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腹痛的诊断.方法 总结分析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11月~2009年7月因不明原因疑为小肠疾病而接受国产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胶囊内镜在28例不明原因的腹痛患者中均检出了病变,病变检出率为71.8%,确诊病例为27例,确诊率为69.2%.胶囊内镜的检出率高于胃镜、结肠镜和小肠钡餐及腹部CT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OMOM胶囊内镜图像清晰,在诊断不明原因的腹痛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较高的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观察胶囊内镜检查的顺应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12月,对22例受检者进行了胶囊内镜检查,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2例中发现小肠病变18例(81.8%),包括血管畸形3例,脂肪瘤1例,克罗恩病1例,息肉4例,口疮样小溃疡3例,非特异性炎症7例,其中,6例患者同时存在2种病变。检出慢性浅表性胃炎1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3例,糜烂性胃炎1例,胃息肉1例,结肠息肉2例。所获取的图像质量良好。胶囊胃内运行平均时间为56min(10—183min),小肠内平均运行时间为278min(93-441min),平均到达盲肠时间为338min(184-496min),平均记录时间为502min(392-510min),平均获取照片数为60240张,胶囊平均排出体外时间为34h(10-72h)。受检者顺应性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胶囊内镜是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能力,对胃和结肠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安全性高、顺应性好  相似文献   

3.
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已得到肯定,尤其是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其他传统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在3年间进行该类检查5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观察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112例受检者行消化道检查,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112例受检者中发现病变96例有病变,检出率85.7%。上消化道疾病37例,小肠疾病54例,结肠疾病5例,其中小肠非特异性炎症28例,多发性和单发性息肉3例,克罗恩病4例,血管发育不良6例,伴出血3例,小肠肿瘤2例,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殖症10例。受检者顺应性好,未发生梗阻及崁顿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有较高的检出率,安全性高、顺应性好,可以作为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而且对胃及大肠疾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8月,来我院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共60例,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7例,慢性腹痛腹胀、腹泻43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结肠镜检查未发现相关病变,其中40例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结果 60例患者全部检查成功,未出现并发症,胶囊在小肠内工作时间平均为286.8 min(58~540 min)。在有效的工作时间内,胶囊顺利通过回盲瓣到到达结肠53例,未通过7例,60例患者中有8例胶囊在胃内滞留时间超过2 h,60例胶囊全部在检查结束后顺利排出体外,排出体外的平均时间为15 h(9~32 h),60例中发现病变者45例(75%),包括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小肠息肉、克罗恩病、溃疡性小肠炎,炎症性肠病,小肠黏膜下肿物,小肠癌等。结论 1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的检出中有其独到之处,无痛无创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2胶囊内镜的出现,使得小肠疾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3检查前充分的肠道准备,对检查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检查之前,对于患者的适应症要严格把握,详细的病史询问对于阅片及检查结论有着关键的指导作用;5对于检查过程中出现胶囊滞留胃内,胃肠动力药的应用及胃镜介入治疗是非常必要的;6胶囊内镜与小肠镜之间互补应用,对于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小肠镜检查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小肠疾病的检测上仍存在许多盲区与不足,部分患者对小肠镜的检查也难以耐受。2000年5月在美国举行的消化病周会议上,胶囊内镜的报告引起了消化内镜界极大的兴趣[1]。胶囊内镜又称M2A,由以色列 Given Imaging公司制造。它是一个尺寸为11mm×30mm药丸大小的无线肠镜,由电池、光源、成像系统和传送器等部件构成[1,2]。这种无创性的检查不仅能达到目前内镜普遍难以到达的小肠位置,而且可获得清晰的图像,为小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一、仪器设备及原理 胶囊内镜的仪器设备包括进入人体的胶囊、外部接收和控制设备以及数据分析设备[3]。胶囊由电荷耦合照相机、微波发射器、天线、光源和电池构成;外部接收和控制设备由天线、彩色监视器、微波信号接收器、记录器和操纵杆构成;数据分析设备是装有RAPIDIM软件的计算机工作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E)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OGIB)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65例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做胶囊内镜检查,详细观察统计分析其影像资料。结果 65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胶囊内镜摄片时间平均为507min(480~545min),检查过程中均无不适,65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图像,本组65例内镜检查结果阳性48例,一例可疑阳性,16例阴性。小肠多发溃疡并出血17例,空肠憩室并出血6例,空肠肿瘤6例,回肠出血3例,缺血性肠病2例,小肠血管瘤2例,小肠crohn疾病5例,血管畸形2例,Meckel憩室1例,空肠息肉3例,NSAID相关性小肠病1例,诊断阳性率73.85%(48/6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检出率较高,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肠疾病采用传统检查技术诊断困难,至2001年胶囊内镜检查系统问世,其诊断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胶囊内镜诊断具有无创、高效等优点,已成为疑似小肠疾病患者的主要诊断方法。现回顾近年间我院1000例接受OMOM胶囊内镜检查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在不同小肠疾病中的检查成功率、病变检出情况等,评价该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威庆  孙俊涛 《山东医药》2011,51(17):94-95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小肠病变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可疑小肠疾病92例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并对胶囊内镜的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92例患者共检出病变70例(检出率76.1%);胶囊内镜未通过幽门而致检查失败1例,成功91例,成功率为98.9%。受检者均未发生胶囊内镜滞留和肠梗阻。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可提高可疑小肠疾病确诊率且检查相对安全;受检者检查前进行严格的评估,可降低胶囊内镜检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估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胃镜、全结肠镜、小肠镜、全消化道钡餐检查、腹部血管造影等检查无阳性发现的23例病变疑在小肠的患者,应用胶囊内镜进行小肠检查,评估胶囊内镜检查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3例患者进行了24次胶囊内镜检查,1例因胶囊内镜滞留在食管下段而进行第2次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23例中20例发现病变,病变检出率为86.8%,其中4例存在2种病变。小肠炎症性疾病10例,血管病变9例,黏膜下结节2例,憩室2例,问质细胞瘤1例。19次胶囊内镜向前摄影,4次向后摄影。17例通过回盲瓣进入盲肠(73.9%)。结论 胶囊内镜小肠黏膜摄影图像清晰,检查安全方便,病变检出率高,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 has become the gold standard for the examination of small bowel. However, its role in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hronic abdominal pain is not yet clearly defined. We conducted an open-label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to evaluate the yield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capsule endosco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bdominal pain with/without diarrhea.

Methods

Seventy-two patients with chronic (> 3 months) abdominal pain with/without diarrhea in whom the underlying pathology could not be diagnosed by conventional modalities, underwent capsule endoscopy in either of the 6 participating centers. Patients were then followed up for clinical outcomes.

Results

The overall diagnostic yield of capsule endoscopy was 44.4%. More specifically, its diagnostic yield was 21.4%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pain and negative inflammatory markers (C-reactive protein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66.7%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pain and positive inflammatory markers, 0%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pain, diarrhea and negative inflammatory markers, and 90.1%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pain, diarrhea and positive inflammatory markers. Both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abnormal C-reactive protein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related with positive capsule endoscopy findings.

Conclusions

Chronic abdominal pain with/without diarrhea should be accompanied by elevated inflammatory markers to be regarded as a valid indication for capsule endoscopy. The yield of capsule endoscopy in such patients is reasonably high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capsule endoscopy findings as a guide are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的(系线)食管胶囊内镜在食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有食管相关症状的80例患者,先后进行系线的食管胶囊内镜检查和胃镜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食管检查耗时、食管病变检出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0例均顺利完成2种检查;食管检查平均耗时系线的食管胶囊内镜为(226.18±110.30)s,胃镜检查为(21.28±8.0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65,P=0.000)。2种检查方法共检出119处食管黏膜病变,两者诊断符合率为82.4%(98/119),其中10处食管癌病灶(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2种方法均全部检出,5处局灶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3处食管早期鳞癌病灶(8处均经组织学检查确诊)2种方法均提示食管黏膜粗糙。系线的食管胶囊内镜检查并发症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胃镜检查(1.3%比8.8%,x2=4.238,P=0.040),且吞咽胶囊困难发生率(P=0.022)、咽喉部不适发生率(P=0.007)及呕吐发生率(P=0.000)均明显低于胃镜检查。结论对于食管疾病诊断,系线的食管胶囊内镜检查操作简单、安全,患者易耐受,且诊断较为准确,可作为补充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胶囊内镜指导双气囊内镜进镜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小肠疾病诊治中胶囊内镜(CE)对双气囊内镜(DBE)进镜方式的预测作用。方法将CE完成全小肠检查且其诊断经DBE证实者纳入研究。CE检出病灶的部位以时间指数(胶囊从幽门至病灶的通过时间占胶囊从幽门至回盲瓣通过时间的比例)表示,根据以往回顾性分析的结果采用0.6作为时间指数的临界值,时间指数不超过0.6时选择经口DBE检查,反之选择经肛检查。对最终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根据病灶部位cE时间指数选择DBE进镜方式的准确性。结果最终共60例患者CE完成全小肠检查且其诊断经DBE证实而纳入研究。共行60例次DBE检查,包括41例经口和19例经肛检查,所有患者CE检出病灶均经首次DBE检查证实。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显示,根据cE时间指数临界值0.6,本组患者DBE进镜方式选择的准确性为100%。结论DBE是一项有效地证实CE诊断的方法,在cE完成全小肠检查者中根据CE时间指数能够准确判断DBE的进镜方式。  相似文献   

14.
国产OMOM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152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结果、胃肠道的通过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患者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51例,腹痛待查或慢性腹泻伴消瘦65例,健康体检36例.胶囊内镜在胃内检查时间为12~130 min,在小肠内检查时间为192~345 min.63例检出小肠异常,其中小肠血管疾病36例,小肠炎症性疾病(溃疡、糜烂、充血、出血斑/点)12例(包括克罗恩病3例,镜下表现为线、片状环周溃疡),小肠肿瘤3例,小肠息肉6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2例,十二指肠病变4例;另外发现胃部病变45例,未见异常44例.总阳性检出率为71.05%(108/152).结论 OMOM胶囊内镜性能稳定,图像清晰,全部获得小肠检查资料,对小肠疾病的诊断阳性率高,安全无痛苦,是小肠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胶囊结肠镜下结肠黏膜损伤的内镜影像学特点对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间19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龄(44.2±14.6)岁,入组者以血便、腹泻、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具备溃疡性结肠炎相关诊断依据.研究中将胶囊结肠镜和传统结肠镜下结肠黏膜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以传统结肠镜诊断为金标准,统计胶囊结肠镜与传统结肠镜下黏膜分级的一致性(Kappa值和P值),并同时观察胶囊结肠镜检查过程中肠道清洁度、全结肠检查完成率、患者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胶囊结肠镜下黏膜轻度病变2例,中度8例,重度9例 而传统结肠镜下则轻度3例,中度8例,重度8例.经统计Kappa=0.826,确切概率计算P<0.001,提示一致性良好.胶囊内镜全结肠检查完成率达100%(19/19),肠道清洁度优良率达79%(15/19),检查全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胶囊结肠镜能客观反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黏膜病变程度,具有部分替代传统结肠镜进行结肠病变监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腔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小肠腔内隆起性病变的例数,描述隆起性病变的特点和分析影响因素,初步判断隆起性病变的性质。结果共发现45处隆起,其中22处证实为隆起性病变,约占隆起总数的48.9%,阴性排除率51.1%;胶囊内镜对体积小的隆起性病变观察清晰,体积、位置和小肠液等因素影响观察效果。结论胶囊内镜对隆起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指导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胶囊内镜与单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12月共有37例疑诊为小肠疾病的患者接受了胶囊内镜(CE)和单气囊小肠镜(SBE)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肠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在37例患者中,CE检查发现阳性病变28例,总体诊断率为75.68%(28/37),SBE检查发现阳性病变33例,总体诊断率为89.19%(33/3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CE和SBE检查结果不一致,CE检查阳性而SBE检查阴性3例,CE检查阴性而SBE检查阳性8例,CE和SBE检查均阴性1例。CE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94.59%(35/37);SBE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57.14%(4/7)。两种检查方法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和单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18.
胶囊内镜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评价胶囊内镜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胶囊内镜对1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6例反复腹泻、4例腹痛及l例转移性腺癌寻找原发灶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在1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现小肠血管发育不良7例,其中有l例合并有回肠溃疡,小肠血管瘤l例,小肠恶性淋巴瘤l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l例,小肠克罗恩病l例,未见异常2例;在6例反复腹泻患者中,发现l例溃疡性空回肠炎,其余5例均考虑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在4例腹痛患者中,发现糜烂性胃炎2例,十二指肠降部糜烂l例,正常l例;l例转移性腺癌检查发现小肠腺癌。结论 胶囊内镜对胃肠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目的 比较胶囊内镜与传统小肠俭查方法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67例胃镜、肠镜检查阴性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消化道钡餐、肠系膜动脉造影、推进式小肠镜、胶囊内镜及剖腹探查包括手术中肠镜结果。结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上、中消化道钡餐检查检出率为17.6%,诊断率为13.8%;肠系膜动脉造影检查检出率和诊断率均为13.4%;推进式小肠镜检查检出率、诊断率为.32%;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检出率和诊断率均为83.3%;胶囊内镜检查检出率为80.6%,诊断率为67.7%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诊断率.明显优于传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滞留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3年9月行胶囊内镜检查中出现胶囊滞留的病例特征。结果 559例胶囊内镜检查中,共发生胶囊滞留11例,发生率为2.0%,9例为克罗恩病,2例为小肠肿瘤;其中2例因并发肠梗阻、1例并发消化道穿孔行手术治疗,1例小肠镜下取出胶囊,1例4个月后自行排出,4例仍在继续随访中,无胶囊滞留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胶囊滞留是胶囊内镜检查中较严重并发症,应尽可能在内镜下取出胶囊或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