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热清咽颗粒对大鼠的抗炎解热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退热清咽颗粒抗炎、解热、镇痛、提高免疫力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氨水咽部喷雾的方法造成大鼠急性咽炎模型、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伤寒菌苗所致家兔发热、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小鼠碳粒廓清法,观察药物抗炎、解热、镇痛、提高免疫力的药理作用。结果:退热清咽颗粒可明显改善急性咽炎大鼠的一般状态及咽部组织的病理改变,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减轻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降低伤寒菌苗引起家兔的体温升高;对化学刺激诱发的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结论:退热清咽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提高免疫力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小鼠耳肿胀模型与家兔发热模型研究蒲丁颗粒解热抗炎的药效作用。方法: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与脂多糖致家兔发热模型,通过对小鼠肿胀率以及家兔体温变化的检测,观察蒲丁颗粒剂的抗炎与解热作用。结果:蒲丁颗粒剂中、高剂量给药组较模型组肿胀率显著下降(P<0.05);蒲丁颗粒高剂量组在1.5~5.0h时,体温下降明显(P<0.01),中剂量组在2.5~5.0h时较模型组体温降低,低剂量组在2.5h时较模型组体温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蒲丁颗粒具有一定的解热抗炎的药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初正云  翟延君  张慧  藤宇 《中成药》2008,30(2):181-184
目的:研究解毒胶囊(金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麻黄、甘草)的抗炎、解热、止咳、止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动物模型观察解毒胶囊的抗炎作用;以15%啤酒酵母和细菌内毒素为致热源,分别观察解毒胶囊对大鼠和家兔的解热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观察止痛作用;采用浓氨水喷雾法和二氧化硫刺激法观察解毒胶囊的止咳作用。结果:解毒胶囊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对15%啤酒酵母所致大鼠发热及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P〈0.01);对0.5%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对浓氨水所致小鼠咳嗽潜伏期有明显延长作用(P〈0.05)。结论:解毒胶囊具有一定的抗炎、解热、止痛和止咳作用。  相似文献   

4.
干姜乙醇提取物解热镇痛及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干姜乙醇提取物(干姜醇提物)的抗炎、解热、镇痛和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耳壳肿胀法,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导致家兔发热反应以及小鼠扭体法观察干姜醇提物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干姜醇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干姜醇提物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及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并具有明显的抑制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所致家兔发热反应作用;干姜醇提物对8株菌的MIC范围为13.5~432mg/mL。结论 干姜醇提物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及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银翘散煎剂与颗粒剂药效学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银翘散合煎剂、分煎剂与颗粒剂药效学作用。方法:分别用二甲苯、角叉菜胶造成小鼠和大鼠的炎证模型,用兔耳缘静脉注射伤寒Vi多糖菌苗制备家兔发热病理模型,及鸡红细胞作免疫原的血清溶血素形成。观察银翘散三种不同剂型对各种炎证反应的抑制作用,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对鸡红细胞作免疫原的血清溶血素形成的影响。结果:银翘散三种不同剂型对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足趾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对致热家兔有解热作用,对小鼠鸡红细胞作免疫的血清溶血素形成有促进作用(P<0.01)。但组间无差异。结论:银翘散三种不同剂型在抗炎、解热作用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黄连解毒汤解热、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剂黄连解毒汤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效学基础。方法:伤寒-副伤寒甲-副伤寒乙三联菌苗制备家兔发热模型,观察黄连解毒汤对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观察该方对葡萄球菌致小鼠死亡率的影响以及观察该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结果:黄连解毒汤对伤寒-副伤寒甲-副伤寒乙三联菌苗致发热家兔体温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保护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黄连解毒汤具有较好的解热、抗菌、抗炎作用,为其临床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疱疹口服液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疱疹口服液的药效机制。方法:以龙胆泻肝汤颗粒为对照组,分别观察疱疹口服液对由角叉莱胶所致大鼠足爪肿胀和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廓肿胀的抗炎作用,由热板法引起小鼠疼痛的镇痛作用,由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引起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以及对HSV-1、HSV-2、VZV和HSV-1吴株的抗毒作用。结果:疱疹口服液对非特异性急性炎症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HSV-1、HSV-2、VZV和HSV-1吴株有明显的抗毒作用。其抗炎、解热和抗毒作用与龙胆泻肝汤相似,而其镇痛作用化于龙胆泻肝汤。结论:疱疹口服液其有明显的抗炎、镇痛、解热、抗毒作用,是治疗带状疱疹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克感停热(KGTR)颗粒的解热、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观察其解热作用;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及0.6%醋酸(HAC)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炎症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KGTR颗粒能明显减轻致热家兔和大鼠的发热反应,亦能显著抑制致炎小鼠的耳廓肿胀及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结论KGTR颗粒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复方栀子注射液解热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栀子注射液解热抗炎的作用。方法通过家兔细菌内毒素发热、大鼠干酵母发热实验观察其解热作用;通过大鼠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小鼠二甲苯耳肿胀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复方栀子注射液2mL/kg剂量组能明显减轻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反应和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反应;2、4mL/kg剂量组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复方栀子注射液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丫苦泡茶的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三丫苦泡茶的解热、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耳肿胀法及大鼠面包酵母致发热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三丫苦泡茶能抑制小鼠耳肿胀,抑制小鼠由冰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及皮下注射面包酵母引起的大鼠发热反应。结论:三丫苦泡茶具有良好的解热、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