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青年大肠黑变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病理特征等。方法总结4978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发现60岁以下中青年大肠黑变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及病理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中青年大肠黑变病61例,检出率1.23%,其中男性检出率1.32%,女性检出率1.16%,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2个月~30年;其中中年组患者占70.5%,青年组患者占29.5%,中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病变多累及1个或多个肠段,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发生率较高;15例伴有大肠腺瘤,2例伴有结肠癌;48例患者有便秘,37例有服用泻药史。结论中青年大肠黑变病的发病率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男性高于女性,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大肠黑变病与结肠腺瘤和结肠癌可能有相关性,其发病与便秘和服用蒽醌类泻药有关。  相似文献   

2.
86例结肠黑变病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秀丽  金建军 《山东医药》2011,51(52):85-87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C)的发病特征、临床与内镜特点、发病原因及其与大肠腺瘤、大肠癌及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内镜室结肠镜检记录、相关病理记录及定期随访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7年~2010年MC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患者检出率高于中青年(P〈0.01),男性患者多集中在老年(P〈0.01),女性患者检出率无年龄差异,老年患者检出率无性别差异,中青年患者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0.01);便秘为MC最常见症状,其次是腹痛;病变可累及各肠段;长期便秘及服用蒽醌类泻剂易患MC;MC与结肠腺瘤病发病密切相关(P=0.012),与结肠癌和溃疡性结肠炎无明显相关性。停用蒽醌类泻药结肠黑变能治愈或明显减轻。结论 MC的检出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老年人及中青年女性易患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合并结肠腺瘤;便秘及服用蒽醌类泻剂与MC密切相关;MC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的病因及其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总结我院自2000年-2010年间电子结肠镜检查4 821例中发现60岁以上58例老年MC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MC病变多累及1个或多个肠段,全结肠发病率较高,58例中25例伴有大肠息肉,其中大肠腺瘤23例,5例伴有结肠癌,便秘49例,服用泻药53例。结论老年MC的病因主要与便秘和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有关,其伴发大肠息肉和结肠癌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78例结肠黑变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结肠黑变病(MC)的病因及与其结肠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7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便秘患者56例(23.1%),其中长期服用泻药患者38例(48.7%),无明确服泻药史患者18例(23.1%);合并有腺瘤样息肉16例;合并结肠癌1例.结论 便秘及服用泻药是导致MC发生的重要因素;泻剂中多为蒽醌类.结肠黑变病与结肠肿瘤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肠黑变病的致病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经结肠镜和病理检查确诊的35例大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及病理特点。结果 35例患者中,有慢性便秘症状者28例,服用泻药者32例,合并增生性息肉3例,合并管状腺瘤1例,合并直肠腺癌1例。结论大肠黑变病病因与长期服用泻药及慢性便秘有关,并与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相关。  相似文献   

6.
结肠黑变病5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病因、预后以及与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2005-01/2008-12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结肠镜检查发现的57例结肠黑变病患者临床特点.结果:2006-2008年结肠黑变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0.78%<0.92%<1.73%);57例患者中女性患者占52.6%, 但男性与女性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男性与中年女性发病率高(P <0.005);57例患者均有服用泻剂史,口服蒽醌类泻药(6年以上), 如潘泻叶、芦荟胶囊、麻仁润肠丸、排毒养颜胶囊43例, 果导片(6年以上)12例, 减肥茶(6-12 mo)2例;31例患者有便秘、每周<3次, 粪便干燥, 或呈块状;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21例;腹痛、腹胀2例;肛门坠胀不适者2例;腹泻、便血1例;有1例并发结肠癌;停用泻剂后随访3例6-12 mo, 2例黑变病减轻, 1例治愈, 预后良好.结论:结肠黑变病可能与便秘、长期服用泻药有关;好发于中年女性和老年男性;可能与结肠癌有关.  相似文献   

7.
结肠黑变病临床特点和内镜诊断分析(附14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C)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2月经结肠镜检出的145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下表现及并发息肉、肿瘤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 841例肠镜检查患者中检出MC145例,检出率2.11%;不同性别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的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60岁患者(P<0.05);多数有便秘和(或)服用泻药病史;MC病变程度与服用泻药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MC较易合并直径<0.5 cm的山田Ⅰ型结肠息肉.[结论]老年人易患MC;MC的发生与便秘和长期服用泻药有关;MC与结肠息肉、肿瘤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定期的肠镜随访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C)的临床和內镜特点。[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2月经结肠镜检出的145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下表现及并发息肉、肿瘤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 841例肠镜检查患者中检出MC145例,检出率2.11%;不同性别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的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60岁患者(P0.05);多数有便秘和(或)服用泻药病史;MC病变程度与服用泻药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MC较易合并直径0.5cm的山田Ⅰ型结肠息肉。[结论]老年人易患MC;MC的发生与便秘和长期服用泻药有关;MC与结肠息肉、肿瘤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定期的肠镜随访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相关致病因素。方法做好肠道准备,观察结肠黏膜的改变从而做出明确的诊断。结果 60例中42例便秘,32例有服用泻药史,伴发结肠息肉24例,伴发结肠癌4例。结论便秘与滥用泻药为结肠黑变病的主要原因,结肠黑变病与结肠息肉,结肠癌伴发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结肠黑变病的病理探讨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结肠黑变病国外文献报道较多,国内文献很少。我们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985~1990年2283例纤维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的黑色病变并取活检经病理证实的134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主要对其中22例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结肠黑变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大肠病变,与便秘和服用泻药关系不密切。电镜观察见纤维母细胞亦有吞噬色素的现象等。说明对中国人的大肠黑变病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国人结肠黑变病与便秘和服用泻药关系不密切吗?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贵刊1994;14:38文《结肠黑变病的病理探讨》提出国人结肠黑变病与国外患者的发病背景存在一定差别.其主要根据是国内患者发病与便秘和服用泻药关系不密切。但从文中提供的资料分析,似恰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传统的中西药泻剂以及服药时间和方法与老年人结肠黑变病的关系. 方法总结了我科近7年住院老年便秘并服用泻剂331例患者结肠镜检查结果,根据便秘的病程及服用泻药的时间和方法分成4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了服药方式、时间与结肠黑变病的关系. 结果 331例患者中连续服药≥1年者,连续服药<1年者,间断服药≥1年者和间断服药<1年者结肠黑变病的发生率分别为81.06%,77.78%,11.25%和9.52%.显示连续服药者结肠黑变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间断服药者(P<0.01),而在连续服药者和间断服药者中,服药时间长短相差不显著(P>0.05). 结论表明长期服用泻药与老年结肠黑变病的发生有相关性.但结肠黑变病确切的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结肠黑变病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病因及其与结肠肿瘤的关系.方法对3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镜下表现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长期服泻药患者25例(65.8%),未有明确服泻药史患者12例(31.6%),不详1例;结肠癌患者0例,结肠息肉患者8例,病理示管状腺瘤患者6例,混合型患者2例.结论结肠黑变病病因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结肠黑变病与结肠肿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结肠黑变病对结肠息肉发生率、病理类型等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经全结肠镜诊断的结肠黑变病98例,组成黑变病组;随机选取结肠镜诊断无结肠黑变病252例,组成非黑变病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结肠息肉发病率、息肉病理类型等。 结果结肠黑变病II度、III度累及全结肠的比例分别为71.0%、78.6%,高于黑变病I度的50.9%(P=0.01)。结肠黑变病组结肠息肉发现率达40.8%,远高于非结肠黑变病的23.0%(P=0.001),而且黑变病组在横结肠、降结肠、盲肠及全结肠≥3个部位发现结肠息肉的比例均高于非黑变病组,P均<0.05,但两组息肉中腺瘤的比例分别为80%、67.9%(P=0.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黑变病I、II、III度在息肉检出率、息肉病理类型的比较上,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半结肠为主型、右半结肠为主型、全结肠型黑变病在息肉检出率、息肉病理类型的比较上,也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结肠黑变病患者结肠息肉发生率高,需加强对结肠黑变病患者肠镜筛查,预防结直肠癌发生。结肠黑变病的病变程度、部位对结肠息肉的检出率、病理类型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结肠黑变病(MC)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近3年来诊断的90例全MC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中,便秘58例,45例长期或间断服用蒽醌类泻药,腹泻8例,并发结肠癌3例,结肠息肉28例,溃疡性结肠炎3例。[结论]全MC的发病与服用蒽醌类泻药及便秘有关,便秘及服泻药时间越长、服药量越大,其MC程度越重。全MC还可能与炎症性肠病及腹泻本身有关。该病是一种良性疾病,与结肠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停用刺激性泻药,纠正习惯性便秘可以逆转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肠黑变病(melanesia coda,MC)的临床特征、病因、伴发疾病及防治。[方法]对322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镜下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2例MC患者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中青年发病率低于老年;200例有明确服泻药史,伴发慢性结肠炎25.46%(82例),结肠息肉率33.54%(108例),癌变率3.42%(11例),炎症性肠病0.31%(1例)。[结论]服用泻药是导致MC发生的重要因素,MC患者中各种结肠息肉或息肉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经结肠镜、病理学诊断的结肠黑变病患者49例,其中≥60岁者(老年组)37例,60岁者(中青年组)12例,对2组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性别、便秘病程、服用便秘药物时间、吸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肠疾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例中随访17例,1年内复查电子结肠镜示5例黏膜黑变程度减轻,12例肠黏膜黑变程度未见明显减轻,所有随访患者结肠息肉发生率无明显升高,未发现肿瘤新生物。[结论]结肠黑变病患者好发于老年人,尤其见于长期便秘、服用泻药并吸烟的男性患者,不论有无结肠疾病史,结肠镜检查中注意观察有无结肠黑变病、并长期随访,对结肠病变的早期诊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与大肠肿瘤是伴发还是因果关系及其转归。方法 1998-01/2001-12在2768例结肠镜检查中发现58例粘膜呈虎皮样改变,作粘膜活检后观察病理组织学上的表现。结果 58例经病理证实为结肠黑变病,其中60岁以上42例,40~60岁16例。随访32例中结肠黑变消失6例,好转19例,无改变7例。结论 结肠黑变病是一种以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疾病,便秘和长期服用泻药是发病原因之一,有息肉及癌变的发生倾向。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对症治疗可使结肠黑变逆向转归。  相似文献   

19.
大肠黑变病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黑变病是原因未明的以大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病变 ,属临床少见病。但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近 5年行结肠镜检查 2 0 17例 ,共检出大肠黑变病 2 3例 ,占同期结肠镜检查的 1.14 % ,其中伴结肠息肉 8例 ,结肠癌 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本组 2 3例 ,男 13例 ,女 10例 ,年龄 2 0~83岁 ,平均年龄 6 3.9岁。临床特点 :①均有不同程度的便秘 ,病程 6月~ 2 0年。②长期服用一种或多种泻药。③年龄大于 6 0岁 17例 (73.91% )。1 2 方法 所有病人经结肠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确诊。1 …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结肠镜检查的普及 ,结肠黑变病的检出率逐年升高。现将我院 1996至 2 0 0 1年经结肠镜检查发现的 4 3例结肠黑变病病例分析如下。1 病例及分析4 3例中男性 18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30~ 80岁 ,病程 6个月~ 30年。其临床表现主要为 :便秘、便秘腹泻交替、腹痛、腹胀。其中便秘者 38例 ,便秘、腹泻交替者 5例 ,伴腹痛、腹胀者 19例。本组患者大多有长期服用果导、蕃泻叶、牛黄解毒片、通便灵、麻仁滋脾丸、芦荟、蓖麻油史。服药时间为 3个月~ 30余年不等。另有 5例病人为服用自制“减肥药”所致。其中全结肠病变者 12例 ,部分结肠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