以上),病史在16h~6年不等。误诊5例,其中误诊为心绞痛2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纵隔肿瘤2例。死亡2例,死因分别为急性心包填塞及绞窄性肠坏…  相似文献   

5.
病例1 男,48岁,突发胸背部疼痛20 min来诊,疼痛呈撕裂性或刀割样,既往有多年高血压病史.查体:神志清,急性病容,烦躁不安,冷汗,血压180/140 mmHg,脉搏65 次/min,呼吸25 次/min,立即予急诊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诊断:心绞痛,室性早搏.立即持续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含服硝酸甘油1粒,口服倍他乐克25 mg降压治疗,收入ICU治疗.入院后常规血、尿化验,腹部B超,胸腹平片,心脏彩超及胸部核磁共振等检查,最后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相似文献   

6.
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系指循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膜所形成的血肿。1761年Morgagni报告第1例,1934年Shennan提出主动脉中膜退行性变是本症的基本病因,1955年DeBakey等首次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成功(1)。本症是引起急死疾病之一,其发生率据大组病理资料为8%(2)。发病率因地区、年龄及种族而不  相似文献   

8.
2003年8月~2005年10月,我们收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三维血管造影(3D DCE MRA)及增强后梯度回波(CE—FFE)序列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84例主动脉夹层病例均进行上述两种序列检查。结果84例病例中,3D DCE MRA及CE—FFE两种序列图像的表现为:内膜片和真假腔的显示分别为82及82例,内膜破口分别显示79、76例,主动脉分支受累分别显示85及80条,血栓形成分别显示58及60例。结论MRI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最佳影像学方法之一,3D DCE MRA及CE—FFE技术能给临床提供主动脉夹层的全面信息:夹层范围、内膜破口、分支受累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根据主动脉瘤及腔内修复术的特点,对7例行此手术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心肺脑监护、血压控制、发热护理、器官供血状况及下肢动脉栓塞的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内漏,无手术死亡,未发生肾功能衰竭及截瘫。7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经及时治疗和护理恢复良好。结论:腔内修复术精心和专业的围手术期观察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提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2000——2006年间诊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诊确诊率57.1%,死亡率30%。21例病例存在早期确诊困难,误诊率高。结论:通过提高认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MRI、CT对疑似病例进行早期诊断;系统内科治疗及人工血管植入是提高夹层动脉瘤病人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卓 《人民军医》2011,(5):397-397
1病例报告患者女,75岁。因上腹痛,伴有呼吸困难4 h入院。4 h前无诱因出现上腹痛,呈剑下及左上腹持续性胀痛,放射至胸骨后下段,阵发性加剧;伴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大汗,无发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平时口服降压药。入院查体:血压175/100 mmHg。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根据主动脉瘤及腔内修复术的特点,对7例行此手术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心肺脑监护、血压控制、发热护理、器官供血状况及下肢动脉栓塞的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内漏,无手术死亡,未发生肾功能衰竭及截瘫。7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经及时治疗和护理恢复良好。结论:腔内修复术精心和专业的围手术期观察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4.
15.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的血肿,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大动脉疾病。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血肿。90%患者伴有高血压或马凡(Marfan)综合症。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相关病因如下:(1)高血压,(2)结缔组织遗传缺陷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较少见,临床上起病急,常伴剧痛,易误诊为心绞痛或急腹症。本文报告1例如下: 患者,男性,56岁。住院号:1489。主诉:上腹突发性剧痛,持续5小时入院。疼痛向背部放射,呕吐一次。体检:呈重病容,体温正常,呼吸26次/分,血压测不到,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又叫主动脉夹层血肿,是指循环血液渗入主动脉夹层形成的一种致病性疾病,急性发病主要以胸痛、腹痛,伴休克和高血压为主,如果瘤体破裂即可导致患者死亡。我院于2008-09成功地为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了内支架腔内隔绝术,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18.
五例夹层动脉瘤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层动脉瘤起病急,死亡率高,症征复杂多变,临床极易误诊.早期观察其病情动态变化及对强力降压药物的治疗反应,及时发现各类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们遇到5例的临床早期观察与护理的经验教训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自1990年至1995年收治5例夹层动脉瘤,年龄32~59岁,平均40.8±10.6岁.5例均为男性.其中1例为马凡氏综合征,1例有动脉硬化.5例中Ⅰ型4例,Ⅱ型1例.  相似文献   

19.
20.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检查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MSCTA检查的20例患者,经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主动脉成像的CT图像质量,总结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操作和体会。结果:2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检查效果,重建图像均能显示所要观察的动脉血管的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全部达到诊断目的,其中1例返回病房后6h因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死亡。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检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精心的护理配合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