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临床分析和操作技巧评价(附36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操作技巧进行总结。方法应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和双人操作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肠镜单人操作成功率96.9%。双人操作法成功率85.5%。回肠末段到达率单人操作为85%,双人操作为56.0%。单人操作法到达回盲部的时间平均为8.8min,双人操作到达回盲部平均时间为11.5min,并发症发生率单人操作法0%,双人操作0.88%;单人法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一种安全,省时,省人力,效率高的结肠镜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结肠镜规范化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和治疗结肠疾病的重要工具,随着内镜性能和插镜技术的不断提高,极大地缩短了结肠镜到达回盲部的时间,并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已成为普遍开展的诊断技术.早期结肠镜检查采用的双人操作法,多数的内镜医生虽然能够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基本操作,但是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培训方法和存在经验式的思考方式,众多的内镜医生依然靠传统的方式学习结肠镜,甚至自行摸索操作结肠镜,由此带来操作手法混乱,病人痛苦大和并发症多的问题.目前结肠镜的单人操作法在国外已逐步成为主流,然而国内大多数内镜医生仍然采用双人操作法进行结肠镜检查,并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及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因此,推广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统一诊断及治疗标准是内镜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普及情况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采取问卷方式调查广东地区开展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人数以及所占比例,调查阻碍推广的原因。结果①调查44家医院,全部采用单人操作的医院有9家,占20.5%,完全未采用单人操作法单位6家,占13.6%,余下29家医院既有单人操作又有双人操作,占65.9%。单人操作人数占单位结肠镜操作总人数50%以上的单位有18家,不到50%有26家。44家医院中,结肠镜操作总人数278人,单人操作人数有157人,占总人数56.5%;②在结肠镜单人操作人数〉50%的18家医院中,16家医院科室主任采取单人操作法,仅有2家医院科室主任采取双人操作法。在结肠镜单人操作人数〈50%的26家医院中,有20家医院的科室主任未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仅有6家医院科室主任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③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普及的难点:选择"科主任不支持"2人,选择"单人与双人操作法无差别"的6人,选择"单人操作法对镜子损耗大"的10人,选择"单人操作法有难度"的9人,选择"原来双人操作改单人操作不习惯"的21人。结论经过8年推广,广东地区绝大部分医院已经采纳或部分采纳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普及率高于全国水平;科主任是否采纳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对此法的普及至关重要;不习惯由双人操作改为单人操作以及认为两种操作法无差异是阻碍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推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纤维结肠镜发明使用初始,由于对内镜的掌控尚处于探讨阶段,加之观察时应用目镜的不便,使得双人操作法成为经典的结肠镜操作法。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Waye等创立了结肠镜单人操作法,随后传至日本并得到推广应用。随着电子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医生可通过电子显示屏幕进行观察,内镜操控部的操作灵活性大大提高,使结肠镜单人操作更成为可能。由于结肠镜单人操作法能更充分地发挥内镜本身的灵活性,术者对内镜能有较好的感知性,内镜医生的技术水平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能更加准确地观察病变的细微结构,并能使被检查者的不适进一步减少而成为当今国际结肠镜操作的主流趋势。1982年美国学者Waye和日本学者冈本乎次到我国进行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演示,以后便有少数部分医疗单位尝试了单人操作法。近年来广泛的内镜技术交流使得单人操作的优越性越来越为内镜医生所认识及推崇。但是,受传统习惯及一代代师徒式教学的传承,使得双人操作法仍为目前国内多数内镜医生所应用。然而,随着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等内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对内镜的细微观察等有了更高的要求,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推广使用有其更加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结肠镜单人法操作的运用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通过操作者双手握持结肠镜操作部及镜身得以完成检查的操作过程。结肠镜插入方法的改进为它的普及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单人操作法,由于操作者普遍体会到单人操作法有着更好的协调性及随意性而倍受关注。我院用单人法操作了1 034例次结肠镜检查,发现其比较容易达到进镜的快速、低痛、安全的效果,认为值得推广。1  操作运用1.1  临床资料  我院于1997年8月~1999年7月采用结肠镜单人法操作检查的1 034例患者,男611例,女423例,年龄5~84岁,平均年龄4…  相似文献   

6.
于冰  吕小平  唐星火  韦荣芬 《内科》2011,6(1):82-84
临床教学大肠镜检查的方法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双人操作法,另一种是单人操作法。双人操作法需要护士配合送镜,检查过程中带给患者较大痛苦,穿孔等并发症较多。而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不需要双人送镜,节约人力资源,术者能更自如、灵活、协调的操作内镜,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穿孔等并发症几率,使术者内镜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随放大内镜、  相似文献   

7.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黏膜疾病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单人操作法是通过单个医生操作完成全结肠镜检查的方法,这一技术时于1982年美国学者Waye和日本学者冈本平次到我国进行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演示以来国内逐步开展,近年来广泛的内镜技术交流得使单人操作的优势越来越为内镜医生认识及推崇.现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7月进行的单人操作病例进行总结,同时与以往传统的双人操作法进行临床比较分析,现报告以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在近20余年得到迅速发展.此文简介中国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开展现状,总结近年来中国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基本技术、细节技巧及最新进展,提出整体观念是结肠镜检查的基本技术之一,目前中国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有待进一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
大肠镜检查中助手的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镜检查有单人及双人操作法,目前国内多采用双人操作法。大肠镜检查的关键是如何插镜及作出诊断。只有将大肠镜插到回盲部,才能对大肠疾病进行有效诊断,故插镜就显得十分重要。一个成功的大肠镜检查应该是使患者无痛苦,或痛苦小、速度快、无并发症及得到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单人结肠镜操作预旋转法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人结肠镜检查操作技巧的改进。方法通过对单人结肠镜检查操作中采用乙状结肠"预旋转法"的平均每个病人进镜到达回盲部的时间(T)、进镜到乙状结肠或乙、降结肠交界因成袢不能再继续进镜必须退回直肠重新进镜的次数(N1)、到脾曲或肝曲等处因成袢不能再继续进镜必须退回直肠重新进镜的次数(N2)、检查完成后询问病人痛苦数字评分(S)(0~10分)等方面与普通进镜法对照,探讨预旋转法的优越性。结果改用乙状结肠"预旋转法"较普通进镜法的T、N1、N2、S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单人结肠镜检查操作中使用乙状结肠"预旋转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双气囊内镜在常规全结肠镜检查未抵达回盲部、胃肠道改道手术后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32例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全结肠镜检查者、3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者、9例有胃肠道改道手术史者因各种症状而行双气囊内镜检查.观察末端回肠,回盲部达到率、病变诊断率;胃大部切除术者输入襻,输出襻和胃肠道改道者的肠道检查成功率以及病变的诊断率;同时观察并记录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2例全结肠镜未抵达回盲部患者中,双气囊内镜抵达回盲部或末端回肠者为29例(90.6%),7例患者获得明确诊断,完成内镜下治疗者3例;3例毕Ⅱ式手术者中,内镜均成功到达输入襻盲端以及吻合口下方输出襻150~180 cm,3例患者均明确诊断,其中1例完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9例改道手术患者中,5例行双气囊内镜检查后发现病灶;双气囊内镜能对所有患者手术区域肠道作完整全面的检查.在所有44例双气囊操作患者中,术后腹痛8例,少量黑便3例,尿淀粉酶一过性升高1例,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 双气囊内镜是常规全结肠镜检查未抵达回盲部和胃肠道改道手术后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理想、安全的方法,对病变有良好的诊断能力,并可进行必要的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肠镜单人操作老年人自身腹部压迫法在临床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结肠镜检查288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自身压迫法,对照组采用助手压迫法,对2种方法的操作成功率、进镜时间、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成功率分别为98.6%和95.1%;平均进镜时间分别为(5.5±3.0)min和(7.5±2.8)min(P0.05);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的平均分数分别为(2.5±1.5)分和(5.1±2.2)分(P0.05)。全部检查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结肠镜单人操作老年人自身腹部压迫法的成功率高,进镜时间短、患者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且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应用于结肠镜检查治疗术中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应用异丙酚作镇静麻醉用于结肠镜检查治疗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麻醉组 3 16例给予异丙酚静脉注射麻醉镇静结肠镜检查治疗 ,对照组 14 2例常规进行结肠镜诊疗 ,比较两组结肠镜操作时间及患者反应 ,观察麻醉组清醒时间及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麻醉组 3 16例中 3 15例顺利完成检查 ,成功率 99.7% ,对照组 14 2例 ,13 6例完成检查 ,成功率为 95 8%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麻醉组结肠镜到达回盲部的平均时间为 7 3± 1.4min ,对照为 12 .5± 1.6min(P <0 .0 5)。麻醉组患者清醒时间为 1min~ 8min。操作过程中均见一过性血压和心率下降 ,但检查结束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对照组操作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 ;两组操作前、中、后的SpO2 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应用异丙酚作镇静麻醉于结肠镜检查治疗术安全有效 ,操作时间缩短 ,其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结肠镜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初学者结肠镜检查中采用灌注温水,代替传统注气法,观察对结肠镜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非麻醉结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灌注温水法(注水组)和传统注气法(注气组),比较初学者半年内两种方法的结肠镜检查成功率和学习曲线。结果初学者第2个月内,注水组10 min内结肠镜到达回盲部成功率为60.4%,明显高于注气组的37.0%(P=0.020)。半年内,注水组所有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为61.5%,明显高于注气组52.9%(P=0.014)。结论注水法可提高初学者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是一项改善初学者结肠镜检查学习曲线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结肠镜常规检查回肠的临床价值,提高对回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方法:结肠镜到达回盲部后采用直接进入法、钩拉进入法、导丝引导进入法插镜至回肠20-70 cm,观察回肠黏膜病变. 结果:1 340例患者1 240例成功插入回肠,成功率为925%, 244例发现了病变,总阳性率为19.7%. 结论:在小肠镜还未推广使用的情况下,结肠镜常规深插对发现回肠末端疾病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90年6月以来应用日本欧林巴斯CF—IBW,OES CF—P_(20)Ⅰ结肠镜开展单人操作法,共作1062例,除12例升结肠中段以下的肠癌因局部肠管狭窄,无法进镜外,余均插到回盲部或回肠末端,现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062例中,男543例,女519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79岁。除5例直肠癌、3例乙状结肠癌、2例降结肠癌、1例肝曲癌及1例升结肠癌引起局部肠管狭窄、梗阻,不能再插入外,余均插入回盲部或根据需要插入回肠末端20—50 cm。检查结果:大肠癌81例,大肠息肉20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1例,克隆氏病3例,平滑肌瘤7例,回盲部结核3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5例,肠血吸虫病24例,吻合口炎29例,慢性结肠炎29例,肛窦炎27例,痔109例。鞭虫病12  相似文献   

17.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爱琴  郑海军 《山东医药》2007,47(35):65-66
对295例患者采用5 F导管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观察X线透视时间、总操作时间、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X线透视时间前期(128例)为(7.10±4.22)min、后期(167例)为(5.76±2.89)min,总操作时间前期为(29.75±4.34)min、后期为(12.78 ±3.54)min;造影成功率前期为90.6%,后期为98.2%,平均94.9%.前期128例中3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前臂血肿、桡动脉夹层、桡动脉撕裂各1例;后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认为使用5 F造影导管行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操作、控制方便,造影图像质量好,血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应用"简化拉玛泽减痛法"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 225例结肠镜检查病人,分为简化拉玛泽减痛法组(拉玛泽组)、麻醉剂组和对照组。拉玛泽组70例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辅助使用"简化拉玛泽减痛法",麻醉剂组85例在检查过程中使用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对照组70例则不进行其它干预措施,进行肠镜检查过程中记录肠道清洁度、肠道病变情况、肠镜到达回盲部的时间、成功率、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病人肠道清洁度、肠道病变情况、成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拉玛泽在肠镜到达回盲部的时间方面不及麻醉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亦无明显优势(P〉0.05);但拉玛泽组相对于对照组可有效减轻肠镜检查疼痛程度(P〈0.05);在并发症比较方面,三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剂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简化拉玛泽减痛法"在肠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且并发症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在良性食管瘘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良性食管瘘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观察18例良性食管瘘患者接受PEJ的置管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21.75±5.9)min,成功率为94.44%,未发生置管相关性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11%,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76.88±21.13)d。结论 PEJ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易于护理、患者痛苦少、易于耐受等优点,适合良性食管瘘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结肠镜的改进和检查技术的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但肠镜检查过程中存在打袢、成角、成环、腹部手术后肠粘连、肠腔狭窄、低体质量指数等因素,使部分肠镜操作困难,经验丰富的结肠镜医师未到达回盲瓣的发生率仍高达5%--10%。胃镜则因其较小的直径和更大的灵活性,在理论上具有较标准结肠镜更好的可操作性。为此,我们回顾性总结了肠镜检查失败而改用胃镜检查肠道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