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为吴鞠通所创立的三焦辨证在揭示温病演变规律、明确温病病变部位、指导临床立法选方有重要意义。从三焦辨证创立的理由、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论述了三焦辨证临床意义。指出 ,湿热类温病初起有卫分证 ,邪从燥化可深入营血 ,必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 ,才得全面。  相似文献   

2.
三焦辨证临证意义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永学 《中医药学刊》2002,20(1):76-76,84
认为吴鞠通所创立的三焦辨证在揭示温病演变规律、明确温病病变部位、指导临床立法选方有重要意义。从三焦辨证创立的理由、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论述了三焦辨证临床意义。指出,湿热类温病初起有卫分证,邪从燥化可深入营血,必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才得全面。  相似文献   

3.
李华  周语平  刘光炜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24-1025
吴瑭的《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温病学著作。书中创立温病三焦辨证纲领一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结合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形成了温病学的辨治体系。在三焦辨证理论指导下,吴瑭提出温病三焦辨治养阴思想,治疗温病尤其重视顾护阴液,针对温邪侵袭程度,结合三焦辨证制定不同的治则、治法及遣方用药规律。三焦辨治养阴思想在临床实践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鞠通提出的三焦辨证在明确温病病变部位、阐释温病发展特点、指导临床选方用药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三焦失畅与多种皮肤病有密切关系,通过梳理三焦辨证的源流、三焦辨证的应用及其与皮肤病的关系,明确三焦辨证在皮肤病诊疗中的价值,深入发掘深层次内涵,指导皮肤病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5.
四、温病的证候群及诊断和治疗温病学者辨证施治的纲领,是“三焦”和“卫、气、营、血”。三焦划分了温病发展的三个时期,而再以卫、气、营、血来分析三个时期的证状。实际上、三焦和卫、气、营、血都是证候群。(甲)“三焦”温病以三焦分治,这是叶天士的创获,但是我们需要追溯三焦学说的根源。三焦的名称,首先见于内经。素问灵兰秘典  相似文献   

6.
杨晓凤 《山西中医》2010,26(5):57-58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提出的三焦辨证,阐述了温病的演变规律,明确了温病的病位及病性,提出了相应的治法方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三焦辨证与张仲景六经辨证对照有一纵一横之妙,与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结合有相辅相成作用。  相似文献   

7.
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皆是祖国医学外感热病的辨证纲领。温病的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理论基础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意义共同之处是:分析病理变化、明确病变部位,掌握病势轻重、认识病情传变,归纳证候类型,为确立治疗方法提供依据。但两者之治疗角度不同,前者是以营卫气血是温病中的病理变化作为基础来考虑辨证的,后者是以三焦所属腑脏在温病中的病理变化作为基础考虑辨证的,由此可见,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床应用时,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全面地指导温病的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8.
叶天士治疗温病在辨卫气营血的同时,还善于运用脏腑辨证、三焦辨证、体质辨证。对于湿温、暑温偏于湿热者,以三焦辨证为主,辅以卫气营血和脏腑辨证;对于风温、温燥、温热、暑温偏于热者,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辅以三焦及脏腑辨证。温病病者主要有阴虚、阳虚、气虚、气阴两虚、酒客等体质类型,进行体质辨证,指导临床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王东  梁宏 《辽宁中医杂志》2011,(8):1533-1534
吴鞠通撰写的《温病条辨》是一部全面、系统集大成,有创新、切实用的温病学专著。书中创立温病三焦辨证纲领,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结合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形成了温病学的辨治体系。在三焦辨证理论指导下,吴鞠通在温病传变中善用苦法,并开展性运用在上中下三焦中。本文试对《条辨》中苦法在三焦的运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吴鞠通三焦辨证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民 《光明中医》2007,22(1):7-9
通过对《温病条辨》条文的分析,论述了清代吴鞠通三焦辨证论治的思想,对三焦辨证在温病诊治中的应用作了比较和分析,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即在上、中、下三焦的病位、病性等,对三焦病的划分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三焦学说由来已久,但把三焦作为温病辨证的纲领,并系统地立以理法方药,用来指导临床实践,则始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三焦辨证是以三焦为纲,用以概括温病的病机和传变规律。同时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用以确定病变的部位;以八纲辨证为目,用以确定病变的性质。此外又与卫气营血辨证相纵横,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其意义与特点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温病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理论基础的。因此,本章主要内容是: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一、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为叶天士首创,以指导温病的辨证施治。下面将每一阶段证候表现、基本特征、病理分析、治疗原则等——归纳  相似文献   

13.
温病的辨证,即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它是温病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温病学的核心内容。完全可以认为,温病学之所以能自成体系而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是有这一基本理论。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这一理论,学习整个温病学的内容就能左右逢源,特别是对四时温病的辨证施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如何学好这一基本理论?笔者认为,应掌握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温病辨证的基本概念;二是卫气营血辨证的证候、病机与治则;三是三焦辨证的证候、病机与治则;四是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吴鞠通温病三焦辨证思想和三焦分治探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发 《四川中医》2009,27(6):45-47
吴瑭根据温病在三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整个病变,创立了一种新的辨治温病的方法,即三焦辨证。概括性的提出了三焦分治大法,对温病的治疗起到了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用脏腑辨证细化分型法研究温病三焦辨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腑辨证细化分型法是在藏象学说指导下,以脏腑的生理病理为核心,在原有脏腑辨证“基础证候”之上,进行新的深入细化的辨证分型。而吴鞠通对温病三焦辨证的阐释纵横交织,错综复杂,不易于医者系统掌握。因此,应用脏腑辨证细化分型法对温病三焦辨证所做的研究,是对其重新高度概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其病机的阐释更具整体层次性与严密逻辑性,最大程度避免了重复论述,有利于对温病三焦辨证进行深入与针对性的研究,进而利于医者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对各类温病进行鉴别诊治。  相似文献   

16.
夏江峰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1):816-816
三焦辨证为温病常见辨证方法,笔者10余年来用祛湿三名方藿香正气散、三仁汤和四妙丸,遵三焦辨证贯序,治疗外感湿证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宋健  郑旭锐 《河南中医》2010,30(11):1061-1062
《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病三焦辨治纲领,并将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融为一炉,完善了温病的辨证论治体系。吴鞠通紧扣湿邪病机,遵循《内经》药物性味配伍理论,按照三焦辨证及卫气营血辨证规律,强调治湿应注意清、化、利,并按照上、中、下三焦分为宣气化湿、燥湿泄热、分利湿邪、条达肝木四法。  相似文献   

18.
王剑发 《新中医》2009,(4):110-112
吴鞠通,名瑭,江苏淮阴人,清代著名医家,撰写《温病条辨》一书,书中创立了温病治疗的三焦辨证系统,并提出温病三焦分治大法,对温病的治疗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1三焦辨证思想的内涵温病三焦辨证和《黄帝内经》所说的三焦并非一个概念。《内经》中所言三焦系指上、中、下三个部位而言,是将人体躯干所属脏器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即横膈以上的胸部为上焦,包括心、肺两脏;横膈以下、脐以上的脘腹部为中焦,  相似文献   

19.
唐瑜之 《中国中医急症》2011,(9):1455-1455,1464
清.吴鞠通是稍后于叶天士的温病学大家,著《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以上、中、下三焦分病之浅深轻重,与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互补,相辅而行,从而使温病的辨证论治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相对于叶氏的卫气营血辨证,吴氏的三焦辨证更注重湿温病的辨证施治,因而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湿邪为患论述  相似文献   

20.
1.清代医家吴塘在叶桂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根据温病的发展传变规律,提出以三焦辨证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将卫气营血的变化列入其中。即温病始于上焦,病在肺与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病在脾与胃: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病在肝与肾。三焦辨证补充了卫气营血辨证的不足,又是脏腑辨证在外感热病方面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